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写了什么?

 Rikkiooo 2023-03-04 发布于广东
首先,谁是茨威格?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被翻拍过很多版本的电影,是他写的;
《断头王后》,是他写的,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这一名句:
She was still too young to know that life never gives anything for nothing, and that a price is always exacted for what fate bestows.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罗曼罗兰,佛洛依德是他好朋友,高尔基写信请求为他的书做序,他对歌德非常崇敬。他出生于一个奥地利富有的犹太家庭,在大学选修《哲学》只是因为不用上课也能拿到学位证。他经历了2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出现是他的梦魇,最后流亡到巴西,在写完《昨日的世界》这本自传后,跟第2任妻子一起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我会推荐这本书?
坦白说,是算法推荐了这本书给我。
当我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惊奇发现作者的文字功底实在太强大,以至于我发现整章整章都是好句子。茨威格这一生,连续经历历史转折点,他是见证者,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看见和感受到这世界的巨变,他把自己的所想所思全部都记录在这本著作里,会给读者无限启发和启迪。同时由于作者是一位特别擅长描绘人类心理活动的作家,所以你的阅读观感是沉浸式的。作者通过对比一战和二战,在警醒着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什么是会永恒不变的,警惕战争,警惕那些破坏和平的人和事。这不,俄乌战争都已经持续快1年了
这不是一本传统的以作者为中心的传记。
就如茨威格所言:我让自己站在前面,仅仅是作为放幻灯片时的解说员;时代提供了图景,我无非是对这些图景加以解释而已,因为这并非我个人的经历,而是我们整整一代人的经历。任何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命运的负担如此沉重。
 本书记录了第一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人生经历。
第一阶段:太平世界
当时人们认为,他们的生活能够完全阻止厄运的入侵,这种感人的信念是非常危险的自负,尽管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谦虚又正派。在十九世纪,对自由的理想主义深信不疑的人,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通向“最美好世界”的平坦大道。他们用鄙夷的眼光看待以前充满战争、饥馑和暴乱的年代,认为那是人类尚未成熟和不够开化所致。而现在,所有的祸害和暴政似乎已经全部被消灭,这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人们对不可阻挡的持续“进步”的坚定信念,是那个时代真正的信仰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超过了人们对《圣经》的信仰。
回顾茨威格的人生,也许这段时期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他努力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去各地拜访文化名人,并且还在维也纳租了一个公寓专门放他收集到的各种名人物品,可以说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高级收藏家。
有在伦敦搞到的布莱克的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真笔手迹,巴尔扎克的校样,莫扎特的手稿,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卷的手稿,里尔克的《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的手稿,克洛岱尔的《给圣母的受胎告知》的手稿,高尔基的大批草稿,弗洛伊德给了的一篇论文的手稿。这些如果放到现在来看,得是多么惊人的收藏质量和数量啊。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一九一四年,广大群众享受了几乎半个世纪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战争又能知道些什么呢?他们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几乎没想到会有战争。他们认为,战争是一种传奇,恰恰因为遥远,所以颇富英雄色彩和浪漫色彩。
在这一阶段,当人人都怀着各种高涨的爱国情绪时,茨威格保持了理智。他离开了维也纳,去了一个偏僻地区,以另一种方式理智表达抗战。他认为自己一直过着国际性生活,是世界公民,所以不会因为战争就毫无缘由的憎恨起前两天还呆过的国家。在一战期间,他最开心的是仍然可以跟自己敬佩的罗曼罗兰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在此期间,茨威格创作的悲剧《耶利米》大货成功,两万册剧本很快销售一空,对戏剧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尚有一股博取世界民心的力量。一个国家的道德基础和艺术创作在战争中还被视为有重大影响的力量,各个国家还都在争取人民的同情,而不像一九三九年的德国那样,一股脑用非人的残暴把这一切统统打翻在地。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的出现,就这样改变了世界的局势。有时候不知道是这个人刚好撞上了时代的命运;还是时代需要这个人去改变。在德国告知的认知里,希特勒是不入流的,也翻不起什么风浪的,可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

茨威格的书在德国被封杀,正如他在书中写道:我的书一本也买不到;要是谁还有我的一本书,就要小心谨慎地藏起来。我的书在公共图书馆里始终被塞在所谓的“毒品柜”里。 为了避乱,他去了英国,从以前明确知道会短暂停留到有可能以异乡客长期居住的落差,从名声显赫到nobody,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冲击。他说:”我已经五十岁了,但又要重新开始,又要坐在写字台前当学生,早上疾步去图书馆——只是不再那么虔诚,不再那么热情罢了;头发已经灰白,疲惫的心灵蒙上了薄薄的沮丧。”但这只是这个阶段初期的经历,后面所发生的针对犹太人的驱逐,打压,迫害,掠夺所承受的心理上的痛苦则比这战争初期阶段的感受更加凶猛,吞噬了希望。

第四阶段:和平无望

那些日子里,茨威格每天都会留意到来自祖国的呼救声,这些日子是他一生中最可怕的日子;每天都有最亲近的朋友被非法拖走。当他知道老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觉得是庆幸,是祝福,而并不感到悲痛,因为这样他的母亲将再也不必遭受各种痛苦和危险了。

他为什么会自杀?可以从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读出端倪。

茨威格写道:也许我早就放纵惯了,我的敏感是由于近几年来世界的巨大变化刺激而生成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流亡,都不可避免地破坏人的生活本身的平衡。如果人失去了立足之地——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有切实的体会——就没有了主心骨,就觉得更没有把握,连自己都不信任了。我毫不迟疑地承认,自从我必须依靠外国人身份证或护照生活在异国的那天起,我就觉得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是分离的,和原来的我、真正的我相一致的一点天性永远地被破坏了。

篇外:

茨威格还有其他非常经典的著作,推荐如下:

1.《人类群星闪耀时》

2.《三大师传》

3. 《三作家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