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一首狂诗,前半段以为他是无神论者,最后才发现他自己就是神

 新用户40828904 2023-03-05 发布于福建

打开新浪新闻

李白的狂,是众所周知的。过不惯人情世故,不如在文字间嘘寒问暖;来不惯左右逢源,不如埋身于山水之巅;做不惯受羁之民,宁醉倒在花前月下。更甚至有时候,他看不惯山河日月,便写下一首首狂诗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李白的头始终是挺拔而高昂的,他永远向着诗和远方眺望,而从不会俯下身子落向大地。由于唐朝尊道教为正统,皇帝以李耳为先祖,所以道教在唐代备受官方推崇,亦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李白便是一位虔诚的修道人士。正因为这样,才使李白的狂更上一层楼,因为写诗怼皇帝的事儿太多人都干过,而写诗怼老天的事儿,李白可谓是古今少有的第一人。

打开新浪新闻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偏偏李白还是个正儿八经的修道者。他从小就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偶像贺知章曾向唐玄宗请度为道士,所以修道就成为李白自始至终的人生追求。他早年游历时期,其实也是求仙学道的一种方式。李白写过大量关于求仙论道的诗作,但这一首却显得尤为独特。《日出入行》李白日出东方隈(wēi),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打开新浪新闻

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诗歌,也是一首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诗歌。《日出行》原是汉乐府的一首诗题,咏叹了太阳的无穷,而人之生命却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而羽化登仙。李白却一反其调,认为太阳的升落皆是自然规律的原因,只有做到“道法自然”,与之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超然。前半段,李白主要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内在关系。“隈”是山峦的曲处,李白讲日出东方,好似从地底涌起,穿空入海,羲和驾驭的六龙车在哪呢?太阳日复一日全部一样,人并非混沌之气,怎能与太阳肩并肩呢?草盛而不谢春,木衰而不怨秋,是谁在驱赶着四季转动的齿轮?没有,万物兴亡皆是自然规律罢了。

打开新浪新闻

后半段,李白开始怼天怼地怼神仙了!“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荒淫,是指浩瀚无际的样子,李白责问羲和如何会沉没到大海的波涛里去,这与前文“六龙所舍安在哉”是一致的,都表示羲和与六龙车皆是不存在的。“鲁阳”出自《淮南子》,据说他挥一挥戈,太阳就避退三舍。接着李白用一句话总结了上述传说:“逆道违天,矫诬实多”!这些故事啊逆道违天,简直荒谬至极!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曰:“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大块”是庄子所说的自然大地,“溟涬”是指天体未形成前的浑然元气,那么这句话可意为:我必将与天地自然合而为一,浩然正气与浑然元气化为一体!

打开新浪新闻

羲和驱赶四季,鲁阳逼退太阳,这些都太过主观,是违背自然原理的事情,是李白所不提倡的,他主张接近自然、顺其自然,从而达到修道成仙的目的,所以他对此二人表达了摈斥。然而,千万不要就此以为李白是一位无神论者,因为他怼古人怼传说的目的不是为了辩证没有神仙,而是觉得他们的方式不对!《唐宋诗醇》认为此诗“为求仙者发”,沈德潜认为“总见学仙之谬”,矛头皆指向李白的求仙目标。这首诗的误人之处就在于此,前半段以为李白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读完才发现李白是直接把自己当成仙儿了,并且还鄙视其他人成仙的方法都不对,简直狂出了新水平。原来,在李白心中,他就是自己的神。

发布于:天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