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而不算为那般

 任之谈医学人文 2023-03-04 发布于上海

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道理大家都懂,不过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做的如何可难说。

2015年,当时还是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预决算报告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明确指出:“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分析、调整、考核等管理制度”。

不过再往前,也能找到相关文件敦促公立医院进行预算管理。譬如在万方数据平台搜索“医院预算管理问题”,可以搜到非常多的文章。

然而我发现了一个现象:20年前论文表述的问题现在还存在

譬如有人提出预算管理问题有:

1、 缺乏顶层设计

2、 预算编制简单

3、 信息水平落后

4、 绩效考核缺失

也有人提出八大问题:

1、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不够

2、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不健全

3、预算体系不健全

4、预算内容不全面

5、编制方法不合理

6、预算执行力不高

7、预算绩效考核不到位

8、预算信息化管理滞后

无论是几个问题,我都可以归纳为PDCA循环出了问题。即预算编制(P)、预算执行(D)、预算考核(C)、预算改进(A)等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出了问题。

因此,2020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为加强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增加具体可操作指引。

我的理解,做好预算就分三步:

1、 顶层设计。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单元的三级组织架构。其中,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医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明确预算管理的目标,对预算管理的任务进行安排;预算管理办公室则是其下设办事机构,负责落实全院预算管理的具体工作;预算单元是医院的基层预算管理机构,对本单元预算管理的工作负责组织。

2、 预算执行。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程序。预算管理办公室和预算单元要多次沟通。执行过程中各单元要能及时查询执行情况,管理办公室要协助做好差异分析。考核要客观公正,要体现权威性。

3、 预算分析反馈。预算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实行归口管理,核算单元分管哪块儿业务,就负责哪块儿费用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和控制。并及时进行分析和反馈。

然而,为何到现在为止还存在预算管理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的观点是:公立医院不想做预算管理。

先举个例子: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一波房产提前还贷潮。扎堆办理业务的人数之多,以至于排起了长队。网友表示,排队3个月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排队6个月+的大把银行在。

按财经界人士表示原因有:

1、 主动去杠杆,不想多借钱

2、 房价滞涨,现金流枯竭

3、 各种理财收益减少

4、 降低负债风险

其实全球经济不景气连带中国经济下行风险,有些企业裁员人数较多等等,造成每家每户都在算账。到底是借钱划算还是还贷划算。也就是说平时老百姓也会做预算管理。

相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老百姓做预算管理的初衷就是钱是自己的,公立医院的钱是谁的呢?有动力做预算吗?

其次,如果参与过医院预算管理的人还会发现,钱的来源很多。业务收入、财政拨款等都是明面上的,有没有其他医院收入呢?科室、医生有没有额外收入(非灰色收入)呢?这些收入有没有计入账目呢?

限于篇幅,不展开讨论。

最后就是缺钱、缺人做预算。很多分析人士都提到现在公立医院预算管理需要信息化,简单地说就是上个软件系统。这个钱从哪里来呢?总会计师几乎每家医院都设立了,然而他们起到作用了吗?

总而言之就是公立医院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没有意愿做预算。

最后我也提个解决方案:预算可以由第三方做。就像邀请外部审计一样。甚至医院的财务职能外包,由卫健委邀请会计事务所对所有公立医院进行分析和管理,不需要每家医院自己做自己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