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更贴近生活比较容易理解,而宏观经济学则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AP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探讨问题。 课程设计包含了微观经济中的相关理论,例如生产者理论、公共物品、市场结构和消费者理论等。 课程设计侧重涵盖了要素市场理论,实质与作用,政府在促进市场有效和公平上所扮演的角色。 AP微观经济学是未来美本商科类专业学习的一个基础课程,如果以后要在本科或者研究生的时候选择像比如会计accounting,金融finance,管理学management的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必不可少。 建议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提前参加AP考试培训,更有助以提高成绩。下面为大家进行一下AP考试微观经济学考试内容总结。 ◆ 第1单元:基本的经济学概念 ◆ 第2单元:供求关系 ◆ 第3单元:生产、成本和完全竞争模式 ◆ 第4单元:不完全竞争 ◆ 第5单元:要素市场 ◆ 第6单元: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 此外,以下几个宏观概念是本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在概念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并培养更深的概念理解能力: 宏观概念1:稀缺性和市场 宏观概念2:成本、收益和边际分析 宏观概念3:生产选择和行为 宏观概念4:市场失灵和公共政策 考试形式 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经济学,这两个科目在题型和考试形式上都是一致的,分别两大部分Multiple Choice选择题和Free Response简答题。 Section1: 多项选择题(multiple choice) 60题 | 70分钟 |占考试成绩的66.65% 多项选择题将评估学生对经济原理或模型定义的掌握、解释给定经济结果以及判定特定经济情况的能力。大约四分之一的多项选择题将包括数学分析或计算。 Section2: 3道大题(每题包含几个小问题)| 60分钟|占考试分数的33.35% 所有四种技能类别将通过3个自由回答中进行评估。 问题1:长问答题(10分) 问题2:简答题(5分) 问题3:简答题(5分) 考试时间 2023年AP微观经济学考试时间:2023年5月5日下午 2022年5分率 有些学生会被微观经济学里的各种模型图吓到不敢选这门课程,其实这些图当你真正理解后并没有你想象的“恐怖”。 对于AP微观经济学考试而言,主要考察的是规律及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分为三大方向:概念、图像、计算。这门科目在社科类的AP考试中是比较容易拿到5分的。 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社会科学,他的答案不是非黑即白,很多内容都是open to discussion。所以大家答题的时候不一定要拘泥于课本,在理论的支撑下展开独立思考,这才是经济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微观经济学是商科、金融、经济学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 AP微观经济学没有复杂的推理和计算,只要牢记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熟练运用核心的经济模型,熟悉出题的思路和知识点就可以了。 熟能生巧,当练习量足够,自然就有机会冲5分。 至少提早3-4个月开始准备,如果同时学习宏微观科目,要再提早一点时间。必须预留考前完整1个月时间做全面复习,包括知识点梳理、刷真题、订正和查缺补漏。 初次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每个专业名词的定义、指标的计算公式、模型曲线的形态以及变动影响结果,并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复习阶段针对不同模型或按章节分类进行思维导图式的概念梳理,理解曲线和模型间关系,并能有效应用于不同场景。最后冲刺阶段,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真题练习卷,计时模拟,并及时订正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