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善良的误解

 陈荣生文字小屋 2023-03-04 发布于广东

对善良的误解

(美国)贾米尔·扎基

             陈荣生     译

(图片欣赏——区怡摄/湛江)

善良也是一种战争,因此,作为父母或老师,有些与善良有关的事情还是应该多知道一些为好。

善良指的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善良,是指你所做的任何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自己,也是为了提高别人的幸福。这可以包括两个人互惠互利的合作行为,比如一起做一个项目。它还包括利他主义,帮助别人而不惠及自己——例如,向慈善机构捐款。或者,在极端情况下,一名士兵为他们的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善良为什么这么重要?我想说,人类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种并没有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我们必须独自做所有的事情,我们根本无法生存。我们之所以确实特别,是因为我们能一起工作,而且合作和友爱之文化是建立在我们愿意为他人挺身而出,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基础上的,而不仅仅是建立在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之上。

人们对同情和善良有什么误解呢?

很多人认为,善良是你为别人做的事情,基本上会伤害到你,以善良的方式行事没有任何好处。人们似乎认为善良是零和的——为了让别人快乐,我需要牺牲自己。好消息是,善良不是零和。你给予的时候,常常也会得到。

帮助孩子有同情心,父母和老师能做的最简单的事情是什么?

成年人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我听父母们说,他们鼓励孩子有同情心。然后我问他们,在你的孩子面前,你是如何表现出同情心的?他们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对孩子的同情心奖励什么。很多人告诉我,他们认为同情心很重要,但他们大多都是赞扬孩子们的个人成功。其实,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孩子们彼此为对方所做的事情上。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不要只是问孩子们学习怎么样,还要问他们今天帮助别人做什么。

孩子可能会指出,有时候,人们实际上不是很友好。父母该如何应对呢?

我绝对会相信一个孩子告诉我有人对他们不好。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那是否意味着我的班级总体上是不友好的?这是否意味着世界是不友善的?他们可能会说不是的。

不友好的行为很容易就会留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会清楚地记得它们。但如果孩子们能更仔细地观察周围,我敢打赌,他们一定看到有很多人相当重视善良,并在那里支持他们。

有时候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缺乏同情心?

一点也不。同情心会随着你所处的环境而起起伏伏。如果你有压力,就很难有同情心。如果你感到孤独,就很难产生同情心。所以我们最不想做的就是对那些表现出缺乏同情心的人缺乏同情心。

我们应该看看背后的原因。如果一个孩子的行为方式似乎不是很有同情心,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行为的呢?我们常常会发现,在看似冷漠、甚至残忍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很多痛苦或不确定性。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发现一大堆没有立即显现出来的同情心。

同情心还有什么能让人感到惊讶的吗?

有很多人都太低估彼此了。我和同事们在学校、公司、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样本中问过人们,你的同情心有多少?你觉得大多数人的同情心有多少?

结果,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真正的答案和所有这些社区的同情心的平均水平确实是非常高的。但感知到的平均水平是低同情心。所以我们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更相互关心。

我希望人们知道他们低估了周围的人,他们的社区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要友好得多。如果他们这样做了,就会让人们变得更容易受到影响,对彼此更开放,也许也会让他们感到安全地表达自己的同情心。因为同情比他们想象的更常见。

注:贾米尔·扎基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也是《善良的战争》一书的作者。

(译自《性格实验室》)        

您若认为此鸡汤味道好,敬请传阅、推荐、转载,与亲朋好友共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