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乾州蕞娃:狂飙突起VS柔风细雨——《狂飙》读后感

 W行走在人世间 2023-03-06 发布于陕西


【前言】小说《狂飙》能够围绕主旋律,真实客观反映扫黑除恶过程中的芸芸众生像。没有标签化、脸谱化的人物,没有说教,人生轨迹转变自然。在叙写人生百态的时候,也在拷问人性的善与恶。

狂飙突起VS柔风细雨

——《狂飙》读后感

乾州蕞娃

自从换了液晶的智能电视,我已经快十年不看它了。其原因很简单,没有钱。

在买智能电视的时候,销售人员对我说智能电视可以上网,网上电脑可以看的,电视就能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但,买回来以后却发现这玩意真是一个坑,开机半分钟广告,三天两头要更新,四处跟你要开会员。尤其是热播剧刚看个开头,就要收费,简直苦不堪言,就索性将其打入冷宫,再也没看过,从此电视机变成摆设了。

很少关注热播剧,只是偶尔听别人说起,真的产生震撼,才会上网看看相关评论,仅此而已,很少追剧,有时间更多的是看小说。《狂飙》就是这样进入我的阅读范围。那一段时间,打开网络,到处都是跟风、蹭流量评议《狂飙》的文章。就连我2023年2月3日发表于《作家报》第3版的文学评论《周海峰小说中的乡土文化情结》也是和《狂飙》评论为邻,只不过我三千多字的文章居于该版的一个小角落,而那些评论文章很奢侈地占据了第二版整整一个版面。

小说《狂飙》,青岛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作者徐俊懿、徐纪周。按照《序》中所说,作者以《茶馆》《天下第一楼》等经典三幕剧为蓝本,以警匪故事为主线,描摹时代变迁中的芸芸众生。故事分为暗流、风浪和平静三个单元,截取2000年、2006年、2021年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刻画不同时代背景、社会土壤下,人物的心路历程及价值选择。读完之后,感慨不已,思前想后,决定一吐为快,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是作者能够围绕主旋律,真实客观反映扫黑除恶过程中的芸芸众生相。小说以京海市20多年的发展为时代背景,讲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拉锯式较量的故事。警察安欣与起初的旧厂街鱼贩、后来的黑势力头目高启强,从互帮互助逐渐形同陌路,最终分道扬镳。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黑恶势力如徐江、白江波、泰叔、高启强(高启盛、唐小虎、唐小龙)、老默、蒋天等人,也有其背后的保护山龚开江、赵立冬、孟德海、李想、曹闯以及很少出面的黄老等人,还有安长林、安欣、陆寒、徐忠、纪泽等一批决心扫黑除恶、除恶务尽的人民英雄。小说抽丝剥茧般真实客观地为我们展现了这一过程的艰辛与来之不易,既展示了黑恶势力形成的过程,也展现了人民警察与犯罪分子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二是没有标签化、脸谱化的人物,没有说教,人生轨迹转变自然。在这部小说中,人物塑造极为成功,几乎没有标签化、脸谱化的人物。
小说中,安欣对于正义的坚持近乎痴狂。奔波半生,只为了帮扶弱者,为了维护正义,为了拯救那些即将沦陷或者已经沦陷的灵魂。这些人,既包括为了养活弟弟妹妹、卖个鱼都要被欺负的老实摊主高启强,也包括在押服刑期间不肯认错的老默,安欣帮他找回女儿讨回黄翠翠保险,还包括那个线人麻子……虽然,对于前两个人,安欣的拯救是失败的,但对于麻子安欣的拯救是成功的。对于邪恶的惩处和拯救罪恶使其止步于犯罪的边缘,都是对公平正义的维护。前者大多是狂风暴雨,后者则是柔风细雨。或许,后者的意义还要大于前者。这就是安欣的伟大之所在。
剧中虽然没有讲他父亲的故事,但据推断应该是为了扑灭犯罪而牺牲的,这也是安欣执着于理想信念的最初动力。后来,师傅的牺牲,李响的死亡都给了他极大的震撼,更加坚定了他与京海市黑恶势力斗争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看到李响寄给他的信,知道事实的真相后,他几乎崩溃了。这些都是一路坚持着,从英姿勃发到中年白发,几经挫折与磨难,初心不改的原因。
为了救赎罪恶,安欣失去了很多。不仅仅是青春年华,失去了搭档、师傅和徒弟,还不得不放弃爱情。小说中围绕着安欣,有两段感情纠葛,分别和孟钰及高启兰有关。孟钰与安欣从小青梅竹马,两个人一起长大,感情基础最好。只是安欣选择与黑恶势力斗争下去,他不能让孟钰跟着他担惊受怕,他最在乎的爱人绝不能成为敌人攻击的软肋,所以他尽管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但最终还是拒绝了孟钰。

大年三十给哥哥送饺子的时候,因为安欣的人性执法,安欣的善良和帅气,让高启兰一见钟情。高启兰等了他20年,但安欣对她没有意思,一方面她哥哥是涉黑团伙的主要头目,背后牵扯着许多利益纠葛。另一方面她也从未走进安欣的心中,充其量只是一个相熟的好友。

文中三人的感情描写自然恰切、真实生动。孟钰之所以嫁给安欣的好兄弟杨健,就是因为她心底“恨”着安欣,她要“报复”安欣。虽然如此,但安欣却占据了孟钰心灵最深处的那个地方。小说中,孟钰在遇到危险时,没有给父亲打电话,没有给丈夫打电话,却第一时间打给安欣。这说明了什么?这不仅仅因为安欣是警察,而是安欣能带给她安全感。一个女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想要拨打电话诉说的人一定在她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高启兰一直默默爱着安欣,没有打扰过安欣,没有告诉过安欣自己对他的感情,没有诉说过自己的委屈。但不说不等于没有,有一次和安欣因为高启强发生争吵时,高启兰说了一句“可你不应该欺负我。”这句话把高启兰作为一个女人多年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得淋漓尽致。

高启强,原本善良,蜕化堕落,事出有因,实属无奈。为了自己及家人的生存,他不惜出卖灵魂,挖空心思,用温文尔雅将青面獠牙遮掩起来,竭力扮演一个好人。与冯大壮、徐江等人的残酷不同,他的坏隐藏在卑微之后,蒙着黑色却有底线,比如他坚决不许家人和手下涉及毒品。他靠自己的老谋深算和出色演技骗过了很多人。在同伙里,他是好老大;在血缘里,他是好兄长;在家庭里,他是好丈夫,也曾一度是好爸爸;在社会上,他是好商人!只是,再怎么伪装也无法掩盖曾经犯下的罪恶,也正因为认识到这样一点,所以高启强想尽办法牺牲自我,企图用一己之力将家人托举上岸,而且居然成功了。对高晓晨的刺杀让妹妹高启兰失望至极,所以在事发之后可以安心离开;因为他的授意,女儿黄瑶辗转于公司各个部门,最终拿到了强盛公司犯罪的证据,因为有重大立功,最终全身而退;儿子高晓晨因为刺杀事件差点丧命,所以恨上了高启强,这样既可以因举报立功,也不会因做出过激的防抗行为而丧命……

三是小说在叙写人生百态的时候,也在拷问人性的善与恶。这不是人性善与恶的说教,更是面对善与恶如何抉择的问题。人世间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之所以为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之所以为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面对善与恶,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不得不”,绝大部分就是舍不得那点好处。当我们选择善时,就必须直面那些与善相伴而来的恶。在没有面临什么诱惑之前,人们总会高估自己的道德底线。为什么好人没有坏人的煽动性强?因为好人利用的是人的良知,坏人利用的是人的弱点。“想要说服他人,不要诉诸理性,而要诉诸利益”,弱点是软肋,是死穴,可以一招致命,所以说贪欲是一切罪恶的本源。只是没有欲望,戒掉“贪嗔痴”的人却少而又少,所以人的一生便在善与恶中不断的挣扎。

需要说明的是,小说和电视剧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网上已经有很多细心的网友已经整理出来了,这里不再赘言。相对来说,我还是喜欢小说,以及小说背后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