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亿年前一场暴雨下了200万年,或将再次出现

 泰阳汉子 2023-03-05 发布于山东

造成气候变化激烈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上升的温度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阻拦,无法散发到太空中去,多余的温度随着大气层的流动被带到世界各地。

大家近年或许能感受到冬季温度明显提高

在整个地球的整体温度上涨一度,与我们在家中把空调温度上调一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大气的流动之下,温度的流动会变得更加激烈。就像原本十分平静的清水,在加热烧开之后,就会不停地滚动,在开水之中没有一个水分子是稳定不动的。

于是地球上的温度变化速度会更快,而温度也影响着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有些地方的降雨量变得十分大且迅猛,有些地方的降雨量直线下降,导致长时间的干旱。

水循环

这一切其实都可以归咎为温室效应,虽然现在的温室效应已经十分明显,但是又有谁知道,现在只不过处于温室效应刚刚开始的阶段,真正温室效应的完整体要恐怖数倍。

在2.3亿年前,就曾发生过一次完整的温室效应,当时连续干旱300万年,又下了一场持续了200万年的暴雨,这样的末世场面才是温室效应的真正威力,而这场暴雨的形原因可能会重现人间。

超级温室效应

2.32亿年前,这是一个神奇的分界点,在这之前三叠纪的生命还好好地生存着,过了这个时间点之后,众多生灵几乎全部灭绝,地表上的生命种族消失的大约70%,海洋生命更惨,直接消亡了90%。

这就是著名的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在这之后恐龙的祖先作为幸存下来的生物,渐渐发育壮大,演化出庞大的恐龙种群,作为有史以来身躯最为庞大的物种,恐龙从此称霸地球将近两亿年。

但恐龙终究难逃灭绝这一厄运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对于拥有顽强生存能力的生物来说,绝对不会因为某一种极端环境而导致大灭绝事件,所以历史上所有的生物大灭绝,几乎都是一连串极端环境造成的后果。

导致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同样不会是单纯因为下大雨或者单纯的温室效应,这些其实只是众多事件中的一环而已。

这一切都要从一次超级火山爆发开始说起。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兰戈利亚火山周围的玄武岩,确定这座火山在约2.34亿年前进行了一次大爆发,这个时间点也是在超级大雨的两百万年前。

超级火山爆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科学家们确定当时爆发的火山有兰戈利亚火山,但不意味着当时只有这么一座火山爆发了,实际上,当时的地质运动十分剧烈,除了这一个超级火山,很可能世界各地都有火山同时爆发。

这些岩浆在地底喷发出来,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火山周边的森林也遭到岩浆的点燃引发山火,当时的植被茂盛程度远超如今,茂盛的裸子植被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可燃物。除了火山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原本被植物储存起来的有机物也通过点燃将碳元素释放出来。

于是世界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速上升,作为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对地球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会阻止地表温度的散发,所以太阳辐射给地球的阳光温度、火山喷发的熔岩高温还有熊熊燃起的森林野火,将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加热到50℃以上。

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持续的高温甚至让海平面都下降了十米左右,这时有人就要问,为何同样是温室效应,当时的海平面是下降,而我们现在的海平面却是上升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温度还不够高。

我们现在气温上升,两极冰川融化,大量液态水从两极和雪山处流出,所以海平面才会上升,而当时的气温那么高,已经开始蒸发海水了,整整蒸发了200万年,海平面下降是必然的结果。

2.32亿年前的超级大雨

被蒸发掉的水分不会凭空消失,全都变成气态,漂浮在天空之上,如果有人能够穿越回那个时间,将会看到铺天盖地都是黑压压的一片乌云。当时的地球表面像极了一个被加热的高压锅,大气压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地球大气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运动渐渐减速,火山喷发也不再继续,虽然地面依旧干燥炎热,但是导致气温上升的其中一部分热源已经开始退却。

而二氧化碳虽然是温室气体,但是它终究不能将地球所有的热量都隔绝开来,所以随着超级火山爆发的消失,地球的整体气温实际上是在缓慢下降。

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漂浮在大气层上空的水蒸气开始凝结,雨下起来了。如果平时有在家里自己做过饭,就一定见将水倒进滚烫的热锅中回事什么样的状况,极高的温度会在短时间内将水分蒸发干净。

暴雨构成洪水

此时虽然地球的气温开始下降,雨水开始落下,但是地表温度依旧是极高,落在地面的雨水会在短时间内就被蒸发回到天上。简单来说,就是由于高温环境,原本极其干旱的地球中水几乎无法循环,当现在水循环开始之时,水循环的速度会远超现在的速度。

于是这场雨,下了200万年,在任何人的想象中,雨再怎么下也不可能持续太久,因为天上的水蒸气终究是有限的,水蒸气凝结成雨落下来之后就会被消耗掉,天上又没有大海,怎么可能会下那么久?

但是实际上,这场雨是一边下,地面一边给它补充水蒸气,超高的地面温度和急速的水循环才让这场雨下了这么久的。长时间下雨当然会造成超级大洪水,这场洪水让那些在两百万年干旱中艰难存活的生命体再次遭遇灭顶之灾。

水蒸气蒸腾

地表上仍旧存活的植物被雨日日夜夜浇灌,被迫分泌出大量树脂来防御雨水的侵蚀。长期的充足的雨水虽然引发大洪水,但也让微生物大量繁衍,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营养来源。

在这场大雨之后,地球彻底冷却下来,或者说已经冷却过头了,地球进入了冰河时期,许多因为大灭绝而死亡的尸体被掩埋在地下,形成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

煤炭层

正是因为如此,原本地表上参与生态循环的碳元素急速下降,最终温室效应明显下降,地表温度渐渐达到我们现在的这个水平。

而人类的祖先——哺乳动物,正是在这之后开始出现,拥有毛发的恒温生物更适合在比较低温的环境中生存,这也是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时候,哺乳动物能够继续在地球上生存的主要原因。

超级温室效应或将重现?

其实地球上温室效应的出现属于一种循环,与温室效应息息相关的其实是地球表面碳元素的多寡。碳元素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于地面之上,一种就是二氧化碳,另一种则是组成生命的有机物。

当地面上的生命数量增加的时候,碳元素将会基本被转化为有机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下降。而二氧化碳其实并不是越少越好的,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温度流失,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地球平均温度提升,这固然是十分危险。

地球“发烧”

如果二氧化碳数量下降,就会导致地球温度快速流失,于是地球就会进入冰河时期。距离最近一次冰河时期其实也才数万年。

每一次气温上升,都会导致生命大量死亡,有机物会被大量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形成温室效应。

但是在温室效应中,超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又会刺激植物蓬勃生长,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再次被转化为有机物,于是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冰河世纪来临,这些植物会被埋藏在地表之下。于是地球整体的碳元素含量就会下降。

但是生命依旧会生长繁衍,会产生二氧化碳,温度会渐渐提升,埋藏在地表以下的碳元素又会被释放出来,温室效应再次出现。

地球在不断被“加热”

目前由于人类的存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地表以下的碳元素被提前释放出来了一部分,推动的温室效应的进程,随着气温的上升,现在两极冰川已经开始融化,一起融化的不仅仅是两极冰川,还有位于两极周边和高海拔地球的永久冻土层。

在永久冻土层中,蕴含着上次冰河世纪掩埋着的大量碳元素,原本被两极低温冻起来时,这些碳元素并不会参与到碳循环中,现在随着解冻,地表以下的碳元素将会被渐渐释放出来。

温室效应的进程其实是指数级上升的,现阶段我们感觉不到温室效应的变化有多明显,但是是未来的变化速度会越来越快,最终甚至有可能形成2.3亿年前那样的超级温室效应。

这种毁天灭地的暴雨还是不再出现为好

我们应该如何阻止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演变,实际上就像一个滚动起来的巨大车轮,一旦滚起来,让其停下就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庆幸的是,现在刚刚是温室效应的起步阶段,我们依旧还有时间作出补救的措施。

对于每个人而言,一般能做到的就是做好提升环保意识,多植树,少浪费,尽量绿色出行。其他更多的事情,都不是个人能够做到的。

禁止乱砍乱伐

而对于科学家来说,人类技术的发展,已经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地球造成影响,我们虽然无法完全控制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使用科技做到很多的事情。

比如在建造青藏铁路的时候,有很长一段铁路必须建造在青藏高原的永久冻土层上,但永久冻土层会随着解冻而变得不稳定,为了保证铁路的稳定性,工程师们在沿线永久冻土层上插下许多金属棒,这样能够帮助永久冻土层散热,大幅度减缓永久冻土层的溶解速度。

冻土层散热

类似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由此可见温室效应并不是无法完全阻止的,而且人类的科技水平正在快速上升,也许今天只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的速度,但是在不久之后可能就可以完全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分量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的人们不会需要担心2.3亿年前的事件再次重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