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续100天的坚守,相信信念的力量,孩子从闭门不出到主动提出返校。

 郁金香抗抑郁 2023-03-06 发布于浙江

今日导读  

    陪伴抑郁休学、有情绪障碍的的孩子走出困境,固然需要许多方法,需要家长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去介入,但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力不能忽视,那就是信念的力量。

   不管是“担心是诅咒”、还是“相信相信的力量”,都是在告诉我们,心怀积极的信念有多么重要。

   就像今天故事里的这位妈妈,在孩子生病后,她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她坚信“三不”的有效性,贯彻执行,她相信帮助孩子需要自我的成长,于是在100天内读完了10本书,做了10万字的读书笔记,她选择相信孩子、相信爱人、相信父母、相信榜样,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有优秀又独特的自己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她信念的加持下,孩子在3个月内状态恢复,并主动提出上学,家庭氛围从紧张压抑变得轻松温馨,她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感。

    这位妈妈将自己的信念总结为“五点相信”,也希望她的故事,能够启发广大家长,从而树立抗郁路上的积极信念。

这是《郁金香》的第369个家长成长故事

100天的坚守,我看到了孩子的变化

从2022年11月8日我加入郁金香,到今天,整整100天了!

从2022年8月29日孩子出现问题到今天,也已经整整5个月零20天了。

回想这段时间的经历,我不禁感慨万千,2022年真的是我人生中的一条分界线。

这一年来发生的种种,把我,这样一个在物质世界中奋斗了半生的中年人,第一次拉回了心灵的家园。

我的孩子是2022年8月底开始出问题的,随后休学在家2个月,期间足不出户、封闭自己、昼夜颠倒、不讲个人卫生,醒来就是玩手机,也不和我们说话。

11月份,我加入了郁金香,认同了郁金香的理念、开始执行“三不”,并且始终坚信孩子会走出来,坚信一切会好起来。

结果,执行“三不”第10天的时候,他出门做核酸了;34天的时候,他出门理发了;65天的时候,他和我们出门旅游了,然后主动回老家过了春节,还开始参加体育活动;3个月的时候,他自己主动说要返回学校了。

加入郁金香100天以来,我听/读了10本书,做了46000字的学习笔记,36000字的践行记录,20000字的课堂笔记,录制了22段自我学习的音频。

虽然孩子目前还在调整中,没有恢复正常的学习,而我,也还在持续的学习中,但我的家庭变得越来越和谐了、轻松了、我感受到幸福了!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标榜自己多么爱学习,标榜自己的孩子变化得有多快,我只是想告诉亲爱的家长朋友们:静下心来,保持信念,对自己、对孩子是多么重要!很多事情只要你想,全世界就会调动一切资源来帮你!

下面,我就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我总结为“五点相信”,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一、相信孩子能管理好手机

记得我和孩子最早产生隔阂,就是因为用手机问题。

现在的年代,不给孩子买手机,不行,但买了手机,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父母心里会担心;有了手机却还要受父母的管制,孩子心里会不爽;学校呢,虽然一方面严令禁止孩子使用手机,但另一方面,大量的通知、作业和课程都在手机上推出。

因此,围绕着一个小小的手机,一直不停上演着孩子、家长、学校三方的拉锯战。

孩子说:手机是我的唯一私人物品,你收手机就是不信任我!父母心里说:我自己还管理不好手机,孩子你自己能行吗?

于是,手机导致的亲子信任危机愈演愈烈,孩子也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其它的信息。

也许会有很多青少年的父母说: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不爱说话。可是,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是无话可说吗?还是他们说的很多话,父母根本没有听到,甚至没有听懂,更别说有效的反馈,于是,导致孩子逐渐不爱和父母说话,甚至拒绝一切沟通。

我和孩子的矛盾过程就是这样。因为用手机问题,我们之间产生隔阂,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我们沟通,终于有一天,他关上了房门,开始了昼夜颠倒的生活,很少吃饭,手机自由支配,不分白天黑夜地玩。

一时间,焦虑、担心、不解甚至愤怒的情绪,在我的心中萦绕、挥之不去,我痛苦到了极点,心想:难道我平日优秀的孩子,就要变成网瘾少年了吗?

在加入郁金香学习后,特别是在和你有约栏目里,我听到了许多来自康复孩子的声音,我第一次站在孩子角度,看到了手机带给他们的积极意义。

听听那些过来的孩子怎么说吧:

1、当我暂时在家修整,手机和网络是我和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

2、当难熬的夜晚来临,游戏让我暂时忘记了痛苦,黑夜才不那么漫长

3、当我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又无法诉说时,网络是我验证信息、寻找自己的一个渠道

4、我感谢手机和游戏,陪我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孩子并不是因为玩手机才睡不着觉,而是实在睡不着,才用手机来陪伴自己。在当时的情境下,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所以,请不要再控制、干预甚至拿走孩子唯一的安慰,也请相信孩子,当我们的控制力量消失的时候,孩子也就没有了对抗,当孩子知道父母能为他提供安慰的时候,自然会放下手机!

二、相信爱人虽然不学习,但也会进步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爱人就是我们的同盟军。爱人会和而我们一起找医生、找心理咨询,想尽一切办法和孩子沟通。

但一说到想要帮助孩子,需要改变自己,需要去成长和学习,很多家长,更多的时候是爸爸们,就止步不前了。

“我很好啊,我努力赚钱养家,努力和孩子沟通,我没有要改变的,没有要学习的!”这句话,应该反应了许多爸爸,在面对孩子生病后共同的态度。

记得一位孩子曾经对我们家长说过:“爸爸不改变、不学习,难道我们就不改变了吗?”是的,天下的事情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事和老天的事。如果我们强制爸爸学习,那就是干预了别人的事,会把他越推越远。

妈妈们,请相信:只要你学习起来,你说话的语气变了,你看看爸爸的眼神温柔了,你遇到事情和爸爸平心静气地商量了,你把感受和爸爸诉说了,你给爸爸自己判断、决定事情的时间和空间了,爸爸感受到了尊重,他自然会和你一起分担家庭的重担,自然会伸出坚实的臂膀,自然会给予爱的表达。

谁会拒绝充满爱意的拥抱呢?更何况你们曾经那么相爱!相信你的爱人,他是你最坚实可靠的同盟军。

三、相信父母不是拖累,而是力量的源泉

我们正处于中年,而父母正在老去。

也许,他们经常会说:“孩子,你是我们的希望,你是我们老了之后的依靠,你千万不能倒下啊…….

听到这些话语,在以前,我们会觉得,这是父母对自己的赞许和信任,可是,当我们自己也身处痛苦中的时候,就会感觉,这是无尽的压力。于是,我们只能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挺住,不能出状况!

可是,试想,如果一个人同时面临父母的压力和孩子的痛苦,他如何能有轻松的心情和快乐呢?而身处这种状态的你,又如何能给予孩子力量和父母幸福呢?

我们要相信,爱是由祖祖辈辈向下流传的,当你从父母、父辈那里获得力量,你才能赋能到孩子!

所以,和你的父母、父辈做链接吧!消除掉彼此间的隔阂,相信父母有足够的力量照顾好自己,不要对父母的事情干预、担心太多,因为那也属于别人的事。

没有了后顾之忧,或者说从上辈那里获得了更多的能量,你才有更多力量面对现在和将来,你才有能力把应该给予孩子的力量传承下去。

孩子是一个幼苗,家庭是他的沃土,孩子只有在家庭中吸收了足够的营养,才有力量向外伸展!

四、相信榜样的进步在你身上也能成为现实

最开始进入郁金香平台,是当我向一位朋友请教时,她给予了我指引,让我第一时间联系镜面老师。

朋友家的孩子,比我更早遇到问题,但现在,她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正是由于我对朋友的信任,对朋友家孩子成长的看见,让我对郁金香的理念没有丝毫怀疑,立刻就启动了学习之旅。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当自己的情绪又下降的时候,当自己有所怀疑的时候,当自己不坚定的时候,我就去听【和你有约】,那里有许多榜样的力量为我赋能,每每看到那些走过泥潭的家长们现身说法,看到他们神采奕奕的状态和讲述,我就很快又充满了希望,从自己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

当我想让自己更全面地了解孩子问题的解决之道时,我还选择了郁金香的家长大课堂。大课堂集中授课的模式,让我从家庭成长、生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三大维度,了解状况出现的原因、解决的办法和康复的希望。

课堂里不仅有不同专业方向的专家,也有康复的榜样。这个课堂的内容帮助我迅速提高了对目前碰到问题的认知,比自己看书效率高的多、获取的知识也更全面。

当你觉得力量不足、希望渺茫的时候,不妨这样想一想:别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的孩子也能做到;别的家长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

那些榜样不会来欺骗你,只是他们切身了解这种伤痛,不想让更多的人也承受同样的痛苦,所以站出来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

注:《和你有约》栏目目前已进行127期,每周日晚8点免费收看,敬请关注本公众号推送,回看往期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字:和你有约

五、相信自己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建议一个一个去解决,因为你不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

比如,遇到自己有焦虑的情绪,就去寻找焦虑的原因,你可以练习观呼吸,先让自己平静下来,你也可以自言自语寻找根源,还可以运用一念之转,改变自己的认知等等。

当困难“组团”来临,请冷静下来平复心绪,找到方法然后逐一击破。

当然,你还可以请教郁金香里不同的老师、陪伴者、辅导员,不同的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为你解答;当你把这一个焦虑的情绪解决的时候,你就成长了,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自己就能应付了。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智慧,就加入家长共修班,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阅读、交流、讨论和应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在书本上学习了那多东西,但一面对孩子,还是进入固有的沟通模式,不知如何应用。

这个时候,参加共修班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共修班的辅导员都是成长起来的爸爸妈妈,他们会用切身经验教你如何和孩子说话、如何和孩子交流,遇到具体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注“”郁金香家长学校共修班采用“学-思-践-悟-享”的自我学习成长模式,帮助家长不仅知道,更能做到。可点击辅导员四叶草的总结进行深入了解:

自我成长探讨:为什么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但生活却没有起色?

及时吸取成功的经验去帮助孩子,比自己一步步摸索要快的多,孩子受的磨难也少一些。

让我们相信孩子的原本具足、相信爱人的亲密无间、相信父母的力量源泉、相信康复的孩子的纯真善良、相信走出来的家长们的真诚以待,相信郁金香平台的专业和公益理念。

最重要的是,请一定相信你自己!相信这么优秀的你,这么独特的你,经历了这么多风浪的你,只要方向正确,一路前行,一定会寻找到心灵的家园,一定会过上轻松幸福的生活!

当父母轻松了,孩子就走出来了!

100天的时间,孩子从休学到主动提出回校,我想,如果没有遇到镜面老师、何老师,没有进入郁金香平台,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幻想!

感恩镜面老师坚定的支持、何季颖老师智慧的指引、涵香老师高效的疗愈、心莲老师智慧的反问、淑静老师耐心的讲解、安住当下老师细致的语言示范、月夜老师敞开的分享……

想要感谢的太多太多,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郁金香平台的资源在100天内给予我的滋养!我愿意分享,为了那些还在痛苦中挣扎的孩子和煎熬的家长!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予黑暗中的你一些力量和信心,我们不孤单,我们一直在一起。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投稿加小编微信:zhuyiwei0213,有公益稿酬



猜你还想看

抑郁休学2年,我找回了内心的勇气与力量

女儿抑郁休学四年,对我发出的灵魂拷问

爸爸妈妈感受不到我抑郁时的呼救和难受

走出抑郁,我总结了几个关键点

请你慢下来,去看到属于自己的、微小的价值

17岁就抑郁的我,没有退路

我陪伴15岁的儿子走出生命的低谷

经历8年双相情感障碍,32岁的我渴望自立

我就像小女孩参宿,走过了深海

18岁抑郁休学女孩的康复之旅

当独立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抑郁症青少年群体

别让焦虑,一步步拖累你的人生 | 焦虑测评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抑郁测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