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名校哲学考研西哲史真题权威解读

 新用户66656232 2023-03-06 发布于河北

2023

2023北大西哲真题

西哲史一

图片

真题

一、简答

  1. 苏格拉底“无人自愿作恶”

  2.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

  3. 笛卡尔第三沉思中的两个上帝证明

  4. 弗雷格如何根据“同一陈述”区别单称词项的意义与指称

二、论述

  1.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关于“意志薄弱”的观点,并重构亚里士多德的论证

  2. 休谟的因果性理论

+

解读

一、考点

(一)反常处

    与近几年相比,考点方面反常之处有三:

  • 简答考了现西一题,为以往所未有。这也是今年最反常的一点。

  • 没考中世纪和德古,尤其德古。近几年中世纪和德古都考,尤其德古。德古中又以康德为重。

  • 古希腊板块占据半壁江山,尤以亚氏为最,独占三一。古希腊一直是重点板块,但一般占比不超过三分之一;亚氏是古希腊板块的重点,但一般最多一道论述题,35分。

(二)其余如常

二、难度

简答题前三题和论述题第二题属于正常难度,中规中矩。

论述题第一题较正常水平难些,一是涉及比较,二是涉及的考点相对偏一点、细一点。

简答题第四题对于非科班的跨考生几乎属于绝对难度,以往没有考过现代部分,所以一般来说考生也不会去复习,碰到这题基本也就不会。

三、应对

(一)增加现西部分的复习

如前所述,今年最大的反常之处是考了一道现西的题目。这个变化对于非科班的跨考生自然是极不友好的。但抱怨也好,抗拒也罢,都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做的,只有积极应对。所谓敌动我动,敌变我也变。今年考了现西,那么往后再考现西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我们的复习内容中加入现西部分。但是现西部分流派纷杂、人物众多,不下于传统部分。但其分值占比,大概率不会超过20分。因此,我们不可能像准备传统部分那样去复习现西部分。

我们的建议是,参照西哲专业现代部分的真题情况来进行备考。流派上,主要是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主要人物上,分别是现象学的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分析哲学的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这样就大大缩减了现代西哲的复习范围,缓解大家的备考压力。

(二)细化重点人物的复习

如前所述,论述题第一题较正常水平难些,一是涉及比较,二是涉及的考点相对偏一点、细一点。对于比较的应对我们已反复说明过,关键是哲学史视野。这里再提示一下关于第二点的应对。既然考点比较细,那么我们的复习自然也要细化。当然,不是西哲史的所有人物我们都要细化复习,这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划算的。我们的细化复习,只需针对有限的几个核心人物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即可。

西哲史二

图片

真题

一、简答

  1. 伊壁鸠鲁与斯多亚对快乐的看法

  2. 阿奎那为什么不认同安瑟尔谟上帝论证

  3. 笛卡尔论灵魂不朽

  4. 莱布尼茨原子和斯宾诺莎样式异同

二、论述

  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怎么看待巴门尼德的“存在思维同一”

  2. 谢林如何推进康德的自由观

+

解读

今年西哲史二的考题整体上中规中矩,从考点分布到整体难度,都属于北大常规水平。带点玩笑性质地说,今年的西哲史二应该和西哲史一对换一下,这样一来两边都比较正常了。

今年西哲史二除了简答第三题,其余所有题目都明确涉及两位哲学家,论述题第一题甚至涉及三位。这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北大对考生综合素养中的哲学史、问题史视野的要求。没有足够的哲学史、问题史视野,是无法应对北大研考的。即便是像简答第三题这样,题面只涉及单个哲学家的,也需要把这个问题放在哲学史和相应的问题史脉络中来考察和论述的。

两道论述题相较于四道简答题来说,难度要高一层。尤其是第二题,破天荒考了谢林。这是很多同学,尤其跨考同学没有复习到的。近几年德古板块,康德属于必考;康德之外则只考了几次黑格尔。费谢都没考过。今年这个变化,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适当关注德古的其余人物。如果没有复习谢林,那答这道题,高分基本是指望不上了。

策略上就只能尽量详细深入地去阐发康德的自由观,然后揭示其局限处,谢林要推进,一定是从局限处下手的,至于具体路径就只好“自由”发挥了,更具体的细节,则是想自由发挥都不可能发挥出来的。

现西

图片

真题

一、简答

  1. 论述罗素和弗雷格的存在理论。

  2.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是不是笛卡尔主义。

  3. 萨特自身意识(self-consciousness)和自身认识(self-knowledge)的区分。

  4. 赖尔的范畴错误。

二、论述

  1.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不是胡塞尔的现象学。

  2.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研究就是研究语法和概念,结合哲学史进行评论。

+

解读

今年哲综西哲部分也就是现西部分的考题也是整体上中规中矩,从考点分布到整体难度,都属于北大常规水平。现西的考点,一直是两大流派六大人物,偶尔夹杂一个次要人物。两大流派,指现象学和分析哲学。六大人物,分别是现象学的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分析哲学的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

今年分析哲学是三大核心人物加一个次要人物赖尔。现象学稍有些意外之处,是三大人物中海德格尔没考,而胡塞尔考了两题,且其中还有一道是论述题。

具体来看,第一题显然是要比较二者的存在理论。而二者存在理论与其意义理论实则是一体之两面,所以内容上没有实质性变化。第二题也是此前考过的。第三题此前没有考过,但依然属于萨特的意识理论。

这里稍微需要注意的是,self-consciousness和self-knowledge通常翻译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这个翻译是有问题的,尤其在萨特这里。萨特的ego也被翻译成自我,而萨特是明确区分了ego和self-consciousness的,这个区分是其意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最好是翻成自身意识和自身认识。本题所考的self-consciousness和self-knowledge之区分,与前述区分密切相关。其要害在于,self-consciousness是前反思的、直接的、非对象化的,而self-knowledge则是反思性的、对象化的,ego则是这种反思性的对象化活动的作品/opus。第四题此前没考过,但题目本身不难。

两道论述题,相较简答题来说难度上要高一层,尤其是第一题,涉及德古和现德两位大哲。此题的比较,需注意两点,一是切忌讳泛泛而谈、流于表面,一定要深入其根本的哲学观上,二是胡塞尔作为后辈,显然有其对黑格尔的批评,我们要答出其批评,但还要进一步去审视其批评的合理性。第二题实质是考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而且明确要求结合哲学史来进行评论,这就涉及维氏哲学观与传统的哲学观的比较。这个比较同样要避免泛泛而谈、流于表面。

2023

清华西哲史

西哲史

图片

真题

论述(3选2)

  1. 阐述你所了解的西方哲学史中关于可感世界与理智世界的区分的讨论并分析

  2. 评述康德、萨特、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任选一位或多位

  3. 亚里士多德如何理解“个别实体”,他与柏拉图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

+

解读

清华今年大手笔,3选2,也就是要答两道大题,等于要现写两篇西哲史论文。好在一来是3选2,有选择余地。二来三道题目从考点上来说都比较中规中矩。我们一直强调把考题当论文题目,以论文的形式和规模来组织答案。这一点,用以应对清华今年的西哲,是再合适不过了。

2023

复旦哲综西哲

哲综西哲

图片

真题

一、名解

  1. 柏拉图的摹仿说

  2.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

二、论述

  1. 请简述并举例康德关于先验幻相的批判性考察,并谈谈你的看法

+

解读

考点分布和试题难度都中规中矩。PS.今年都喜欢考康德的先验幻相。

2023

人大中西哲学史西哲部分

  1. 从巴门尼德残篇对“是”的论述,说明为什么他是西方形而上学存在论的奠基人

  2. 奥古斯丁对理性与信仰的态度

  3. 笛卡尔对直观和演绎的解释

  4. 康德的先验幻相

+

解读

考点分布和试题难度都中规中矩。PS.今年都喜欢考康德的先验幻相。

2023

人大哲综(西哲)

哲综西哲

图片

真题

  1. 亚里士多德对于“不自制”的观点,及其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区别

  2. 蒯因经验主义两个教条

  3.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是逻辑论证还是心灵直观?

  4. 休谟的知觉

  5.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思想及其哲学意义

  6. 材料题,霍金在《大设计》里说的一段话,大致是在讲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问题

+

解读

传统部分考点分布较均衡,现代部分偏分析一派。试题难度都中规中矩。蒯因这个题看着挺难,但实际上很常规,我们在模考时还专门考过。霍金这个题的出题方式挺新颖,但考察的内容又很常规。

我们详解了北大的西哲试题,其它名校都是一笔带过,因为北大的考题最有代表性,是哲学考研的风向标。今年北大最大的变化就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受到重视了,目前我们了解到华中科大也有这个变化,其它学校如果也有的话请大家留言补充。

另外我们也从学员那里了解到,山东大学、中央民大、北师大、中山、同济等校的考题并无明显变化,普遍都较常规,我们的课程完全能够覆盖,但我们也会根据新变化调整2024年的课程安排。

课程详情敬请期待我们1月份的备考公开课。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