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推荐】天津著名画家——爱新觉罗·毓峋

 非遗之美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爱新觉罗·毓峋,字培之,1949年10月生于北京。系清朝道光皇帝第五子惇勤亲王奕誴之曾孙,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大师 爱新觉罗·溥佐之四子。著名书画家,现为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委员、北京恭王府顾问、中国书画社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致公党书画院副院长、津沽书画会副秘书长等职,专业从事美术书画创作工作。

【 本期人物】爱新觉罗·毓峋

《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右一)采访天津著名画家——爱新觉罗·毓峋(左一)

爱新觉罗氏作为清朝皇室家族,在书画艺术方面颇有建树。历经三个世纪,能书善画之人辈出,既有传统书画艺术技法的传承,也把清代皇室书画技法传承至社会大众之中;画风以“院体画”为主,多从历代名迹中继承、临摹传统技法,同时结合自身实践创作,法度严谨、造型精确,形成笔致工整细腻,风格华润典雅的特点,并吸收西洋画法注重阴阳背向、造型结构及用光特点,使画质益发精美,将中华传统书画历史上宫廷与民间的艺术,在新时代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艺术融合。

爱新觉罗家族历史渊远,家学深厚,其后世子孙多精于琴、棋、书、画,其中大家辈出,族人书画作品更被誉为爱新觉罗画派而享誉世界。迄今为止,爱新觉罗家族里有多位在海内外很有影响的书画大家,新一代书画艺术家也承前启后、崭露头角。

爱新觉罗·毓峋1966年初中毕业。1968年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内蒙古原哲里木盟科左后旗花灯公社插队。1972年回到天津市,先在街道劳动,后分到工厂当工人、搞设计。

毓峋自幼秉承家学,研习丹青,从父左右,学习中国传统书画技艺。"艺术当随时代",这是毓峋在绘画创作时一直强调的。他本来可以沿着传统的路子画清代宫廷画,既省心又能迎合一部分观众。但是他不愿吃祖宗的老本,而是在遍游名山大川、亲身感悟大自然神韵的基础上,广泛临摹宋、元、明、清和当代国画大师的作品,研究现代美学,画艺日臻成熟。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常与其伯父、当代国画大师爱新觉罗·溥佺(松窗)习画,受其影响、得其真传,逐步形成古朴典雅、苍润厚重而又清秀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山水、花鸟、鞍马、走兽不仅显示出深厚的传统功力,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

爱新觉罗·毓峋的作品清新俊逸又深具传统功力,对爱新觉罗画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当代爱新觉罗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之一。近10年来,他又在其原有书法天赋的基础上,苦钻研练,在书法领域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作品广受推崇,多次赴美、英、加、日、新、韩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成功举办个人、家族书画展和艺术交流。作品多次获奖并深受各地人士喜爱,许多经典代表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大收藏家和大公司高价收藏。

有评论家欣赏毓峋的用墨,谓之"师法龚半千,润而能鲜,老而愈秀",其实从他的代表作《携琴访友图》和《癸酉长夏》看,这句话也正是他近年整个山水画风格的准确概括。这些画作远山苍茫,近石浑厚,间或白云出岫,飞瀑倒悬,茅亭端坐,板桥横躺,使欣赏者远观能感觉到山水的深邃神秘,心驰神往,近看又能感觉到山水的亲切贴近,心旷神怡。

(责任编辑/姚泽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