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宁化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3-06 发布于山东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县人巫罗俊在黄连峒筑堡卫众,远近争相依附,聚众伐木,运销扬州各地,并带领群众开发土地资源。唐贞观三年(629年),巫罗俊亲自到太宗皇帝行宫上奏:黄连地广人多,可以授田定税。朝廷嘉奖,授罗俊一官职,叫他回乡垦荒自效。在他努力开发下,至乾封二年(667年),始置黄连峒为黄连镇,隶江南道建州。开元十三年(725年),由乡民罗令纪请求,朝廷批准黄连镇升为县,仍属建州。二十六年(738年),汀州置于新罗城,黄连改属汀州,隶江南东道福州观察使。天宝元年(742年),黄连县取“宁靖归化”之义更名为宁化县,属江南东道临汀郡(汀州)。因县治北二里处,有山名“翠华顶”,是“邑之镇山”,所以宁化号称翠华。且因县治在翠华山之南、西溪之北,又有“宁阳”之称。北宋初宁化属江南道汀州,元丰间宁化改属福建路汀州。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汀州为路,宁化属福建行中书省汀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汀州路为府,宁化属福建布政使司汀州府。清宁化属福建省汀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改道,宁化属福建省汀漳道(治所龙岩)。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宁化属福建省政府。民国十九年(1930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4月,宁化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4月以后属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冬,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北上后,宁化属福建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长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宁化属福建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长汀)。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宁化属福建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永安)。

    1949年建国后,宁化属福建省人民政府永安专员公署。1956年6月,宁化改属福建省龙岩专员公署。1959年2月,清流、宁化合并为清宁县,24日正式合署办公,县署设宁化。1961年9月7日福建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恢复清流、宁化两县原建置(实际于6月6月开始分署办公),隶属关系仍旧。1962年1月,宁化改属福建省三明市(区)管辖。1963年5月后属三明专员公署管辖。1978年3月,宁化县属三明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83年4月,三明专员公署改为三明市人民政府,实行市带县新体制,宁化县隶属三明市。

      安远朝天寨丹霞地貌景区位于安远乡岩前村,为国家地质公园所规划的8个景区之一。中国丹霞地貌开发研究会会长黄进教授在此实地考察后,称之为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朝天寨岩壁坐东朝西、高100余米,宽一里。岩壁南面有各种造型如钟、鼓、钹的塔状山包。山谷底部有众多山岩缝隙和岩笋、岩柱组成的山体。古人记载:“曰朝天寨,其高百仞,而广一里,巅有流泉,混涌如溪,麓有断堑,身峻杳然,非梯莫能渡。”朝天寨南向有一岩壁叫弥勒岩,“高削空珑,为鸟雀巢穴,穹广数文,天然石室,前为弥勒殿,麓有石穴,沸上为泉。”弥勒殿文革中拆除,尚有遗址。穴前有一佛殿叫“三观殿”。建在石穴前,洞口不深,洞口开阔,分上下两层,石穴中亦供奉着弥勒佛像。穴中泉水足供僧人、游客饮用。麓脚有安远溪支流岩前溪,略整理可泛舟或竹筏。朝天寨东向有讯天峰,“以远出支表,呼吸通帝,故曰讯天也”。登上峰顶,俯视安远,尽收眼底。北望金斗峰,“嶷然孤倨,不附群峦”;东望陶峰,“苍壁绝援,清流环带”。讯天峰建有寺庙,可供游客朝圣、歇息。山中还保存着种类繁多的植被物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