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美提升——《山里人家》

 秋夜白露 2023-03-06 发布于河北

        我有时会尝试修饰一些照片,这必须是我确实有感觉的照片。所谓“有感觉”,是指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便有情感共鸣,且对它最终的样子有一定的想象。所以,也可以说,是能让我感兴趣的照片。我也必须承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以及我本人基础技能不断提升地背景条件下,我会感兴趣的照片很可能完全不同。

        有趣的是,在我看到某张照片之前,我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感兴趣,必须看到,才会知道。人世间的事岂非都是如此,以为自己喜欢的,其实并不喜欢;以为自己厌恶的,却原来是最在意的。以为手到擒来的,其实根本做不到;以为绝对不可能,最后却做成了。凡事,只有做了才知道;面对过,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本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过,我们至少不要用外物来限制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是一切的根本。

        佛陀说:心外求法,皆是外道。放在这里亦然,用他人的想法或世俗规则来告诉自己什么应该是好的,只会不断地压抑自己的本能,对于深刻理解和感受自己毫无帮助,自然也就无法真正进步。心外求法,也就是外道,其实也都可以有所成就,唯一的问题是,不是正道,就永远成不了成果。

        以上的表述,我想说的是,拿出勇气,跟随自己的内心。在艺术这条路上,强悍的设备和无数的技能都只是外物,即都不是关键,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这才是关键。

        我尽量在修饰完一张照片后,写一些修饰的感想,也就是这一系列关于审美提升的文章,其中不涉及具体操作。那些操作大家可以看视频,不懂的可以提问。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技术不是固定的,尤其在Photoshop中,不同的步骤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相同的步骤却可能因为顺序不同或设置的细微差别而效果迥异。至今为止,我从来没有对同一张照片,经过同样的过程,能达到完全相同的效果,每次修饰后,效果必然不同。学习摄影或后期的相关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固然重要,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乃至贯穿摄影前期到后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而且在我的经验中,带着问题和目的来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最有效的途径。

        今天讨论这张照片——《山里人家》。

        修饰过程见视频号:

ACR或LR基础修饰:

PS修饰:

        看到这张照片,即使是还全无效果的原片,便有一种超凡脱俗与人间烟火的感觉。右上的亭子在烟雾笼罩之下颇有飘渺仙气,而左下的山村则古朴而自然。如果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心中生起的就是这样的感觉,那么构图时自然会以此为重点。同样的,如果这就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后期修饰效果的方向也便能够确定。
        如此,这张照片从拍摄到后期,重点和意图便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相机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人眼,但同时相机在有些方面却又能拍到人眼看不到的景象,所以在现今的数码时代,我们会尽全部努力在拍摄时让相机能够记录下最多的有效细节信息,而最终的效果却必然需要通过后期来实现。
        如果想要记下最多的细节信息,几个最为关键的要点便是曝光准确、焦点清晰、构图严谨,这些事情只能是在拍摄的时候做好,后期不能弥补这张照片的拍摄场景是阴天,整个场景的光比不算很大,所以一张Raw格式照片足以记录下场景的全部光比反差和细节。
        这里需要说得更具体一些,对于数码摄影,JPEG照片的宽容度大约在5档左右,Raw格式的宽容度大约在9档左右,其中以尼康相机D810系列的宽容度为最佳,大约能达到11档。对于胶片摄影,彩色负片的宽容度大约在11档左右,黑白负片的宽容度大约在16-18档左右。
        电脑屏幕能够呈现的反差极限受屏幕本身的能力限制,大约相当于JPEG照片,需要说明,有些过于初级的电脑屏幕能够呈现的反差过低,不适合修图。而相纸能够呈现的反差极限大约为9-10级。
        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知道,Raw格式优于JPEG格式不仅在于位深度要多出4-6个数量级,也在于其宽容度要多出于很大的范围。
        所以,拍摄光比不太大的场景时,一张Raw格式便足以记录下全部细节,比如这张照片,但前提必须是曝光准确。拍摄时没有记录下来的细节,后期变不出来,正如拍摄时对焦不准,后期无法修正;拍摄时角度选择不佳,后期不能改变拍摄角度。
        而对于光比过大的场景,一旦光比超过了Raw格式能够容纳的9-11档宽容度,就必须要拍HDR,而且最好是用Raw格式拍摄,最终用Raw格式合成,并存储为DNG格式照片,以这张照片为基础,再进行后续的后期处理。这样才能保证能将现场的所有细节完全记录下来,也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能得到画质无忧的照片。当大家观看现代照片,惊叹于照片的质感时,我们自己的问题很可能正是出在拍摄上。一张曝光不准的JPEG格式照片,不可能得到质感卓越的摄影作品。
        我们最终输出的结果照片是一张JPEG格式,JPEG格式照片是8位图,也就是说从最亮到最暗等级差为2的8次方,即256级。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张画质极佳的8位图,就需要照片的这256个等级的表现都是高质量的。如果我们的原始照片是Raw格式,至少12位,那么我们在处理照片时,是在大约4000级的水平上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将这4000级再压缩到256级,所以可以保证画质优异。而如果只有JPEG原片,则原片便只有256级,而我们的处理过程必然会拉开某些等级的差异,也必然会将某些等级合并,这样处理后的照片实际已经远远不足256级,存储照片时将强行再分隔出256级,画质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我只能提醒大家,作为摄影作品创作,必须要拍Raw格式。
        回到这张照片,拍摄时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在上文已经说过,并且说明了理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做那么多后期。我们做后期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照片呈现出全部细节,然后是在此基础上让照片呈现出我们希望的效果。首先呈现出全部细节,且让照片上最重要的部分细节最丰富,这是最终照片质感的关键。
        这一点用胶片来解释更为清晰。黑白胶片能够记录的宽容度高达16-18级,而相纸却只能显示10级。这意思是说,黑白胶片能够应对光线反差高达16-18级的现场,将细节全部记录下来,而相纸却只能显示出10级反差,那么胶片多记录下来的那么多反差细节还有什么用呢?事实上,在暗房中,可以通过巧妙、精确的显影、定影、冲印等等一系列程序的控制,将黑白胶片的16级反差完美地压缩到10级,在相纸上全部呈现出来,因为是从更多层次细节压缩显示而来的,照片因而可以表现出更细腻丰富的过渡,这就是质感。同时,还有一系列的暗房操作可以让最终照片的某些局部呈现出更理想的效果,从而使得照片的主题、重点都能更加突出。
        我很简单地解释了暗房,大家就应该明白,数码时代的后期处理与胶片的暗房,实在是异曲同工。现在的很多数码处理理念和技术,其实本就源自于暗房。一位胶片摄影家必然同时精通拍摄和暗房,一位数码摄影家同样应当同时精通两项。拍摄为我们提供最完备的基础,而后期才是让一切能够呈现出来的关键,最核心的重点,则是,我们到底想告诉观众什么?是天空还是大地、花卉还是昆虫?我为什么而欣喜,为什么而愤怒,又为什么而疯狂?
        如果我们能够回答好这些问题,要开始了真正的摄影表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