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林广记》笑话“借称呼”,生活需要些其他的东西

 笨蛋贰歌 2023-03-06 发布于河北

笑话“借称呼”,原文出自《笑林广记·谬误部》。

古时候,有户人家父子有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对仆僮讲话以帝王自居,还要求仆人回应自己也要像回应皇帝一样。几乎事事都用朝廷用语相称呼。

一天有位友人到家,正巧主人外出,遇到了他的两个儿子。

长子对父亲的朋友解释道:“您稍等片刻,我父王外出了。”

朋友有些奇怪,又问到家母何在,次子答道:“娘娘在后花园饮宴。”

朋友见他们说话超越身份,有些愠怒,找借口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正好遇到了这家主人,朋友便把刚才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主人听后问道:“这话是谁说的?”

他的仆人在后边接话道:“这是太子与庶子说的。”

朋友一听更加恼怒,扭住仆人便打。

主人急忙劝道:“好大哥别生气,看在寡人的面子上,饶了他吧!”

笨蛋评语:

这一家子好大胆,封建帝制下胆敢偷偷自称王储,这要是被有心人听了去,趁着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把这事儿禀告给官府,可是欺君之罪。那个时候的文字狱有多严重,虽然并未亲身经历,但通过现如今有些无法言说之事和无法言说之人,大概也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

简单来说,想要扣帽子,你就算说一句“早晨起床掀开棉被”,也会被定义成“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

更何况这是明晃晃赤裸裸干干净明博博脆生生的自称帝王君啊。那不是擎等着被揭发入大牢么。

如此看来,朋友听到这些话扭头就走,还要教训说话的仆人,简直就是在拯救这不靠谱的一家人。应该好好包个酒楼,请这位朋友大餐一顿才是。

根据这篇笑话明显的杜撰痕迹分析,自称寡人究竟有没有给这家人带来灾祸,几乎无从考证。但有没有带来乐趣,那几乎是肯定的了。

还不是小小的快乐,简直是能够溢出来再沉下去的快乐。

不知道列位明公最欢乐的记忆是什么,于我,无论长大成人有着怎样的诱惑和期待,最美好的时分永远定格在小时候躺在床上透过破旧的窗户探望被和煦的风吹得沙沙作响的杨树叶的一刻。

那甚至都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更舒服更有象征意义的春天的某一时刻,而是听起来有些炎热的夏日午后。但就是这一刻,成了我最美好且无法忘记的回忆。

自那之后,我把它看成是一剂解药,每当生活捶打我的时候,我都会翻出来,浅尝一下,解解毒舔舐伤口。

我也羡慕别人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也嫉妒别人生下来就被安排好的美好前景,我也痛恨自己不够努力无法获得想要的东西。同样,我也不敢忘记自己有过美好温馨的回忆,那是生活额外赠与的东西。

按照惯例,我猜想大部分的人都过着平淡努力的生活,简单又艰辛。那就从这份生活里提炼一些乐趣吧,别让它平淡地流走。

只是莫要自称寡人就行,听着还挺尴尬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