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加上饶市一模研讨会有感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3-03-05 发布于江西

刚刚结束了上饶市一模考试,也有幸参加了在上饶中学举行的一模分析会。今天听了三场报告,最大的感触就是优秀的教师一定都是善于思考,勤于研究的人,也一定都是非常重视细节的人。现在就把我参会后对我感触最深的几点记录下来以备忘。

一、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

出题老师是按照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原创的市一模政治试卷,通过结果分析发现了学生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如下:

1.书写问题

高考对卷面的要求是辨识度要高,要让改卷老师老师一眼就能认出来你写的内容,并且提出高考阅卷鼓励给满分,对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考卷可以直接给满分。而对书写潦草的考卷,会影响给分,假设每一点都少给一两分,整个文综卷最后字迹潦草的同学得分比书写规范的同学少十几二十分是非常常见的。还有九十四天要高考,务必要要求学生作答时做到卷面整洁,条理清晰,写错了字的时候不要涂改的太明显。这个几点只要平时注意,是能够做到的,特别是对字迹比较潦草的优生和临界生,只要在平时刻意去练习,养成这个作答习惯不是一件难事。

2.审题不清

在平时讲卷子的时候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做选择题的时候,部分同学根本就没有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就盲目地选出答案。根据实践经验,我发现的审题不清楚的几类典型问题如下:

第一,没看清题目要求。常见的设问有“能/不能反映的是”、“题目体现的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道理有”。如果没有看清楚设问,就会选出错误答案。第二,题干的侧重点没理解。题干的关键词有“为了实现/解决…党和政府企业怎么做”,这个题干的核心主旨在于实现前面的目的,后面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服务的,所以,作答的时候,无论是措施还是意义,都应该围绕能否实现这个目的服务,否则,就是审题跑偏。又比如,“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较好…,但是…存在问题”,像这种先扬后抑的题干,侧重点往往是在“但是”后面所暴露出的问题上。又比如“政府/企业/党这么做,旨在…”这种叫学生选目的的题目,就不能选不是根本目的而只是客观结果的选项。还有一种题目是选项因果颠倒,目前考过两次,其一是传导题“企业加大创新力度…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属于典型的因果颠倒。还有一题也是传导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基础不牢

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不能理解课本原理真正内涵。比如说我国民主的三个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这个内容不少学生能做到张嘴就来,但是,通过素材来选到底体现了哪一个,就会难倒不少学生。比如,人民政协的三个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学生对这些职能的名字肯定很熟悉,但是通过材料政协委员所做的事来选职能,很多人又做不到,类似的例子还会有很多,所以这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不能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课本原理,单纯考记忆的题目在高考试卷里是少之又少。

4.能力缺失

高考主要考察的关键能力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得懂)、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用得对)、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写得清)、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讲的透)。现在展开来分析一下。

读得懂。这一点要求学生理解明白题目到底在强调什么,究竟是在叫我们做什么事情。抓住题目的核心意思,我们在作答的时候就能排除跟核心意思无关的干扰项。有一些选项,题目里面也有涉及,但不是题干的核心思想,是属于干扰项,具体例子在上面已有列举。

用得对。这一能力要求学生要准确理解记住原理,自觉调用原理。在材料题里面往往会有不同的主体(如政府、人大、党)做了很多事,学生分析材料的时候要准确调用相关的原理,要精确滴灌,不能大水漫灌。

写得清。这一能力要求学生会把题目信息转化成专业术语,也就是作答要点。比如,题目里强调企业科研投入很多,要自觉联想到“创新发展理念”;如果看到政府在减免税收,要联想到“财政作用/宏观调控”。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把材料翻译成专业术语(课本原理)。不少学生喜欢照抄素材原话,这是高考大忌。

说得透。这一能力要求学生材料分析的时候要和原理内容密切相关,这也是我在平时讲题的时候不太重视的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把素材归纳,用来解释我们调用的专业术语/课本原理,这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提高。

   二、优秀教师该有的态度

通过聆听三位专家的报告,非常触动我的是他们对待政治学科教学的态度。他们对高考的要求、学科素养早已融化在血液里,并且能自觉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他们对于高考真题已经分析了很多遍,并且梳理出了自己的见解,把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了自己的归纳。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碰到一道能开阔自己思路的题目会觉得很欣喜,并且会留下文字记录,留待日后有机会和大家做交流。从他们课件所展示的内容来看,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题库,都非常重视细节,并且也有自己的原创题,广泛学习的最后一定是输出,模仿改编的最后一定是原创,这也是一位教师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至少我看到我身边的优秀教师都是如此,最怕的就是教书很多年后依然原地踏步,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启发

向优秀看齐,今后我要多研读教材、真题,学会主动归纳总结,勤于积累,在个人公众号上多记录一些和教学相关的心得体会,碰到好题勤加分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