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脉穴名解(下)

 昵称65820384 2023-03-0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膻  中
《灵枢·胀论》云:“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盖指心包膜部位而言。本穴内景,正应心包外腔,故名“膻中”。体会宫城之为用,则其应症,可想而知矣。
《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膻中为臣使之官”,盖古时称君主所居为宫室,故由宫庭再进,而臣使在焉。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脏外卫充盈之气也,俗称心气,又名中气。倘中气有所减损,则人体各部之气,均来填补。犹诸侯之会师勤王者,故又称膻中为气会,又称为“上气海”。以诸气有时来归也。有因此中气之伤,致人体全局之气因之消弱,即此理也。故本穴能治一切气分之病。由此宫城再进,则玉堂宣室矣,此盖古人寓言取譬者也。本穴主治颇关要害,故 《针灸大成》示人禁针。但实症可以浅刺,虚证灸之。

玉  堂

玉,贵称也;堂,正室也,即主人治事处也。犹衙署正厅称为大堂,法官执事,称为过堂,又称人家长为堂上。古人以心为中主,故尊心之所居为“玉堂”。此之所谓心者,即胸腔中正之气也。

按尊贵所居,固应属阳,然贵之至极,则守卫森严,反有阴森气象。此亦物极必反之义也。本穴主治心烦、咳逆上气、胸膺骨痛,均属阳中之阴证。

紫  宫

本穴在华盖穴之下。《黄庭经》华盖注谓“华盖之下多清凉”,即以清凉之气引动肾气上布“紫宫”。按《洛书》云:“离为九紫。”离属心火,紫为阳极之色,物极必反,而现胜己者之化。故紫色较赤色为黯。黯,近于黑。黑,属水,水能克火,故曰胜己。宫,为尊长之居,故曰“紫宫”。《黄庭经》注云:“心为绛宫田。”绛色为阳之正,紫色为阳之极。阳极则反阴。犹政令之极,则为严秘。故君主有宣室,犹枢秘院掌政令之秘。在未施行时,反象严秘之阴。故本穴治症,为胸满、气逆、烦闷、呕咳等阳中之阴证。治多同于玉堂。

按华盖、紫宫、玉堂、巨阙诸多称谓,乃道家寓意之言,俱是人体虚灵主要部位。勿以其有似迷信,而斥为异端也。

考东方哲学,始于黄老,中医文献,以 《内经》为先。其中名词术语多与道家淆混。因当时中医尚未独立学派,只是混于道儒之间耳。故传统医学名词,在近期难与道派划清界限。其合于生理病理者,无妨存其原貌,以证我国先代研医之奥,亦古为今用之一道也。

华  盖

《内经》云:“肺者脏之盖也。”按“盖”具覆护之意,犹屋宇之覆护内容也。揆之人体,肺脏居胸腔之最上,故养生家喻之为华盖。创穴名者,体会此意,即名本穴为“华盖”。《天文应象》注曰:“华盖七星,其柄九星,列如盖状,以荫帝座。”正与肺脏之覆护心脏意同。

人身五脏,肺喜清凉。《道藏·黄庭经》曰“肺部之宫似华盖”“过华盖下清且凉”。详“过”“且”二字之意,非仅谓其部位处清凉,且此外更须得清凉之气以济之也。

华,繁盛也。人身正常之气,行驶至此,为阳之盛极。而本穴两旁,为足少阴经之彧中穴。“彧”即繁华茂盛之意也。中医对人体各部均以阴阳五行括之;又以五行本性生克制约,各应所须以济之。如肺脏多喜清凉,故引肾水之气,上布胸中,以相调济。肾经之神藏穴,平任脉之紫宫穴。即坎一之肾阴,调离九之心阳也。肾经之彧中穴,平任脉之华盖穴。即起阴潜之肾水,滋娇柔之肺金,使各得自然之宜,而成其繁茂之盛也。此乃天成之水火升降,亢承制约,互调寒热,使归温凉,无太过不及。则阴平阳秘,病安从来。养生家巧得此理,施于有为,所以能养生也。

观此经气流行,配调相济,人体先天,已经造定,而为后天生生之本。彼养生家守此妙道,调摄之耳。医药家藉此外界物质,攻补之耳。针灸家则就人体自有功能,抑扬之耳。同是养生之道,而作用不同也。

璇  玑

北斗第二星为璇,第三星为玑。北斗自转,璇玑随之。故测天文之仪器,名曰混天仪。仪上枢轴,亦名璇玑。其轴总摄全仪旋转动力之源。人之胸腔,犹混天仪之笼廓。本穴居胸腔之上部,犹璇玑之持衡(即把柄也),因名本穴为“璇玑”。

养生家以璇玑为喉骨环圆动转之象,文学家以璇玑为珠玉之别称,均喻其为圆润光滑也。统此诸说,同一意义。再考其所治诸症,为喉痹、咽肿、胸满涩痛等等,是其功能富于滋润滑利,有通滞去瘀消肿之能,以治干涩枯燥之症。操针术者,意会此理,以为运用本穴之则。

天  突

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于胸腔之最上,其功用为通。刺法使患者含胸延颈,术者下针卧之,循胸骨内缘向下探刺,导引滞塞之气上通。俾郁气淤痰之在胸臆者,得以爽利涌出,故名“天突”。即气向上通也。

突,奔冲也;又烟囱也。取名“天突”,喻犹胸腔之囱突也。“按摩书”有点天突法。张寿甫 《衷中参西录》言之最详,兹不赘述。

早年,余诊一妇人,因大怒气厥。拟以回阳九针刺之,甫刺哑门一穴。一铁路老工人突然走入,呼令去针,余急拔针。彼令一壮妇人抱扶患者端坐。另一妇人以中指探其天突穴。叱令用力,再用力。患者忽然啊的一声,大哭而苏。余谢不敏而退。后余仿用此法,通痰导气,多收捷效。愿同道共识之。应知非医人而有医术者,比比也。

图片

廉  泉

舌下孔窍,名曰“海泉”,人口津液出此。本穴在结喉上缘,凹陷处,内通舌下“海泉”。刺本穴,口可生津,故喻之为“濂”。“濂”,为潮水最盛之词。我国旧俗,以中秋节后数日为濂水之期,期间潮水最大,简称濂水。因名此穴为“廉泉”。濂,音廉,义同。

先哲有言:“在气道滋之以津,在食道济之以泽。”源源为津,沛然曰泽。养生家以口喻海,舌下有穴,名曰“海泉”。下腭舌前凹处,喻为“天池”,又名“华池”。喻舌为赤龙,以舌搅扰口中,即可生津,俗名“赤龙搅海”。

本穴内通喉咽,上达腭池,以舌搅口,可以生津润燥,与手少阳经之液门穴,有同功焉。本穴为阳维与任脉之会穴,故其功用偏于阴也。

余曾体会天池之水,源源若泉,经过咽喉,降沥胸腹。内润脏腑,外泽肌腠。犹地泉之水,渗透上滋也。《针灸大成》谓本穴治咳嗽、上气、吐沫、难言、舌下肿、舌根缩急、口疮、舌强涎出、不能食诸症。均取其功用在舌与水也,故名“廉泉”。

余未学医时,曾见某老医治重舌,灸颐下四五壮,则舌上小舌缩萎,渐渐收入而愈。及余学医尤念念此事,迨行医数年,乃知其所灸者即廉泉穴也。再再思之,古法确有独到绝妙之处,一旦失传岂不可惜。又思此老医妙术何只独此一招,天下老医,富绝技者何只此老一人,此老医死去多年,今日思之尚有余痛。

承  浆

所谓“承浆”者,指口内承受浆液处而言也。养生家称此液为琼浆玉液,乃由舌下渗透而出,汇于天池。天池者,乃舌下津,经舌尖向上舐送,由上腭膛翻转向后下方流降,流入咽喉,降至接近廉泉穴处,受舌咽挤迫而下咽。

本穴内通舌下,正应口内天池。天池既为口内储蓄津液之处,故名为“承浆”,又名“天池”,又名“悬浆”。“悬浆”,则喻口水出天池由咽喉下行,有如瀑布之凌空而下也,故名之以“悬”,而曰“悬浆”。若徒自面观之,则仅沾受饮食之余沥耳。

本穴为任、督二脉之交会,故治牙疼、口噤等症。又为足阳明经左右交叉通过任脉之会穴,故并治口、邪风、半身不遂等症。凡穴在交通要隘,虽小穴而有大用。亦居重要穴位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