分享

古中医26字心法!

 图书 馆员 2023-03-04 发布于内蒙古


资生万物位坤宫,忌湿宜温益理中;血气源头从此化,先天化育赖为宗。土为万物之母,在蔻、陈皮、山药之类相投,深有补益。先天后天所生气血,由此而化。凡治百病,先观胃气之有无,次察生死之变化。所至重者,惟中气耳,可不谨乎!

一点真阳寄坎中,固根须要药灵通,甘温有益寒无补,我笑丹溪错认功。水中之火,乃先天真一之气,藏于坎中。其气自下而上,与后天胃气相接而生,乃人身之至宝。劳伤过度,损竭真阴,以致精不能生气,气不能安神,使相火妄动飞腾,而现有余之证,非真有余,是因下元不足之故也。火与元气,势不两立,若执丹溪法,降火滋阴,而用黄柏、知母治之,恐其愈投愈损。(王胥山曰∶丹溪以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为滋阴降火之妙剂,亦是一法,若以慎斋所言之证,而以丹溪之法治之,大非所宜矣。炳章按∶语甚精奥,然以此诋丹溪则不可,王氏批语甚为的当焉。)若见此证,宜温补于下,而火自归原,病即愈矣。如元气骤脱,相火亦衰,脉微足冷厥逆,各脱阳证,更宜大剂温补,缓则不能救矣。

肺为华盖主皮毛,金体由来畏火烧,便竭皮枯津液涸,滋干润燥见功劳。润治之方,其理不出乎滋阴润燥,流通血气。夫人身之中,水一火五,阳实阴虚。若嗜欲无节,以致肾水受伤,虚火为患,肾虚恶燥,或前后闭结,或痰在咽喉中干咯,此皆津液不足之故。而火动元阳,焉能全其化育?理宜补养肺金,使金水相生。(肺金,钱本作肾中之金。)自然出入升降,

脾实生痰滑泄,肾虚气弱多溏,遗精失禁便不藏,温涩相投切当。涩治之法,其理不出温补温补于下。但下虚滑泄之证,非独健理坤位,亦宜固守坎宫。盖肾为胃关,关门紧固,则二便分调,自无不藏之患矣。(王胥山曰∶大便滑泄,亦有因脾湿生痰所致者,宜以二陈治之。若下元虚弱者,舍温补更无别法矣,故分别言之。慎斋以温补为涩字符机注脚,盖以脾肾两固则二便均调,启闭有节,自无 溏峻泻关门不禁之患。涩治之要,莫尚于此,与世医之专用芡实,金樱子、粟壳之类为涩药者,相去远矣。)

痢疾泄痛用通因,验色分明辨久新,寒则当温热当下,有余不足妙如神。通治之法,不出于泻利二端。若泻利后重逼急,而痛太甚,速去无度,或滞不行,或身热色赤,此等理宜急下。如不痛者,此乃积也,所有不通旁流之物,俱宜下之,所谓通因通用之法也。若用止药,则泻愈甚而病愈增矣!至于痢久色白,或兼红色,气息腥秽,身冷脉弱,下泄无度,腹痛喜按,切忌芩、连、栀、秦、寒凉之剂,急用桂、附、干姜温补为要。若泻久而 溏者,亦宜加参、苓、山药之类温之。古云诸积诸痛,喜温而恶寒者,斯言信矣。人有贵贱,贵虚而贱实,尤宜识此。(王胥山曰∶贵者多虚,贱者多实,凡病皆宜识此,不独泻利一证,慎斋特于此条发其例耳,夫富贵之人多劳其心,又耽嗜好,故有病者,其正气多虚。贫贱之人,只是劳力,但于风雨寒暑燥湿不能避忌,故其病也,多本邪实,此人事之固然也。若贵者之先天充实,或者培养得宜,而贱者于劳力之外,兼复劳心,又或纵欲无度,则虚实之形必自相反,不可执一而论。)

塞因之法妙难传,疏启中间峻补兼,此理若能知得透,谁云医道不通仙。塞治之法,甚则骇人耳目,可谓难也已!谓气无补法,人皆慎之,殊不知下气虚乏则中焦滞实。盖肾为生气之原,若先天气乏,不能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喘胀生焉!故胸胁满甚,不若疏启于中,峻补于下,乃前贤之准绳。其功有快捷方式之妙,笔不尽述,惟知脉者能悟之。且用药之法,轻则泛上有碍,重则降下无妨。人参随下焦药,亦入下焦,不可不知。

清肺甘寒味最良,水金滋养此源长,如加辛燥纯凉剂,便使真元气自伤。肺为五脏华盖,统摄诸气,营运不息,乃至清之分,秋毫难犯。所最畏者火也,苟或心有伤感,以致肺中火动,中焦之气必伤,而咳血嗽痰之患作矣。夫金受火制,则无健运之能,而百病生焉。药宜甘寒滋养,使子母相生,不受火形,其气自清,乃为良法。辛燥纯凉之剂,不宜轻用,用之稍过,则反伤其气。必须察其脉之虚实,脉如不足,虽有痰血,亦宜温补真元,切忌寒凉。凡衄血吐血,势未甚者,当行从治,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之类为宜。若用寒凉,理无是处。(炳章按∶抄本多干姜肉桂。)


外感风寒咳嗽,身多发热头疼,或兼火郁在诸经,发散轻扬以定。四时感冒风寒,时行疫证,实非真伤寒。初感则入于太阴肺经,故咳嗽,痰多鼻塞,或头疼发热,状似伤寒。(钱本作“有似外感重而内伤相夹者一样。”)不可遽用甘辛发汗,但当察其脉之虚实,验其证之有余,以轻剂兼风药引而扬之,如葛根、升麻、荆芥之类,参苏饮之属,或兼火郁,少加清

人火分明势缓然,寒凉灭伏药相兼,两途虚实应须别,莫使差讹致倒颠。经云∶微者逆之。
也。(张东扶曰∶心之真阴伤,然后君火炽,用寒以益心,非为心属火而用凉以折之也。亦救其心之真阴而火自静耳。)且真阴藏于离宫,故曰神阴。与相火治法大相远矣。(复言可以用寒之故,张东扶曰∶火旺于南,南,离也,心也,而真火实生于肾。水旺于北,北,坎也,肾也,而真水实生于心。)名虽曰逆,实正治之法也。

龙火飞腾大速,遇寒光焰滔天,惟其推折势难兼,邪退正随管见。(钱本作“难将凉剂经云∶甚者从之,从者,从其性也。盖龙火者,相火也,其势大烈,不可水灭湿折,从其性而伏之,惟桂、附、姜之属,可以治之。庸工不识此理,凡见火病,不分阴阳,不辨虚实,确谓知母黄柏,独能补肾滋阴,不知阴气化火,火势愈强,是不明龙雷之性,逆从之道也。(末二句钱本作“真阴在坎,却与心火同治”,谬矣。)

呕逆声频气有余,欲餐难入费踌躇,寒因热用无他技,姜制栀连倍竹茹。求者,求心火之有余也。盖心为君火,不戢则自焚,自焚则死。况真精所藏之位,性喜寒而恶热。太仆云∶寒以益心,诚哉是言也。又云∶呕逆生而食不得入,有火之病,宜求所谓寒因热用,是其法也

寒动乎中因肾虚,肾虚阳脱气难拘,须知地户宜常闭,失禁令人必丧躯。责者,责肾水之虚之开窍处。故知两肾,乃先天水火之窟。元气之浓薄,于此分焉;形躯之寿夭,由此判焉。
善保养者,使火不妄动,真气不损,存守于中,乾坤不息,与胃气相接,何病之有?(王胥山曰∶真气即是肾中元阴元阳之气,相火一动,真气自泄,相火不动,则真气静存于内,生化无穷,尽根于此。)不善养者,劳欲过度,真气漏泄,相火横行,邪气无制,于是百病生焉。又肾虚则寒起,若真阳脱而作泻者,是门户不禁也。脉存者生,脉脱者死。药宜峻补于下,迟则不能斡旋矣。经云∶热之不热,是无火也。食入反出,是亦无火也,并温也。温之不愈,其死速矣。(一作“温而不愈者有之,未有不温而能愈者也。”)

久而增气理悠长,缓治中和物化常,脾胃相通辨谷气,药如偏胜不为良。经云∶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之久,夭之由也。此言药之气味,治之缓急,出乎医之调燮也。盖胃中清纯委和之气,偏与谷肉果菜相宜,即参术亦有偏胜。此先哲之格言,自当视其病之缓急而治亦如之。夫病有新久,新则势急,宜治以重剂,久则势缓,宜调以轻剂。一切内外伤,邪气已退,药宜间服,当以饮食调之,于中有缓急之意存焉。若服药过度,反伤其气,病益绵延不愈,或者反致增添新病。医须识此,庶无虚虚之害矣。(张东扶曰∶此条乃治病最要之法,

势急难施缓治,邪实重剂相当,理中承气斡旋分,用者验如神应。峻治之法,死生所系,应善用其法,可谓上工也矣。又患似伤寒,应汗不汗,其势不解,心中烦躁不安,势已极矣。
宜大剂补中益气,加麻黄、姜、附,一服即解。此皆峻治之一法也。

初验难分真伪,欲施攻补狐疑,全凭一探实和虚,此是医家妙计。凡治病,内外不辨,又虚实不分,妄施药物,服之不能保其无失。医家通活变者,临证察脉之时,问前医所用何药,作何调理,若果能见其实有失处,我则对证施治,必无不治。(王胥山曰∶前医用药未效,后之接手者多务翻案以求胜之,久寒则用热,久热则用寒,久泻则用补,久补则用泻,以为讨巧出奇之计。然而脉与因故在也,苟据脉审因,确见前医识力未到,自当改弦易辙,以正其误,若不据脉审因,而妄生歧论,只图求异于前人而网其利,竟置病患吉凶于度外,其居心不可问矣。)嗟乎!惟有初治之时最难,虚实两途,犹豫未决。
(张东扶曰∶古人知其难而难之,今人知其难而易之,亦并不知其难也。冤哉!)知机者,用意调和,如按琴瑟,药中则气和,自然之理。但实可受寒,虚可受热,攻补之诀,在其中矣

实虚相杂损元阳,攻补兼施细酌量,先理脾家为切要,气行无滞补何妨。兼治之法,攻补并泻,或腹痛,或胸胁满闷。怒气挟食伤肝,皆损中气,虽兼内外劳伤,头痛发热,务以调理脾胃为先。凡治吐泻腹痛满闷等证,先用温补,加香砂辛热之味,使诸证平复,而脾气营运,再用纯补之药,以俟汗解而愈。古云∶气滞物伤,补益兼行消导,此之谓也。
伤寒表实汗为难,火数如逢发等间,(王胥山曰∶火数,谓七日及十四日之期,病证多于此候转机也。未至其期,强发其汗,汗或不出,或虽有汗而病仍不解,若至其期,用药中的,应手取效矣。发等间,言发汗之不难也。炳章按∶余见近时,市医多有持此论者,余常笑之不意,乃原本于此,夫风寒中人,急于星火当其,初起用药驱之使出,则邪去而正不伤,最要法也。迟疑逗留坐视其传经,则变症蜂起,虽欲乘火数而发其汗,庸有冀平。)历代明医无此诀,于今说破妙机关。外感有余之证,必身热头疼,恶寒无汗,乃表实之故。虽言表实者,理宜发汗,然服发汗药而汗不出,不宜再发其汗,候逢火数,其汗必出,或作战而汗,亦有不战而汗者。若战汗时,药宜用温补以一助之,要使正气胜其邪,邪汗出而愈。如火数未至,将药强发,虽汗亦非自然之汗,不免反伤其气,其病反甚于前。历代明医,不立此法有汗当止,无汗当候。或兼吐泻,亦当调理中宫,或虚实相兼,攻补互用。(钱本于验字条下有此数句,盖亦慎斋之言,而草庐本不载,今改附录候字条下,稍低一字,以别于草

临证随机立见高,宜攻宜守辨分毫,心存专主人司命,仇夺乾坤造化标。经云∶精气夺则虚。又云∶夺血者无汗(汗即血所化也。)夺之为言,重虚之谓也。精气夺,夺血者,宜守之,毋再伤其精气血。又经云∶土郁夺之。夺之即攻之谓也,言土郁者,宜攻下之,令无壅窒也。宜守宜攻,辨得分明,自无虚虚实实之祸矣。(王胥山曰∶病有危急,而虚实介于疑似之间,治之苟失其宜,虚虚实实,死亡不旋踵矣。惟深于理法者辨之明而察之,审宜守宜攻,确然不惑,独排群议而急救之,所谓夺者,乃夺之死也而置之生,夺之危地而置之安也。其引经文,不过取以为攻守二途作一引子,于夺字符机不甚紧对,盖精气夺则虚血,血夺者无气,二夺字当作失字解,土郁夺之,此夺字当是夺而去之之义,玩诗意,细绎经文,其

恶寒战栗非寒证,阳亢精微积热深,莫使毫厘谬千里,总须着意个中寻。恶寒之证,有阳亢而见阴证者,此假寒真实热也。若真寒之证,其脉为迟,为微为弱,气虚欲脱,足冷厥逆,自汗自利,此急宜温补之,真寒证也。若热极而恶寒者,脉必有力,宜用承气汤下之,

恶热因非热,元虚气自伤,莫教从实治,须用补虚方。恶热之证,有元气受伤,邪火独盛而恶热者,所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也。温补真元,其火自退。盖此是阳虚火动,而非真热之病也。真热之病,脉多洪大有力,身热谵语,大便燥结,口渴无汗。(钱本于此下有“得井水探之不逆亟当重下无疑”十三字。张东扶曰∶大便燥结,口渴无汗,阳虚火动者亦有之,当合上二句参看,方得真情实据耳。)若元气受伤而恶热,虽有便燥口渴外象,而脉大无力,宜人参、麦冬、五味、山药、杞子、肉桂、细辛、生地、甘草、白芍、归身之类治之。

阴盛阳衰气薄,喜温恶冷通情,医能识破个中情,起死回生有应。经云∶气血者,喜温暖而恶寒凉。盖温暖之味,得生长之性,多补。寒凉之味,行消杀之气,多泻也。且万物生于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甘则能补脾胃,为后天气血之原。治病而能用甘温以补土,则效多。但行补之法,宜先轻后重,不及可加,太过则反剧矣。(详观近时气化渐衰薄。人身一小天地也,自然相应。凡百病证,多宜温补,少宜凉散,阴盛阳衰之理,静验已久。本此治疾,见效甚多,此实心得之妙也。钱本于此条内多此数行,而草庐本无之,盖亦慎斋平昔之言,而门人所记录者,今附录于后。)

实病因由汗不宣,脉应证对法当权,休将忽略轻生命,诀有言传出自然。泻者,泻其有余。有余者,邪气实也。泻实之法,有汗、吐、下三法,病在上者,或寒,或食,或痰,并宜吐之。邪在表者汗之,邪在里者下之,此皆有余之证,当及时施治,不可因循。盖补泻二字,寒热从之,医中之秘,的在于斯。泻法先缓而后急,不及可再攻,太过恐难复旧。然亦不可确然竟以攻下为长策。盖商鞅治国之法,原非治平之正道也。(有余之证宜霸,不宜王法,当下不可因循而失,或不当下而下之,祸不旋踵。又云∶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脉有虚实,证以明之。钱本有此一段,而草庐本无之,今附录于后。)

气虚下陷因何故?劳损伤神理必然,闭脱两般要所据,全凭提固法相兼。胃气在中,肾气在下,二气相接,周流营运不息,何病之有?一或有伤而气虚下陷之病生矣。故肝肾之阴不能升,心肺之火不能降,则有闭结之患。(张东扶曰∶肝肾之阴不升,则上燥,心肺之火不降,则下寒。)须先行通知,兼以升提。如或不效,即宜温补真阳,其气自然通达。又如妇人血崩,下气虚脱而患泄泄者,皆宜峻补兼提。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盖天地人一也,而生生化化,莫不由此一气之升降。所以提则春气生发而元气营运也

食塞胃中气不调,越因越用法为高,若然反出因无火,温补中宫积自消。凡饮食不匀,有伤升降,心下泛泛然,或兼恼怒,则郁闷难舒,一吐即愈。皆越因越用之法也。若食入反出,王太仆云∶是无火也。内必兼寒兼积,法宜温补中宫,用理中汤去甘草,加乌梅、生姜、消痰之药。(钱本多枳壳一味。)此则越法之内,而兼调中之意者也。

宜大剂补中益气,加麻黄、姜、附,一服即解。此皆峻治之一法也。

初验难分真伪,欲施攻补狐疑,全凭一探实和虚,此是医家妙计。凡治病,内外不辨,又虚实不分,妄施药物,服之不能保其无失。医家通活变者,临证察脉之时,问前医所用何药,作何调理,若果能见其实有失处,我则对证施治,必无不治。(王胥山曰∶前医用药未效,后之接手者多务翻案以求胜之,久寒则用热,久热则用寒,久泻则用补,久补则用泻,以为讨巧出奇之计。然而脉与因故在也,苟据脉审因,确见前医识力未到,自当改弦易辙,以正其误,若不据脉审因,而妄生歧论,只图求异于前人而网其利,竟置病患吉凶于度外,其居心不可问矣。)嗟乎!惟有初治之时最难,虚实两途,犹豫未决。
(张东扶曰∶古人知其难而难之,今人知其难而易之,亦并不知其难也。冤哉!)知机者,用意调和,如按琴瑟,药中则气和,自然之理。但实可受寒,虚可受热,攻补之诀,在其中矣

实虚相杂损元阳,攻补兼施细酌量,先理脾家为切要,气行无滞补何妨。兼治之法,攻补并泻,或腹痛,或胸胁满闷。怒气挟食伤肝,皆损中气,虽兼内外劳伤,头痛发热,务以调理脾胃为先。凡治吐泻腹痛满闷等证,先用温补,加香砂辛热之味,使诸证平复,而脾气营运,再用纯补之药,以俟汗解而愈。古云∶气滞物伤,补益兼行消导,此之谓也。
伤寒表实汗为难,火数如逢发等间,(王胥山曰∶火数,谓七日及十四日之期,病证多于此候转机也。未至其期,强发其汗,汗或不出,或虽有汗而病仍不解,若至其期,用药中的,应手取效矣。发等间,言发汗之不难也。炳章按∶余见近时,市医多有持此论者,余常笑之不意,乃原本于此,夫风寒中人,急于星火当其,初起用药驱之使出,则邪去而正不伤,最要法也。迟疑逗留坐视其传经,则变症蜂起,虽欲乘火数而发其汗,庸有冀平。)历代明医无此诀,于今说破妙机关。外感有余之证,必身热头疼,恶寒无汗,乃表实之故。虽言表实者,理宜发汗,然服发汗药而汗不出,不宜再发其汗,候逢火数,其汗必出,或作战而汗,亦有不战而汗者。若战汗时,药宜用温补以一助之,要使正气胜其邪,邪汗出而愈。如火数未至,将药强发,虽汗亦非自然之汗,不免反伤其气,其病反甚于前。历代明医,不立此法有汗当止,无汗当候。或兼吐泻,亦当调理中宫,或虚实相兼,攻补互用。(钱本于验字条下有此数句,盖亦慎斋之言,而草庐本不载,今改附录候字条下,稍低一字,以别于草

临证随机立见高,宜攻宜守辨分毫,心存专主人司命,仇夺乾坤造化标。经云∶精气夺则虚。又云∶夺血者无汗(汗即血所化也。)夺之为言,重虚之谓也。精气夺,夺血者,宜守之,毋再伤其精气血。又经云∶土郁夺之。夺之即攻之谓也,言土郁者,宜攻下之,令无壅窒也。宜守宜攻,辨得分明,自无虚虚实实之祸矣。(王胥山曰∶病有危急,而虚实介于疑似之间,治之苟失其宜,虚虚实实,死亡不旋踵矣。惟深于理法者辨之明而察之,审宜守宜攻,确然不惑,独排群议而急救之,所谓夺者,乃夺之死也而置之生,夺之危地而置之安也。其引经文,不过取以为攻守二途作一引子,于夺字符机不甚紧对,盖精气夺则虚血,血夺者无气,二夺字当作失字解,土郁夺之,此夺字当是夺而去之之义,玩诗意,细绎经文,其

恶寒战栗非寒证,阳亢精微积热深,莫使毫厘谬千里,总须着意个中寻。恶寒之证,有阳亢而见阴证者,此假寒真实热也。若真寒之证,其脉为迟,为微为弱,气虚欲脱,足冷厥逆,自汗自利,此急宜温补之,真寒证也。若热极而恶寒者,脉必有力,宜用承气汤下之,

恶热因非热,元虚气自伤,莫教从实治,须用补虚方。恶热之证,有元气受伤,邪火独盛而恶热者,所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也。温补真元,其火自退。盖此是阳虚火动,而非真热之病也。真热之病,脉多洪大有力,身热谵语,大便燥结,口渴无汗。(钱本于此下有“得井水探之不逆亟当重下无疑”十三字。张东扶曰∶大便燥结,口渴无汗,阳虚火动者亦有之,当合上二句参看,方得真情实据耳。)若元气受伤而恶热,虽有便燥口渴外象,而脉大无力,宜人参、麦冬、五味、山药、杞子、肉桂、细辛、生地、甘草、白芍、归身之类治之。

阴盛阳衰气薄,喜温恶冷通情,医能识破个中情,起死回生有应。经云∶气血者,喜温暖而恶寒凉。盖温暖之味,得生长之性,多补。寒凉之味,行消杀之气,多泻也。且万物生于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甘则能补脾胃,为后天气血之原。治病而能用甘温以补土,则效多。但行补之法,宜先轻后重,不及可加,太过则反剧矣。(详观近时气化渐衰薄。人身一小天地也,自然相应。凡百病证,多宜温补,少宜凉散,阴盛阳衰之理,静验已久。本此治疾,见效甚多,此实心得之妙也。钱本于此条内多此数行,而草庐本无之,盖亦慎斋平昔之言,而门人所记录者,今附录于后。)

实病因由汗不宣,脉应证对法当权,休将忽略轻生命,诀有言传出自然。泻者,泻其有余。有余者,邪气实也。泻实之法,有汗、吐、下三法,病在上者,或寒,或食,或痰,并宜吐之。邪在表者汗之,邪在里者下之,此皆有余之证,当及时施治,不可因循。盖补泻二字,寒热从之,医中之秘,的在于斯。泻法先缓而后急,不及可再攻,太过恐难复旧。然亦不可确然竟以攻下为长策。盖商鞅治国之法,原非治平之正道也。(有余之证宜霸,不宜王法,当下不可因循而失,或不当下而下之,祸不旋踵。又云∶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脉有虚实,证以明之。钱本有此一段,而草庐本无之,今附录于后。)

气虚下陷因何故?劳损伤神理必然,闭脱两般要所据,全凭提固法相兼。胃气在中,肾气在下,二气相接,周流营运不息,何病之有?一或有伤而气虚下陷之病生矣。故肝肾之阴不能升,心肺之火不能降,则有闭结之患。(张东扶曰∶肝肾之阴不升,则上燥,心肺之火不降,则下寒。)须先行通知,兼以升提。如或不效,即宜温补真阳,其气自然通达。又如妇人血崩,下气虚脱而患泄泄者,皆宜峻补兼提。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盖天地人一也,而生生化化,莫不由此一气之升降。所以提则春气生发而元气营运也

食塞胃中气不调,越因越用法为高,若然反出因无火,温补中宫积自消。凡饮食不匀,有伤升降,心下泛泛然,或兼恼怒,则郁闷难舒,一吐即愈。皆越因越用之法也。若食入反出,王太仆云∶是无火也。内必兼寒兼积,法宜温补中宫,用理中汤去甘草,加乌梅、生姜、消痰之药。(钱本多枳壳一味。)此则越法之内,而兼调中之意者也。

治法中间有四应,四应得法可回生,汗温吐下应无失,失却相应命不存。治病之法有四,汗、温、吐、下,乃医家之准绳也。应汗不汗,失也;汗之不汗,天气不通矣。应温不温,失也;温之不温,阳气脱矣。(王胥山曰∶虚不受补也。)应吐不吐,失也;吐之不吐,胃气竭矣。应下不下,失也;下之不下,地道不行矣。凡用汗、温、吐、下之药而病仍不应,俱死兆也。故曰∶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医家临证要分明,察色观识死生,腹痛按知虚与实,还凭验舌听声音。诸证先观形色,次察声音。经云∶色之与脉,当相参应。五色有四季之分,惟土为正色,色中见黄,脉中见缓,乃为有胃气。黄为土色,土位中央、五色之中,稍带微黄,方为佳色。色不可红,色纯红者,真脏色见也,见则死矣。(王胥山曰∶色纯红者,乃阳气外越之征,故见则必死。真脏色见者亦必死,然真脏色青、黄、白、黑皆有之,不仅红色一种。)故真脏色不见,知其尚非死征。若脉气带缓,面色带黄,知其胃气未败,未必死也。目者,一身之精华所萃,色藏于内而发见于外,有神则精明光彩,黑白如常;实则阳光灿烂,虚则阴翳朦胧,若失其神,则昏昧不明,远近不辨。再察其脉神,存否如何?或两神俱失,决死无疑矣。舌者,心之苗也,红为热,白苔为寒,色紫者,心火亢极而实热也。再察其脉,果系有余,法宜急下之。舌黑色者,热极而无生意也。色黄兼下利,而唇口碎裂,是为水涸,非实热,乃假热也。由肾之真阳虚极不能化生津液,理宜大剂温补,稍带甘寒,使金水相生,则燥解而生可回。若用纯凉,反泻真阳,其死决矣。又凡舌短兼囊缩,脉有力为热,脉虚为寒,则死无惑焉。声音从丹田中出,其音嘹亮,则有神矣。若含糊声嘶者,痰火盛也;前重后轻者虚也;前轻后重者实也;出言骂詈,其声雄壮者,胃热也;病重失音,死证也;病患不语,虚之甚也,能语则病方愈;谵语郑声,及呻吟者,皆阴虚中不守,非佳兆也。诊其脉,有神可生,无神者死。
喘息者痰也,治当清金降火。如不效,据脉审因,宜从温补,肾温火降,喘必缓矣。(若兼外感,亦应发散。)按腹之法,所以验虚实也。按之不痛者虚也,诊其脉果不足,身虽发热,理宜温补;按之痛者实也,脉果有力,宜急下之,方愈。
人之天庭倾倒,死证也。盖天庭为阳,阳不升,则阴不生;有形之体属阴,阴不生,则形亦坏不存,故知其为死证无疑矣。
诗曰∶行医不识气,治法将何据?堪笑道中人,未有知音处。见痰莫治痰,见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见血不清血,无汗勿发汗,遗精莫补涩。明得个中机,便是医中杰。

(本文出自《周慎斋遗书》)

中医名言
(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6)六腑以通为补。六腑以通为用。
(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8)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9)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10)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11)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12)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13)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14)风为百病之长。
(15)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16)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17)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18)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19)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20)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21)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22)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23)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24)故治疝必先治气。
(25)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

(26)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27)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28)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28)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29)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杂症)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30)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31)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32)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33)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34)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35)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36)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37)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38)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39)用药难,识证难。
(4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1)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42)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44)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45)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46)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47)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48)久病成良医。
(49)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50)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51)痘要结,麻要泄。
(52)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53)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54)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55)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56)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57)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58)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59)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土虚木必摇。
(60)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61)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62)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虚不能作眩/无痰则不作眩。
(6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64)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65)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66)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67)张景岳: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68)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69)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0)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辨舌质,可决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71)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72)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73)张景岳: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74)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75)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76)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77)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78)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79)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80)癥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81)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82)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83)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84)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85)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86)呕苦知邪在胆,吐酸知火入肝。
(87)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88)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89)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90)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91)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92)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93)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94)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95)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血不利则为水。
(96)安谷则昌,绝谷则亡。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97)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98)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99)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100)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101)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102)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103)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104)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105)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106)《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107)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108)凡治病,总宜以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109)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110)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111)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112)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113)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114)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115)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116)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中医入门三字经
 从医篇
一 引言
学中医,继遗产,登堂易,入室难。
三字文,文薄浅,撮精要,引玉砖。
治学道,贵恒钻,红与专,不可偏,
初浅精,继博览,多临证,积经验,
拜良师,勤而谦,承古训,续新篇。
二 中医源流
中医史,越千年,流与派,出一源。
有内经,及伤寒,本草经,金匮篇,
难经书,号经典,为后学,立规范。
汉华佗,外科专,曾创用,麻沸散。
王叔和,著脉经,廿四脉,始贯终。
皇甫谧,针灸通,专书始,甲乙经。
巢元方,病理寻,撰名著,源候论。
唐王冰,攻内经,注素问,释文行。
孙思邈,医理精,倡医德,千金名。
宋钱乙,儿科长,著直诀,多新创。
陈自明,妇科详,编精要,著良方。
金元时,四大家,张子和,主攻下;

主火派,刘河间;重脾胃,李东垣;
阴不足,阳有余,主相火,朱丹溪。
李时珍,本草专,著纲目,海外传。
杨继洲,钻针灸,集大成,详且周。
陈实功,外科精,详其学,阅正宗。
张介宾,重命门,著类经,擅温肾。
叶桂书,温热论,阐病机,研究深。
程钟龄,内科精,著心悟,切实用。
江笔花,医镜撰,脏腑纲,药类编。
释伤寒,有柯琴,独见解,犹创新。
活血家,王清任,逐瘀血,验于今。
以外治,疗内疾,独一家,吴师机。
唐宗海,血证论,汇通派,志革新。
张锡纯,出晚清,参西学,而衷中。
明清代,著作繁,医之宗,数金鉴。
解放后,倡继承,弃糟粕,存其精;
中西学,长并存。相结合,为立新。
1  中医将《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称为四大经典,为医家必读。也有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复原为《伤寒杂病论》,再加上《难经》,为四大经典者。
2  华佗,东汉末年人,古代杰出的外科医生,并通晓内、儿等科。《后汉书》等载,他创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后,做内脏手术。著述已佚,现存《中脏经》是后世托名之作。
3  王叔和,西晋人,其所著《脉经》内,整理列出二十四种脉象,使脉学系统化。
4  皇甫谧,西晋人,著《针炙甲乙经》,按部位分经,详列腧穴、主治、症状。

5  巢元方,隋朝人,著《诸病源候论》,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医学著作,宋朝曾被指定为医生的必修课。本书较系统地对病状作了符合实际的描述及理论阐述,深受历代医家所重视。
6  王冰,唐代人,著有《素问释文》,对素问作了全面注释,其中对运气学说,尤有发挥。
7  孙思邈,唐代大医家,他不但有渊博的医学知识,而且刻苦治学,重视医德修养,所著之《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是我国较早的医学类书。
8  钱乙,是宋代的儿科专家,著有《小儿药证直决》。
9  陈自明,宋代妇科专家,著有《妇科大全良方》及《外科精要》。
10 在中医发展史上,将张子和、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称为金元四大家。
11 张子和,名从正。著《儒门事亲》,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治疗范围。
12 刘河间,名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及《宣明论方》等。
13 李东垣,名杲。著有《脾胃论》等。
14 朱丹溪,名震亨。著有《格互致余论》,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
15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国外有很大影响。
16 杨继洲,著《针炙大成》。
17 陈实功,著《外科正宗》。
18 张介宾,号景岳。著《类经》等,后辑成《景岳全书》。
19 叶桂,字天土。著《温证论治》,相传为门人辑成,以卫气营血、三焦,阐发外感温病的病机。
20 程国彭,字钟龄。著《医学心悟》,论述简要,选方切用,很有实用价值。
21 江涵暾,字笔花。著《笔花医镜》,是一本较好的门径书,以脏腑为纲,
对药物进行归类。
22 柯琴,著《伤寒来苏集》,为学习伤寒论的重要文献。
23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瘀血为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可谓活血化瘀之大家。
24 吴师机,著《理瀹骈方》,是以外用药治内病的专著,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中,可称独树一枝。现已由李超等同志重编为《中医外治法简编》。
25 唐宗海,著《血证论》,对气血的生理、病理有所研究。
26 张锡纯,著《医学中衷参西录》。
27 即《医宗金鉴》,是由清政府授意吴谦等编著的一部临床综合性医书。
三 医德
做医生,讲医德,真善美,是准则。
为人民,要全心,待病者,胜亲人。
语言美,行为正,忌粗疏,遵规程。
红与专,益求精,讲文明,树良风。
基础篇
一 阴阳
古哲理,寓阴阳,天地道,万物纲①;
水为阴,火为阳,阴阳说,形象彰②。
相对立,是其常,内外分,脏腑详③;
相依存,曰阴阳,阴内使,外守阳④;
阴阳说,互消长,此之消,彼即长;
互转化,阴和阳,极则变,反方向⑤。
生病理,寓阴阳,阴阳秘,体安康。
阴胜寒,热责阳,阴虚热,阳虚凉⑥。
诊治疗,细分详,里寒阴,表热阳;
热者寒,寒者热,阳治阴,阴治阳⑦。
①  《素问?阴阳之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③ 指阴阳是相互对立的。针对人体而言:内为阴,外为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
⑤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⑥ 即“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⑦ 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二  五行
古学说,唯物论,木火土,水与金。
互制约,相资生,常变化,时运动。
木火土,金水行,依次序,相资生①。
相克序②,木土水,火而金,依次推。
克太过,为相乘。若相克,相侮称。
五行说,万类本③,肝属木,火主心,
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君须分。
疗疾病,推五行,见肝疾,防脾病④。
培脾土,金水生⑤,壮水源,制火盛⑥。
五行说,古今沿,取精华,糟粕删。
① 相和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 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③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故称五行为万事万物之本。
④ 即《难经?七十七难》提出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⑤ 即“培土生金”,也称补脾益肺。
⑥ 即“壮水制火”,亦指滋肾阴,降心火。
三  脏腑
言脏腑,心肺肝,脾与肾,五脏全;
大小肠,膀胱胆,三焦胃,六腑然。
心主神,血脉兼,开窍舌,荣颜面;
肝藏血,运化专,开窍口,华唇边;
肺主气,司呼吸,华皮毛,开窍鼻;
肾藏精,主水源,开窍耳,华发髯。
腐水谷,胃府先;藏精汁,少阳胆;
别清浊,小肠专,传糟粕,大肠权;
膀胱腑,贮小便;唯三焦,有争端。
气血和,津精盈,养脏腑,强功能。
四  经络
1 手太阴肺经
太阴肺,起中焦,出中府,云门照,
沿上臂,内侧前,下尺泽,列缺现,
循太渊,过鱼际,拇指外,少商止。
2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起商阳,食指端,其位详,
循二间,合谷上,经曲池,肩峰藏,
过颈部,上面颊,鼻翼旁,止迎香。
3 足阳明胃经
阳明胃,鼻外起,循目下,承泣始,
环口唇,过地仓,达天枢,膝下藏,
经三里,穿解溪,至二趾,历兑息。
4 足太阴脾经

太阴脾,足大趾,起末端,隐白始,
内踝前,胫骨后,循三阴,冲门就,
沿腹胸,腋下寻,停大包,舌下尽。
5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起心间,上于肺,出极泉,
沿上臂,行尺门,循肘窝,少海舍,
向下行,经神门,止少冲,小指尽。
6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指旁,尺侧处,少泽藏,
绕腕骨,过养老,循小海,肩贞到,、
跨肩胛,过颧髎,耳屏前,听宫找。
7 足太阳膀胱经
目内角,起睛明,上额顶,夹脊行,
过大杼,穿背仑,循八髎,殷门注,
下委中,越昆仑,终至阴,小趾寻。
8 足少阴肾经
少阴肾,起小趾,出足心,涌泉始,
循太溪,过照海,上复溜,阴谷载,
达胸腹,正中旁,锁内端,俞府藏。
9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起胸膺,出胁肋,天池行,
循上臂,内侧中,过曲泽,内关应,
经劳宫,掌心中,中指尖,止中冲。
10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起环指,指端处,关冲始,

上腕背,过中渚,三阳络,天井出,
循肩髎,沿耳后,丝竹空,眉外收。
11  足少阳胆经
少阳胆,目外角,起始穴,瞳子髎,
循耳后,下肩井,沿体侧,向下行,
经环跳,过阳陵,足四趾,窍阴停。
12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大趾端,大敦始,穿行间,
循太冲,上膝关,绕阴部,小腹转,

抵乳下,期门现,终止处,二肋间。
13  督脉
督脉起,小腹内,沿脊柱,上脊椎,
出长强,四腰椎,过命门,至阳随,
通巅顶,过百会,下神庭,龈交归。
14  任脉
任脉始,与督同,出会阴,正中行,
经曲骨,上关元,过气海,穿三脘,
经喉结,达廉泉,绕口唇,入眶沿。
五  病因
风火暑,湿燥寒,此六气,本自然,
过不及,皆为偏,正气虚,淫邪干。
风善行,性数变,百病长,万疾源,
常兼湿,挟热寒,犯上部,头晕眩。
火势急,性上炎,身壮热,口渴烦,
善动血,津液煎,减其势,必苦寒。
暑热邪,湿多缠,伤正气,损真元,
清暑淫,宜甘寒,助淡渗,并轻宣。
湿粘滞,性缠绵,头沉重,身困倦,
苔厚腻,别热寒,论治法,清温汗。
燥似火,其性干,口唇裂,咳痰艰,
宜清润,忌苦寒,分凉温,酌轻宣。
寒伤人,痛难言,头身冷,必畏寒,
乘风行,恋湿痰,除此疾,热剂餐。
七情郁,五志偏,与发病,素有缘。
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气下陷;
思伤脾,纳谷减;悲伤肺,气消散。
心神悦,体康健,多忧愁,助邪焰。

有饮食,与劳倦,如不慎,亦为患。
六  四诊
望闻问,不可偏,切脉象,四诊参。
望神色,形态颜,虚与实,粗略辨。
动自如,病轻浅;久卧床,病深缠。
瘦多火,胖多痰。面萎黄,血虚见;
面色白,气虚寒;面晦黯,责肾肝。
舌质红,内热燔;舌质淡,多虚寒;
舌苔薄,病轻浅;舌苔厚,湿浊痰。
嗅气味,闻声音,别疾病,曰闻诊。
发声重,多实证;体虚弱,语声轻;
神昏迷,语不清;言謇涩,风痰涌。
呼吸粗,实热属;呼吸微,虚证主。
新病哕,莫惊恐,久病呃,寿将终。
嗅气味,重二便,秽多热,腥属寒。
流清涕,多外感;涕浊热,名鼻渊。
十问歌,当熟念,察表里,问热寒;
辨虚实,当问汗;问头身,痛或安;
问饮食,预后辨;问口渴,别热寒;
问耳鸣,诊肾肝;问胸腹,痛证患;

邪属实,痛拒按,虚寒疼,喜热暖;
小便黄,大便干,里热证,已明显;
大便溏,尿清长,主虚证,内寒伤;
问旧病,用药参,问病因,十问全。
切诊巧,功熟练,细体察,指下验。
浮与沉,表里辨;数迟脉,辨热寒;
脉洪大,内热燔;脉沉微,气息奄;
紧如绳,主痛寒;弦如弦,病主肝;
细如丝,血虚见;弱如绵,主虚寒;
滑如珠,孕或痰;涩精亏,脉来难;
促代结,当细辨;反关脉,亦常见。
①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问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② 促脉数而时见一止,主阳极;结脉缓而时见一止,主阴极,二脉均止无定数。代脉缓而时见一止,止有定数,主脏器衰弱。
七  八纲辩证
主八纲,表与里,寒热辨,虚实区,
阴阳统,前六字,诸辨证,此为基。
论表证,寒热兼,脉见浮,紧数变,
表热证,稍恶寒;寒象重,是表寒。
病在里,证多端,分虚实,别热寒。
新急实,素体健,脉实大,证象显,

毒瘀痰,常为患;久慢虚,老弱残,
脉虚小,行动难,扶正气,固本元。    
里热症,不恶寒,身壮热,口渴烦,
脉洪大,苔黄干,溲短赤,便结坚;
里寒证,体畏寒,四肢冷,身缩蜷,
脉沉紧,舌质淡,五心热,口咽干,
脉数细,苔少现;阳虚证,常自汗,
四肢冷,形体寒,苔白滑,舌质淡。
八  脏腑辨证
脏腑证,当细辨,此略述,举要点。
心气虚,神疲倦,心动悸,并气短。
心血虚,唇舌淡,夜不寐,健忘兼。
心阳虚,肢体寒,胸痹痛,脉结代。
心阴虚,常躁烦,眠多梦,口咽干。
口舌疮,心火炎;神志乱,多责痰。
心血瘀,怔忡见,胸憋闷,舌瘀点。
肺气虚,久咳喘,形体瘦,甚盗汗。
肺躁咳,咯痰难;痰阻肺,涌痰涎。
脾气虚,食纳减,日渐瘦,身困倦。
脾阳虚,腹胀满,大便溏,舌质淡。
脾统血,红不全,鼻齿衄,或紫癜。
若脱肛,中气陷;肢浮肿,脾虚寒。
湿困脾,身困倦,头沉重,不思餐。
兼吐泻,肤黄染,脾胃经,湿热患。
肝郁痛,乳胁牵,久症瘕,脉象弦。
肝火炎,头晕眩,面目赤,口苦干。

肝阳亢,易怒烦,头胀痛,伴失眠。
肝风动,筋拘挛,卒昏仆,继偏瘫。
少腹冷,肝经寒;湿热重,发黄疸。
肾阳虚,必畏寒,伴浮肿,腰膝痠。
气不固,溲频短;气不纳,久咳喘。
肾阴虚,五心烦,耳失聪,视力减。
精不足,发育缓,齿发脱,孕亦难。
胃腑病,有诸般,气上逆,嗳腐酸;
实热痛,渴拒按;虚寒痛,喜揉暖。
大肠热,便结干;便稀溏,属虚寒。
膀胱热,尿赤短;频而清,责虚寒。
胆附病,病相连,多湿热,见黄疸。
九  卫气营血辨证
温病学,著专篇,卫和气,营血全。
卫分证,恶风寒,发热重,渴微烦,
脉浮数,红舌边,宜辛凉,银翘散。
气分证,里热显,四大证,为特点,
大汗出,大渴烦,脉洪大,白虎餐。
营分证,舌绛干,神烦躁,清营煎。
血分证,神昏谵,伴出血,发瘀斑,
犀地汤,安宫丸,临证时,酌加减。
十  治则
治则首,整体观,扶正气,保后天,
疗疾病,标本分,急治标,缓治本,
调阴阳,固根本,祛邪气,除病因,
虚则益,实则损,攻与补,宜酌斟。
正治法,性相反,寒则热,热则寒;
反治法,从治焉,热因热,寒因寒。
顺天时,参地利,时地人,各制宜。
方药篇
一  中药学
(一) 概述
论药性,分四般,温和热,凉与寒。
寒则热,热则寒,疗疾病,不可反。
药五味,甘苦酸,辛与咸,甘附淡。
辛发散,甘补缓,酸敛阴,咸软坚,
苦泻火,通大便,淡渗利,涩同酸。
诸味药,有专能,入某脏,曰归经。

讲配伍,首七情;十八反,莫合用;
十九畏,不顺情;妊娠时,有忌用。
升与降,浮与沉,药作用,趋向明。
生药材,需加工,曰炮制,宜遵从。
煎服法,要求严,用药量,不可偏。
① 将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一定的治疗作用,谓之归经。
② 七情:前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把各种药物配合的变化,概括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加上单行合称为七情。
③ 十八反:乌头(包括草乌、川乌)反半夏、瓜蒌、白及、白蔹、贝母;甘草反大戟、芫花、海藻;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等各种参类及细辛、芍药(赤、白芍)。
④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⑤ 妊娠禁忌:妊娠期间对于作用强烈、毒性较大的药品禁用或慎用。
⑥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体内上下表里的趋向而言。
⑦ 中药多系植物的根茎或动物、矿物,用前必须加工,这一过程叫炮制。
(二)  解表药
解表药,医表证,味多辛,发汗功。
麻黄茎,发汗强,平咳喘,水道畅。
嫩桂枝,散寒凝,温心阳,水道行。
全紫苏,表寒除,理气机,安胎服。

荆芥穗,辛温性,炒止血,生祛风。
疗行痹,选防风,配荆芥,表寒宁。
川羌活,辛苦温,医痹痛,偏上身。
香白芷,医头痛,通鼻窍,排痈脓。
北细辛,温肾经,化痰饮,疗牙痛。
川藁本,上巅顶,味辛温,医头痛。
化暑湿,香薷用,辛微温,消水肿。
大葱白,善通用,散寒凝,轻解良。
川辛夷,木笔花,通鼻窍,效可夸。
生姜片,有专功,止呕恶,散寒风。
霜桑叶,苦甘寒,散风热,兼清肝。
泻肺热,桑白皮;嫩桑枝,功疗痹。
杭菊花,甘苦寒,祛风热,亦清肝;
野菊花,疗疮专,降血压,目赤选。
香薄荷,平肝胆,透隐疹,消腹胀。
升麻根,举下陷,透斑疹,牙痛痊。
牛蒡子,化热痰,透麻疹,风热散。
紫浮萍,味辛散,透疹毒,可发汗。
蔓荆子,医头痛,苦辛寒,疗目肿。
功解痉,粉葛根,煨止泻,生透疹。
北柴胡,清肝胆,升清阳,举下陷。
淡豆豉,味苦寒,解表证,除虚烦。
(三) 清热药
清热药,多苦寒,里热证,当可煎。
生石膏,泻火专,除烦渴,牙痛痊。
肥知母,味苦寒,退骨蒸,润燥兼。
生山栀,利化胆,清三焦,兼除烦。
夏枯草,化热痰,消瘿瘰,止晕眩。
淡竹叶,除热烦,清心火,利小便。
嫩青蒿,味苦寒,退虚热,截疟专。
生地黄,滋肾肝,营分清,血分安。
黑玄参,医渴烦,疗咽痹,化热痰。
粉丹皮,肠痈煎,清营血,化瘀痰。
赤芍药,瘀血散,可凉血,偏清肝。
地骨皮,化热痰,退骨蒸,消肿兼。
犀牛角,大寒咸,清心火,散瘀斑。
川黄连,味苦寒,清心火,热痢蠲。
子黄芩,清肺专,医热痢,退黄疸。
川黄柏,清下焦,医热淋,带下疗。
龙胆草,清肝胆,熄热风,疗赤眼。
寒苦参,燥湿功,治室早①,兼杀虫。
苦秦皮,治痢疾,利湿热,医痛痹。
疗血痢,白头翁,清热毒,杀滴虫。
金银花,清喉咽,消痈肿,疮家专。
青连翘,苦辛寒,散风热,除心烦。
蒲公英,解毒功,兼利尿,疗乳痈。

大青叶,味苦寒,疗温病,热毒燔。
用其根,名板蓝,解瘟毒,腮肿散。
鱼腥草,味辛寒,治肺痈,热淋餐。
败酱草,辛苦寒,疗肠痈,医肝炎。
山豆根,味苦寒,抗癌肿,利喉咽。
嫩射干,专利咽,配麻黄,定咳喘。
味极苦,穿心连,医上感,能消炎。
草决明,其性寒,清肝胆,止晕眩。
虎杖根,苦而凉,解热毒,医烧伤,
排胆石,可退黄,老慢支,用单方。
有蚤休,重楼名,解蛇毒,消结肿。
半枝莲,疗癌肿,肝硬化,水臌证。
半边莲,治癌肿,医蛇伤,消疖痈。
闻喜树,有小毒,白血病,可内服。
有白花,蛇舌草,抗癌肿,少不了。
①窒早:即窒性早搏。
(四) 温里药
温里药,祛内寒,大辛热,阳虚餐。
辛大热,制附片,能回阳,益火源。
川乌头,祛外寒,止疼痛,寒痹散。
上肉桂,辛热甘,疗阳虚,下焦寒。

论干姜,化寒痰,温脾肾,厥逆参。
吴茱萸,温胃寒,辛苦热,止呕酸。
高良姜,功散寒,温脾胃,腹痛痊。
公丁香,辛苦寒,降胃逆,温补肾。
小茴香,理气功,暖下焦,亦温中。
荜拨穗,可温中,降呕逆,止胃痛。
(五) 泻下药
泻下药,多苦寒,疗湿热,除水患,
破瘀血,通大便,妊娠期,宜慎选。
川大黄,下实坚,破瘀血,宜先煎。
番泻叶,苦甘寒,通大便,当茶啖①。
言甘遂,味苦寒,逐水邪,散肿坚。
黑白丑,研末餐,治腹水,奇效显。
温下药,巴豆强,破寒积,消臌胀。
火麻仁,味甘平,润肠燥,大便行。
郁李仁,性和平,缓下药,利水肿。
① 用番泻叶通便,可取~10克,以开水冲服当茶饮。
(六)  祛湿药
祛湿药,多平淡,通水道,利小便。

猪茯苓,均平甘,利水湿,猪苓显;
安心神,茯苓专,常合用,医水患。
建泽泻,味甘寒,泻肾火,利小便。

车前子,味甘寒,利水湿,化热痰。
飞滑石,暑热煎,利水道,热淋蠲。
细木通,味甘寒,能通乳,利小便。
薏苡仁,甘淡寒,排脓毒,湿痹专。
冬瓜仁,排脓痰,皮消肿,利小便。
赤小豆,甘平酸,排脓毒,消肿专。
茵陈蒿,味苦寒,利湿热,退黄疸。
汉防己,苦辛寒,医肾病,关节炎。
川萆解,苦平甘,除湿痹,膏淋痊。
言瞿麦,性平寒,破瘀血,石淋安。
扁蓄草,苦平兼,治结石,配金钱。
石韦叶,甘苦寒,通石淋,医肾炎。
金钱草,甘咸寒,石淋除,肿毒安。
海金砂,性寒甘,茎中通,石淋专。
冬葵子,味甘寒,能通乳,石淋煎。
广藿香,味香窜,辛微温,疗霍乱。
省头草,名佩兰,味辛平,疗口甜。
炒苍术,可以汗,苦辛温,治痿专。
白豆蔻,辛而温,健脾胃,除脘闷。
草果仁,可祛寒,功燥湿,截疟痰。
祛风湿,独活专,配寄生,诸痹安。
左秦艽,功两般,疗虚热,关节炎。
辛而温,威灵仙,通经络,止痛专,
化鱼骨,利喉咽,食道癌,亦可煎。
桑寄生,强筋腱,壮腰肾,胎动安。

五加皮,益肾肝,利水肿,风湿专。
宣木瓜,辛温酸,疗转筋,医霍乱。
嫩桑枝,性和缓,疗痹痛,解拘挛。
豨莶草,味苦寒,祛风湿,疗痹证。

苍耳子,辛苦温,治鼻渊,疗风疹。
白花蛇,善搜风,疗顽痹,亦定惊。
八角枫,药用根,疗痹痛,用酒浸。
(七)  止咳化痰平喘药
咳痰喘,病同源,治其要,重祛痰。
法半夏,化寒痰,味辛温,治咳喘。
制南星,燥湿痰,味苦温,疗风眩。
白芥子,平虚喘,味辛温,除痰满。
旋复花,辛苦咸,止呕吐,疗寒喘。
辛苦温,嫩白前,性不燥,医痰喘。
白附子,祛风痰,配蚕蝎①,疗面瘫。
北前胡,苦辛寒,散风热,化热痰。
苦桔梗,利喉咽,载浮药,肺痈痊。
川贝母,阴虚煎;浙贝母,化热痰。
全瓜娄,胸痹专;瓜娄仁,疗肺喘。
天花粉,味苦寒,清肺经,解胸烦。
葶苈子,辛苦寒,泻水肿,兼平喘。
淡竹茹,甘微寒,止呕吐,化热痰。
昆与藻②,化热痰,治瘿瘤,为其专。
苦可仁,味辛温,咳喘平,大便润。
炙紫菀,善化痰,配冬花,定咳喘。
枇杷叶,化热痰,止呕吐,医流感。
百部根,肺痨餐,甘苦温,灭虱显。
桑叶皮,味甘寒,泻肺火,利水兼。

马兜铃,味苦寒,清痰热,兼平喘;
青木香,胃疼专,药用根,血压减;
通经络,择天仙,果根藤,各有专③。
海蛤壳,苦咸平,清痰热,散瘤瘿。
① 指僵蚕、全蝎。
② 即昆布与海藻。
③ 三药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根名青木果,果名马兜铃,藤名天仙藤。
(八)  理气药
气滞证,痛胀满,其病变。肺脾肝。
论病因,有多端,气机畅,自可安。
广陈皮,燥湿痰,辛苦温,除胀满。
炒表皮,破气专,医食滞,血瘀餐。
枳实壳,苦微寒,化痰结,消滞满,
枳实速,枳壳缓,有专治,中气陷。
川厚朴,善除满,苦辛温,可平喘。
广木香,胀痛专,治痢疾,配黄连。
制香附,偏入肝,辛苦平,妇科选。
台乌药,温肾寒,少腹冷,痛可痊。
缩砂仁,胃痛专,呕吐止,胎动安。
香橼皮,佛手片,理肝气,可化痰。
大腹皮,消滞满,善行水,利小便。
广沉香,温肾寒,辛苦温,平逆喘。
薤白头,燥湿痰,配姜夏,胸痹安。
川楝子,味苦寒,理肝气,胁痛痊。
(九) 理血药
血瘀证,较常见,活血药,诸痛蠲。
川芎穷,入肝胆,辛而温,头痛专。
言丹参,苦微寒,可安神,兼舒肝,
活血脉,冠心餐,月经病,常予煎。
益母草,辛苦寒,调经血,疗肾炎。
茺蔚子,可清肝,高血压,眼科选。
川红花,入心肝,辛而温,瘀痛痊。
桃仁泥,苦平甘,配红花,活血专。
有泽兰,利小便,调经血,功效显。
怀牛膝,益肾肝;川牛膝,瘀血散。
红苏木,消肿痛,疗跌损,医闭经。
五灵脂,瘀血散,心绞疼,有效验。
制乳没,止痛专,气滞消,血瘀安。
广郁金,辛苦寒,破瘀血,利肝胆。
片姜黄,入脾经,通经血,风痹安。
京三棱,破血专,蓬莪术,破气先。
穿山甲,通乳专,排脓血,痈肿散。
延胡索,辛苦温,功活血,滞痛斟。
鸡血藤,苦温甘,通经络,血瘀散。
干水蛭,咸苦平,逐瘀血,消瘕症。
苦微寒,炒虻虫,破症积,兼通经。
毛冬青,化热痰,通经络,冠心餐。
(十) 止血药
止血药,有诸般,辨虚实,分热寒。
田三七,辛苦温,活瘀血,消肿斟。
土三七,名景天,可止血,医紫癜。
仙鹤草,性收敛,味苦凉,出血痊。
茜草根,苦性寒,凉血热,瘀血散。
槐花米,苦微寒,医肠风,止血便。
藕节炭,甘平涩,生化瘀,炒止血。
血余炭,苦而平,止血淋,水道行。
白及块,苦甘寒,医溃疡,肺痨餐。
侧柏叶,苦涩寒,功凉血,止血兼。
白茅根,味甘寒,止吐血,血淋安。
大小蓟,甘微寒,医赤淋,血色鲜。
温经脉,艾叶炭,疗腹痛,止血专。
苦涩平,棕榈炭,善止血,性收敛。
花蕊石,酸而平,能止血,化瘀肿。
炒地榆,苦酸寒,医烫伤,血淋安。
(十一)  芳香开窍药
开窍药,医闭证,多芳香,神志清。
雄麝香,消痈肿,开心窍,散瘀痛。
京牛黄,苦甘凉,解热毒,定惊狂。
香冰片,辛苦寒,善开窍,多入丸。
苏合香,善通窍,医冠心,中风疗。
(十二)  安神药
安神药,有二般,一曰镇,二曰安。
飞朱砂,甘微寒,功重镇,心神安。
生磁石,眼科选①,纳肾气,兼平肝。
琥珀粉,疗失眠,镇惊悸,石淋专。
广珍珠,甘咸寒,镇心神,善平肝。
有龙骨,涩平甘,煅固脱,生平肝。
又龙齿,性偏寒,只重镇,不收敛。
咸牡蛎,涩微寒,镇心神,宜生煎。
生潜阳,软结坚,煅收敛,止胃酸。
酸枣仁,偏养肝,安心神,疗失眠。
柏子仁,味平甘,益心血,润肠专。
炙远志,心神安,苦辛温,兼化痰。
夜交藤,入心肝,味平甘,疗失眠。
① 生磁石可补血养肝,治疗眼疾。
(十三)  平肝熄风药
熄风药,内风专,平肝阳,镇痉兼。
石决明,咸微寒,平肝阳,止晕眩。
双钩藤,医惊痫,配天麻,疗晕眩。
明天麻,味平甘,止眩晕,善驱风。
羚羊角,味咸寒,解热毒,凉肺肝。
代赭石,味苦寒,配旋夏,止呕喘。
白僵蚕,辛平咸,散风热,疗面瘫。
地龙寒,医偏瘫,解热痉,定哮喘。
全蝎子,功入肝,味辛平,解痉挛。
(十四)  消导药
消导药,莫轻看,增食欲,体质健。
六神曲,辛温甘,善消谷,疳积蠲。
炒麦芽,味平甘,消面食,除胀满。
又谷芽,性和缓,消谷食,是其专。
鸡内金,味平甘,疗食积,石淋煎。
焦山楂,甘温酸,肉积消,瘀肿散。

莱菔子,辛平甘,善消胀,亦化痰。
(十五)  驱虫药
驱虫药,有效验,虫有别,药有专。
苦楝皮,味苦寒,善驱蛔,可单煎。
使君温,榧子甘,炒熟食,味美鲜。
南瓜子,驱绦专,配槟榔,效更显。
北鹤虱,苦辛平,消疳积,功杀虫。
钩蛔绦,用雷丸,煎失效,宜为丸①。
臭芜荑,辛苦温,医疳积,诸虫侵。
贯众根,杀诸虫,解热毒,止血崩。
独头蒜,可杀虫,解热毒,消痈肿。
① 雷丸,多入丸剂,煎服影响疗效。
(十六)  补益药
补益药,虚证验,气血分,阴阳辨。
甘人参,补真元,微苦温,五脏安。
潞党参,平味甘,补脾肺,举中陷。
太子参,苦平甘,补肺脾,益肾肝。
炒白术,苦温甘,健脾胃,利小便。
绵黄芪,益卫阳,利水肿,托毒良。
怀山药,性平甘,肺脾肾,皆可安。
白扁豆,性温甘,暑湿解,脾胃健。
制黄精,味平甘,补肺脾,湿邪蠲。
粉甘草,甘而平,补中气,疗咽痛。
止咳喘,医怔忡,治溃疡,和药性。
大红枣,味甘平,益脾气,安心营。
熟地黄,微甘温,补心血,滋肝肾。
秦当归,辛甘温,善调经,又润便。
杭白芍,缓痉挛,益血分,阴分敛。
阿胶珠,味平甘,滋补阴,止血验。
蛤粉炒,清肺专;蒲黄炒,出血痊。
何首乌,苦甘寒,益精血,补肾肝。
生解毒,通大便,高冠心,可试验。
枸杞子,味甘平,益肝肾,疗目蒙。
肉苁蓉,甘温咸,温肾阳,兼通便。
壮肾阳,巴戟天,祛风湿,强筋腱。

菟丝子,养目肝,补肾脾,泄泻痊。
鹿茸片,甘温寒,生血精,益肾肝。
补骨脂,温肾寒,止久泻,缩小便。
炒杜仲,益肾肝,强筋骨,胎动安。
苦微温,川续断,续筋骨,崩漏专。
金狗脊,痹证蠲,壮筋骨,补肾肝。
沙苑子,功暖肝,固肾精,明目兼。
淫羊藿,辛温甘,壮肾阳,寒痹蠲。
益智仁,辛温兼,固肾精,缩小便。
骨碎补,骨科专,补肾虚,耳聋痊。
言仙茅,温肾寒,疗湿痹,腰痛减。
广蛤蚧,味平咸,补肺肾,专定喘。
胡桃肉,性温甘,壮腰膝,疗虚喘。
紫河车,即胎盘,补精血,益真元。
论沙参,肺胃安,北养阴,南祛痰①。
天门冬,甘苦寒,滋肺胃,除胸烦。
肥玉竹,味平甘,扶正气,阴虚餐。
鲜石斛,甘淡寒,入肺胃,津液添。
女贞子,滋肾肝,乌须发,疗晕眩。
生百合,甘微温,燥咳宁,心神安。
旱莲草,止血专,补肾阴,乌发髯。
败龟板,咸平甘,潜浮阳,益肾肝。
言鳖甲,咸微寒,生滋阴,制软坚。

① 指北沙参偏于养阴,南沙参偏于祛痰。
(十七)  收敛药
收敛药,有诸般,止遗精,疗盗汗。
医带下,缩小便,久泄泻,皆可煎。
山萸肉,涩温酸,补肝肾,敛汗专。
五味子,温酸甘,入肺肾,疗咳喘。
止久泄,并敛汗,生降酶,医肝炎。
复盆子,酸温甘,可涩精,缩小便。
桑螵蛸,甘平咸,同复盆,功效显。
金樱子,性平酸,固肾精,亦缩泉。
乌梅肉,味平酸,可安蛔,涩肠专。
有诃子,肺气敛,生津液,润喉咽。
肉豆蔻,辛温兼,久泄止,腹痛安。
莲子肉,疗失眠,补脾肾,涩肠专。
芡实米,涩平甘,固肾精,久泻痊。
赤石脂,涩甘酸,止泄泻,崩漏痊。
白果仁,苦涩甘,其性平,专定喘。
乌贼骨,微温咸,止崩漏,制胃酸。
麻黄根,味平甘,功止汗,是其专。
浮小麦,味凉甘,止汗出,疗心烦。
椿根皮,苦涩寒,疗湿热,赤带痊。
(十八)  外用药
外用药,多外用,解热毒,功杀虫,
消息肉,定肿痛,化腐肉,新肌生,
敛伤口,出血宁,贴涂敷,吹点等。
制硫黄,杀疥虫,温肾阳,大便通。
飞雄黄,医蛇伤,治湿疹,疗疥疮。
毒性大,数水银,可祛腐,以重新。

有轻粉,灭真菌,可内服,逐水饮。
红白砒,为砷霜,祛腐血,蚀痈疮。
煅硼砂,甘咸凉,医赤眼,疗口疮。
炉甘石,消湿疮,退目翳,善止痒。
樟脑晶,配成酊,外杀虫,内止痛。
制明矾,味酸寒,功燥湿,杀虫癣。
蛇床子,治疥疮,杀滴虫,止阴痒。
孩儿茶,苦涩平,疗溃疡,止疼痛。
言血竭,可敛疮,散瘀痛,跌打伤。
大蟾酥,消咽肿,辟温疫,止疼痛。
大枫子,医麻风,疗疥疮,苦参充。
番木鳖,名马钱,有大毒,味苦寒,
止疼痛,再障餐①,用过量,肌痉挛②。
露蜂房,味甘平,可杀虫,疗痹痛。
斑蝥虫,治顽癣,医斑秃,有效验。
① 指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 本品有毒,过量可致肌肉痉挛,甚则死亡。
二   方剂学
(一)  概述
论方剂,数千方,仲景方,历代赞①,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健。
古组方,原则全,郡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②。
主治药,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有反性,并制监;

方使药,引经专,调药性,兼和缓。
遵原则,贵权变,味与量,常增减。
急用汤,缓用丸,易配伍,功异然③。
① 张仲景号称方剂鼻祖,其配方原则受到历代医家的遵从。
② 古代有君臣佐使,现改为主辅佐使。
③ 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常有变化,如药味的增减,药量的增减,改变剂型或配伍等。
(二) 解表剂
病在表,法当汗,祛表邪,宜辛散,
表寒温,表热寒,表而虚,扶正添。
1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桂杏甘,解表寒,疗咳喘。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2 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芍药甘,姜枣引,营卫安。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3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羌活汤,苍草防,芩芎芷,辛地黄,
解表邪,里热尝,兼无汗,头痛良。
羌活、苍术、防风各4.5克,细辛1.5克,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各3克。
4 银翘散(《温病条辨》)
银翘散,桔豉甘,荆竹薄,牛蒡煎,
温病初,辛凉餐,解表热,此方选。
银花、连翘各10克,桔梗、薄荷各6克,竹叶4克,甘草5克,荆芥4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6克。水煎服。
5 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菊饮,桔梗杏,甘翘薄,芦根用,

宣肺经,医风温,散内热,咳喘宁。
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连翘、芦根各10克,甘草、薄荷各3克。
6 大青龙汤(《伤寒论》)
大青龙,寓麻黄①,添石膏,配枣姜,
功解表,兼除烦,身疼痛,躁无汗。
麻黄12克,生石膏24克,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各6克,大枣4枚。
① 指麻黄汤。
7 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青龙,逐饮方,麻桂芍,辛草姜,
五味夏,咳喘良,气管炎,可选方。
麻黄、芍药、桂枝、干姜、半夏、炙甘草各10克,细辛、五味子各5克。
8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杏甘,石膏汤,清肺热,咳喘良。
麻黄6克,杏仁9克,炙甘草5克,生石膏18克。
9 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透麻疹,升葛方,配芍草,散剂良。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各等份。为粗末。每服10克。
10 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败毒散,外感方,兼体虚,用此汤,
柴芎枳,前胡羌,苓独草,桔梗党。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党参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三) 清热剂
里热证,法当清,用苦寒,亦辨证,
虚者补,实者功,分卫气,别血营。
11 白虎汤(《伤寒论》)
白虎汤,知石甘,加粳米,气分安。

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炙甘草3克,梗米15克;加人参名白虎加人参汤。
12 栀子豉汤(《伤寒论》)
栀豉汤,疗虚烦,医黄疸,胆囊炎。

栀子、淡豆豉各10克。
13 清营汤(《温病条辨》)
清营汤,犀地丹,银翘竹,玄麦连。
犀角1.5克,生地15克,竹叶心3克,黄连5克,玄参、麦冬、丹参各9克,银花、连翘各6克。
14 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犀生地,芍药丹,清热毒,血分安。
犀角1.5克(锉末,冲服),生地30克,赤芍12克,丹皮9克。
15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解毒汤,芩连襄,栀黄柏,三焦凉。
黄连、栀子各10克,黄芩、黄柏各6克。
16 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
消毒饮,普济方,升柴薄,芩连僵,
桔陈甘,玄勃蒡,板蓝翘,解毒良。
黄芩、黄连各15克,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各6克,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3克,僵蚕、升麻各2克。
17 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活命饮,医疮疡,乳没银,归芷防,
陈草皮,花粉襄,山甲贝,皂刺尝。
穿山甲、白芷、天花粉、皂角刺、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防风、贝母、陈皮、甘草各3克,银花9克。
18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消毒饮,五味成,银野菊,蒲公英,
紫天葵,共地丁,解热毒,疗疮疔。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6克。
19 香薷散(《和剂局方》)
香薷散,朴与扁,斛暑湿,粗末煎。
香薷20克,厚朴、扁豆各10克。
20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即清暑,又生津,斛麦竹,西洋参,
苦黄连,知甘粳,西瓜皮,荷叶梗。
西瓜翠衣30克,粳米、荷梗各15克,知母、甘草各6克,石斛、麦冬各10克,西洋参5克,竹叶6克,黄连3克。
21 导赤散(《古今医方直决》)
导赤散,生地甘,木通竹,心火痊。
生地、木通、竹叶、甘草各等份。
22 龙胆泻肝汤(《古今医方集成》)
泻肝汤,君龙胆,柴芩栀,归地甘,
车通泽,入肝胆,可降酶,退黄疸。
生地、黄芩、木通、柴胡各6克,龙胆草10克,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甘草各3克。
23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决》)
泻白散,地桑皮,加粳米,肺热宣。
粳米15克,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24 清胃散(《脾胃论》)
清胃散,升麻连,生地归,丹皮煎。
生地、当归各3克,黄连6克,丹皮5克,升麻10克。水煎服。
25 玉女煎(《景岳全书》)
玉女煎,胃火清,知膏膝,熟地冬。
生石膏30克,熟地黄15克,麦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26 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共秦皮,柏连入,医热痢。
白头翁15克,黄连6克,黄柏12克,秦皮10克。
27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蒿甲丹,知地黄,疗虚热,骨蒸康。
鳖甲15克,生地12克,青蒿、知母各6克,丹皮10克。
(四) 温里剂
里寒证,法当温,益肾阳,厥逆斟,
脾虚寒,宜温中,通经络,散寒凝。
28 理中丸(汤)(《伤寒论》)
理中丸,参术甘,干姜入,温脾寒。

党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10克。水煎服。
29 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萸汤,参姜枣,暖肝经,温胃好。
吴茱萸10克,党参12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30 小建中汤(《伤寒论》)
桂枝汤,加饴糖,倍芍药,建中汤,
温胃寒,医溃疡,加黄芪,效更彰。
饴糖30克,芍药18克,桂枝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
31 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附干姜,救厥逆,回真阳。
制附子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2克。
32 真武汤(《伤寒论》)
真武汤,术苓姜,芍益阴,附温阳,
脾肾暖,水道畅,医水肿,体安康。
白术6克,制附子、茯芩、白芍、生姜各10克。
33 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阳和汤,阴疽方,草芥肉,麻黄姜,
鹿角胶,熟地黄,鹤膝肉,流注良。
熟地30克,鹿角胶10克(烊化),白芥子6克,甘草6克,肉桂、炮姜、麻黄各3克。
(五) 泻下剂
里实证,当攻伐,峻逐水,缓润下。
34 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枳硝黄,厚朴入,寒下良。
小承气,朴枳黄,有调胃,黄草芒。
大承气汤:大黄12克,芒硝10克,枳实、厚朴各15克。
小承气汤:大黄12克,枳实9克,厚朴6克。
调胃承气汤:甘草6克,大黄、芒硝各12克。
35 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医肠痈,推此方,泻内热,首大黄,
破瘀血,,丹皮良,冬瓜子,桃仁芒。
冬瓜子15克,大黄、桃仁、丹皮、芒硝各10克。
36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温下方,附辛黄,泻寒积,便通畅。
制附子12克,大黄10克,细辛6克。
37  麻子仁丸(《伤寒论》)
麻仁丸,小承气,加芍杏,润下剂。
麻子仁170克,大黄130克,杏仁、厚朴、芍药、枳实各70克。依法制丸。
38 温脾汤(《千金方》)
温脾汤,附干姜,攻冷秘,参草黄。
大黄、制附子各10克,干姜、党参各6克,甘草3克。
39 十枣汤(《伤寒论》)
十枣汤,逐水饮,遂芫戟,各等份。
共细末,枣汤进,医腹水,疗悬饮。

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0.5至1克,大枣10枚煎汤送服。
40 舟车丸(《景岳全书》)
舟车丸,功逐水,军榔丑,戟芫遂,
木轻粉,青陈皮,肝硬化,腹水宜。
黑丑120克,芫花、甘遂、大戟各30克,大黄60克,木香、青皮、陈皮、槟榔各15克,轻粉3克。共为细末,水糊为丸。
41 芦氏秘方(《中华内科杂志》1960)
肿半截,芦氏方,二丑粉,糖枣姜。
二丑、生姜、红糖、大枣。依法制膏。
(六) 和解剂 
和少阳,疏气机,调肠胃,理肝脾。
42 小柴胡汤(《伤寒论》)
小柴胡,芩夏甘,参姜枣,和肝胆。
柴胡12克,黄芩、党参各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 枚,制半夏10克。
43 逍遥散(《和剂局方》)
逍遥散,柴芍甘,归苓术,薄姜全。
柴胡、茯苓、当归、白芍、白术、甘草各15克,生姜10克,薄荷3克。
(七) 表里双解剂
表证急,汗法驱,里证重,先救里,
若同病,表里医,既治表,又医里。
44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大柴胡,芩夏姜,枳芍枣,加大黄。
柴胡、枳实、制半夏、黄芩、白芍各10克,大黄6克,生姜12克,大枣4枚。
45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主葛根,芩连甘,痢兼表①,可煎餐。
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甘草3克。
① 指痢疾兼有表证。
(八) 祛湿剂
祛湿剂,主利水,化痰饮,避浊秽,
止泄泻,开癃闭,通淋浊,蠲三痹。
46 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正气散,首藿香,苓陈夏,术草襄,
腹皮苏,桔梗朴,解表邪,化湿浊。
藿香、茯苓各12克,苏叶、白芷、大腹皮、白术各10克,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各5克。
47  五苓散(《伤寒论》)
五苓散,猪茯苓,泽水桂,水道行。
猪苓、茯苓、白术各15克,桂枝10克,泽泻12克。
48  平胃散(《和剂局方》)
平胃散,苍朴甘,广陈皮,燥湿专。
陈皮、厚朴各10克,苍术15克,甘草6克。
49  茵陈蒿汤(《伤寒论》)
茵陈汤,治阳黄,生山栀,合大黄。
茵陈18克,山栀10克,大黄6克。
50  八正散(《和剂方局》)
八正散,通热淋,车前子,生川军,
栀滑草,萹瞿通,医结石,缓疼痛。
滑石、车前子、瞿麦、萹蓄、栀子、木通、甘草、大黄各等份。
51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己与防,白术甘,祛湿邪,医肾炎。

防己、黄芪各10克,白术6克,甘草3克。
52 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
分清饮,萆薢名,菖乌药,草智苓。
萆薢、乌药、石菖蒲、益智仁、茯苓、甘草各等份。
53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独活君,寄生汤,归芍芎,干地黄。
参苓草,艽辛防,牛膝桂,痹痛康。
独活、秦艽、防风、芍药、杜仲、牛膝各9克,桑寄生18克,干地黄15克,当归、党参、茯苓各12克,川芎、甘草各6克,细辛3克,肉桂1.5克
(九) 祛风剂
凡风证,内外情,外疏散,内熄风。
54 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茶调散,川芎君,羌防芷,薄草辛,
散风邪,医头痛,或偏正,或巅顶。
川芎、荆芥、各12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克,薄荷、细辛各3克,防风4.5克。
55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牵正散,医面瘫,白附子,蝎僵蚕。
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份,为末。每服3克。
56 小活络丹(《和剂局方》)
小活络,乳胆星,川草乌,没地龙。
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制南星各180克,乳香、没药各90克。共为末,酒面糊为丸。每服3克。
57 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钩藤汤,有羚羊,桑菊草,芍地黄,
竹茹贝,茯神襄,清血热,平肝阳。
钩藤、菊花、白芍、茯神各10克,竹茹、生地各15克,羚羊角、甘草各3 克,桑叶6克,川贝12克。
58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熄风汤,功镇肝,生龙牡,生龟板,
赭膝芍,玄冬甘,生麦芽,青蒿楝。
怀牛膝、代赭石各30克,生龙骨、生龟板、白芍、玄参、天冬、生牡蛎各15克,川楝子、生麦芽、青蒿各6克,甘草3克。
(十) 润燥剂
内外燥,因而般,内滋润,外轻宜
59 桑杏皮(《温病条辨》)
桑杏汤,栀梨皮,浙贝豉,沙参齐,
滋肺津,外燥宜,咳无痰,上感医。
桑叶、浙贝、淡豆豉、梨皮、山栀皮各6克,沙参12克,杏仁9克。
60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麦冬汤,夏参甘,粳米枣,胃热专。
麦冬18克,粳米15克,党参10克,制半夏5克,大枣4枚,甘草3克。
61 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清肺汤,功养阴,生地芍,丹麦斟,
薄贝母,草玄参,疗白喉,乳蛾饮。
生地12克,麦冬、玄参各10克,炒白芍5克,甘草、贝母、薄荷各3克,丹皮5克。
(十一)   祛痰剂
祛痰湿,疗咳喘,止呕吐,舒胸脘,
消瘰疬,定晕眩,痰是标,求本源。
62 二陈汤(《和剂局方》)
二陈夏,陈茯甘,和胃气,疗咳喘,

加枳星,名导痰,入枳茹,为温胆。
陈皮5克,制半夏5克,甘草5克,茯苓10克。二陈汤加枳实、制南星,名导痰汤;二陈汤加枳实、竹茹,名温胆汤。
63 止嗽散(《医学心悟》)
止嗽散,桔陈菀,荆百部,草白前。
桔梗、荆芥、紫菀、白前、百部各600克,甘草30克,陈皮480克。共为末。每服10克,开水调服。
(十二)  消导剂
消导剂,化痞积,导食滞,畅气机。
64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丸,陈苓半,莱菔翘,焦三仙①。
山楂180克,神曲60克,半夏、茯苓各90克,陈皮、连翘、莱菔子各30克。为末制丸。另一方有麦芽。
① 即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
65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曰枳实,消痞丸,参朴术,夏曲连,
麦芽曲,茯苓甘,加干姜,脾胃安。
干姜3克,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6克,半夏曲、党参各10克,厚朴12克,枳实、黄连15克。
(十三)   理气剂
气分病,滞与逆,滞宜行,逆降气。
66 越鞠丸(《贸丹溪心法》)
越鞠丸,气郁散,芎苍曲,栀附餐。
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份。为细末,水泛为丸。
67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夏厚朴,气方祖,苓生姜,并紫苏。
制半夏、茯苓各12克,厚朴、生姜、苏叶各10克。
68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瓜蒌实,薤白头,除胸痹,加白酒。
瓜蒌实12克,薤白10克,米酒30毫升。
69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定喘汤,芩甘冬,麻白夏,桑苏杏。
麻黄、白果、桑白皮、款冬花、制半夏各10克,杏仁、黄芩各5克,苏子6克,甘草3克。
(十四)  理血剂
血分病,瘀血溢,瘀当祛,虚补益,
止血法,疗血溢。活瘀血,兼理气。
70 桃仁承气汤(《伤寒论》)

硝黄草,桂加桃,成此方,祛瘀好。
桃仁、大黄各12克,桂枝、炙甘草、芒硝各6克。
71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王清任,倡逐瘀,四物备,桃红继,
桔枳草,柴牛膝,血瘀胸,久不愈。
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10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甘草各3克,桔梗、川芎各5克。
72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曰补阳,还五汤,内四物,去地黄,
桃红龙,芪四两,中风后,疗诸恙。
黄芪120克,当归6克,赤芍5克,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3克。
73 槐花散(《普济本事方》)
槐花散,医肠风,止便血,枳柏荆。
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各等份,为末。每服6克。
74 小蓟饮子(《济生方》)
小蓟饮,治血淋,蒲滑竹,归通斟,
生地黄,草栀仁,清湿热,医尿频。
生地24克,小蓟10克,滑石12克,木通、蒲黄、淡竹叶各10克,甘草5克,藕节10克,当归5克,栀子仁10克。
(十五)   补益剂
论虚疾,分四虚,阴和阳,血与气,
各脏腑,皆有虚,当辨证,须留意。
75 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补气方,四君先,茯苓入,参术甘。
党参、茯苓、甘草、白术各等份。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
76 归脾汤(《济生方》)
归脾汤,涵四君,龙眼肉,归枣仁,

芪香远,姜枣引,补心脾,崩带饮。
白术、龙眼肉、茯神、黄芪各30克,木香、党参各15克,甘草、当归、远志各3克,酸枣仁30克。
77  四物汤(《和剂局方》)
四物汤,归地黄,赤芍芎,血证方。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等份。加桃仁、红花,名桃红四物汤。
78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
六味丸,药地丹,萸苓泽,益肾肝,
加桂附,温肾寒,加知柏,虚火安。
熟地28克,山药、山萸肉各12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钱。加附子、肉桂、即金匮肾气丸;加知母、黄柏,即知柏地黄丸。
(十六)  固涩剂
固涩剂,可止遗,敛虚汗,崩带医,
固脱证,止泻痢,标本顾,兼补益。
79 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
玉屏风,芪防术,固表虚,自汗出。
黄芪18克,白术12克,防风6克。
80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固精丸,芡莲须,龙牡蛎,沙蒺藜。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研末,莲肉煮粉糊为丸。
81 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桑螵蛸,龟龙菖,茯苓神,远归党。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茯神、当归、龟板各30克。为末。每次6克,党参汤调下。
82 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
养脏汤,医脱肛,罂粟壳,蔻诃香,
归芍肉,甘术党,泄痢久,服之康。
白芍、白术、炙甘草、罂粟壳各10克,当归、党参各12克,肉豆蔻、肉桂、木香、诃子皮各5克。
(十七)   安神剂
神不安,责肝心,虚滋养,实重镇,
强身体,振精神,服此剂,安心神。
83 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
安神丸,朱砂连,归地草,除热烦。
黄连、朱砂、生地、当归、甘草,依法制丸。
84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养肝阴,草枣仁,知芎苓,益心神。
酸枣仁15克,茯苓10克,知母6克,川芎、甘草各3克。
85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补心丹,归地玄,二冬味,参苓远,
柏枣仁,丹参煎,桔梗引,砂衣丸。
生地、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党参、玄参、丹参、白茯苓、桔梗、远志,依法制丸,朱砂为衣。
(十八)   开窍剂
开窍剂,多辛香,分凉温,当细详,
凉开法,如牛黄,温开法,苏合香。
86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牛黄芩,栀郁金,犀麝冰,连雄珍,
箔为衣,朱砂镇,解热毒,昏谵饮。
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山栀、朱砂、冰片、麝香、珍珠、依法制丸,金泊为衣。
87 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苏合香,沉丁香,术附诃,青木香,
犀荜冰,乳麝香,白檀砂,安息香。

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冰片、苏合香油、乳香,依法制丸。
(十九)   驱虫剂
驱虫剂,有效验,虫可去,痛随减。
88 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丸,安蛔方,辛椒桂,附干姜,
黄连柏,归与党,医蛔厥,下痢尝。
乌梅300枚,干姜300克,细辛、桂枝、熟附子、黄柏各180克,蜀椒、当归各120克,黄连480克,党参180克。依法制丸。
89 驱绦汤(经验方)
驱绦汤,取槟榔,南瓜子,宜炒香。
南瓜子肉60~120克,槟榔片30~60克。先服南瓜子肉二小时后,服槟榔煎剂。
(二十)   催吐剂
涌吐方,吐痰涎。食毒物,存胃脘,
病情急,证凶险,毒涌出,体自安。
90 瓜蒂散(《伤寒论》)
甜瓜蒂,赤小豆,豉煎汤,催吐奏。
甜瓜蒂、赤小豆各等份,为末。每次1~3克,用淡豆豉汤送服。
针灸篇
一    针刺学
(一)  概述
针刺术,简易法,治病广,疗效佳。
从止痛,到针麻,取穴准,众手法。
骨度法①,同身寸,一夫法②,拇指寸。
选体位,应适当,坐与卧,俯或仰。
选针具,应慎重,弯折损,切勿用。

针消毒,须严格,无菌观,牢掌握。
针刺法,多习练,捻与转,刮与颤③。
遇弯针,莫着急,顺方向,慢提起。
遇滞针,不慌忙,嘱病人,莫紧张。

先按摩,再针刺,肌放松,起针易。
遇折针,须冷静,急处理,手术应。
切注意,饥累饱④,禁针刺,要知晓。
妊娠时,宜谨慎,腰腹部,勿强针。
① 骨度法又称分寸折量法。
② 将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横指相当于三寸,称一夫法。
③ 指刮针法和震颤法。
④ 饥饿,过度疲劳,饱餐后禁止针刺。
(二) 常用穴
1 头面部常用穴
百会穴:头中央,疗休克,治脱肛,
卒中风,癫痫狂,夜尿症,针炙康。
印堂穴:两眉间,祛头风,鼻塞痊。
头维穴:在额角,入发际,五分找,
疗头痛,除晕眩,医目疾,亦可选。
攒竹穴:眉内端,散风火,眼病专。
睛明穴:内眼角,眼科病,取其疗。
太阳穴:头侧找,眉梢后,一寸到,
偏头痛,眩晕疗,眼疾患,亦有效。
听宫穴:耳屏前,诸耳病,必当选。
下关穴:切迹间①,凹陷处,颧弓边,
散风热,疗面瘫,医牙痛,临证参。
颊车穴:下颌角,前上方,咬肌到,
治口噤,痉挛疗,通经络,面瘫效。
迎香穴:鼻翼旁,宣肺窍,鼻病良。

人中穴:鼻中沟,疗休克,止儿抽②,
清神志,强腰脊,升血压,可选取。
颧髎穴:外眼角,直下颧,凹陷找,
医牙痛,解痉挛,颅脑术,针麻选。
地仓穴:口角旁,止流涎,功效长,
面瘫痪,或痉挛,神经痛③,亦可安。
医风穴:耳垂后,聋哑人,可针灸,
乳突痛,腮腺炎,面瘫痪,均可选。
风池穴:粗隆陷,与乳突,连线牵④,
除眼疾,散风寒,治眩晕,疗失眠。
哑门穴:颈椎间,一二椎,不可偏,
医聋哑,癫狂痫,进针时,要安全⑤.
① 下颌关节切迹与颧弓之间。
② 针刺人中穴能治小儿抽搐。
③ 三叉神经痛。
④ 枕骨粗隆下陷处,与乳突连成一线,风池穴位于连线中点。
⑤ 此穴深部接近延髓,针刺时要绝对注意安全。
2 胸腹部常用穴
天突穴:胸骨柄,上缘窝,治噎梗,
祛湿痰,疗咳喘,平呃逆,失语痊。
膻中穴:两乳间,宽胸膈,解痉挛,
心绞痛,哮喘安,疗咳嗽,乳腺炎。

中脘穴:脐上量,整四寸,此穴藏,
和脾胃,气机畅,止呕吐,泄痢康。

天枢穴:分内伤,或外感。
外感风,挟热寒,燥伤肺,较多见。
内伤咳,肺气虚,脾失运,肝火及。
1 风寒咳嗽
风寒咳,痰清稀,身恶寒,流清涕。
疏风寒,兼化痰,宣肺气,杏苏散①。
2 风热咳嗽
风热咳,痰黄稠,身发热,浊涕流。
疏风热,并宣通,桑菊饮,加减行。
3 肺燥咳嗽

感秋燥,咳痰少,口咽干,阴津耗。
润肺燥,宜桑杏②,温凉燥,加减用。
4 痰湿咳嗽
脾不健,生湿痰,渍于肺,壅痰涎。
咳痰多,苔白腻,脉濡滑,身乏力。

若燥湿,必健脾,平胃散③,六君宜④。
5 肝火犯肺咳嗽
肝火盛,犯肺经,阵咳嗽,胸胁痛,
舌咽燥,面色红,苔薄黄,脉弦洪。
泻肝火,润肺脏,用清金,化痰汤⑤.
6 肺虚咳嗽
干咳嗽,肺阴虚,五心热,身乏力。
用沙参,麦冬汤⑥,虚热清,肺阴养。
① 杏苏散(《温病条辨》):杏仁、紫苏、陈皮、半夏、生姜、枳壳、桔梗、前胡、茯苓、甘草、大枣。
② 桑杏汤。
③ 平胃散。
④ 六君子汤。
⑤ 清金化痰汤(《统旨方》):黄芩、山栀子、桔梗、麦冬、桑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
⑥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青冬、玉竹、桑叶、生甘草、天花粉、生扁豆。
(三)    喘证
论喘证,呼吸难,甚张口,并抬肩。
分虚实,辨热寒,调气机,重化痰。
1 实喘
(1) 风寒袭肺喘
风寒喘,兼外感,身恶寒,咳白痰。
散风寒,以平喘,麻黄汤,酌加减。
(2) 风热犯肺喘

风热喘,鼻翼煽,口干渴,痰稠粘,
脉浮数,热燥烦,散风热,麻杏甘①。
(3) 痰浊阻肺喘
痰浊犯,痰量多,胸痞闷,兼呕恶,
苔白腻,祛痰浊,降肺气,三子酌②。
2 虚喘
(1) 肺虚喘
肺气虚,咳声低,伴短气,自汗溢,
脉象虚,语无力。宜生脉③,合黄芪。
(2) 肾虚喘
肾气虚,动喘息,口唇绀,脉沉细,
形消瘦,神困疲,吸气难,呼出易。
宜温补,纳肾气,用桂附,八味寄④。
① 麻杏石甘汤。
②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③ 生脉散(《景岳全书》):人参、麦冬、五味子。
④ 即金匮肾气丸。
(四) 肺痈
风热毒,肺受蒸,气血瘀,肺痈成。
咳嗽时,胸胁痛,吐脓血,痰臭成。
1 初期
病初期,咳胸痛,痰粘少,兼表证。
散风邪,清肺经,银翘散,桑菊并。
2 成痈期
成痈期,咳上气,胸闷痛,转不利,

痰腥臭,热势增。解热毒,用苇茎①。
3 溃脓期
溃脓期,脓血吐,米粥状,腥味恶。
桔梗汤②,苇茎会,鱼腥草,斟酌配。
① 苇茎汤(《千金要方》):苇茎、苡仁、冬瓜仁、桃仁。
② 桔梗汤(《金匮要略》):桔梗、甘草。
(五) 惊悸
心惊悸,或怔忡,随情志,起波动。
惊悸证,多外因;怔忡证,内因成。
惊悸轻,怔忡重,分虚实,标本明。
1 心神不宁惊悸
心动悸,卧不安,善惊恐,寐失眠,
诊舌脉,常一般。用安神,定志丸①。
2 心血不足惊悸
心动悸,头晕眩,面无华,舌质淡,
肢乏力,细脉见,补气血,归脾丸②。
3 阴虚火旺惊悸
悸不安,伴失眠,腰膝痠,头晕眩,
脉细数,五心烦。阿胶汤,补心丸④。
4 瘀血阻痹惊悸
心动悸,胸闷痛,颧紫红,唇甲青,
舌瘀斑,脉不整。红花煎⑤,活血行。
5 阳气虚弱惊悸
阳气弱,胸痞闷,心中悸,头眩晕,
尿不利,全身肿,四肢冷,脉不整。
宜助阳,真武汤⑥,喘不卧,黑锡方⑦。

① 定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
② 归脾丸。
③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
④ 天王补心丹。
⑤ 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制香附、延胡索、青皮、当归、川芎、生地。
⑥ 真武汤。
⑦ 黑锡丹(《和剂局方》):黑锡、硫黄、川楝子、葫芦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阳起石、沉香、茴香、肉桂。
(六) 胸胁痛
胸胁痛,常风证,肝胆患,心肺病。
1 气滞胸胁痛
肝气郁,胸胁痛,随情志,常波动,
走窜痛,位不定,脉象弦,肝胆病。
疏肝郁,柴胡用①,理气机,合金铃②。
2 血瘀胸胁痛
胸胁痛,痛固定,如针刺,入夜重,
痞块生,舌紫黯。逐瘀汤③,鳖甲煎④。
3 风热壅肺胸胁痛
胸闷痛,咳嗽满,咯咳血,吐脓痰,

伴发热,口咽干,脉滑数,鼻翼煸。
用麻杏,合石甘⑤,解热毒,银翘散。
4 肝胆湿热胸胁痛
胁肋痛,伴口苦,胸烦闷,或呕吐,
或黄疸,脉数弦。清湿热,取龙胆⑥。
5 胸阳阻痹胸胁痛
胸背痛,位固定,遇寒甚,得热轻,
面苍白,四肢冷,脉沉细,心悸动。
用辛温,通阳气,半夏汤⑦,或四逆⑧。
6 阴虚内热胸胁痛
胁隐痛,遇劳甚,口干热,头眩晕,
脉弦细,腹胀满。养阳剂,一贯煎⑨。
①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
② 金铃子散(《圣惠方》):金铃子、延胡索。
③ 鳖甲煎丸(《金匮要略》):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子、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庶虫、阿胶、蜂房、赤硝、蜣螂、桃仁。
④ 麻杏石甘汤。
⑤ 龙胆泻肝汤。
⑥ 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白酒。
⑦ 四逆汤。
⑧ 一贯煎(《柳洲医话》):沙参、麦冬、生地、当归、枸杞子、川楝子。
(七) 胃脘痛
痛之机,责不通,疏气滞,止疼痛。
祛病因,虚实判,别瘀滞,肝胃辨。
1 寒邪犯胃胃痛
胃受寒,痛暴作,身畏寒,脘喜热。

轻热敷,甚良方①,调饮食,痛即除。
2 食滞胃痛
食过多,积胃中,轻胀闷,重疼痛,
呕吐后,痛势轻。宜消导,保和用②。
3 肝气犯胃胃痛
肝气郁,犯胃脘,脘腹痛,频嗳气,
痛引胁,怒增剧。用柴胡,疏肝宜。
若化火,胃烧灼,嘈杂感,胃酸多。
黄芩汤③,泻肝火,合左金④,调缓和。
4 脾胃虚寒胃痛

中焦寒,痛隐隐,喜暖按,肢不温,
大便溏,舌胖嫩。宜温补,建中饮⑤。
5 瘀血停滞胃痛
胃脘痛,久不愈,疼如刺,位不移,
痛拒按,舌紫黯。化瘀血,逐瘀权⑥。
① 良附方(《良方集腋》):高良姜、制香附。
② 保和丸。
③ 黄芩汤(《伤寒论》):黄芩、芍药、甘草、大枣。
④ 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
⑤ 黄芪建中汤。
⑥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八) 呕吐
呕吐证,责之胃,失和降,气逆随,
寻病因,寒热区,辨虚实,法降逆。
1 实证呕吐
(1) 外邪犯胃呕吐
感暑湿,冒风寒,犯胃腑,病突然,
胃脘痛,身恶寒,胸懊(忄农),口腻粘。
化湿浊,和胃脘,用藿香,正气散①。
(2) 停食呕吐
食停滞,胃气逆,吐酸腐,嗳食气,
腹胀满,少食欲,脉滑实,苔厚腻。
宜消导,化食积,保和丸,或承气②。
(3) 痰饮内停呕吐

痰饮停,胸脘闷,吐痰涎,伴眩晕。
宜温中,化痰饮,小半夏③,合二陈④。
(4) 肝气犯胃呕吐
肝郁久,犯胃气,吐吞酸,频嗳气,
胸胁满,法降逆,和胃脘,选四七⑤。
2 虚证呕吐
(1) 脾胃虚寒呕吐
食稍多,即不舒,甚恶心,伴呕吐,
面(白光)白,便溏稀,身倦怠,苔白腻。
 温脾胃,降逆气,理中丸⑥,加吴萸。
(2) 胃阴不足呕吐
频呕吐,纳不多,或干呕,口干热。
养胃阴,降逆气,麦冬汤⑦,加减宜。
① 藿香正气散。
② 调胃承气汤。
③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半夏、生姜。
④ 二陈汤。
⑤ 四七汤(《和剂局方》):苏叶、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大枣。
⑥ 理中丸。
⑦ 麦门冬汤。
(九) 泄泻
泄泻证,肠胃病,感外邪,饮食停,
脾胃病,怒伤情,肾阳虚,湿气盛。
1 急性泄泻
(1) 寒湿泄泻

感寒湿,水样便,脘腹痛,肠鸣转。
祛寒湿,脾胃健,用藿香,正气散。
(2) 湿热下迫泄泻
痛即泻,粪色黄,腹泻急,热灼肛,
溲短赤,苔腻黄。用葛根,芩连汤①。
(3) 伤食泄泻
痛而泻,泻后减,粪便臭,嗳腐酸,
伴肠鸣,脘痞满。宜消导,保合丸。
2 慢性泄泻
(1) 脾胃虚弱泄泻
便溏泻,反复发,食油腻,次数加。
健脾胃,除湿患,用参苓,白术散②;
气下陷,致脱肛,宜补中,益气汤③。
(2) 肾阳虚弱泄泻
黎明前,脐周疼,先肠鸣,泻后轻,
腹畏寒,四肢冷。四神丸④,温肾功。
(3) 肝气乘脾泄泻
平素常,胸闷恙,情志怒,大便溏。
宜抑肝,扶脾襄,标本治,痛泻方⑤。
① 葛根芩连汤。
② 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肉、砂仁、薏苡仁、陈皮。
③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④ 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
⑤ 痛泻要方(《景岳全书》):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十) 痢疾

夏秋季,痢多见,食不洁,疫毒犯,
实热证,忌收敛,虚实杂,攻补兼。
1 湿热痢
湿热痢,腹痛急,肛灼热,伴里急。
芍药汤①,初期宜;白头翁②,湿热祛;
兼表证,宜葛根;挟食滞,消导品。
2 疫毒痢
疫毒痢,发病急,身壮热,腹痛剧,
下脓血,甚昏迷。解热毒,紫雪宜③。
噤口痢,开噤散④,玉枢丹⑤,徐徐咽。
3 寒湿痢
寒湿痢,伴畏寒,纯白冻,身困倦。
温脾胃,燥湿兼,温胃汤⑥,人参减。
4 休息痢
休息痢,虚实杂,病缠绵,时常发。
发作时,当清化;间歇期,宜香砂⑦。
5 虚寒痢
虚寒痢,腹隐痛,便清稀,兼白冻,
甚滑脱,便失禁,腰痠冷,肢不温。
温脾胃,以壮阳,佐固脱,养脏汤⑧。
① 芍药汤(《保命集》):黄芩、芍药、甘草、黄连、大黄、槟榔、当归、木香、肉桂。
② 白头翁汤。

③ 紫雪丹(《和剂局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升麻、玄参、甘草、朴硝、硝石、朱砂、麝香、黄金。
④ 开噤散(《医学心悟》):人参、黄连、丹参、石菖蒲、石莲子、茯苓、陈皮、冬瓜子、荷叶蒂、陈米。
⑤ 玉枢丹(《片玉心书》):山慈姑、续随子、大戟、麝香、朱砂、五倍子。
⑥ 温脾汤。
⑦ 香砂六君子汤(《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⑧ 养脏汤。
(十一)    黄疸
湿热患,寒湿感,阴中焦,迫于胆,
胆汁溢,目黄染,胸胁痛,常躁烦。
分虚实,阴阳辨,重利湿,余法兼。
1 阳黄
阳黄证,色鲜明,辨湿热,孰重轻。
(1) 热重于湿黄疸
热邪重,舌质红,身目黄,色鲜明,
身壮热,口渴伴,溲短黄,便结坚,
苔黄腻,脉弦数,胸懊(忄农),兼哎恶。
宜清热,佐利湿,茵陈蒿①,加减施。
(2) 湿重于热黄疸
湿邪重,口不渴,头身重,胸痞作,
食欲差,脘腹胀,苔厚腻。大便溏。
利湿浊,佐以清,用茵陈,配五苓②;
兼表证,邪未透,用麻黄,赤小豆③。
(3) 热毒炽盛黄疸
急黄证,病情险,身目黄,出血点,

身壮热,易昏谵,苔黄燥,脉数弦。
解热毒,犀角散④,至宝丹⑤,牛黄丸⑥。
2 阴黄
(1) 寒湿阻遏黄疸
寒湿阻,肤色黯,脘痞闷,神疲倦。
温脾胃,祛湿寒,用茵陈,术附煎⑦。
(2) 脾虚血亏黄疸
身目黄,色不泽,肢无力,便溏薄。
养气血,脾胃和,小建中⑧,黄芪合。
① 茵陈蒿汤。
② 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
③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杏仁、梓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大枣、生姜。
④ 犀角散(《千金方》):犀角、黄连、升麻、山栀子、茵陈。
⑤ 至宝丹(《和剂局方》):犀角、牛黄、玳瑁、冰片、麝香、朱砂、琥珀、雄黄、安息香、金银箔。
⑥ 安宫牛黄丸。
⑦ 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茵陈、白术、附子、干姜、肉桂、甘草。
⑧ 小建中汤。
(十二)    臌胀
腹胀大,形似鼓,色苍黄,青筋露,
素嗜酒,肝气郁,或虫积,伤肝脾,
审标本,辨实虚,补为常,权攻宜。
1 实胀
(1) 气滞湿阻臌胀
腹与胁,(月真)胀满,手按之,柔不坚,
进食甚,矢气减,纳减少,伴躁烦,
频嗳气,小便短,苔白腻,脉沉弦。
理气机,法疏肝,健脾胃,散湿寒,
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酌加减。
(2) 寒湿困脾臌胀
寒湿困,脾不健,水湿浊,停腹间,
胸脘闷,得热减,身困倦,形怯寒,
大便溏,小便短,苔白腻,脉迟缓。
宜温中,散湿寒,实脾饮①,可予煎。
(3) 湿热蕴结臌胀
湿热蕴,结脾肝,腹胀大,且坚满,
伴口苦,兼热烦,苔黄腻,脉数弦。
标证急,逐水先,暂选用,舟车丸②,
缓健脾,湿热蠲,继可服,分消丸③。
(4) 肝脾血瘀臌胀
腹胀大,质坚满,腹静脉,怒张显,
蜘蛛痣,面色黯,症积大,坚如盘,
舌紫红,或瘀斑。调营饮④,理脾肝。
2 虚胀
(1) 脾肾阳虚臌胀
腹胀满,早晨减,入暮重,身畏寒,
面苍寒,神疲倦,下肢肿,小便短。
理中汤,五苓散⑥,或济生,肾气丸⑦。
(2) 肝肾阴虚臌胀
腹坚满,筋怒起,身消瘦,面黑黧,
心中烦,脉数细,常衄血,溲短赤。
宜养阴,滋肾肝,地黄丸⑧,一贯煎。
① 实脾饮(《济生方》):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厚朴、木香、草果、大腹皮、木瓜、茯苓、生姜、大枣。
② 舟车丸。
③ 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白术、人参、甘草、猪苓、姜黄、茯苓、干姜、砂仁、当泽泻、陈皮、知母、黄芩、黄连、半夏、枳实、厚朴。
④ 调营饮(《证治准绳》):莪术、川芎、当归、赤芍、延胡索、瞿麦、大黄、陈皮、大腹皮、槟榔、葶苈子、赤茯苓、桑白皮、细辛、官桂、甘草。
⑤ 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⑥ 五苓散。
⑦ 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地黄、茯苓、山药、山萸肉、丹皮、牛膝、车前子、肉桂、附子、泽泻。
⑧ 六味地黄丸。
(十三)  水肿

肺脾肾,功不全,体蓄水,易泛滥,
风邪犯,肺不宣,水道遏,风水患。
宜发汗,肺气宣,温脾肾,利小便。
1 阳水
(1) 风水泛滥水肿
风水犯,身恶寒,两目肿,似卧蚕,
身肿遍,小便难,微发热,伴咳喘。
越婢汤,白术襄①,宣肺气,水道畅。
(2) 水湿浸渍水肿
水湿渍,全身肿,按没指,身困重,
苔白腻,伴恶心,胃纳谷,少食饮。
宜通阳,行水气,五苓散,合五皮②。
(3) 湿热壅盛水肿
湿热蒸,全身肿,皮光亮,肤晶莹,
胸脘闷,口干渴,大便干,脉沉数。
苈黄丸③,清湿热,功分利,选疏凿④。
2 阴水
(1) 脾阳虚弱水肿
脾阳虚,下肢重,按之陷,肢畏冷,
溲短少,脘痞闷。宜温阳,实脾饮。
(2) 肾阳虚弱水肿
肾阳虚,肿更甚,面灰黯,舌胖嫩,
肢逆冷,腰痠疼,阴下湿,脸浮壅。
温肾阳,水气行,真武汤⑤,解寒凝。
① 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麻黄、石膏、炙甘草、生姜、大枣、白术。
② 五皮饮(《和剂局方》):地骨皮、五加皮、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
③ 已椒苈黄丸(《金匮要略》):防已、椒目、葶苈子、大黄。

④ 疏凿饮子(《济生方》):商陆、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槟榔、生姜皮、羌活、秦艽。
⑤ 真武汤。
(十四)   癃闭

癃闭证,小便难,点滴出,少而短,
或全闭,尿不通,定病位,膀胱经,
责三焦,气不行,或尿道,阻塞成。
1 湿热蕴积癃闭
湿热郁,结膀胱,尿不利,便不畅,
或尿闭,小腹胀。通关丸①,八正帮②。
2 肺热壅盛癃闭
肺热壅,尿不通,点滴沥,溲不净,
呼吸促,口渴烦。清肺饮③,利小便。
3 气机郁滞癃闭
情志郁,易激动,多烦怒,尿不通,
脉象弦,两胁痛。沉香散④,疏肝经。
4 尿道阻塞癃闭
瘀血结,膀胱腑,或结石,尿道阻,
尿滴沥,如线细,甚不通,腹痛急。
宜行瘀,兼通利,抵当丸⑤,有效益。
5 肾气不足癃闭
肾气虚,排无力,腰膝软,脉沉细,
下肢冷,神萎靡。肾气丸⑥,补肾气。
① 滋肾通关丸(《兰室秘藏》):知母、黄柏、肉桂。
② 八正散。
③ 清肺饮(《证治汇补》):茯苓、黄芩、麦冬、桑白皮、车前子、山栀子、木通。

④ 沉香散(《金匮翼》):沉香、石韦、滑石、当归、橘皮、白芍、冬葵子、王不留行、甘草。
⑤ 代抵当丸(《证治准绳》):大黄、归尾、生地、山甲片、芒硝、桃仁、肉桂。
⑥ 济生肾气丸。
(十五)  遗精
遗精证,多肾虚,或湿热,下焦移,
心与肝,有关系,分滑精,和梦遗。

1 阴虚火旺遗精
梦遗精,心动悸,肢乏力,神萎靡,
头眩晕,阳易举。地黄丸,知柏取①;
心动欲,定志丸②;寡欲念,是关键。
2 肾虚不固遗精
肾气虚,频滑精,腰痠楚,伴耳鸣。
滋脾肾,大补元③,益肾阳,固精丸④。
3 湿热内蕴遗精
遗精作,口苦渴,尿短赤,脉濡数。
宜清热,化湿浊,二妙散⑤,猪肚酌⑥。
附: 阳痿
致阳痿,多手淫,不良习,必绝禁,
因纵情,泄太过,湿热盛,伤经络。
命门衰,温下元,常用方,衍宗丸⑦;
思伤脾,恐伤肾,大补元,安心神;
湿热注,尿黄短,六味丸,知柏添。
① 知柏地黄丸。
② 安神定志丸。

③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萸肉、炙甘草。
④ 金锁固精丸。
⑤ 二妙散(《丹溪心法》):黄柏、苍术。
⑥ 猪肚丸(《卫生宝鉴》):白术、苦参、牡蛎、猪肚。
⑦ 五子衍宣宗丸(《证治准绳》):枸杞子、复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
(十六)  腰痛
腰痛症,因两端,分内伤,或外感,
受湿热,或湿寒,素体虚,久病缠,
肾精耗,因劳倦,瘀血痛,因跌闪,
分虚实,辨热寒,祛邪瘀,或培元。
1 寒湿腰痛
寒湿侵,腰冷痛,转不利,冷加重。
祛寒湿,以温通,用独活,桑寄生①。
2 湿热腰痛
湿热痛,位腰髋,局部热,尿赤短。
宜清热,化湿兼,舒筋络,二妙散②。
3 瘀血腰痛
痛如刺,瘀血注,位固定,难仰俯,
重痛剧,转不利,舌紫暗,按压拒,
跌仆损,卒然痛,久瘀滞,累它经。
化瘀血,经脉畅,理气机,逐瘀汤③。
4 肾虚腰痛
腰膝软,痛绵绵,遇劳甚,卧则减,
偏阳虚,肢冷逆,面(白光),少腹急,
舌质淡,脉沉细。右归合④,青娥宜⑤。

偏阴虚,五心烦,脉细数,或盗汗。
滋肾阴,左归丸⑥,泻相火,补阴丸⑦。
① 独活寄生汤。
② 即加味二妙散(《丹溪心法》):黄柏、苍术、当归、牛膝、防已、萆薢、龟板。
③ 即身痛逐淤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制香附、地龙、秦艽、羌活、乳香、怀牛膝、没药、川芎。
④ 右归丸(《景岳全书》):鹿角胶、熟地、山药、山萸肉、杜仲、当归、菟丝子、附子、肉桂。
⑤ 青娥丸(《和剂局方》):补骨脂、杜仲、胡桃肉、大蒜头。
⑥ 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牛膝、鹿角胶、龟板胶。
⑦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知母、黄柏、熟地、龟板。
(十七)   遗尿
患遗尿,频不禁,老年人,久病损,
三阴脏,虚所致,膀胱腑,失其职。
1 小便不禁
(1) 脾肺气虚失禁
少腹坠,尿意频,滴沥下,甚失禁。
补脾肺,益气丸①,标本治,固涩兼。
(2) 肾气不足失禁
肾气虚,神疲倦,体消瘦,腰痠软,
头眩晕,舌质淡,小便清,淋不断。
温下元,固涩兼,菟丝子②,并缩泉③。
2 梦中遗尿
梦遗尿,不觉晓,精神倦,形体消。
固脬汤④,桑螵蛸⑤,补脾肾,止遗尿。
① 补中益气汤。
② 菟丝子丸(《济生方》):菟丝子、肉苁蓉、牡蛎、附子、五味子、鹿茸、鸡内金、桑螵蛸、益智仁、乌药、山药。
③ 缩泉丸(《集验方》):益智仁、乌药、山药。
④ 固脬汤(《沈氏尊生书》):桑螵蛸、沙苑蒺藜、山萸肉、当归、茯神、茺蔚子、生白芍、升麻、羊脬一个(煎汤代水)。
⑤ 桑螵蛸散。
(十八)   消渴
消渴证,三多显,食与饮,并小便。
定脏腑,肺胃肾,上中下,三消分。
1 上消
肺胃火,大烦渴,口舌燥,小便多。
清肺胃,消渴方①;生津酌,白虎汤②。
2 中消
胃火积,腹善饥,消谷多,大便秘,
脉滑实,兼有力,舌质红,芒刺起。
泻胃火,存阴津,承气汤③,玉女斟④。
3 下消
小便频,尿量多,尿味甜,有浮膜,
尿如膏,口干渴,善多饮,脉细数,
腰膝痠,五心烦。法滋阴,地黄丸。
① 消渴方(《丹溪心法》):黄连、天花粉、生地汁、藕节、牛乳、姜汁。
② 白虎加人参汤。
③ 大承气汤。
④ 玉女煎。
(十九)   血证
1 咳血
肺出血,色泽鲜,有泡沫,痰血兼。
(1) 风风热伤肺咳血
咳嗽作,痰血兼,口咽燥,身热伴,
脉浮数,舌质红。散风热,宜桑杏。
(2) 肝火犯肺咳血
痰带血,色鲜红,咳嗽时,胸胁痛,
伴心烦,躁不宁,大便干,舌质红,
苔薄黄,脉数弦。泻白散①,黛蛤添②。
2 衄血
衄血证,有诸端,鼻齿龈,最常见。
(1) 肺热衄血
鼻衄血,口咽燥,咳逆呛,痰涎少。
桑菊饮,肺热清,地黄汤③,加减用。

(2) 胃热衄血
鼻衄血,因胃热,血色鲜,口烦渴,
伴口臭,脉数显。清胃火,玉女煎④。
(3) 气血两虚衄血
鼻齿衄,送颜色淡,面(白光)白,头晕眩。
宜补气,摄血兼,十全汤⑤,归脾痊⑥。
3 吐血
吐血证,多胃病,血溢出,不循经。
(1) 胃中积热吐血
胃积热,呕血患,色鲜红,柏油便。
清胃热,止血兼,泻心汤⑦,十灰散⑧。
(2) 肝火犯胃吐血
肝火犯,吐血鲜,胃脘痛,胁肋牵,
性善怒,多躁烦。泻肝火,取龙胆⑨,
花蕊石⑩,吐血痊,犀地汤,逍遥散㈠。
4 便血
便前血,责直肠,其色鲜,多痔疮;
便后血,胃腑伤,血色黯,柏油状。
(1) 脾胃虚寒便血

脾胃寒,血紫黯,大便溏,倦懒言。
归脾汤,气血安,固肠散㈡,黄土煎㈢。
(2) 湿热蕴蒸便血
便纯血,色泽鲜,口中苦,苔黄染。
赤小豆,当归煎㈣,血如溅,地榆散㈤。
5 尿血
尿血证,病因众,诊断难,细辨证,
辨虚实,定补攻,清与滋,酌其情。
(1) 阴亏火旺尿血
悄赤短,腰痠痛,头眩晕,两耳鸣。
清虚火,滋阴用,地黄丸,小蓟共㈥。
(2) 脾肾两亏尿血
脾肾亏,频小便,血色淡,腰膝软,
面萎黄,头晕眩。法益气,补肾肝,
宜补中,益气汤,兼固涩,山药尝㈦。
① 泻折散。
② 黛蛤散(宋氏民间验方):青黛、海蛤壳。
③ 犀角地黄汤。
④ 玉女煎。
⑤ 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肉桂。
⑥ 归脾汤。
⑦ 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黄芩、黄连。
⑧ 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小蓟、茜草、侧柏叶、荷叶、山栀子、茅根、大黄、丹皮、棕榈皮。
⑨ 龙胆泻肝汤。

⑩ 花蕊石散(《十药神书》):煅花蕊石。
㈠  丹栀逍遥散(《薛氏医案》):当归、白芍、白术、柴胡、茯苓、甘草、生姜、薄荷、丹皮、山栀子。
㈡  固肠散(《景岳全书》):陈皮、木香、炮姜、肉豆蔻、罂粟壳、炙甘草。
㈢  黄土汤(《金匮要略》):灶心黄土、附子、白术、熟地、阿胶、黄芩、甘草。
㈣  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
㈤  地榆散(验方):地榆、茜草、黄芩、黄连、山栀子、茯苓。
㈥  小蓟饮子。
㈦  无比山药丸(《和剂局方》):山药、肉苁蓉、熟地、山萸肉、茯神、菟丝子、五味子、杜仲、赤石脂、巴戟天、泽泻、牛膝。
(二十)   头痛
诸阳会,聚于首,脏腑精,会于头,
邪上受,六淫袭,内伤精,气血虚。
1 外感头痛
(1) 风寒头痛
风挟寒,伤顶巅,喜裹头,恶风寒,
疏风寒,头痛安,用川芎,茶调散①。
(2) 风热头痛
风热盛,头胀痛,身发热,兼恶风。
疏风热,头痛康,选芎芷,石膏汤②。
(3) 风湿头痛

风湿盛,胸脘闷,首如裹,肢重困。
祛风湿,胜湿汤③,兼暑热,香薷良④。
2 内伤头痛
(1) 肝阳头痛
头胀痛,或晕眩,烦易怒,寐不安,
脉象弦,法平肝。用天麻,钩藤煎⑤;
头痛剧,胁肋牵,脉数弦,用龙胆。
(2) 痰浊头痛
头昏痛,兼呕恶,胸满闷,吐痰浊,
舌胖大,脉象滑。夏白术,合天麻⑥。
(3) 瘀血头痛
久头痛,如锥刺,位固定,痛不移,
舌质黯,脉涩细。通窍选⑦,活血宜。
(4) 气虚头痛
绵绵痛,身无力,遇劳甚,脉弱细。
宜补气,和中乡,和中汤,顺气⑧。
(5) 血虚头痛
头晕痛,心中悸,肢无力,脉涩细。
四物汤,补血剂,酌加入,炙黄芪。
(6) 肾虚头痛
头空痛,耳蝉鸣,腰痠软,或遗精,
或带下,舌质红。补元煎,益肾经。
① 川芎茶调散。
② 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藁本。
③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川芎、蔓荆子、甘草、防风、藁本。
④ 香薷散。

⑤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明、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
⑥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⑦ 即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生姜、大枣、黄酒。
⑧ 顺气和中汤(《症治准绳》):黄芪、人参、白术、白芍、当归、陈皮、甘草、柴胡、升麻、蔓荆子、川芎、细辛。
(二十一)  失眠
夜不寐,责心脾,胆气弱,胃失宜。
虚火旺,肾阴虚,水与火,不相济。
1 心脾两亏失眠
夜失眠,心动悸,善健忘,精神疲,
面色黄,脉弱细。补气血,养心脾,
归脾汤,气血益,养心汤①,均相宜。
2 阴亏火旺失眠
失眠证,腰膝痠,头眩晕,五心烦,
心中悸,口咽干。制火亢,用黄连②。
3 痰热内扰失眠
常失眠,胸痞闷,头困重,伴眩晕,
苔黄腻,心中烦。宜清热,用温胆③。
① 养心汤(《证治准绳》):黄芪、茯苓、茯神、当归、川芎、炙甘草、半夏曲、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人参、肉桂。

② 黄连阿胶汤。
③ 温胆汤。
(二十二)  中风
风火痰,气血并,互影响,卒发病,
标虽实,本属虚,监证时,分缓急。
1 中经络
(1) 络脉空虚 风邪入中
经络虚,腠不密,风邪入,气血痹,
轻口歪,语不利,重半身,不随意。
宜祛风,兼通经,活气血,并和营,
医面瘫,牵正散①,大秦艽,疗偏瘫。
(2) 肝肾阴虚 风痰上扰
素头晕,双目眩,耳蝉鸣,寐不安,
卒舌强,语言謇,口眼斜,身偏瘫。
宜滋阴,兼镇肝,熄风汤③,兼化痰。
2 中脏腑
(1) 闭证
卒昏仆,不知人,手握固,牙关紧,
二便闭,肢痉强,据热候,分阴阳。
阳闭证,躁不宁,气粗臭,面赤红;
阴闭证,卧宁静,肢不温,面唇青。
开阳闭,宜辛凉,至宝丹,或羚羊④;
启阴闭,宜温香,苏合并⑤,涤痰汤⑥。
(2) 脱证
气将脱,卒昏迷,口张开,双目闭,
两手撒,二便遗,肢逆冷,汗淅沥,

舌体痿,脉微细,肢瘫软,鼻鼾息。
急救脱,参附济,地黄饮⑦,龙牡芪。
① 牵正散。
② 大秦艽汤(《保命集》):秦艽、甘草、当归、羌活、防风、熟地、茯苓、石膏、川芎、白芍、独活、黄芩、生地、白术、细辛。
③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怀牛膝、生龙骨、生白芍、天冬、生麦芽、生赭石、生牡蛎、玄参、川楝子、青蒿、甘草、龟板。
④ 羚羊角汤(《医醇賸义》):羚羊角、龟板、生地、丹皮、白芍、柴胡、薄荷、蝉衣、菊花、夏枯草、石决明。
⑤ 苏合香丸。
⑥ 涤痰汤(《济生方》):半夏、胆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枣。
⑦ 地黄饮子(《宣明论》):干地黄、巴戟、山萸肉、石斛、肉苁蓉、五味子、肉桂、茯苓、麦门冬、附子、石菖蒲、远志、生姜、大枣、薄荷。
(二十三)   痹证
风寒湿,侵人体,或湿热,酿成痹,
痹不通,关节痛,祛外邪,活血并。

1 风寒湿痹
上下肢,关节痛,无红肿,游走性,
伴恶风,甚怕冷,膝痠楚,肢沉重。
散寒湿,兼祛风,蠲痹汤①,可通经。
2 风湿热痹
灼热痛,肢红肿,得冷舒,遇热重。
宜清热,兼通经,白虎汤,忍冬藤。
① 蠲痹汤(《医学心悟》):羌活、独活、桂心、秦艽、当归、川芎、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