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玻璃心”,父母该怎么办?

 新用户21623770 2023-03-06 发布于美国

你家的孩子特别容易跟你闹别扭吗?是否经常闷闷不乐?家长还没说几句就已经一副“委屈受伤”的样子?

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例如丫丫就是这样的。

丫丫是一名小学生,在班级里显得比较特别,她爱阅读、有思想,但不常和同学往来,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待着,显得落落寡欢。当老师问起丫丫不和同学玩的原因,她回答说:“我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

Image

对于丫丫的表现,丫丫妈妈无奈地说:“丫丫跟弟弟只差一岁,因为要带弟弟,我忙不过来,所以在丫丫小时候,我们把她送去外婆家住,直到要上学时才接回来。可她从外婆家回来后,无论我们如何哄她,她都不高兴,成天撅着嘴,仿佛全世界都亏欠她。即使是她做错事,在我们批评她之前,她就会开始哭闹。吃饭时我把菜端上桌随意摆放,她也会'受伤’,觉得我把好吃的菜都放弟弟跟前,认为我们偏心。我不知道该怎么对她才好……”

Image

面对像丫丫这样的“玻璃心孩子”

家长应该怎么呢?

孩子“玻璃心”

皆因内心诉求不被看见

生活中有一类儿童,他们爱哭、内向、拘谨、较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崩溃。这类孩子胆小又细腻,心理学上称他们为“高敏感”儿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玻璃心”孩子。

一些在他人看来不值一提的生活细节,却会引发高敏感儿童丰富的“内心大戏”,触发他们强烈的情绪表达。

Image

文章开头提到的丫丫就属于高敏感儿童。她之所以表现得如此“难缠”,皆因其真正的内心诉求没有被妈妈看见,包括一直没有修复的被遗弃感,以及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等。这些改变对高敏感儿童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他们内心的张皇无措没有合理的宣泄渠道,在生活中就演变成了烦躁和哭泣。

忙碌的妈妈只看到了丫丫的“玻璃心”,却没有看到丫丫相较于其他孩子内心更为细腻深邃——她对人、事、物有很深的理解,且表现出极强的同理心。这正是高敏感儿童的另一面。

这5招帮你

引导孩子抽离情绪泥潭

根据相关调查,世界上大约有15%—20%的孩子具有高敏感特征,他们身心容易受到刺激,对细节尤为在意,是完美主义者,在新环境里总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因为敏感细腻,他们容易钻牛角尖,甚至显得有些“固执”,很多时候,他们的一些反应令父母感到苦恼。

Image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该如何陪伴高敏感儿童,才能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作为父母,要放下自己的攀比心理,不拿孩子跟其他兄弟姐妹作比较,更不要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这会加剧高敏感儿童的压力。

例如,有的父母因为孩子性格内向,就一味地鼓励孩子“你要放开些”“你要勇敢些”,殊不知,这些言论会加剧孩子的自我否定,他们做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就只能装作若无其事,把情绪藏在心里无处宣泄,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此,高敏感儿童的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特点,接纳孩子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相信孩子也有可爱、积极的一面。当父母从“焦虑”向“相信”转变时,高敏感儿童也能感受得到。

重视沟通中的情感支持

坚定地向孩子表达爱。高敏感儿童的过激反应,通常源自于他们内心的不安,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感受会让孩子觉得沮丧。父母要经常坚定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例如“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爱你”,这种流动的爱意,比理性的说教更能安抚孩子的情绪,使孩子内心稳定。

用最好的话语赞美孩子。正面的情感表达是高敏感儿童迫切需要的,挑剔和批评只会使亲子双方陷入无助。高敏感儿童对很多事表现得总是不那么积极,因此父母真诚的鼓励对孩子非常重要。

家长要抓住时机不吝对孩子的赞美,同时要注意肯定的方向,例如“你能这么努力,老爸为你感到骄傲”“你太棒了,没想到你把房间收拾得这么整洁”,对孩子的努力和积极表现给予表扬和赞美,不仅会让孩子更有行动方向,还能增加孩子的行动力。

给孩子时间接受新事物

高敏感儿童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他们对“是否要学习新事物”的决定比较迟疑。因为高敏感儿童对未知的新事物有很多担心,尤其担心在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结果,所以他们总是顾虑重重、行动滞后。丫丫也是如此,她尚未尝试和同学们交往,就判定同学们一定不会喜欢自己,从而选择逃避。

对于这样的情况,父母不能着急催促,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观察、适应,同时也要同理孩子的感受,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孩子理解、安慰,可以告诉孩子“没关系,我们再观察看看”“你这么友好,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你”。这种认同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引导孩子化敏感为优势

高敏感儿童心思细密、性格安静,能深入思考,同时他们敏感的神经也很容易被困难击垮,所以家长不要用言语攻击孩子,要鼓励孩子,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面对困难时该有的态度和技巧。父母的示范和影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与一般的孩子相比,高敏感儿童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事实上,他们有丰富敏感的内心,对人对事都有更深的理解,往往能表现出独特的感受力,这是高敏感儿童的优势。

例如丫丫的阅读、写作能力都优于他人。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往阅读写作方面发展,发挥他们天性敏感的优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敏感的性格其实也可以是一件好事”,将其变成自己的优势。

教孩子正确认识情绪

容易情绪崩溃是家长难以教育高敏感儿童的重要原因,如果缺乏正确的帮助,高敏感儿童和家长会一直受困于这些干扰,进而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个人发展。因此,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父母要了解孩子情绪的来源。高敏感儿童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为此,父母在生活上要想得周全一些,提前做好各种安排。例如,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弱,家长可避免说出或做出易于触动孩子情绪的言行。此外,当孩子因为受挫而情绪崩溃时,家长要学会透过表象看见孩子情绪的来源,在沟通中给予高敏感儿童相应的支持。

用问题帮助孩子抽离情绪。如果不控制负面情绪,任由坏情绪泛滥,会破坏身心健康。心理学家发现,处理好情绪问题,人体的抵抗力也会增加。

对于高敏感儿童容易陷于情绪泥淖中的问题,专家建议父母引导孩子用4个步骤来认识并调节自己的情绪:第一步,问问自己,“我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第二步,对于听到的、看到的,思考自己做了哪些解释;第三步,解释过后,自己做出了什么样的情绪反应;第四步,解释之后,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处理。

这个小技巧能帮助家长和孩子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怎么发生作用的,以及该如何处理情绪。相信家长和孩子通过持续的努力并将之形成习惯,就能帮助孩子抽离情绪本身进而认识情绪,摆脱情绪的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