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与义《咏牡丹》:心中的牵挂

 墙头草说 2023-03-06 发布于山东
公元1136年,南宋诗人陈与义告老还乡,寓居在浙江桐乡。本是洛阳人的他见牡丹花开,不自觉地便忆起家乡,便写下一首《咏牡丹》,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自从金兵的铁蹄踏碎了中原大地;十年时候返回家乡洛阳的指望仍漫漫无期。诗人又一次忆起往事,那是刻骨铭心的痛,十年前,金兵攻入中原,家国残破,君臣被掳,百姓流离,自己仓皇南渡,期盼着能有一天收复中原,重返故园。然而,十年过去了,人已老,事未果,眼看着时光流逝,却不知此生还有没有机会重返故乡。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客居在青墩溪畔的老态龙钟的异乡人;正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地观看盛开的牡丹。南渡之后,诗人在朝为官,致仕之后,寓居在桐乡的青墩溪畔。春风却不管人间的悲欢,照例吹开牡丹。诗人独自对着异乡的牡丹,却不知以牡丹闻名的洛阳中的牡丹开得怎么样了?好想回去看看,却不知此生是否还有机会?

南渡之后,诗人一直期待南宋朝廷能够振作,出师北伐,收复中原。然而,这一期待便是十年,十年间,人已老,力已衰,但血未凉,志未消,家与国,仍是他心中的牵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