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流】王继祥:关于最近托盘标准化的几个热点问题辨析

 karterqwbejbtf 2023-03-06 发布于湖南

王继祥:关于最近托盘标准化的几个热点问题辨析 

编者按:最近有股风,要推动修改中国托盘尺寸标准,增加中国托盘标准的尺寸规格,提出把1200mmX800mm纳入到中国托盘国家标准规格中。此风越演越烈,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并得到了一些领导、企业响应和很多专家的认同,让老王觉得应该站出来说几句话了。 

今天老王针对上述问题和托盘标准化的几个热点问题展开辨析。所谈为个人观点,站位是国家立场,观点犀利心肠热,不免言论偏激,知我罪我,笑骂由人!王继祥

图片

 热点问题之一为什么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只推荐一个尺寸规格的托盘?

 王继祥中国属于物流后发展的国家,早期对托盘标准尺寸规格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此在1996GB/T 2934国家托盘标准中等效采用了ISO 6780推荐的四种规格托盘标准。 

国际标准组织推荐四种规格是考虑到了各国托盘尺寸标准不同,也难以短时期内统一的现实。中国直接等效采用ISO推荐的全部规格尺寸标准,托盘尺寸标准杂乱不一,多标准就是没标准,这有当时的历史局限,很正常。

图片

图:国际上主要国家托盘标准规格 

我们必须知道,托盘是最基础的物流标准,在物流大系统中,托盘标准要与卡车、铁路货车、仓储货架与叉车货叉相协调;同时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货物单元,托盘又往往是物流系统不同主体进行货物交接的重要载具,托盘标准是物流系统衔接的重要“接口标准”。这个标准关系方方面面,就像火车车轨如果规格不一需要换轨一样,不同规格的托盘在物流链运作中,货物交接时也必须倒托,即把不同规格的托盘上面货物都卸下来,再装在自己企业的托盘上才能入库上架。 

物流是一个大系统,托盘标准规格不统一带来的还绝不仅仅是换托盘的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利益,阻碍着经济循环,关系着物流链中车厢、集装箱、货架货位、搬运工具的尺寸规格协同。多一个托盘尺寸规格,就相应的多一套不同的协同体系,物流系统衔接就多一个接口,甚至它还决定产品包装模数。规格不一的托盘应用,会让物流系统不衔接,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物流作业效率严重低下等问题。 

如同“书同文、车同轨”的重要性一样,像国际集装箱尺寸规格统一带来物流革命一样,托盘尺寸规格标准应该统一,而不是越多越好。由于国际上各个国家历史上有不同标准规格的托盘,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实现国际托盘各国统一标准,这是无奈的现实。但中国自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就应该只推广一个国家标准,追求托盘标准的统一。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影响的不仅仅是当下,更影响未来,影响的也不是几年,而是千年、万年。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作为物流系统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托盘标准决不能搞大杂烩,最好能统一使用一个标准规格!所以,经过物流人的艰苦努力,经过多方讨论博弈,以减少托盘标准规格为大方向,我国在2008年颁布实施的GB/T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中,对一些标准规格做了精简,确定我国联运通用平托盘国家标准的两种规格,即 1200mm×1000mm和1100×1100mm,同时也明确国家主推1200mm×1000mm一个标准规格。 

需要说明,我一直认为中国托盘尺寸标准修订做的还不彻底,应该再进一步精简托盘标准规格,最好只保留1200mm×1000mm一个尺寸规格,这应该是是今后托盘国家标准修订的大方向,而不是相反。 

商务部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中,只选择了一个托盘标准规格进行推广,我认为非常正确!功德无量! 

热点问题之二只推选一个托盘标准规格,就一定主推1200mmX1000mm尺寸规格吗?

王继祥决定一个国家的托盘标准尺寸规格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与海运集装箱尺寸协调。托盘要能能顺利装入运载设备并且有较高的容积利用率。因此,卡车车厢、铁路货车车厢、集装箱等内宽是确定托盘集装单元尺寸的重要约束条件,由于集装箱标准已经得到国际性的认可,在全球化的时代,托盘货物单元的尺寸一般都以集装箱规格为依据,否则,带托盘货物出口装入集装箱时就必须更换托盘,大幅度降低物流作业效率,增加物流成本。根据这一原则,结合国际上海运集装箱的标准规格,有两种托盘单元的尺寸规格,即:正方形:1100mmX1100mm和方形1200mmX1000mm 

二是与主流产品包装模数相协调。托盘作为物流系统对接的最基础装载单元,托盘上要放各种物品。根据实际调查,国际上主流产品的包装模数虽然有很多,但最主流的是600X400规格系列,这也是中国最主流的产品包装模数。考虑到托盘尺寸规格与产品包装模数相协调的原则,1200mmX1000mm规格和1200mmX800mm规格符合要求。

1100mmX1100mm虽然最适合海运集装箱尺寸,但是与世界上主流产品包装模数不匹配;1200mmX800mm规格虽然适合国际上主流产品包装模数,但与国际统一标准的海运集装箱不适应。

综上两点,既适合海运集装箱又适合主流产品模数的托盘规格只有:1200mmX1000mm

三是要选择国内最主流的托盘尺寸标准。选择国内存量托盘中最主流的尺寸规格作为国家托盘尺寸标准,以此为标准推进托盘标准化,逐步提升标准托盘比例,淘汰非标托盘,是最经济的推进模式。根据调研,1200mmX1000mm规格是中国使用量最大的。 

综合上述多种因素,中国托盘标准如果只选一个标准规格,只能主推1200mmX1000mm规格。

 热点问题之三商务部大力推进中国托盘标准化到底有多大成效?全国标准尺寸规格的托盘所占比例提升的并不大啊? 

王继祥:商务部大力推进托盘标准化成效巨大,试点企业标准托盘占比大幅度上升,截止目前,我估算全国试点城市托盘标准化率从试点前的30%左右提高到70%左右,其中试点企业托盘标准化率更高,应该高于80%,有些试点企业达到了100%。 

但是,实事求是的讲全社会托盘标准化率提升幅度确实不大。因为作为一个物流最基础性标准,托盘标准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仅以货车车厢为例,大量的货车执行的是旧的车厢标准,与托盘标准尺寸不完全匹配,影响装载效率。执行新的车厢内外廓尺寸标准的新型货车存量较低,自然影响标准化托盘的带托运输,也自然会影响一些企业使用标准托盘的积极性。 

此外,一个托盘可以使用好多年,大量的非标准的存量托盘也需要逐步淘汰、更新、替换成标准托盘,这也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我认为,中国商贸物流标准化取得的最大的成绩还不仅仅是试点企业的标准化托盘率的大幅提升。也不仅仅是全国标准托盘的纯数量增长,而是通过试点工作明确了中国托盘标准化的大方向,提高了全社会对托盘标准化的认识,激活了中国托盘标准化的市场机制,打通了阻碍托盘标准化的堵点,同时在世界上大幅度提升了中国托盘标准影响力。

如果仅仅为了标准托盘数量增长,用国家试点资金直接补贴企业采购准化托盘即可,可以短时期大幅度增加标准托盘使用量。我认为试点的目的是激活托盘标准化市场机制。因为托盘是基础性标准,牵一发动全身,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自己使用的托盘规格,一个企业无法对上下游企业提出要求必须统一用标准的托盘,市场在这里失灵了。也因为如此,才需要政府积极有为,激活托盘标准化的市场机制。

这个市场机制的建立有两大核心要素:一是以通过试点示范,让重点企业和供应链链主企业,使用标准托盘,推动标准托盘循环共用,带动上下游企业推广标准托盘使用;二是通过试点推动,以托盘标准为基础,通过修改与托盘标准不协同的包装模数标准、车厢标准、集装箱标准等系列标准,让物流链上下游标准规格协同一致;三是推动制造业、流通业、物流业等不同行业标准与全国标准托盘规格协同,推动中国托盘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

目前在中国,为了与中国托盘标准相协同,中国邮政系统调整了包裹包装模数的标准,中国工信部修改了GB 1589车辆外廓尺寸标准,新的车辆标准包括冷链车,车厢内廓尺寸的内宽基本大于2.4m,正好可以横向摆放两个托盘;中国陆运集装箱的尺寸也按照横向摆放两个托盘尺寸进行了修订,与GB 1589车辆外廓尺寸相呼应,中国军事领域托盘产品采购要求必须符合国家主推的托盘尺寸标准。

同时,随着试点深入,商贸物流标准化从“物的标准托盘标准化切入,向“流的标准”升级,大力推进托盘带托运输、按托盘快速交接等;并进一步向“链的标准”进化,把标准托盘单元作为货物单元、计量单元、交接单元、信息单元、资金流单元等,借助GS1标准编码技术,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四流合一,推进供应链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试点企业试点示范带动,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托盘标准化势能,中国国内的物流大系统已经通过标准托盘初步打通上下游,激活了托盘标准化的市场机制,形成了推广标准托盘应用市场氛围。

随着工作深入,今后将出现不使用标准托盘客户就无法优先交接货物,非标准托盘与货运车厢、陆运集装箱等不协同将给企业带来成本上升等等,这样市场的力量就可以一点一点聚集,形成市场推力,推动标准托盘应用了。

在国际上,经过我们的努力,欧洲托盘协会在一带一路上已经接受了1200mmX1000mm的托盘规格,并且专门推出了这一尺寸规格的欧标3号托盘,在中国与亚洲推广;日本国内1200mmX1000mm规格标准的托盘使用比例也大幅上升;很多亚洲国家都把这一规格作为自己国家的唯一标准规格。

相信随着新标准车厢、陆运集装箱、邮政包裹包装模数的推进,与国际市场全面对接,标准托盘使用的市场氛围越来越浓厚,今后市场必将推动企业越来越愿意采用这一国家标准规格托盘,形成不可逆转的标准化路径。这才是最重要的进展!

热点问题之四目前有一些企业、物流专家和领导希望修订托盘尺寸标准,让中国托盘标准包容性更强,建议把1200mmX800mm尺寸规格再次纳入国家标准,你怎么看? 

王继祥我坚决反对!将1200x800纳入标准是托盘标准化的倒退如前所述,托盘标准作为最基础标准,牵一发动全身,搞大杂烩,多标准就是没标准。如果真的这样,中国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成就将前功尽弃!中国多规格托盘尺寸将再次搞乱中国物流系统接口,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大循环的堵点。 

多套物流标准体系还将带来标准混乱,体系混乱,设施设备混乱。前面所讲的新货运车厢标准、陆运集装箱标准、快递包裹包装标准的修订都白做了,已经激活的物流标准化市场机制也将不再起作用。这样的话,带来的恶劣影响也不仅仅是当下,而是影响后未来。表面看起来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但形成的恶果会一直祸害我们的后代子孙。 

老王认为:中国托盘尺寸标准不是不应该修订,但修订的大方向应该是标准的统一和再精简,把1100x1100也从中国标准中删除,只保留1200mm×1000mm一个标准规格,而不是增加规格带来标准的混乱。修订标准的方向搞错了,越努力推动,错误越大!

热点问题之五:专家说1200mm×1000mm托盘主要应用于商贸领域,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我国国内大循环需求,托盘的使用还应该兼顾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因此必须要增加规格,你怎么看? 

王继祥:这种说法大错!1200mm×1000mm托盘适合很多领域,不是仅仅适合商贸领域。物流是个大系统啊,商贸流通仅仅是经济大循环的一个环节,物流上游连着制造业、下游连接商业企业及消费者,货物在大系统中流动,怎么可能单单商贸流通环节适应标准托盘,其他环节就不适合呢?如果流通环节上下游都不用标准托盘,物流系统怎么畅通衔接?只有上下游各个行业与产业都使用1200mm×1000mm标准托盘,才适用于我国国内大循环需求,才能兼顾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而不是相反!

托盘标准尺寸规格多,尺寸不统一才是影响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因素。增加托盘标准尺寸规格,会带来物流系统不通畅,根本不符合经济大循环要求,更不能兼顾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再说一遍:托盘标准规格尺寸统一规范,可以实现物流实体网络“接口标准”一致,货物交接不用倒托,货物运输可以带托,是够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支点。 

热点问题之六:专家说很多行业现在大量使用1200mmX800mm托盘,不把1200mmX800mm托盘纳入国家标准,不利于上下游行业发展,你怎么看? 

王继祥:托盘的使用当然要兼顾上下游产业要求,上下游协同发展需要的标准统一而不是相反。推广标准尺寸规格托盘应用,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和统一托盘尺寸规格,而不是为了适应过去存在的标准混乱、规格不一的所谓现实。 

至于有的行业企业目前大量使用1200mmX800mm托盘,或者其他规格的托盘,存量很大,无法快速更新和替换成符合国家主推的标准规格托盘应该怎么办?很简单,暂时继续使用即可。中国托盘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就是考虑了一些例外因素。一些行业基于当下现实问题,暂时不便于使用标准规格的托盘,是可以继续使用非标准托盘的,但今后要创造条件尽量使用标准托盘,这样才有利于物流链的衔接和畅通。

决不能因为有大量的非标准托盘存量,有些行业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标准规格的托盘,就把这些非标准的规格纳入标准系列,让非标转正变成标准托盘。推进托盘标准化的目的是标准统一,不是标准混乱!

所谓一定要把非标托盘纳入标准体系,换个马甲搞成标准托盘就是兼顾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说法,非常荒谬,简直就是个笑话!

 热点问题之六专家说1200mm×800mm托盘符合包装模数,货物可以在托盘上实现对称码放,不会出现重心偏移,这种码放方式最适合工业企业的目视化管理,考虑这几点也应该把这个规格托盘纳入国家标准? 

王继祥:我不否认1200mm×800mm托盘具有一定优势,世界上所有规格的托盘都有各自优势,但这不是把它们都纳入国家标准的理由,如果把所有规格托盘都纳入中国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就成了大杂烩了,哪还是国家标准码? 

国际上各类托盘标准尺寸规格的优势和适用性是比较出来的,不是孤立的分析优势分析出来的。1200mm×800mm规格托盘确实也与产品包装尺寸模数600mmX400mm协同,也适合目前货车车厢尺寸规格,但这并不是一定要纳入国家标准体系的理由。 

前面说过,作为物流最基础性的标准,托盘标准应该尽量统一,国家应该主推一个标准,由于1200mmX800mm尺寸规格不是国内主流尺寸的托盘,对称码放不压缝对某些产品而言也有码垛不稳定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托盘还完全不能与国际统一的标准集装箱尺寸协同。与1200mmX1000mm规格托盘相比有致命缺陷,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够成为国内统一的托盘尺寸规格,而推进托盘标准统一只能统一到一个规格。 

当然,这个尺寸规格托盘可以作为一个非标托盘在局部场景下使用,国家托盘标准本来就不是强制性标准。但进入大循环系统,就应该使用一个规格的标准,而不是规格越多越好!托盘标准化的方向是标准规格逐步统一,而不是标准规格越来越多,越来越乱。

热点问题之七:专家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背景下,应以托盘进口国家的使用客户需求为依据,来采用不同规格的托盘。 

王继祥:错!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尽量统一使用标准托盘,即国家标准主推的唯一标准规格的托盘,否则怎么提升物流效率?以应用客户需求为依据,采用不同规格的托盘,只会造成标准混乱,是物流标准化工作的严重倒退!以照顾各国客户需求名义,采用不同规格托盘,那么到底采用哪个国家的托盘?以哪个国家的循环为主体?哪里体现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热点问题之八:专家说,欧洲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与欧洲内陆托盘标准的有效衔接,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出口欧洲的运输效率,所以建议将欧洲主流规格1200mmX800mm的托盘纳入我国托盘标准体系中,你怎么看? 

王继祥:绝对不可以,它不利于国际标准统一,更不利于中国托盘标准统一,不利于经济大循环,更不能体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是以别人标准为主体了。 

就像铁路有不同规格铁轨,铁路运输衔接点必须换轨一样,使用各类不同规格托盘的物流系统衔接也要不断更换托盘,这必然阻碍大循环,降低国际物流效率。 

在欧洲托盘协会已经推出了欧标3号标准托盘,采纳了1200mm×1000mm托盘标准;日本1200mm×1000mm托盘标准应用比例也大幅上升;亚洲各国也主推1200mm×1000mm托盘标准;对于出口美国应用1200mm×1000mm托盘标准也可以做到无缝衔接情况下,已经形成了讲1200mm×1000mm托盘标准为主体,国际国内双促进的战略格局。这个时候还要倒行逆施,以使用出口欧洲来增加我们国家标准规格,这必将将使国际托盘标准统一成为噩梦,中国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付诸东流,全球致力于推动标准统一努力也将全部白费,给世界与中国将带来巨大的损害,且会影响到子孙后代!! 

现在连欧洲人都说(参见:EPAL埃帕3号中国托盘介绍):用中国尺寸标准的EPAL3号中国托盘在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互通将使得双边贸易物流效率大大提高、供应链成本及风险大大降低。而我们的专家却说必须用欧洲标准,不用欧洲尺寸标准会影响中国经济大循环,这真是胡说八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