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快速高效阅读一本书,4个方法把书读好

 新用户1527LoSV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王京的成长日记  第013篇

很多人觉得读了书没有用,不是因为读书没用,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读书。
 
很多人读书不过是一种文字的散步,把读书当做了一种打发时间,一种高级的休闲而已。
 
如果,你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真的能够获得进步,那么可以用以下的4个方法。
 

01
寻找触动点
 

大部分人读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非常在意形式上的完整。比如很多读者,自己每读完一本书,都要系统地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华,还要画出思维导图,似乎只有这样做才意味着自己认真读完了一本书。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在阅读时,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触动点】。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
 
书读完之后,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
 
只有它能真正的触动我们,才能让我们发生真实的改变,这本书就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不要觉得太可惜。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里面,知识太多了,根本学不完,不要贪心,每天能真真正正的吸收一两点,已经非常非常棒了。
 

面对生活中信息的滚滚洪流,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它能让我们免受洪流的冲击,从容而体面地行走在人间。

 

02
学习和自己有关的
 

有记者目睹了《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的作者泰勒·考文读书的过程:
 
他读的10本书中往往只有1本是从头到尾读完的。一次,考文带着一大摞新书在机场等飞机起飞,他一边翻书一边跟记者聊天,2小时过去了,飞机快起飞了,考文也翻得差不多了。他留下一两本,把剩下的书都丢给了记者说:“你要感兴趣你就拿走,你要不感兴趣就直接扔了吧。”
 
普通人觉得要是不把书读完,实在是对不起作者或是自己花出去的钱,但经济学家考文却觉得他这样做很划算。
 
因为只有真正和自己有关的内容才对自己有用,在这个注意力非常匮乏的时代,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书或是书中所有的内容都读完。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
 
把握“与自己有关”的筛选原则,才会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时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03
启动深度思考
 

胡适的英语老师王云五先生是这样自学英语写作的:找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读几次以后,把它翻译成中文;一星期之后,再将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翻译期间绝不查阅英语原文;翻译好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失误和不够精良之处。
 
如此反复练习,王云五先生积累了扎实的英文功底,为日后从事英语教学和出版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精英往往直面核心困难,努力地进行深度钻研,生产内容。
 
请注意,遇到这种困难才是深度学习真正的开始!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否则人生之路势必会越走越窄。
 

04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知识、一个道理、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外行人也能听懂,那么这些知识、道理、事情十有八九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这是打通输入和输出的任督二脉。
 
经常输出的人往往成长得很快,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写在最后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当你运用那些知识践行那些道理时,相关细节就会源源不断地显现在你的视野里。到那时,你不仅能成为认知上的强者,也会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点赞收藏,把方法运用起来。


如果,你觉得分享对你有帮助。

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无比感谢!

接下来,我会持续输出干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