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慎《花卉山水人物图册》题跋四篇

 栎阳钓晚 2023-03-05 发布于贵州

题跋七 

题跋八

题跋十

题跋十二

《花卉山水人物图册》题跋   黄慎作  册  设色绢  纵36.9厘米、横28.4厘米(每页),南京博物院藏 

  黄慎(1687—约1770),清代画家。福建宁化人。初名盛、胜,字恭懋,别号瘿瓢子、东海布衣等。擅人物、花鸟、山水。人物师法上官周、陈洪绶等,绘画题材广泛。黄慎多将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以及生活中的劳苦人民形象纳入画面,形象刻画细腻、严谨、生动。晚年又引狂草入画,用笔粗犷、气象雄伟,画风豪放热烈、纵横恣肆,设色清妍秀雅。山水师法倪瓒等人笔意,简约疏宕、清远开阔。其花鸟画师法徐渭等,善于从写生中提炼优美的意象,简洁畅快,自成一体,对齐白石等后世画家影响甚大。著有《蛟湖诗钞》。黄慎不仅是具有独特个性和艺术天分的杰出画家,也是一位具有精湛造诣的书法家,他的狂草书尤其为人所称道。其草书师法王羲之、王献之、怀素,颇得章草笔意,而草书上的精深造诣亦对于黄慎的绘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南京博物院所藏《花卉山水人物图册》中的题跋即是颇能反映黄慎书法艺术特点的精心之作。

  此套《花卉山水人物图册》共十二处题跋,在此,我们以第七、八、十、十二开为例请大家欣赏,该四篇题跋释文如下:

  第七开:

句吴有才子,衰鬓走长安。

地自南来暖,天从北去寒。

关河乍相见,风雨别犹难。

我亦羁栖者,空教惜羽翰。

      送赵饮谷北上  

昔别大江舟,春城忆石头。

疏闻竹杪雨,泠过木樨秋。

诗剪西昆体,书飞涯海邮。

弟兄情墨绶,遥望出皇州。

怀敬梅伯仲,宁化黄慎  

  第八开:

知君苦好道,何事觅头童。

高知鲁连士,狂怜阮籍容。

袖云来白岳,骑鹤过江东。

大雅锄荒落,冥鸿上远空。

  送汪瞻侯  

归家岁已暮,梅放隔年春。

女渐知言笑,妻原甘食贫。

盘分新菊甲,镜里旧儒巾。

却怪昌黎腐,穷文送此辰。

除夕  

     第十开:

苍髯江左客,幕府擅风流。

竹叶三分月,春风十四楼。

我归盘谷老,君订武夷游。

执手淮安道,依依上小舟。

留别白长庚  

惯得江山趣。扁舟是客庐。

浪游忘岁晚,何暇叹归与。

朝盥鄱阳水,暮烹湖口鱼。

举杯迟月上,光照半舱书。

舟中作  

  第十二开:

得拜先生庙,空堂山四围。

文章留大雅,礼乐见当时。

黄叶随鸥下,寒云带影飞。

满江烟雨色,独载一船归。

谒曾南丰先生庙  

荒园人不至,春老麻成丛。

三径空生绿,一花开更红。

山蛛牵晚霁,野鸟逐高风。

满目幽栖意,题诗寄何公。

荒园  

  此《花卉山水人物图册》题跋行笔干脆利落,给人以迟涩、劲整、秀美之感,于粗服乱头中见秀美的审美意趣。在书法中所呈现出来的如“疏影横斜,苍藤盘结”的审美意象,进一步将黄慎内在的精神世界于其中展现出来,营造出“字中有画”的神韵,不愧为扬州画派诸家中将草书创作与绘画创作紧密结合的一代杰出艺术家。

  黄慎此件《花卉山水人物图册》题跋在章法布局上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由于他的书法学“二王”,多出于章草,很多笔意从章草脱化而出,更从怀素以及黄庭坚、祝允明等人的笔意中寻求自己的审美元素和艺术风神,因而在行气中多注重笔墨的气势贯通,突出点画的具体形态,于不断的疏密聚散中展开章法布局,忽断忽连、呼应顾盼,给人以气势雄伟而铿锵有力的节奏感。黄慎此册页各题跋均以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或虚实对比,或通过上下大小字体的变化进行章法安排,并且以笔势和字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然之势使空间自然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落英缤纷、流荡峻伟的特色。而如此浓密、紧凑的布局安排,也让人感受到徐渭以及祝允明草书的某些特点。黄慎既注重空间上奔腾跳跃的气势,同时也注重行气中静谧沉静气息的运行和停驻,因而使其既有纵横奔放的跃动之势,又有沉静蕴藉的内在精神气息的停留回环,从而弱化了怀素、黄庭坚、祝允明等人因过于严紧雄放、过于注重自我情感宣泄而造成的紧张感,同时也保留了他们在空间上注重开张、奔放的一些布局特点,于奇崛狂逸中见本色,展现出独特的面貌。

  此题跋在间架结构、结体上亦颇有特色。首先,草法精熟,字法结构严谨精美,保留了章草以及王羲之单字结体的传统,很少见多字联为一体的结体,与明末以来比较鲜明的连绵体草书拉开了距离。同时比较重视空间上的展开,结体多大小、长短、肥瘦呼应,加以浓淡墨色的变化,自然呈现出节奏感和丰富性。其次,在空间结体上表现出向四方积极拓伸的布局特色。该题跋每字结体基本以纵势为主展开,同时兼取横势,形成了向四方辐射、外拓的特点。且只见简括的字形,将间架、结体向线条、笔顺和点画上转化,字形弱化,从而在视觉上呈现出只见点画离披,不见基本字形的结体特点,有着非书非画、亦书亦画的风格特色。此《花卉山水人物图册》题跋线条劲锐严整、豪放雄强,由于多方折顿挫笔法的运用,笔画转折分明,加以干枯、飞白以及或迟涩或迅疾的笔迹,使笔力呈现出劲健雄浑之感,如精铁兵器撞击,给人以相当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