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荒草掩盖的明烈女墓,埋葬着不堪倭寇之辱自刎身亡的18岁大娘

 驴游记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这些年在广东游走,发现自南宋至今,岭南节烈义士还真不少,抗元义士伍隆起、熊飞、张镇孙、马南宝……抗清英雄陈邦彦、陈子壮、张家玉……抗日将领邓世昌、蔡廷锴、薛岳……每一次面临外敌侵辱,广东人总能挺身而出,特别是南宋和南明,广东两次成为汉族文明最后的庇护地。

    我之前也写过抗元义士伍隆起(《广东一座700年古村名为香头坟,背后却是一段国破人亡的历史!》)和抗清英雄张家玉(《东莞一座大坟,藏在居民区内,记载着一曲反清复明的悲歌!》)的故事,最近在台山广海古城,又偶遇一座明代烈女墓,深入荒草湮没的坟茔探访,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如果你走过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大概会记得经过台山市时,有个叫做广海镇的地方,有的人可能还知道广海是个渔港,可以吃海鲜买干货,但鲜有人知道广海是一座古城。

其实广海卫的历史比天津卫还要久,在明朝就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军事城堡,这个我之前也写过,由于广海卫屡次被倭寇和匪患破城,所以说是一座非常悲惨的古城(《广东最悲惨的海防古城,建城比天津早,曾被倭寇攻占血洗!》

广海卫城的规模曾经也很是庞大,据清道光年间的《新宁县志》记载:广海寨城阳江镇辖水师中军游击守备驻扎所,周围一千零二十四丈,垛口八百七十四,敌楼一十五座,窝铺四十二间,四门城楼四座,月城楼四间。在寨城东北郊,设有官兵操演大较场,建有演武亭一座。

而如今广海卫城城墙只能在山上寻得一点残垣断壁,这些城墙遗迹正是明隆庆年间,广海城被倭寇攻破后,官府痛定思痛,于第二年大规模修建的。

其实整个明朝年间,广海都饱受倭寇骚扰,明成化三年(1467年)巡视海道副使徐海刻下的“海永无波”四个大字,就是对广海卫城抗倭历史的最好记录。

“海永无波”看似是祈求风平浪静,这个“永”字甚至还专门做了点处理,上面变长的一横,将水完全压住,除了字面上的意思,“海永无波”其实更是期望海面上不再有海盗倭寇,天下太平。

由此也可见,在明朝,广海军民是如何痛恨倭寇,渴求海上平安。

广海城历史上记载最悲惨的一次破城大概是明隆庆四年(1570年),正月倭寇攻破广海卫城,据城46日,杀戮3000余人,官民房屋大多被毁。

而我这次要说的明烈女墓故事,正是发生在明隆庆四年倭寇攻破广海城的那46个日日夜夜。

烈女叫做彭大娘,刚开始我以为烈女是位大娘,后来查找资料才知道,这名死时不到19岁的女子姓彭,名字叫做大娘,这取名貌似有点随意了。

明烈女墓就位于365省道奇石村附近,旁边有家家私店,导航的话可以导奇石村卫生站。

穿过已经完全被荒草湮没的小路,准备探寻一段400多年前的刚烈故事。

隐约可见草丛中修缮过的墓道,据网络资料,现墓址是1994年迁至此扩建,1999年4月,在旅港乡亲的募捐下,重修牌坊、诗词石刻、墓志、烈女亭、墓道、花岗石浮雕等,使湮没多年的烈女坟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城西马鞍山上。

20多年又过去了,牌坊、诗词石刻、墓道等一切尚在,但又被荒草湮没了。

彭大娘到底是谁?据《广州府志》载:“明彭景祥之女,世居溽城,年十八,未适人。自隆庆四年,倭赋人寇时,掳彭欲污之。彭厉声骂贼,触刃而死,僵尸三日,面色如生。贼去,邻里怜而葬之于马鞍石。惜一门被陷,未得旌表;其坟遂荒落焉!”

《新宁县志》载:“彭大娘,矬峒彭景祥之女。明,隆庆四年,倭贼入寇,捕而欲污之,彭触刃而死,三日其色如生。邻里收而葬于溽城西门外车轮石。惜其父母兄弟皆死于贼,遂致湮灭,不能旌表!”

府志和县志记载的意思差不多,大意就是彭大娘是明代广海统领彭景祥之女,世居广海,时年18岁,未婚,明隆庆四年(1570年),倭寇攻破广海城,倭寇头目率贼众搜掠至彭家,见其貌美,欲施强暴,彭大娘不甘受辱,厉声骂贼,自刎殉身。死后僵卧三日,面色如生。邻里乡亲感其节烈而葬之。可惜父母兄弟均被倭寇杀死,不能旌表她的节烈。

到了清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肇庆府的孝廉梁樵石来此拜祭彭大娘墓,不由得感叹:“古往今来陷贼手者多矣,从未闻有如是之贞烈者,况巾帼乎?安可令其埋没而不彰也”。于是赋诗镌于墓左之石上,并上表朝廷。

当然,这个梁孝廉当年拜祭的彭大娘墓,并不是现在这座,不过重修后,人们还是按照历史记载将诗文纂刻于此。

大概是梁孝廉的诗文还有些作用,过了几年后的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广海彭族捐款修坟,墓貌一新。从此,文人雅士来此拜祭多会题诗刻字,将彭大娘的节烈事迹代代相传。

1938年12月,全面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台山县长覃元超为了激励邑人抗日救国,大规模修缮抗倭烈女彭大娘墓,他命人移来台城学宫的石牌坊,加工琢磨,矗立墓前,牌坊正面刻有时任广东省主席吴铁城题词:“正气长存”、“保节”、“存贞”。“一死关夷夏大防,取义成仁,谁道须眉胜巾帼;千秋留天地正气,型风励俗,我从儿女拜英雄”。并运来端州青石一块,重立墓碑:“明烈女彭大娘墓”。墓碑揭幕之日,台山及附近军民数千人云集坟前,祭奠烈骨忠魂,誓死抗日。这大概是烈女墓有史以来最高光的时刻。

可惜清朝和民国年间修缮的墓,到了文革期间,墓地被开垦种植,周围大大小小的石头都被爆破,用作建筑的材料,石刻无一幸存。彭大娘墓消失了,直至上世纪90年代旅港乡亲倡议重建烈女坟并迁至现址。

虽然今日之烈女墓已经不是明清民国之烈女墓,但至少彭大娘的刚烈故事得以重现,让人们记得,400多年前有过这么一位不堪受辱,自刎而亡的18岁女子。

广海卫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城,只是很多故事都犹如荒草中的彭大娘墓一样,被湮没在时光的长河中,还等待有心人去重新发掘。

    寻访一座墓,记录一个故事,没想到烈女墓背后,正是广海卫城历史上的至暗时刻,可以想象,城已破,男人皆战死,倭寇烧杀抢掠,血洗广海,46天后才退去,留下一片废墟和遍地尸首,而其中有一位18岁的年轻女子,就叫做彭大娘。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