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河落日 大漠孤魂——埃及随笔

 老庄友华 2023-03-05 发布于海南

图片

长河落日 大漠孤魂

——埃及随笔

2023-01-22(农历兔年新年)

提笔于埃及尼罗河上

文 | 华山


古埃及、尼罗河、法老、金字塔、孟菲斯、阿斯旺、卢克索、亚历山大港、托勒密时代、希腊化时代、古希腊亚历山大图书馆、红海……,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震响在我耳边多年,如今,终于得以如愿以偿地直面它们的痕迹和现实。

公元2023年1月22日,正好是华夏农历新年。而我没在老故乡华夏,也不在新故乡北美,而是在法老的故乡——埃及。此刻,正在埃及的尼罗河上。

我们的游轮正航行在尼罗河的阿斯旺到卢克索的航线上。夕阳西垂,我漫步在游轮顶部的甲板上,环顾尼罗河和两岸,回想这几天的见闻,难以平静。与其说是思绪万千,不如说是一脑子浆糊。埃及之行,疑问太多,解答几无。不过眼前的景色优美,不枉此行,距离抵达卢克索还有几个小时。

尼罗河两岸的景色非常特别,近处的绿洲,生机勃发;远处的沙漠,沉寂荒凉。郁郁葱葱和惨惨凄凄,同时呈现在眼前。(图 1)

图片图 1 游轮航行在尼罗河上,两岸的绿洲和远处的沙漠形成鲜明反差

图片图 2 在图中标出的地方看到了日落。开罗时间2023年1月22日17:19

眼前的景色,越来越引人入胜:太阳正在西沉,大河无声流淌,游轮平静航行。这一段的尼罗河,流向东偏北,因此船尾正好对着西南的落日(图 2)。我放眼望去,突然发现这幅图景妙不可言(图 3,图 4),以至于我立即想到了这句古诗: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1]

我不知道王维在写这诗句时景致究竟如何,但是,他似乎在一千多年前描述的就是我眼前的景色,因为这再贴切不过了。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这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不嫌事大,我画蛇添足了一下,以便更加应景:

极大大漠难寻孤烟直,

最长长河总有落日圆。

这很贴切,由于这里的能源主要是电和气,因此孤烟已经很难找到了;而由于年降雨量为0毫米,因此常年晴朗落日每日可见。不过,王维如果真的写成这样,那就不会是千古名句了。诗不需要准确,而需要模糊;诗也不需要严密,而需要跳跃,从而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容得不同的解读和胡思乱想。不让人胡思乱想的诗,一般不是好诗;不胡思乱想的人,一般不大有趣。

古埃及人一定是一群胡思乱想的人,因此他们一定是有趣的人,否则这巨大的金字塔神庙神像怎么可能产生?面对着这些古埃及人的作品,有思想准备的来访者也不得不胡思乱想。

图片图 3 开罗时间2023年1月22日17:19

图片图 4 开罗时间2023年1月22日17:19

我们1月18日从巴黎出发抵达开罗,加入一个彼此素昧平生的旅游团,开始为期10天的埃及游。路线和日程如图(图 5,图 6)。夕阳西下的此刻,距离1月27日结束的行程,已经近半。而今天(农历新年,2023年1月22日),在眼前奇景的刺激下,在王维诗句的鼓励下,我提笔开始写这篇游记。我知道我会写一篇游记的,但是在这个时候提笔并且最终写成这样,则是“长河落日”的驱使。

图片

图 5 旅程图,开罗-阿斯旺(飞机),阿斯旺-阿布辛贝(汽车),阿斯旺-Edfu(游轮),Edfu-卢克索(游轮),卢克索-Hurghada(汽车),Hurghada-开罗(汽车),开罗-亚历山大港-开罗(汽车)

图片

图 6 游览和旅程计划。其中最后一天,我改程去了孟菲斯,参观了在Saqqara区的左塞尔(Djoser)金字塔

作为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爱好者,我对古埃及历史有所了解,但是对所有细节都存有很大的疑问。我是带着巨大的困惑来到埃及的。

向往埃及之行已经很久,就如同我对曾经的希腊之行的向往。希腊之行,那种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在这次埃及之行却不存在。我应该还是比较了解埃及的,但是不管如何了解,那种距离感很明显,和当时在希腊的感觉非常不同。

埃及是这样一种存在,那是一种巨大且神圣的压迫感,令人迷思和不可思议。我曾经在三年前去了以色列。我对以色列的了解和埃及几乎同样多,以色列由于圣经的存在而令人感到神秘和敬仰,但是实际上以色列之行如我所预测的那样,没有神圣,也没有惊艳。

如果把希腊、埃及、以色列的造访作比较,那么可以说:埃及是辉煌到令人困惑,希腊是惊艳到令人赞叹,而以色列是平淡到令人无感。

当一个人站在古埃及的这些古迹面前的时候,任何对埃及历史的描述都显得苍白空洞。我在这里写的是一些感想和困惑,而把旅游日志放在附录里,给读者作为参考。

我带着这些多年的困惑来到埃及,但是当我离开埃及的时候,这些困惑丝毫没有减少。我作为有金属材料背景的理工博士,对这些和材料有关的问题完全没有自信回答。当然,现在世界上也没有谁可以给出没有争议的解答。所有现存的解答都是争议多多,没有一个是可以完全自洽的。

对于这些烧脑的问题,如果你不愿意跟着烧脑,可以直接看附录的旅游日记,那会轻松很多。如果你不怕烧脑,就跟着我逐行逐句前行。

1   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造时期从公元前27世纪开始,距今4700年。我特意在旅行的最后一天去了计划外的Saqqara地区,参观了左塞尔(Djoser)金字塔(建于2670–2650 BC)。这是最早的正式的金字塔。由于其特殊的阶梯形状而被称作阶梯金字塔(图 7)。

如果说Djoser金字塔是一个序幕,那么建于约2570 BC的Khufu(胡夫)金字塔(图 8)就是高潮。

但是,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却实际上无人可以确定。金字塔建造中有几个令所有人(包括我)非常困惑的关键问题:石料特别是花岗岩的开采,这些石料的运输,石料的堆积从而形成金字塔。

我有幸爬进了胡夫金字塔,那宽敞的花岗岩砌成的墓室(图 9)和构成墓室的巨大花岗岩石块便是令人深感困惑的原因之一。

古埃及人花在建造金字塔的劳动力究竟有多少?在那个生产力非常不发达的时代,需要多少人和时间才可以完成?当时大约70万人口的古埃及,何以建造出如此众多的金字塔?最初的金字塔(如Djoser)的建造还可以被理解,毕竟石块不是很大。但是,胡夫金字塔就完全没法理解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只花了20年时间,也就是不到一代人的时间,550万吨的胡夫金字塔石块,相当于平均每个男女老少的埃及人贡献了8吨。最大的石头几十吨,每块石头的平均重量是2.5吨,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到100多年前一直是人类建造的最高建筑物。而胡夫金字塔只是众多金字塔中的一个。

古埃及人用什么方式开采和运输了这些巨大的石块,并建造成这些金字塔?在那个没有起重机的时代,甚至连轮子都没有被发明的时代,这些远距离的水平搬运和大高度的垂直搬运到底是怎样实现的?

当我们看到下节陈述的方尖碑的开采,就更加理解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图片

图 7 阶梯状金字塔Djoser,建于2670-2650 BC

图片图 8 胡夫金字塔

图片

图 9 胡夫金字塔的法老墓室

2   方尖碑


阿斯旺是古埃及建筑中花岗岩的唯一来源。古埃及建筑使用了很多花岗岩,而早期(老王朝)的神像和方尖碑都是由整块的花岗岩做成的,卢克索神庙前的神像甚至是用硬度更高的闪长岩制作的。

几十米高和数百吨(甚至上千吨)重的方尖碑是如何整块开采出来运输到目的地的?

在阿斯旺地区的未完成方尖碑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开采证据,但是我们面对这证据却无法得出结论,而是更加迷惑。这块高41.75米,重1100吨出头的方尖碑,由于开采了大半后受到损坏而被遗弃,这才使得我们今天看到正在开采中的定格。

这是女王Hatshepsut (1508–1458 BC)下令开采的,目的是给已经在Karnak神庙的一个方尖碑做个伴,而后者后来被古罗马人运到了罗马,即现在的Lateran方尖碑,由于竖立在古罗马的Lateran Palace而得名。

未完成方尖碑如果得以完成的话,那么会是古埃及留下的最大的方尖碑。Lateran方尖碑现在高(不连底座)32.18米,重300吨。这是在曾经倒塌后重新竖立后的高度和重量,而原来高36米多,重413吨。

古罗马人把这么巨大和沉重的东西从卢克索运到了罗马,已经足以令人瞠目结舌。而古埃及人开采出这么大的方尖碑并从阿斯旺运到卢克索并把其矗立起来,这更加不可思议。从这些证据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埃及人可以建造在尼罗河上航行的载重量上千吨的“船”,而罗马人则可以建造排水量上千吨经得起地中海风浪的船。而且,运输方尖碑的船和普通的散装船显然不同,难度要大得多,所以实际的排水量要远远超过其运输的方尖碑的重量。

如果不是有已经被古埃及人竖立起来的数百吨的超过30米的方尖碑,我们也许会质疑这个未完成方尖碑是古埃及人的不自量力。而面对历史事实,我们只有赞叹。

我在现场仔细琢磨这个方尖碑,古埃及人开采巨大方尖碑这个事实无可置疑,但是对如何开采的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在1500BC,还是青铜时代,古埃及人用什么工具把方尖碑开采出来并加工成如此方方正正的?

图片

图 10 未完成方尖碑鸟瞰,(资料图,https://www./the-unfinished-obelisk/)

图片

图 11 Lateran方尖碑现在高(不连底座)32.18米,重300吨。这是曾经倒塌后重新竖立后的高度和重量,而原来高36米多,重413吨

图片图 12 在“未完成方尖碑”现场
图片

图 13 这些类似浅槽的加工痕迹是怎么和由什么工具造成的?

图片图 14 这些类似浅槽的加工痕迹是怎么和由什么工具造成的?

现在主流学术观点是这些方尖碑的开采是用比花岗岩更硬的闪长岩之类的岩石敲打开凿出来的。这样的说法给文科生的话,那还可能被接受。但是,我估计没有一个学理工且有材料背景的人会接受这样的说法。

首先这些类似浅槽的加工痕迹是不可能由另一块石头敲打造成的。那么,这样的加工痕迹是由什么工具产生的?这种痕迹让我想起了用钢勺子挖西瓜的痕迹。也就是说,这看起来是一种可以对花岗岩“削铁如泥”的工具和技术产生的。这听起来完全属于阴谋论,但问题是另一种说法完全不逻辑。这是两难境地,无所适从。

说到方尖碑,不得不提到卢克索神庙。

这是卢克索神庙的大门,可见巨大的闪长岩神像和方尖碑(图 15)。真是神助,拍摄时,太阳正在方尖碑上方,方尖碑右上方正好飞来一只鸽子。太阳、鸽子、方尖碑、神像和神庙,在渺小的旅游者们衬托下,显得格外富有寓意。巨大和渺小,沉寂和灵动,久远和现代,都跃然画面之上。

也许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大门的右侧也应该有一个对称的方尖碑。没错,原来有一个,后来被拿破仑搬到法国去了。现在就在巴黎的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上矗立着。埃及之行是如此令人耿耿于怀,以至于我到了巴黎就找时间去了协和广场,拍下了这张照片(图 16)。

看来旅居法国的方尖碑的待遇比留在埃及的方尖碑的要好很多。你看,尖顶镀了金,还给了一个豪华底座,底座上镀金刻写着方尖碑从卢克索到巴黎的旅程。怪不得很多人要背井离乡去西方,连方尖碑都告诉了你理由。

图片图 15 卢克索方尖碑。原来右侧也有这样一个稍矮一点的方尖碑,在拿破仑时代被运到了巴黎,现在竖立在协和广场(图 16)。

图片

图 16 巴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23米高(不连基座),原来在埃及卢克索神庙门口的右侧(西侧)(图 15)。

3   神庙和神像


3.1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Luxor)的神庙包含了卢克索神庙和距离其3公里的卡尔纳克神庙。卢克索亦即古埃及时代的底比斯(Thebes)。

卢克索神庙建于约1400BC。卢克索神庙和别的不同,其不是用来敬神的也不是用来神化法老的,而是用来祈福法老永葆青春。

卡尔纳克(Karnak)神庙的建造始于中王朝(2000-1700BC),一直延续到古希腊托勒密时代。这里也是众所周知的《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外景地。那块巨大的石头落下来试图伤人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图片

图 17 卢克索神庙,建于1400BC

图片

图 18 卡尔纳克神庙,始建于中王朝(2000-1700BC),大部分建于新王朝,延续至托勒密时代(305-30BC)

神庙巨大的石柱和神像令人望而生畏。古埃及的雕塑和古希腊的不同,后者有一种亲切感,让人感到神和我们一样,我们可以平视,祂们是我们的朋友;而前者令人恐惧,令人仰视。和老王朝的建筑相比,此时的石柱已经不再是坚硬的花岗岩,而是砂岩;但是神像仍然主要是花岗岩。

3.2    阿布辛贝神庙


阿斯旺向南,不到300公里就到了靠近苏丹边境的Abu Simbel神庙。这是拉姆西斯二世为自己和皇后建造的神庙。这个神庙的特点是,它们是在山体上凿出来的。由于阿斯旺水坝的建造,导致神庙的原址被淹,于是在联合国的协助下,神庙的整座山被挪到了距离原址不远处的高地上,也就是现在这个位置。这是一个壮举。

如果你到约旦的佩特拉去,会发现那里的建筑和阿布辛贝神庙异曲同工,只是晚了千年。

图片

图 19左侧是拉姆西斯二世神庙,右侧是皇后Nefertari的神庙,公元前13世纪建造

图片

图 20 阿布辛贝的拉姆西斯二世神庙

还有许多神庙,比如菲俫神庙(Philae)、科翁坡神庙(Kom Ombo)和埃德福神庙(Edfu),这里就不多说了,都放在附录的旅游日记里,请大家随后阅读。

4  亚历山大港

图片图 21 地中海之滨的亚历山大港。环境和雅典很像,只是雅典停泊的基本是游艇,而这里基本都是渔船。

今天的亚历山大港已经没有多少古迹了。亚历山大大帝创建的那个最初的亚历山大港,已经面目全非,亚历山大图书馆已经彻底消失,亚历山大港的灯塔早已毁于地震。但是,亚历山大港作为当时托勒密王朝的都城和整个希腊化世界的学术中心,至今深广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世界。很多如雷贯耳的科学家在这里学习和研究过,比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里斯塔克、埃拉托色尼、刁潘都、盖伦等等。他们的从数学、物理、力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等领域深刻且永久地影响了整个世界。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至今几乎原封不动地在地在课堂上教授。

我们说到了亚历山大港,也说到了阿斯旺,那么我们绝对应该说一下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275-194 BC)和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310-230 BC)的事迹。埃拉托色尼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当时在亚历山大图书馆担任馆长。他注意到阿斯旺(当时叫塞恩)在夏至的正午,那里的旗杆没有日影,太阳可以直射到井里,而在亚历山大港,旗杆有一段阴影。他认为只有大地球形才可能导致这样的现象,于是他按照这些数据和亚历山大港到阿斯旺的距离,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当时古希腊的长度单位是斯台地(stade),由于这个单位和现代长度单位的相对值有争议,于是他计算的地球子午线长度的误差最大在15%以内,而最小不到1%。是的,你没有听错,不到1%。如果真的不到1%,那么也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最多都不超过15%,那绝对不是运气,而是他的远见和智慧。而同时代的阿里斯塔克,不仅发现地球和太阳月亮一样,是球体,而且用一种巧妙的观测和方法计算了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半径。他还提出了日心说。这样一来,在公元前200年,古希腊人就已经知道地球是球体,不仅如此,还知道了地球的半径和子午线。

埃拉托色尼和阿里斯塔克是古希腊的骄傲,也是亚历山大港的骄傲。

5   开罗博物馆


5.1    罗塞塔石


在埃及,到处都是天然的博物馆。但是,开罗的埃及博物馆还是值得去的。

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都是真迹,唯有导致商博良破译古埃及文的“罗塞塔石(Rosetta Stone)”是复制品。当然,罗塞塔石也是埃及的文物,不过现在真品在大英博物馆。这是我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拍摄的罗塞塔石(图 22)。

图片

图 22 罗塞塔石(Rosetta Stone),摄于大英博物馆。上面是圣书体(Hieroglyphic),中间是平民体(Demotic),下面是希腊文(Greek)。

图片

图 23 商博良(Champollion,1790-1832)和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

罗塞塔石是希腊化时期埃及在希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文物,同样的内容同时用三种文字镌刻在石碑上:希腊文、古埃及圣书体、古埃及平民体。这导致了法国考古学家商博良得以破译古埃及文字。他是一位天才。需要提到的是,英国的托马斯·杨对破译古埃及文的贡献也不可磨灭。没错,就是那个发现光的衍射和波的性质的托马斯·杨。他是一位全才,科学人文历史考古音乐都精通。商博良和托马斯·杨对埃及文字的破译使得现代对古埃及有了很准确的了解,功不可没。

顺便想到的是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米诺斯文明应该和埃及有关系,但是米诺斯文明的文字和埃及文字风马牛不相及,使人感到困惑。因此,米诺斯文明不太可能是埃及文明的继承者,而只是一个稍晚于埃及文明的一个并行的文明。米诺斯的线形文字B已经被破译,但是线形文字A却没有进展。

5.2    石棺

博物馆里的石棺是一大看点。这样的石棺在景点也可以看到,但是没有在博物馆里可以这样从容地观察。

石棺是用一整块花岗岩制成的,也就是说,要把这块花岗岩的外面弄得方方正正(图 24),把里面全部掏空。这是石棺的内部(图 25),这些加工的痕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极其平整的四壁和平直的内角线是如何加工出来的?你拿起榔头对着凿子在花岗岩上狠狠地敲一下,就知道这个任务是多么不可能完成。

图片

图 24 距今4600年前的石棺,由一整块花岗岩制作而成

图片

图 25 距今4600年前的石棺。这是从一整块花岗岩掏空制作出来的,里面的平面和交线如此平整规则,这是如何做出来的?

要知道,那是青铜时代,工具都是硬度不如花岗岩的青铜器。如何以那样的工具加工出这样的效果?很多没有理工背景的旅游者是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的,很多人觉得那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是从现代的现实来看古代的作品的。所以,对一个具有足够逻辑能力的人来说,知道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我唯一所知,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的名言绝不只是一种说辞。

6   红海

讨论了很多烧脑的东西,现在来说一点轻松的。

我们终于在1月23日抵达了红海边的Hurghada,一个只有传说没有古迹的旅游胜地。接下来的2天都是轻松的海滨游览,没有沉重的埃及历史。

度假村有一个很浪漫的名字“沙漠玫瑰(Desert Rose)”。尽管是冬季,但是这里花团锦簇,一片春光。就是没有找到玫瑰。

旅游团的人都去玩自费项目“冲沙”(图 27),我没去,而是去了海边,体会一下摩西过红海的感觉(图 28)。理由很简单,好不容易离开了沙漠到了海边,还要去找沙漠?再说,沙漠还是约旦的瓦迪伦(Wadi Rum)好玩,那里都去过了,这里就免了。

光脚踩在红海里,心里佩服摩西真敢吹。这么浅的岸边,我都弄湿了裤子,居然摩西连鞋子都没有湿,就渡过整个红海。说句实话,我当时要在埃及,是不会跟随摩西的。

图片

图 26 Hurghada的沙漠玫瑰度假村平面图,上侧就是红海。

图片

图 27 旅游团的人都去沙漠玩“冲沙”去了。我没去。理由很简单,好不容易离开沙漠到了海边,还去找沙漠?

图片

图 28 踏足红海

图片

图 29 花团锦簇的红海之滨度假村

图片

图 30 Hurghada的沙漠玫瑰度假村夜景

7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以色列


我现在更加可以理解2300年前的334 BC,亚历山大大帝越过达达尼尔海峡踏入亚洲,征服提尔岛后,直接去了埃及,和耶路撒冷擦肩而过,却根本没有想到去看看。亚历山大并不是不知道耶路撒冷,他在攻占提尔岛的过程中还向耶路撒冷征税招人,但是显然他不觉得耶路撒冷有什么值得看的。一个提尔岛的神殿对亚历山大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而耶路撒冷却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可见耶路撒冷当时的真实地位。

亚历山大去了埃及,现在的亚历山大港,那时还是一片旷野,但是他看中了这块宝地,下令建造了亚历山大城,后来成为了希腊化时期的最大城市和世界学术中心。如前所述,很多学者出身于亚历山大。

我们今天看亚历山大大帝和古埃及最早的法老们,会觉得他们都是古人。但是要知道,亚历山大大帝在那个时代看埃及的老王朝,就如同我们今天看亚历山大大帝,因为亚历山大时代距离埃及老王朝是2300年,而我们距离亚历山大的时代也是2300年。

8  后记


短短的10天埃及行,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尾声。我回到了巴黎,工作之余,打开电脑,继续我春节那天开头的本文。

是物质需求创造了文明,还是精神需求创造了文明?前者创造的文明是很有限的,而后者创造的文明才是无可估量的。唯物主义总是告诉我们,物质决定精神;但是,古埃及人告诉我们,精神决定物质。在意识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意识这个问题上,古埃及人给出了最早和最彻底的答案。金字塔和神庙是由于意识而出现的存在,也是由于意识的驱动而创造出来的存在。人类文明,就是精神决定物质的历程。

古埃及文明诚然已经通过别的文明传承至今,但是古埃及文明中的一些基因,却永远是迷。古埃及就像是游荡在尼罗河两岸的魂灵,等待后世的再生。我不知道古埃及文明是否会再生。其不像古希腊文明,再生就是“文艺复兴”,因此说古希腊文明是具有现代性的。而古埃及并不具有精神上的现代性,其再生并不符合人类的进步。但是,古埃及的伟大和典范,曾经给了古希腊文明以启迪,那么这个伟大的魂灵的保存和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

两河流域的文明也有谜团,但尚能理清,而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早已融入了现代社会。唯独古埃及,那些巨大的金字塔、神殿、石柱和雕像,就像一个个谜团,挥之不去,视之不解,不可捉摸、难以理解。

埃及行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埃及的魂灵却似乎随我回到巴黎再回到蒙特利尔。当我提笔继续游记时,那天的“长河落日”景色总是挥之不去。

那天的景色也许是最好的启示:长河落日,大漠孤魂。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终将归来。我也相信。

9   致谢:


旅游团的来自中国的团员们是一群勇敢的喜欢诗与远方的人,在中国疫情后开放的第一时间,就拿了护照,出走不需要签证而令人向往的埃及。

我们的埃及导游,是一位开罗大学的年轻教授,偶尔假期有空而受邀带个别中国旅游团。他的中文好到令人不可置信,我们提的所有关于中国的问题都没有难倒他。

特别要致谢本团美丽的女士和幽默的男士,他们无时不刻和古老的埃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得这个世界看起来如此不可思议又非常真实。古老的埃及使得他们看起来更朝气蓬勃,年轻的他们使得埃及看起来更源远流长,即便几位年长的,在古埃及面前也显得格外年轻。

我们,萍水相逢于古老的埃及,重新散落于现代的尘世。

10  附录:旅行日志

10.1  2023-01-18 巴黎- 开罗

图片图 31 15:53。俯瞰开罗,法航旗下Transavia航班TO4338即将降落,终于要抵达埃及了,俯瞰机翼下的尼罗河和开罗,古老和现代,一直仰视的埃及文明,居然是从俯瞰尼罗河开始的。

图片

图 32 17:59。抵达开罗国际机场的T1,在Hall3久等不见事先旅行社说好的人来接。只好打电话,还好,只是因故迟到而已。希望迟到和不守约这样的事情不是埃及的惯例。还好,此后的旅行证明,和我们打交道的埃及人还是守信的。

图片

图 33 18:09。在旅游公司助理“文超”的带领下离开开罗国际机场,回首CAI T1(开罗国际机场第一航站)。导游经理文超是一位埃及人。他的中文名字不知道是谁取的,还真的不错。他的中文可以应付一般情况。他给我们买了埃及的SIM卡,200埃镑(USD7.00不到),12G,30天期限。比我们在以色列买的SIM卡好多了。以色列的SIM卡不仅经常收不到信号,而且还不允许使用热点。相信以色列也有好的SIM卡,只是我们不走运而已。看来很多时候产品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品问题。当然不是我们的人品,而是他们的人品。

图片

图 34 18:09。前面高大的就是旅游公司的经理Radwan,中文名“文超”,白车后面的是司机。T1的Hall3航站楼指示牌并没有我们乘坐的法航旗下的Tansavia航空公司。

图片

图 35 18:30。机场去酒店途中。道路上经常没有清晰的分道。埃及人开车基本没有规则,但却还是谦让的。在拥挤的路口,通常都会彼此相让。埃及人文明的底线还是不低的。

图片

图 36 20:28。入驻酒店,名称“Helnan Dream Land Resort”(梦想之地度假村),在开罗城外西侧,相当舒适,伙食也好。这是自助晚餐现场。

10.2  2023-01-19开罗

图片图 37 开罗地图。上面标注了所有在开罗我们到过的地方。可见,从开罗国际机场到第一天的酒店有相当的距离,而金字塔就在酒店不远处。

图片

图 38 07:08。清晨酒店窗外,这是市郊的景色。由于上午有雾,看金字塔不理想,于是我们上午先去了埃及博物馆。导游是一位年轻的开罗大学教授,地道的埃及人,也是中国通。他平时不带团,假期偶尔带几次。他的中文水平绝对在99%的中国人之上。他将全程陪同我们9天直到我们离开埃及。

10.2.1埃及博物馆(Egyptian Museum

图片图 39 09:16。埃及博物馆(Egyptian Museum),这是老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1901年竣工的。新博物馆已经基本完工,估计很快会开放。

图片图 40 09:38。使得博物馆诞生的重要人物的雕像,都是欧洲人。
图片

图 41 10:47。这是2600BC(4600年前)的花岗岩石棺,在埃及是司空见惯的文物。但是,当我质问自己这样的石棺是如何加工出来的,我一头雾水。

图片图 42 10:49,这是石棺的内部,这些加工的痕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极其平整的四壁和平直的内角线是如何加工出来的?要知道,那是青铜时代,工具都是硬度不如花岗岩的青铜器。如何以那样的工具加工出这样的效果?

10.2.2金字塔

图片图 43 14:43。终于抵达金字塔,这就是Khufu(胡夫)金字塔,或曰“大金字塔”。建于约2570 BC 的第四王朝(4th dynasty),建造花了20多年的时间。无数次在照片和视频上见过,但是在真实世界里站在它的脚下,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4600年前的埃及人,如何建造了金字塔?包括采石,运输,堆砌。在大金字塔建成后4400年里,其都是这个星球上最高的建筑。它的高度被超越,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

图片

图 44 14:59。既然到了金字塔,必须钻进去看看。这是所谓的“盗墓者通道(Robber’s Tunnel),是后人挖掘的,参观就从这里进去。走过这段后,才进入金字塔自身的通道。这个通道很矮,也不规则,还好戴了一顶草帽,否则脑袋肯定撞起几个包。

图片

图 45 15:04。通过上升通道(Ascending Passage)后,就进入通向法老胡夫墓室的正规通道,即“大走廊(Grand Gallery)”。看看这些巨大的花岗岩,设想一下,这是建造于4600年前的。

图片

图 46 15:06。抵达目的地,法老胡夫的墓室。我看着这些巨大的花岗岩和由它们构成的墓室,一种敬畏和恐惧油然而生。法老显然不在,因此也不能出来亲自欢迎。

图片

图 47 15:13。不想留下来等法老,于是原路逃走。这是前面提到的“上升通道(Ascending Passage)”,净高最多1.20米,好在是斜坡,人可以弯腰通行。这是下坡,刚才来时是上坡。下坡容易拍照,所以现在才拍。

图片

图 48 16:05。远眺金字塔,右侧是胡夫金字塔,左侧是哈夫拉(Khafre)金字塔。近处的建筑就是“河谷神庙(Valley Temple)”,神庙和哈夫拉金字塔建于稍晚于胡夫金字塔。神庙后面就是斯芬克斯。

图片

图 49 16:08。进入河谷神庙(Valley Temple of Khafre),这些花岗岩已经很巨大了,但是比起几天后看到的,就不算什么了。

图片

图 50 16:10。河谷神庙(Valley Temple of Khafre)里的花岗岩加工细部,细思极恐。靠的到底是超时代的工具,还是超人类的执着?

图片

图 51 16:21。斯芬克斯。拿破仑到这里的时候,斯芬克斯已经基本埋在了沙子里。

10.3  2023-01-20开罗 - 阿斯旺

图片图 52 08:11。早上7:00的飞机,由于宾馆到机场要穿过开罗城,我们只好在3:30就起床。埃及的国内航班基本上是“有条有紊”,距离“有条不紊”还有差距,但绝不是混乱不堪。不到一小时的飞机,就到了阿斯旺。尼罗河就在视野里。撒哈拉大沙漠和尼罗河绿洲交相辉映,这一直是埃及旅游的主题。

图片

图 53 09:46。抵达阿斯旺水坝。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之一,由于水坝的出现,导致上游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一直延伸到苏丹境内。这就是在阿斯旺水坝上看上游,已经不是河流,而是湖泊。大坝可谓“功在千秋,过在万代”。好在尼罗河非常清澈,极少泥沙,因此大坝暂无淤积之危险。阿斯旺大坝的发电功能使得埃及的电力充沛,还可以出口到周边国家。

图片

图 54 09:46。大巴停在大坝上,大坝上人满为患,看来阿斯旺是必游之地。建造大坝的苏联和东欧已经分崩离析,但是大坝依旧矗立。沧海桑田,世事难料,令人感慨唏嘘。

图片

图 55 09:48。这是大坝的下游,尼罗河又呈现出河流的样子。下游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坝,是英国人早先建造的。现在为了区分,就把这个新的大坝叫“高坝(High Dam)”,建设于1960–1970;而把原先的那个叫“低坝(Low Dam)”建设于1898–1902。在高坝和低坝之间,有一个很有名的神庙“菲俫神庙(Temple of Philae)”。

图片

图 56 10:42。菲俫神庙在岛上,只能坐船前往。这是我们的摩托艇驾驶员,努比亚人。这里是努比亚地区,努比亚人基本是黑人。要知道,这里距离苏丹已经不远,大约直线距离220公里。

图片

图 57 11:08。菲倈神庙(Temple of Philae)大部分是在希腊化时期的托勒密时代建造的。在埃及,这算是新建筑了。2300年前的新建筑?你这也真有点太“凡尔赛”了。要知道,在华夏,10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都荡然无存了。

图片

图 58 11:29。神庙内的柱子基本上是砂岩制作的,其比起花岗岩来要容易加工得多。

图片

图 59 11:36。托勒密虽然是希腊人,亚历山大手下的将军,但是希腊化时期的托勒密王朝并没有把希腊文镌刻在神庙里。我们看到的都是古埃及的圣书体,而且仅仅是圣书体。可见古希腊人的宽容。

图片

图 60 13:09。我们终于抵达这个对我来说最不可思议的景点——“未完成方尖碑”。巨大的花岗岩方尖碑的开采过程最终由于缺陷而被叫停,因此定格在此历史时刻,留给后人一幅信息完整的开采过程图景。这块方尖碑如果完成,将重达超过1100吨。如图可见,方尖碑的四周已经开挖完成,其实底部也部分完成。

图片

图 61 13:12。这是方尖碑四周的开挖情况,在整块花岗岩山体上硬生生地挖出这么宽和深的槽。槽的加工痕迹尤其令人困惑。这是怎么做到的?

图片

图 62 13:12。这就是槽的加工痕迹细部。这到底是什么工具导致的加工痕迹?我们的导游按照主流观点来叙述,他说这些槽是用比花岗岩更硬的闪长岩敲击形成的。我们具备理工材料背景的,肯定不会认为这样的说法可以成立。导游是一位文科教授,情有可原。这些痕迹简直像是勺子挖西瓜的痕迹。在坚硬的花岗岩上留下这样的加工痕迹,这到底是什么工具和工艺才可以做到?

图片图 63 14:57。抵达游轮。这是我的房间,顶楼(三楼),上面就是游泳池和甲板。房间不错,但是一旦上面的游泳池漏水,那我就首当其冲。
图片

图 64 17:21。这就是我们停在阿斯旺港口的游轮“La Sarah”,名字挺西方。

图片

图 65 19:39。尼罗河阿斯旺港口夜景。这是很长的一天,从凌晨3:30折腾到现在。明天一早还要接着折腾。

10.4  2023-01-21阿斯旺 - 阿布辛贝神庙 - 阿斯旺 – 科翁坡 – 埃德福

图片图 66 06:38。早上4:00起床,驱车奔向在苏丹边境附近的阿布辛贝(Abu Simbel)神庙。途中,太阳刚刚升起,照亮了沙漠。此时我们已经在路上2个多小时了。这是一个自选项目,USD160。我向往已久,对这个建于13世纪BC的拉姆西斯二世自己选址的神庙充满好奇。

图片图 67 08:55。这个神庙与其说是建造的,还不如说是挖掘的。这是在一座砂岩的山坡上挖进去的空间里雕出来的神庙和神像。外面和里面的巨大神像都是直接在山岩上雕出来的,而神庙的空间也是直接在山岩上凿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神庙是经过搬迁的,原址在距离这里数百米处。由于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原址将被淹没,在淹没之前,联合国主导进行了搬迁。这个搬迁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实际上是把整座山搬到了数百米外数十米高的新址。
图片

图 68 09:27。神殿内部。这都是凿出来的。设想一下,这本来是山体,要在岩石上掏出这么一个空间。而且,在掏的时候就要直接在里面雕刻神像。这样的工程对错误的容忍度极低,一旦出错,就无法修改。

图片

图 69 09:28。阿布辛贝神庙里的雕刻和文字。
图片

图 70 阿布辛贝神庙广角。右侧是拉姆西斯二世神庙,左侧是他的妻子Neferteri的神庙。

图片

图 71 12:04。阿布辛贝回阿斯旺途中的沙漠海市蜃楼。导游说,这样的海市蜃楼几乎每日可见。远处的“水域”不是真的,而是假象,或曰“海市蜃楼”。

图片

图 72 15:26。大约14:00回到游轮,然后马上启航,沿着尼罗河北下。我的房间正好在船头,打开房门走几步就是船头的露台。这是从露台拍摄的。

图片

图 73 17:13。今天是农历除夕。夕阳西下,尼罗河上。

图片图 74 18:14。抵达尼罗河边的科翁坡(Kom Ombo)时已经入夜。冬天的埃及,即便在这样的距离北回归线不远的地方,天黑得也是很早的。夜游科翁坡神庙,别有一番景象。
图片

图 75 18:16。科翁坡神庙和菲倈神庙相似,也是很大一部分建于希腊化的托勒密时代。

图片

图 76 18:25。科翁坡神庙里的浮雕,令人赞叹。

10.5  2023-01-22 Edfu - Luxor

图片图 77 05:26。昨天参观科翁坡神庙后回到游轮,然后继续航行到埃德福神庙。今天一早起来,就已经在埃德福了。今天是农历兔年的新年。这是游轮的3楼,上面就是露台和甲板了。

图片图 78 05:27。游轮的二楼。依旧静悄悄。
图片

图 79 05:29。游轮的一楼,这是活动室。现在空无一人,繁忙的餐厅在一楼的下面。

图片

图 80 06:41。抵达埃德福(Edfu)神庙。起早贪黑,就是为了游览埃及的古迹。古埃及人完全不会知道,他们的创造将会在数千年后导致这么多来自全世界的人梦寐以求心驰神往废寝忘食。

图片

图 81 06:45。深广的庭院。

图片

图 82 06:46。泪流满面的墙面。

图片

图 83 06:46。古代的石柱和现代的美女。

图片

图 84 07:04。两侧的墙上都是图文。这所神庙在考古上非常有意义,因为这就是一本书,记载了很多历史事件。

图片

图 85 07:09。这些浮雕很明显被故意破坏过。这些破坏发生在古罗马时期,那是罗马把基督教立为国教后,一些狂热的基督教徒以清除异教为目的而进行了这样的破坏。这也是我之所以对早期的基督教没有好感的理由。如果没有后来引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基督教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相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来说,中世纪是一个相当黑暗的时期,但是,中世纪基督教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中世纪的基督教本身也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而文艺复兴进一步促进了基督教的改良。今天的基督教和当年破坏这些文物的基督教完全不同。

图片

图 86 14:39。我们的游轮正航行在尼罗河的阿斯旺到卢克索的航线上。夕阳西垂,我漫步在游轮顶部的甲板上,环顾尼罗河和两岸,回想这几天的见闻。与其说是思绪万千,不如说是一脑子浆糊。距离抵达卢克索还有几个小时。尼罗河两岸的景色非常特别,近处的绿洲,生机勃发;远处的沙漠,沉寂荒凉。郁郁葱葱和惨惨凄凄,同时呈现眼前。

图片

图 87 14:47。百无聊赖,楼上楼下散散步,活动活动,看看内部的装饰和外面的风景。

图片

图 88 17: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千年前的诗句,用来形容眼前的景色,再恰当不过。

图片

图 89 17:19。长河落日,大漠孤魂。埃及就像是一个幽灵,很多关于它的不解之谜,足以让人费尽脑汁。

图片

图 90 18:57。抵达卢克索已经入夜,无法按照计划参观神庙了,只好留给明天。今晚就在卢克索城里看看,这是卢克索神庙的外观夜景。

图片

图 91 19:11。卢克索夜市。各种各样的产品,琳琅满目,而纪念品绝大部分出于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

图片

图 92 19:17。这些香料和干果应该是当地产品,很诱人,但是买了很难带走。

图片

图 93 20:25。游轮码头。卢克索是埃及最干净整洁的城市。

10.6  2023-01-23孟农神像 - 帝王谷 - 卢克索神庙 - 卡尔纳克神庙 - 红海


10.6.1孟农神像

图片图 94 07:41。孟农神像。巨大的石像已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但是可以想象当年的风采。孟农(Memnon)是一个希腊名字,果然这是以希腊人命名的。石像建造的时间远早于希腊化时期,但是这个名字是希腊化时期取的。

图片

图 95 在孟农雕像前,我身边就是导游

10.6.2 帝王谷

图片图 96 08:58。奔向帝王谷。路上看到有考古队在挖掘。在埃及,有许多国际考古队在工作,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是的,每天都有新发现。

图片

图 97 09:06。这就是帝王谷的核心部分,到处都是帝王们的墓冢。

图片

图 98 09:44。进入帝王墓冢。这样的墓冢在帝王谷有几百个,简直不可思议。

图片

图 99 09:47。墓冢内的壁画和装饰。人家的墓穴里这么通透宽敞,好像中国出土的墓穴从来没有这样的。

图片

图 100 09:49。令人赞叹的壁画。估计法老们都是艺术爱好者。古埃及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出类拔萃的工匠和艺术家?只有几十万人的埃及,就是全民造墓,人力也不够吧?

图片

图 101 10:22。陵墓的尽头是石棺。和金字塔相比,帝王谷的墓冢显得没有那么沉重。

图片

图 102 11:05。女王墓。这是Hatshepsut女王的陵墓。无法不赞叹古埃及人的创造力和建设能力。

10.6.3卢克索神庙

图片图 103 13:21。抵达卢克索神庙,神像都是花岗岩的。这样的花岗岩神像怎么加工出来?神像的裙摆相当薄,而中间还有这么深的缝隙,如何加工出这样的缝隙又不破坏裙摆?凭青铜凿子很难做到,用闪长岩敲打更不可能。

图片图 104 13:23。卢克索神庙里的巨大石柱,让人顿感渺小。
图片图 105 13:40。这是卢克索神庙大门口的通往卡尔纳克神庙的大道,两侧都是斯芬克斯像。
图片

图 106 13:43。卢克索神庙的大门。不经意间抓拍到了一只鸽子,和方尖碑相映成趣。

10.6.4卡尔纳克神庙

图片图 107 14:30。抵达卡尔纳克神庙,这里就是《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拍摄地。多年前在地球的另一侧看这部家喻户晓的电影时,就梦想到这里来看看。结果梦想成真。

图片

图 108 15:02。卡尔纳克神庙内部。这里是神庙内可以松口气的地方,别的地方都非常具有压迫感,巨大的神像和石柱,凌驾于你,俯视着你,让人感到渺小和恐惧。

10.7  2023-01-24红海 胡尔格达Hurghada

图片图 109 09:35。离开卢克索,奔向红海的海滨城市Hurghada的“沙漠玫瑰度假村(Desert Rose Resort)”。这里花团锦簇。

图片

图 110 10:35。房间外的景色。

图片图 111 10:37。房间还不错。
图片

图 112 10:50。度假村一瞥。

图片

图 113 11:01。红海之滨,艳阳高照,风轻水清。怪不得这么多欧洲人冬季到红海来度假。

图片

图 114 11:18。体会一下摩西过红海的感觉。心里佩服摩西真敢吹。这么浅的岸边,我都弄湿了裤子,居然摩西渡过整个红海,连鞋子都没有湿。

图片

图 115 19:14。度假村夜景。

10.8  2023-01-25 Hurghada - 开罗

图片图 116 11:12。红海度假村到开罗有6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最后走了7个小时。路上,司机下去加油,我们正好领略了一下埃及的汽油价格。1美元=30埃镑,由此可见,价格是0.25美元(1.70人民币)/升。我们说简直便宜得不可思议,结果被告知,去年的价格不到这一半。

图片

图 117 11:37。离开红海,奔向开罗,远处是红海。红海本身是碧绿的,两岸倒是红色的。这回不是海市蜃楼,而是真的海。

图片

图 118 18:52。抵达开罗“大尼罗河酒店(Grand Nile Hotel)”。导游在给我们办理入住,我们坐享其成。这个酒店和西方的没有什么差别,应该是相同标准的。

图片

图 119 19:17。从酒店房间看出去的尼罗河夜景。

图片

图 120。酒店房间。

图片

图 121 21:07。酒店有30多层,顶楼有一个旋转餐厅。为了360°看看开罗和尼罗河的夜景,决定去那里晚餐。这是旋转餐厅窗外的尼罗河夜景。

图片

图 122 21:36。这个旋转餐厅大约2小时转一圈,这是另一个角度的夜景

10.9  2023-01-26开罗 - 亚历山大港 - 开罗

图片图 123 07:11。今天去亚历山大港,一早起来先去楼下自助早餐。由于是冬季,开罗的早上还是温度比较低的,大约13°C,因此餐厅露台上没有人,大家都在室内用餐。这里的尼罗河风光相当不错。

图片

图 124 车还没有离开开罗,在清晨忙碌的街道上,看到送馕的景观,如此6个自由度的平衡,应该需要相当的训练。

图片图 125 11:09。抵达亚历山大港。这是“庞贝石柱(Pompey’s Pillar)”,其实这个石柱和庞贝没有关系,无论是凯撒时期的三巨头之一的庞贝(Pompey)还是庞贝(Pompeii)古城。这个石柱是为了纪念罗马皇帝Diocletian,在298–302 AD建造的。石柱由整块花岗岩制作的柱身置于花岗岩基座上构成,总高33.85米。
图片

图 126 12:40。亚历山大港的地中海风光。这些船都是渔船,这和在地中海对面的雅典一带不同。在雅典,停泊的几乎都是游艇。亚历山大港天蓝水清,只是空气略有污染。

图片

图 127 13:17。这是古海防堡,建造在原来的灯塔遗址。灯塔由于地震早已倒塌,而这个城堡是中世纪时期建造的。亚历山大港基本上没有什么古迹,曾经建都在这里的托勒密王朝的众多辉煌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比如亚历山大港灯塔和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希腊化和托勒密时代是学术中心,很多如雷贯耳的科学家都在这里学习和研究过,比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里斯塔克、埃拉托色尼、盖伦等等。

图片

图 128 21:11。回到酒店,感受现代化的开罗和埃及,窗外尼罗河和开罗的夜景。

10.10  2023-01-27开罗 - 孟菲斯 - 开罗 - 巴黎

图片图 129 07:43。今天下午就要离开开罗回巴黎,飞机是18:45起飞,正好利用上午去一下孟菲斯的Saqqara,那里有最早的金字塔,也就是Dioser阶梯金字塔。这么早就赶到了,结果还没开门,我们只好在外面等候。这辆红车就是我们租的。大门上写的是“Saqqara Archeological Site (萨卡拉考古场地)。

图片

图 130 07:47。隔着大门先来一张最古老金字塔的照片。

图片图 131 08:52。发现了埃及的一种石柱,其柱身和古希腊的多利安石柱非常相像。可见,古希腊人是从埃及这里借鉴了多利安柱的柱身设计。
图片

图 132 09:29。Djoser金字塔是一个封闭的园区,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门。

图片

图 133 09:33。近距离看Djoser金字塔。当时想等这几个人走了再拍照,但是这几个人就是不走,没办法就只好把他们拍了进去,作为金字塔尺度的对比。这几个人肯定是搞金字塔研究的,讨论不休。此金字塔建于2670–2650 BC(第三王朝),砂岩结构,高62.5米。这座金字塔问世不到100年,比这个大得多的胡夫金字塔就出现了。

图片

图 134 11:26。回到酒店,最后看看窗外的尼罗河和开罗,说声再见。然后奔向开罗机场。

注释

[1]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