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穷儿子做大官见到母亲竟然赶他走

 夜色微凉9kysxl 2023-03-06 发布于河南

古辈子的人传下来说:那时候,我们这里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只有像满芝麻一样的星星,昏暗昏暗的。

青石山脚,老栗树底有间茅草屋,住着母子两人。他俩燕麦、荞子作饭食,棕皮蓑衣当被窝,扎实寒苦。

儿子大了,可是没处求学,所以没有多大本事。他娘决计叫他出门去求师。临走时,儿子哭着说:“娘,我出去学着点本事,日子好过了,就来接你去养老享福。要是我日子好过,不来接你,就叫五条牛把我拉成五段好了。”

儿子走了,就像割了心头一块肉,老妈妈哭了三天,想了三年。儿子呢?去了三年,音信无踪,他娘的心头像被针尖扎着一样疼。

他娘咬咬牙,披上破蓑衣,揣上木碗,拄着藤子拐杖,一路走,一路讨饭吃,去寻找儿子的下落。

走啊,走啊,走了好多路,来到一座高山脚下。忽见山顶上慢慢落下两面火镜一样的东西;细细看,原来是一位头发雪白的老奶奶,两手各托一个圆饼。白发奶奶过来对她说:“好心的侄女哪!你去找儿子是不是?”老妈妈点点头。白发奶奶又说:“你肚子饿了吧?我把这两个饼送给你,不过,你今天不能吃,明天也不能吃,往后都不要吃。要留起来,到遇上大灾难的时候再拿出来。那时候,大家就有好处了。”老妈妈接过饼,装在衣兜里,谢过白发奶奶,继续赶路。

从那天起,老妈妈走起路来,不渴,不饿,也不累:两个饼明明在肚皮之外,咋个肚皮里面也不饿呢?真是太奇怪了。

老妈妈走着,想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大都城里。那里有斗大的天灯,比家乡明亮得多。老妈妈终于探听到了儿子的下落。原来,儿子学得一身本事,在都城大王下面当上大官了。有人告诉她:“喏!那边敲着羊皮鼓,吹着牛角号,一伙武士拥护着往这边来的,就是你那个宝贝儿子。”

老妈妈喜欢得心口直跳,迎上前去认儿子。谁料想,儿子在高头大马上说:“我从小就没有妈妈。瞎了狗眼的老乞婆冒认官亲,给我赶了去!”那些武士一推,就把老妈妈推倒,跌到桥下深沟里去了。就在这个时候,大天灯熄灭了,又是一片灰蒙蒙的,昼夜不分。

老妈妈在沟里喊叫,一个壮实汉子听见了,拾起那根藤子拐杖,伸进沟里,一把将老妈妈拖了上来。随后,又将老妈妈背到自己家里。那汉子把老人背回家,他媳妇出来,听到老人这么可怜,赶快给老人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把那件装着两个饼的破衣晾在一垛矮墙上。后来,夫妻两人将老妈妈认做了亲阿妈,把她奉养起来。

自从这天以后,任你点多少把火,天灯再也点不着了,天再也没有亮过,百姓都叫苦连天。都城大王急了,贴出告示说:“谁人能够给天下带来光亮,我宁愿把王位让给他。”

老妈妈听说这事,想起那位白发奶奶嘱咐的话,就同儿媳妇去找那件换下来的破衣。因为,这几天连着下雨,矮墙淋倒了,破衣被埋在土里。婆媳俩摸黑扒开泥土,好不容易找到了衣服。也真怪,衣服露出一角,天就亮了一角;衣服全扒出来,天就全亮了。老妈妈捞出一饼,这饼就飞到天东面去了,发出耀眼的光。老妈妈捞出另一个饼,另一个饼又飞到天的西面去了,发出明晃晃的光。人们把这一个饼叫作太阳,把第二个饼叫作月亮。从此,我们这里才有了白天和黑夜。太阳照一回是一日,月亮圆一回是一月。

白天、黑夜都有了亮光,人们咋不高兴?都城大王来请老妈妈替换他去做王。可是,老妈妈不愿做王。都城大王又请她干儿子去做王,她也不同意。都城大王就问她为什么不同意。老妈妈说:“做了大官会变心,做了大王还不更要祸害人。”

都城大王听了她的话,很奇怪,便又问她究竟为什么,后来才知道老妈妈的亲儿子做了官,不认他的事,就叫人牵来五条公牛,分别用麻索拴住她儿子的手脚和脖子,然后点起一尊大炮,一声响,五条公牛吓得各自奔逃。老妈妈的亲儿子,就这样落得个“五牛分尸”的下场。有人说,后来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要炕“日月饼”供奉日月,拜谢老妈妈,就为了这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