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赫尔曼•黑塞在堤契诺(堤契诺之歌)书评

 置身于宁静 2023-03-05 发布于浙江
         中国的文学中从来不缺少描述自然生活的文字。究其原因,古代大都是战乱或政治的缘故,文学家们被流放到远无人烟的蛮荒之地,与大自然第一次亲密接触;现代的呢,则是因为厌恶城市文明,想返回古典简朴的农业社会,所以作自我流放之举,主动拥抱自然。这种自然文学的楷模古代的当然是屈原和陶渊明,至于现代的我想来想去最佳代表还是刘亮程(代表作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和韩少功(代表作《山南水北》)。说实话,对文人描述田园自然生活的文字,我从来没有好印象,对古人尚且没有好感,更何况是现代人。以韩少功的《山南水北》为例。这位担任海南省文联主席等众多要职的著名知青作家,自称对农民有着深厚无比的感情,因此生活起来也别有风致,一年之中半年时间居住在城市,另外半年时间选择隐居乡野,过一种“你挑水来我种田”的农耕生活,《山南水北》正是这种乡村生活的点滴集结,一经出版,很受城市大众知识分子的喜爱,多夸为文字灵清自然,有山水的精气,乡野的韵味,如此等等。其实,这样的文字不能说不好,用文人的笔调说土话,文人的眼光看乡野自然,韩少功的文字算不错的了,但是不知怎地,我读之后还是颇为失望。自然,乡野,农村,在他的笔下只不过还是他远距离观照/书写的对象而已,所谓的拥抱自然,回归乡野,更多的还是一种文人故作的姿态罢了。
这篇小文当然不是接着谈韩少功的《山南水北》,而是赫尔曼·黑塞的《堤契诺之歌》。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期整理并翻译出版了德国著名作家黑塞的文集,包括《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婚约》等小说以及《堤契诺之歌》这部散文集。黑塞的小说一向以其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著称,行文更是别具一格,“时而有怪异的孤僻行径及逃避时间和世界的举动,时而带着诙谐般的愠怒,时而有着无法捉摸的渴望,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精致最纯粹的智力尝试和努力”,托马斯·曼如是说。我记得《海德堡岁月》写到了赫尔曼·黑塞。桑巴特开篇劈头就是一句,这个冬天我们读什么?赫尔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哦,还有比这种方式更直白热情的表达出对一个伟大作家的热爱么?但是,在众多黑塞的厚重的作品中,我却独独钟情于那本不起眼的《堤契诺之歌》。有评论者说,黑塞的散文是他长篇小说的注脚,将其内心的渴望、焦虑和无奈表达的淋漓尽致。我无法理解和认同这种无稽之谈。我更多的愿意把《堤契诺之歌》当作真正的拥抱自然之书,而把黑塞称之为“自然之子”。和开篇提到的那些用姿态书写的作家不同,黑塞的文字,所透露出的那种对自然真切的迷恋,对融入自然强烈渴望,对作为一个自然之子的向往,渗透在《堤契诺之歌》的每一篇文字,每一首诗歌,每一幅风景画之中。我一直深以为自己对描述景物的文字是迟钝的,平时最烦心就是阅读那些游记之类的文字,就是在阅读小说的间隙遇到了景物的描写也往往匆匆翻过。但是读黑塞的《堤契诺之歌》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宁静,平和,自然。我仿佛在黑塞的文字中迷失了,消逝于山水画的淡淡的印迹之中,所谓与天地同呼吸,与自然心脏共跳动,就是这种文与人同一的感觉吧。
黑塞说,我守着堤契诺,我住在山林之中。他坐看繁花,观察蜥蜴,研究蝶与蛇,速写堤契诺古老的村庄,描绘如虫蛹般的斑斓山谷及西方的靛蓝湖泊。褐色的壁虎、孔雀般碧绿亮丽的大蜥蜴、翅膀透明宛如玻璃的蜻蜓、河边肉桂色的小蛇、阳光灿烂的山坡石洞中肥胖的大锦蛇全都是他的知己。他知道松鸭、啄木鸟的巢在哪儿,也熟悉燕子、天蚕蛾与西班牙大锦蝶的栖息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漫步,休息,作画,既悠闲又忙碌,我对这里的森林、田野、葡萄园、花园与人们,了若指掌”。这已经不是炫耀自己多么的熟悉堤契诺,多么熟悉自然,多么熟悉这片土地。难道你还没看出来么?这是一种从骨子里喊出来的骄傲,为能在这片有生灵的土地上生活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在这之前,除了那些亘古如昔的生活在这里的农人们,还有谁为能生活在堤契诺而感到如此的骄傲呢。
与此相对的是黑塞对城市文明的态度。他说他无法接受生活周遭缺乏根本的内涵及真实的风景;他无法忍受住在现代化都市里,住在那些看似实用却光秃秃的建筑中;他无法生活在充满替代品和失望之中,“果真如此,我很快便会死去”。黑塞对城市文明的绝望是始于生命个体的性灵遭到扼杀的恐惧。在1946年的《歌德奖答谢辞——兼道德化思考》的演讲辞中,黑塞提到说,我们人类之所以会堕落至此,全拜两种精神病之所赐:一是技术狂,一是民族主义狂,这两样东西决定了今日世界的面貌及其自我意识,赐予我们两次世界大战及伴之而来的后果。他坚信“抵抗这两种世界病是今天全世界思想界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思想界存在的理由。我一生为此服务,我的力量就像是江河里的一小股波浪”。
知道为什么他选择在堤契诺生活了么?“我在堤契诺发现的不只是赏心悦目的事物,更有孕育了数千年的文化和传统……在贺拉斯时代,人们已是如此地过着生活,今日,也依然如昔。”其实,在堤契诺的生活,不是黑塞长篇小说的注脚,而应该是那个生灵涂炭的动乱时代的注脚。
思郁
2007-9-20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