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2023-03-06 | 阅:  转:  |  分享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四则运算,用你认为简单的方法计算。(9分)1.4.75×5.8+5.25×5.88×(36×1
25)二、用心填空。(每题2分,共20分。)2.在数轴(如图)的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3.(如图)将圆柱形纸筒沿虚线剪开得到一个长方
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如图)。小齐家离学校    米,小方家离小巧家  
 米。5.把一个直径是6厘米,高是10厘米的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
米,高是    厘米。6.如果〇÷□=1.5,那么(〇×2)÷(□×2)=   ,(〇×10)÷□=   。7.(如图)两组对边分
别平行的四边形有    个,他们统称为    形。8.(如图)图    是将图A按2:1放大后的图形,图    是将图A按1:2缩
小后的图形。9.跳绳比赛。六年级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36个。六(1)班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40个记作+4个,六(2)班男生平均每分
钟跳绳130个记作    个,六(3)班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36个记作    个。10.作业本上获得10颗小星星就可以换2本连环画
,淘气用40颗小星星换了x本连环画,请根据信息写出比例    :   =   :   ,算一算,淘气换到了    本连环画。11.
测量体积(如图)。这个苹果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合    立方分米。三、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每题2分,共2
4分。)12.读数:下列各数中只读一个0的是(  )A.13058060B.50068000C.7030560D.13020001
3.下面关于正、反比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B.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C.圆
的面积和直径成正比例。D.看一本书,已看页数和未看页数成反比例。14.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是,从左面看到是,从前面看到是,这个立
体图形是(  )A.B.C.D.15.用5ml的蜂蜜兑100mL水调制成蜂蜜水,如果再加入10mL的蜂蜜,为了使蜂蜜水的甜度不变,
需要加入的水可以是(  )A.10mlB.200mlC.原来的3倍D.原来的5倍16.某核酸检测点甲、乙两条队伍的排队人数(如图)
,甲、乙两条队伍的人数关系为(  )A.2甲=3乙B.甲:乙=2:3C.甲=乙D.乙的3甲17.下面算式中,与0.42×3.7的积
不相等的是(  )A.4.2×0.37B.42×0.037C.0.042×37D.42×3.718.a是自然数(a≠0),下面各式
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a×B.aC.a﹣D.a19.如果a×b=c,而且a和b都小于300,那么c最大是(  )A.四位数B
.五位数C.六位数D.无法判断20.下面选项中,哪个选项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A.和6:18B.18和:6C.6:和18:3
D.:6和:1821.下面哪幅图中的阴影部分是由空白部分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正确答案是(  )A.B.C.D.22.如图中
圆锥的体积与圆柱(  )的体积相等.A.B.C.D.23.某班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5厘米。请你判断,下面哪位男生最不可能是这个班的
?(  )A.齐齐身高168厘米,是篮球队中锋B.力力身高132厘米,是全班最矮的C.青青身高165厘米,是全班最高的。D.睿睿身
高180厘米四、分析操作。(共17分)24.(如图)点子图中,每两个点子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画出底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个。25.按要求画图形。(1)在如图中按数对标出点A(3,5),点B (7,5),点C(9,2),点D
(1,2)的位置,并连接点A、B、C、D得到图形①图形①有    条对称轴。(2)将图形②向上平移4格得到图形③。26.一辆汽车在
高速路上匀速行驶,它行驶的时间与路程如表。时间/时1234567X路程/千米90180270360(1)这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2)在如图中画出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3)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关系。五、问题解决。(每题6分,共30
分。)27.同心抗疫,同心守护。2022年3月30日伤晚,深圳500吨蔬菜星夜送往上海。在一幅比例尺为1:70000000的地图上
量得深圳和上海两地的距离为2cm,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km。(1)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列式解答你提出的问题。
28.课外阅读,笑笑阅读一本书,第一周读了全书的,第二周读了全书的,还剩330页没读。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写出等量关 系并列方程
解答。)29.某校五一期间倡导四年级同学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为了解学生家务劳动情况,学校抽学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如表是根据调查结
果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1)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将如表的统计表补充完整。项目经常做家务偶尔做家务从不做家务调查总人数占比 
          人数/人   30   (2)如果想了解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中最擅长做哪项家务,你有什么方法?30.(如图)在圆
柱体水桶中装满水后倒入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正好将鱼缸装满。已知圆柱体水桶内部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鱼缸内部的底面积。(π取3.
14)(1)长方体鱼缸内部的长和高分别是多少?(2)水桶和鱼缸的容积分别是多少立方分米?31.有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4厘米,下底
和高都不变,这时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增加10平方厘米;如果上底减少3厘米,下底和高都不变,这时就变成个三角形。(1)请根据图
中信息画出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示意图,并将相关数据标注在图中。(2)计算:原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022年广东省深圳
市宝安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四则运算,用你认为简单的方法计算。(9分)1.4.75×5.8+5.25×5.88×(
36×125)【分析】(1)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从左向右进行计算;(3)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解答】解:(1)4.7
5×5.8+5.25×5.8=(4.75+5.25)×5.8=10×5.8=58(2)×75%=÷=(3)8×(36×125)=8
×125×36=1000×36=36000【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
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二、用心填空。(每题2分,共20分。)2.在数轴(如图)的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分析】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
、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在原点(0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负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都是正数。在数轴上是把一个单位长看作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表示0.1,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0.1,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解答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和对
正负数的认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3.(如图)将圆柱形纸筒沿虚线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21.98 厘米,宽是
 4 厘米。【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把这个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切面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周长,宽等于圆柱的
高。据此解答。【解答】解:3.14×7=21.98(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1.98厘米,宽是4厘米。故答案为:32.98,4
。【点评】此题考查的底面是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及应用,长方形的特征及应用。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如图)。小齐家离学校  (130
0+x) 米,小方家离小巧家  2x 米。【分析】用小齐家到小方家的距离加小方家到学校的距离,即可得小齐家离学校多少米;用小方家到
学校的距离加学校到小巧家的距离,即可得小方家离小巧家多少米。【解答】解:(1300+x)米x+x=2x(米)答:小齐家离学校(13
00+x)米,小方家离小巧家2x米。故答案为:(1300+x),2x。【点评】先观察线段图,根据图示,列式计算。5.把一个直径是6
厘米,高是10厘米的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9.42 厘米,宽是  3 厘米,高是  10 
厘米。【分析】根据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知,吧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长方体的宽等于
圆柱的底面半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3.14×6÷2=18.84
÷2=9.42(厘米)6÷2=3(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长是9.42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10厘米。故答案为:9.42、3、1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及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6.如果〇÷□=1.5,那么(〇
×2)÷(□×2)= 1.5 ,(〇×10)÷□= 15 。【分析】根据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
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果〇÷□=1.5,那么(〇×2)÷(□×2)=1.5,(〇×10
)÷□=15。故答案为:1.5;15。【点评】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解答此题即可。7.(如图)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有  3 个,他
们统称为  平行四边 形。【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两组对边分
别平行的四边形有3个,他们统称为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3,平行四边。【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征,注意长方形和正方形是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8.(如图)图  D 是将图A按2:1放大后的图形,图  C 是将图A按1:2缩小后的图形。【分析】把一个图形按
照2:1放大,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各条边长按照2:1进行放大,一般只要确定这个图形的长与高的长度比即可。观察图形,先找出另外三个图形的
长与高的长度,再求出它们与原图形对对应边的比,即可判断选择。【解答】解:图D是将图A按2:1放大后的图形,图C是将图A按1:2缩小
后的图形。故答案为:D,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注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的边长:原图的对应边长=放大或缩小的
比。9.跳绳比赛。六年级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36个。六(1)班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40个记作+4个,六(2)班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
30个记作  ﹣6 个,六(3)班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36个记作  0 个。【分析】根据正、负数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解答此题即
可。【解答】解:130﹣136=﹣6(个)136﹣136=0(个)答:六(1)班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40个记作+4个,六(2)班男
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30个记作﹣6个,六(3)班男生平均每分钟跳绳136个记作0个。故答案为:﹣6;0。【点评】根据正、负数的意义,
解答即可。10.作业本上获得10颗小星星就可以换2本连环画,淘气用40颗小星星换了x本连环画,请根据信息写出比例  10 : 2 
= 40 : x ,算一算,淘气换到了  8 本连环画。【分析】因为换一本连环画用的小星星的颗数是一定的,所以小星星的颗数:连环画
的本数的比值是相等的,据此列出比例解答。【解答】解:设淘气用40颗小星星换了x本连环画。根据信息写出比例是:10:2=40:x10
:2=40:x 10x=80 x=8答:根据息写出比例是:10:2=40:x,淘气换到了8本连环画。故答案为:10,2,40,x;
8.。【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比例的应用。11.测量体积(如图)。这个苹果的体积是  200 立方厘米,合  0.2 立方分米。【分析
】利用图二的刻度减去图一的刻度就是苹果的体积。【解答】解:800﹣600=200(立方厘米)200立方厘米=0.2立方分米答:这个
苹果的体积是200立方厘米,合0.2立方分米。故答案为:200,0.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三、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每题2分,共24分。)12.读数:下列各数中只读一个0的是(  )A.13058060B.50068
000C.7030560D.1302000【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
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各数。【解答】解:13058060读作:一千三百零五万八千零六十,读出两个零。5006800
0读作:五千零六万八千,只读一个零。7030560读作:七百零三万零五百六十,读出两个零。1302000读作:一百三十万二千,一个
零也不读。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要注意0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13
.下面关于正、反比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B.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C.圆的
面积和直径成正比例。D.看一本书,已看页数和未看页数成反比例。【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
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A.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底
×高=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B.因为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原题说法错误;C.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圆的面积÷半径的平方=π(一定),所以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
方成正比例关系,原题说法错误;D.已看的页数+未看的页数=总页数(一定),和一定,则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不成比例关系,故原题说法
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4.一个立体图
形从上面看到是,从左面看到是,从前面看到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A.B.C.D.【分析】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分别分析各
个选项中的图形从上、左、前面看到的形状,然后决定即可。【解答】解: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是,从左面看到是,从前面看到是,这个立体图
形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5.用5ml的蜂蜜兑100m
L水调制成蜂蜜水,如果再加入10mL的蜂蜜,为了使蜂蜜水的甜度不变,需要加入的水可以是(  )A.10mlB.200mlC.原来的
3倍D.原来的5倍【分析】根据蜂蜜水的甜度不变,即蜂蜜与水的比值一定,据此列比例式解答即可。【解答】解:设需要加入x毫升水。5:1
00=10:x 5x=100×10 5x÷=1000÷5 x=200答:需要加入200毫升水。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需依据蜂蜜
水的浓度不变,也就是蜂蜜与水的比值一定列比例式。16.某核酸检测点甲、乙两条队伍的排队人数(如图),甲、乙两条队伍的人数关系为( 
 )A.2甲=3乙B.甲:乙=2:3C.甲=乙D.乙的3甲【分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是把甲队伍的人数平均分成4份,把乙队伍的人数平
均分成6份,利用甲、乙两条队伍的人数比即可解答。【解答】解:4:6=2:3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甲乙人数平均分成的
份数。17.下面算式中,与0.42×3.7的积不相等的是(  )A.4.2×0.37B.42×0.037C.0.042×37D.4
2×3.7【分析】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A.4.2×0.37相当于
(0.42×10)×(3.7÷10),所以与0.42×3.7的积相等。B.42×0.037相当于(0.42×100)×(3.7÷1
00),所以与0.42×3.7的积相等。C.0.042×37相当于(0.42×10)×(3.7÷10),所以与0.42×3.7的积
相等。D.42×3.7相当于(0.42×100)×3.7,所以与0.42×3.7的积不相等。故选:D。【点评】明确一个因数乘几,另
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是解题的关键。18.a是自然数(a≠0),下面各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a×B.a
C.a﹣D.a【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减去一个正数
,差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a×<aB.a>aC.a﹣<aD.a<a故
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差与被减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19.如果a×b
=c,而且a和b都小于300,那么c最大是(  )A.四位数B.五位数C.六位数D.无法判断【分析】根据a×b=c,a和b都小于3
00,假设a和b等于299,根据三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看积最大是多少即可。【解答】解:假设a和b等于299,a
×b=299×299=89401,积是五位数。故选:B。【点评】此题用假设法进行解答即可。20.下面选项中,哪个选项的两个比能组成
比例?(  )A.和6:18B.18和:6C.6:和18:3D.:6和:18【分析】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两
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也可以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据此逐项分析再选择。【解
答】解:A.×18=6,×6=,因为≠6,所以:和6:18不能组成比例;B.×6=2,×18=2,所以:18和:6能组成比例;C.
6×3=18,×18=3,因为18≠3,所以6:和18:3不能组成比例;D..×18=6,×6=,因为≠6,所以:6和:18不能组
成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的运用:验证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就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或两内项的积是否等于两外
项的积,再做出判断。21.下面哪幅图中的阴影部分是由空白部分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正确答案是(  )A.B.C.D.【分析】
根据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逐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答】解:A、图形是阴影部分的图形向上翻转得到的,不符合题意;B、图形是
阴影部分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度后得到的,不符合题意;C、图形是阴影部分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度后得到的,不符合题意;D、图形是阴影
部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得到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旋转进行图形变换的方法,要抓住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
.22.如图中圆锥的体积与圆柱(  )的体积相等.A.B.C.D.【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当圆柱与圆
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时,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据此解答.【解答】解:12×=4所以,底面直径是6,高是12的圆锥与底面直径是6,
高是4的圆柱的体积相等.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23.某班男生的平均身
高是165厘米。请你判断,下面哪位男生最不可能是这个班的?(  )A.齐齐身高168厘米,是篮球队中锋B.力力身高132厘米,是全
班最矮的C.青青身高165厘米,是全班最高的。D.睿睿身高180厘米【分析】根据平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它比最大数小,
比最小数大,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某班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5厘米,青青身高165厘米,是全班最高的,所以青青最不可能是这个班的
。故选:C。【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即可。四、分析操作。(共17分)24.(如图)点子图中,每两个点子之间的距离是1厘
米。画出底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个。【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按照要求画出
这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它的高。【解答】解:如图:(画法不唯一)【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平行
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高的画法及应用。25.按要求画图形。(1)在如图中按数对标出点A(3,5),点B (7,5),点C(9,2
),点D(1,2)的位置,并连接点A、B、C、D得到图形①图形①有  1 条对称轴。(2)将图形②向上平移4格得到图形③。【分析】
(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连接后得到的是等腰梯形,它有1条对称轴。(2)平移是沿直线移动,先找到三角形三
个顶点向上平移4格后的位置再连线。【解答】解:(1)在如图中按数对标出点A(3,5),点B (7,5),点C(9,2),点D(1,
2)的位置,并连接点A、B、C、D得到图形①图形①有1条对称轴。(2)如图: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数
对表示位置的方法。26.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它行驶的时间与路程如表。时间/时1234567X路程/千米9018027036
0(1)这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90千米/小时 。(2)在如图中画出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3)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正 比例关系。【分析】(1)速度=路程÷时间。(2)路程=速度×时间。将每对时间和路程对应的点找到,再把它们顺次连接起来。(3)路
程和时间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时间=速度(一定)。【解答】解:(1)90÷1=90(千米/小时)答:这辆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2)90×5=450(千米)90×6=540(千米)90×7=630(千米)如图:时间/时123
4567X路程/千米9018027036045054063090x(3)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例关系。故答案为:90千米/
小时;正。【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表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并解决问题。五、问题解决。(每题6分,共30分
。)27.同心抗疫,同心守护。2022年3月30日伤晚,深圳500吨蔬菜星夜送往上海。在一幅比例尺为1:70000000的地图上量
得深圳和上海两地的距离为2cm,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km。(1)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列式解答你提出的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合理的提出问题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然后根据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解答】解
:(1)示例: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2)2×70000000=140000000(厘米)140000000厘米=140
0千米答: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1400千米。(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知识,根据题意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解答即可。2
8.课外阅读,笑笑阅读一本书,第一周读了全书的,第二周读了全书的,还剩330页没读。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写出等量关 系并列方程解
答。)【分析】设这本书共x页,用x页减去第一周读的x页,再减去第二周读的x页,就是剩下的330页,据此列方程解答。【解答】解:这本
书的总页数﹣第一周读的页数﹣第二周读的页数=330页。设这本书共x页。 x﹣x﹣x=330 x=330x÷=330÷ x=600答
:这本书一共有600页。【点评】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分析出等量关系是关键。29.某校五一期间倡导四年级同学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为了解学生家务劳动情况,学校抽学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如表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1)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将
如表的统计表补充完整。项目经常做家务偶尔做家务从不做家务调查总人数占比 50%  37.5%  12.5%  80 人数/人 40
 30 10 (2)如果想了解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中最擅长做哪项家务,你有什么方法?【分析】(1)将抽查的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减
去经常做家务的50%及偶尔做家务的37.5%,就是从不做家务的学生占的百分比。根据偶尔做家务的30人占总人数的37.5%,列除法算
式计算出总人数;再根据经常做家务和从不做家务的学生的百分比,列乘法算式计算出经常做家务和从不做家务的学生各有多少人。(2)将家务活
分类,列统计表统计出每类有多少人即可。【解答】解:(1)1﹣50%﹣37.5%=50%﹣37.5%=12.5%30÷37.5%=8
0(人)80×50%=40(人)80×12.5%=10(人)(2)将家务活分类,列统计表统计出每类有多少人即可。(答案不唯一)故答
案为:50%,37.5%,12.5%,40,10,80。【点评】本题考查了从统计图中读出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0.(如图
)在圆柱体水桶中装满水后倒入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正好将鱼缸装满。已知圆柱体水桶内部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鱼缸内部的底面积。(π
取3.14)(1)长方体鱼缸内部的长和高分别是多少?(2)水桶和鱼缸的容积分别是多少立方分米?【分析】(1)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
=Sh,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Sh,如果圆柱和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那么它们的高一定相等,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那a=S÷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2)根据圆柱的容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1)3.14×202÷20=3.14×400÷20=1256÷20=62.8(厘米)答:长方体鱼缸内部的长是62.8厘米,高是40厘米。(2)3.14×202×40=3.14×400×40=1256×40=50240(立方厘米)50240立方厘米=50.24立方分米答:水桶和鱼缸的容积都是50.24立方分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圆柱的容积公式、长方体的容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31.有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4厘米,下底和高都不变,这时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增加10平方厘米;如果上底减少3厘米,下底和高都不变,这时就变成个三角形。(1)请根据图中信息画出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示意图,并将相关数据标注在图中。(2)计算:原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如果上底减少3cm,下底和高都不变,这时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梯形的上底是3厘米,然后依据如果上底增加4cm,下底和高都不变,这时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增加10平方厘米,增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求出增加部分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上底比下底少4厘米,则梯形的下底为(3+4=7)厘米,于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值即可求解。【解答】解:作图如下:梯形的高:10×2÷4=5(厘米)(3+3+4)×5÷2=10×5÷2=25(平方厘米)答:原梯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先求出梯形的下底和高的值。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