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世界/风筝

 晨风的书屋 2023-03-04 发布于江苏


 风筝

随着天气一天天转暖,在绿化带放风筝的人也多了起来,参与者有孩子,也有成年人。每当我在那里散步,我都会驻足观看。我小时候就喜欢放风筝,那时候放的风筝是外婆给我做的,虽然风筝的造型很简单,算不上是工艺品,但是我还是爱不释手。因为我看到,那些没有风筝的孩子,流露出的羡慕之情和渴望之意,是那样的强烈。

我不仅喜欢自己放风筝,还喜欢看着别人放风筝。这样的感受,就如同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里所写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里所说的“纸鸢”就是风筝。高翁的这句话道尽了儿时的心思,孩子的那种迫切,那份对放风筝的执迷,都汇集在一个“忙”字里了。

  

小时候玩心重,在上课时,心里会想着风筝。下课了,嘴里念叨着的还是风筝。放学了,做好作业,约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找宽大的场地放风筝。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然后就是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才有资格来拿着线轴,拉起风筝奔跑。这时候还看和谁的关系铁,关系铁的也可以跟着后面一起放风筝。
    

当然说,放风筝的时候,也不是每次都能放成功的。要想让手中的风筝飘向空中,除了看你的技术外,还要看风筝的工艺和风的走向。所以,放风筝很多时候讲究的是耐性。倘若你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你还能继续坚持不懈,最终你放飞的风筝,一定会飛得更高更远,就象人们心中的梦想一样。

我们那时放风筝图的是开心,没有太多的想法。长大了才知道,古人对放风筝有着很多的讲究。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里写道:“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正如《清嘉录》中所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很多年来,因为生活中需要操心的琐事太多,我不再放风筝了。但是,每次看到有人放风筝,我都会驻足观看。我看着人们拉着风筝奔跑着,看着风筝慢慢升上空中,看着人们摇动着线轴,扯动着风筝的连线。慢慢地,风筝和线轴的连线看不清了。看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在空中越来越小,图案也慢慢地模糊了。

我一直认为,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是一种心情,是自己的感受。不管是自己放风筝,还是看着别人放风筝,我都很喜欢那种感受。就象对着一个好朋友,虽然不能面对面,但手中握着一根连结着彼此的友情连线,心里珍惜着这份缘。不让风筝轻易断了线,想念就是抬头看看,彼此牵挂着对方,这是一种让人陶醉的情感。

放风筝的感觉是很浪漫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是如此的心旷神怡。手里拉着牵线的风筝,不停地拖,不停地奔跑,让风筝在空中不停地飘动,那时的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在阳光和树木花草的包围中,当自己和大自然溶为一体时,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克服了自身的浮躁情绪,那感觉是令人神往的。

放风筝的情怀也是美丽的,手中不停地牵动飘在空中的风筝。一头是自己,一头是辽阔无垠的天空。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是思念,是情怀,是心境。任凭思绪随着徐徐升起的风筝飘旋,飞逸,多么空灵,多么恬淡,多么惬意。这样的场景,给人以无尽的遐思,无尽的幻想,还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怀。

人生总有很多意外,握在手中的风筝,也会突然断线。就如同有些人突然不见了,从我们的世界里彻底地消失了,可有的人却永远,始终,一直清晰地留存在我们的脑海里。其实,有时想想,就有这样一种感觉。我很珍惜身边这些细微的感动,我会将它记下来,告诉自己懂得欣赏生活,并珍惜每一次的感动。

晴空下,一只只风筝,象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精灵在空中飘动。风筝快乐地拥抱着阳光,拥抱着天空,轻松地晃动着,我感受到风筝的自由和快乐。这时,有关童年,有关梦想,有关生命中前进的步伐和所遇的挫折,所有刻在记忆里的那些往事。连同当年外婆给我做的风筝,都清楚地浮现在眼前。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过风筝情结?是不是每个成年人都有过关于风筝的回忆?是不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曾渴望自己是那飞翔的风筝,离开大地,飞向蓝天,接近太阳,和白云拥抱呢?哪怕没有放过风筝的,但喜欢看别人放风筝的人,是不是也愿意当别人的助手,为他们托起一个圆圆的梦想。

太阳西下了,人们开始收动着线轴,风筝慢慢回到地面。看着连接着线轴的风筝,我恍然明白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生活的自由和约束是相对的。人生如同放风筝,无论你飞得多高,飞得多远,只要你心中装着自己的责任和全部的爱,那根连线就永远牵挂着你拥有的整个世界。

作者简介:

晨风,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平时喜欢阅读写作,中年步入作家行列。先后在国内报刊和网络上发表作品千余篇,喜欢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