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疆域

 月亮是什么 2023-03-04 发布于浙江

#历史开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北方地区先后被胡人和汉人所统治,中国的南方地区先后为孙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所统治。

北方与南方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构成上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正是由于南北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构成,才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时代。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的疆域范围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的疆域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五胡十六国中的前凉、前秦、后凉、西秦、西秦(后凉)、夏等政权,均为独立政权,其中前凉的政权领土范围最大,北至河套地区,东至辽东地区,西达关中地区。南凉国领土范围最小,仅有今陕西南部和四川大部。

(2)东晋十六国中的前秦(亦作前秦)的政权领土范围最大,控制了今陕西南部和四川大部,北至长城一线的阴山山脉及今内蒙地区。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陇西。西秦(后凉)的政权领土范围最小,仅控制了关中地区。

(3)北魏政权疆域范围较小,主要控制了黄河以北的黄河流域及今河南部分地区。

(4)南朝政权领土范围较小,仅控制了今江苏大部和安徽南部地区。

(5)东晋十六国中的夏国,领土范围最大,控制了今内蒙古西部地区和甘肃西部地区。

(6)东晋十六国中的后秦(亦作后凉)政权疆域范围最小,仅控制了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在此之外,还控制了今内蒙古西部地区,只控制了宁夏、甘肃西部地区。

文章图片1

图源网络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的疆域范围,具有上述的特点:在独立政权中,领土范围较大的政权,大多拥有广大的疆土;在统一政权中,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大多统一于一个政权。

在割据政权中,疆域范围较小的政权则多割据于一个或几个地区;在少数民族政权中,疆域范围较小的一方多为少数民族建立,领土范围较大的一方多为汉族建立;在割据政权中,领土范围最小的一方多为少数民族建立,领土范围最大的一方则是汉族建立。

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疆域变动的初步分析

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的疆域变动,是指以这一时期的时间为界限,将其划分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两个阶段。从时间上看,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的疆域变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政权的疆域范围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从公元316年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起,到公元420年刘裕灭东晋为止,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为381年至420年。在这个过程中,东晋政权不断地向南、向东扩张疆域。

文章图片2

图源网络

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其疆域范围较小,主要包括今江苏、安徽、浙江北部和福建西部地区,控制了今江苏和安徽大部分地区,还控制了今福建东部部分地区。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以及中原局势的动荡,东晋政权疆域范围有所缩小。

到了公元420年前后,司马睿率领中原士族南迁建立南朝时,其疆域范围已经扩展到今江苏、安徽和浙江大部,控制了今福建东部和浙江西部部分地区,还控制了今浙江东部部分地区。

随后不久,刘裕开始对东晋政权进行北伐,经过双方力量对比以及战争的不断胶着,最终在公元420年刘裕废掉了司马睿建立的南朝政权。

此后直至刘裕篡位建立刘宋政权为止的这段时期,其疆域范围再次扩大。在这一阶段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刘裕北伐成功后不久即称帝建立宋国并迁都建康(今南京)。

在此期间虽然刘裕也曾一度将宋国置为荆州郡、益州郡等辖区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张以及对当地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措施和统治。

文章图片3

图源网络

但就整个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的疆域变动来看,这一时期的疆域变动基本上仍是沿着刘裕北伐的路径进行的。

而在刘裕北伐失败后,由司马睿所建立的东晋政权又再度恢复了对其原先所控制地区的统治,只不过是由刘裕完成了对东晋政权的篡位,司马睿则成了新政权的统治者。

因此在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尽管存在着不同政权对原有领土范围进行扩大与缩小的情况,但这些不同政权之间总体上呈现出相互竞争、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的趋势。

而在东晋十六国时期,除了前秦、后凉、西秦、夏等独立政权之间存在着激烈争夺和反复征战外,其他各政权之间基本上是处于相互和平共存、相互吸收与融合以及相互争夺与兼并等多种形态共存的局面。

从这一时期各政权之间所处的历史环境来看,也呈现出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吸收融合且呈多样性共存与多样性争夺并存的趋势。

文章图片4

图源网络

从各政权内部来看,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主要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以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为主所建立的政权,如前秦、后凉、西秦、南凉等。

另一种类型是以南方汉人为主所建立的政权,如东晋、宋、齐、梁、陈等。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政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相吸收与融合,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争夺与兼并。这种不同性质的政权之间所表现出差异明显且处于不断变化中且具有多样性共存与多样性争夺并存等特征。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的疆域划分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的疆域范围,主要是根据其所控制地区的面积来确定的。具体而言,北方地区的版图面积较大,南方地区则较小。

虽然北方、南方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但在疆域范围上则并无明显区别。相反,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在民族构成上却存在着巨大差异。尤其是在边疆少数民族问题上,北方民族问题更为突出,而南方则相对较少。

文章图片5

图源网络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后赵、西秦、南凉、夏、北燕等政权所控制区域最大,其领土面积均在今陕西南部和四川大部范围内,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前凉、西秦等政权所控制区域最小,仅控制了今陕西南部和四川大部区域;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夏政权领土范围最大,控制了今甘肃西部地区和新疆大部地区;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北魏政权领土范围最小,仅控制了今河南北部和山东南部部分地区。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后赵、南凉、夏、北燕等政权所控制区域最小,仅控制了今河南北部和山东南部部分地区。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前赵、夏政权领土范围最小,仅控制了今山西南部和陕西南部部分地区;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北魏政权领土范围最小,仅控制了今河南北部和山东南部部分地区。

虽然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前赵、夏政权领土范围最小,仅控制了今河南北部和山东南部部分地区,但前赵、夏政权与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前赵、夏政权实际上也是与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相隶属的。

文章图片6

图源网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从控制区域上看,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与东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从统治方式上看,两者又存在着一些相同之处。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后赵、南凉等政权采用“分镇”制度,即由本地区大族担任都督并控制其所管辖地区内的地方行政机构。

这种“分镇”制度虽然对于稳定边疆地区政局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分镇”制度导致了地方势力与中央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其次,“分镇”制度使得一些地方势力开始割据一方而形成割据势力;第三,“分镇”制度导致了一些地方大族之间发生了内讧。

随着各别军阀对地方控制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他们之间矛盾的逐渐激化,导致了各别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前凉、西秦、夏政权一方面利用“分镇”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另一方面则开始推行“五凉分立”的统治方式,即在原有地方行政机构的基础上,以本地区大族为都督并控制其所管辖地区内的地方行政机构。

文章图片7

图源网络

这种“五凉分立”统治方式无疑有助于加强边疆地区对于本地区的控制,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首先,五凉分立造成了一些地方势力割据一方,为各别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次,五凉分立造成了一些地方大族与中央之间的矛盾,为各别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最后,五凉分立使得一些地方大族开始采取“自保”措施以自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别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这一统治方式无疑是非常不可取的。

东晋十六国及各别政权中的北魏政权在对边疆地区实施统治时,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独特的特点。北魏在少数民族政权中属于比较开明的一类政权,其统治者不仅重视民族间交流与融合、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并积极组织各族人民共同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