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服时课|中原汉族民间服饰色彩

 掌染草2012 2023-03-06 发布于安徽

中原汉族民间服饰色彩

中原区域概念

根据已有地域文化相关研究的成果,李慕寒等人提出:“地域文化又可称区域文化,是受着地理环境的影响由多个文化群体所构成的文化空间。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心理特征、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地域文化。”简而言之,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至今仍被传承与应用的文化传统。

“中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古代中部平原。《宋史·李纲传》记载:“自古中兴之王,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在此“西北”指陕西关中一带,“东南”指江南,“中原”就是指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多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古代,“中原”以指广义的为多,具体是指以洛邑地区为中心,方圆五百里的地区,几乎囊括了今河南省,并包含山西、陕西、山东、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辞海》中对中原的界定是:“古称河南及附近地区为中原,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虽然古代河南曾归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甚至隶属管辖的政权也不相同,但共同的地理环境,使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了相似的文化特征。特别是元朝以来,由称作河南江北行省的行政区划所管理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加快了中原文化区域的形成。

近代以来,中原多指狭义的中原。因此,本课题研究地区范围主要集中在今河南省境内,该地区是我国由东部平原向西部丘陵山区的过渡地区。唐宋时期,中原地区有大运河贯通,20世纪以来铁路在这里交会,自古以来该地区就是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地方。

服饰色彩是我国传统服制体系中尊卑贵贱等级制度可视化的物质载体,朝代更替必将伴随“改正朔,易服色”,起到了规范民众行为和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近代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服色制度逐渐失去政治依靠,逾制僭越的民间用色更容易体现出越来越民主的民间审美特色。民间服饰装饰技艺与服饰材料选择,不仅是地域服饰文化的体现,同时映射了中原地区手工技艺、工业技术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整个中原近代社会环境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原汉族民间服饰

色彩构成

民间服饰色彩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从整体服饰形制分类出发,可分为服装色与配饰色,上装色彩、下装色彩;在单件服饰品中,可分为面料用色、里料用色及辅料用色;从服饰装饰细节出发,可分为服装主色、工艺辅助用色及装饰图案配色。

近代中原地区民间服饰多为纯色即单一色相构成,在领肩、袖口、底摆、裤口等处拼接异色面料,起到辅助工艺、丰富服饰结构的作用。清朝末年,服饰崇尚奢华,民间服饰缘襟中边缘装饰工艺辅助用色及图案刺绣工艺色彩亦十分丰富。

图片

近代中原左衽女袄(江南大学传习馆藏)

近代中原左衽袄,服装大身面料主色为红色,门襟及袖口处黑色辅助色拼接,并以绿色、橘色镶边装饰,整体色彩由大身主色、辅助色、装饰色构成。

图片

近代中原“蝶恋花”马面裙(江南大学传习馆藏)

近代中原马面裙,裙身主体红色,裙摆、马面边缘及裙褶结构线以黑色绲边、镶边装饰,马面绣以蓝白“蝶恋花”纹样,整体由裙体主色、工艺辅助色及图案装饰色构成。

因此,将传统服饰色彩归纳为三种形式,即主色、工艺辅助用色、纹样装饰用色。主色即构成服饰视觉形象的主要色彩;工艺辅助用色是指为满足服饰外部轮廓与内部造型变化,镶、绲、贴等工艺所构成的色彩;第三类为服饰刺绣纹样、流苏等装饰用色,种类繁多,但多占块面比例较小。

中原汉族民间服饰

色彩倾向

色彩具有非常强烈的表情属性和情感属性,在历史进程中能够长期左右甚至决定特定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民族性格,尤其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中。从整体上看,中原地区民间服饰色彩普遍遵循我国传统“五行五色”的观念,即青、赤、黄、白、玄合称为“五色”。《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与我国传统服饰设色相关的六个工艺门类,“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对应了五行学说中的“天地东西南北”,将权势地位、哲学伦理、礼仪宗教等多种观念融入色彩,正是由于五色观念以社会普遍接受的礼教制度形式延续下来,融入到我国几千年来的造物意识生产中,涉及服饰、建筑、绘画、陶瓷等领域遵循其标准设色理念,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体系。

利用色彩比对提取法,对近代中原汉族服饰样本库中的上装袄、衫、褂、袍,下装裙、裤以及主要配饰鞋传世品实物图像进行了主色提取与统计,并对照我国传统五色色相属性进行分类。

近代中原地区民间服饰主要色相统计

图片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代中原地区民间服饰中白色少有使用,黄色则极少出现。在衫、袄等上衣统计中,仅有一件衫主色为黄色,另外凤尾裙及拼接百褶裙中少有黄色面料做装饰,其他服饰类型中未见黄色。因黄色为宫廷用色,传统的服饰制度下,在民间服饰中使用较少。又因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上以土黄、赭石等黄色系为主,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百姓会有意无意回避黄色。总体来说,近代中原地区民间服饰倾向以我国传统五色中玄、赤、青三色为主,且色相纯度较高。

尚青

五色之中,颜色词“青”字晚出,迄今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有人认为,古人常常将“青”与“黑(苍)”“绿”“蓝”混用。“青”泛指深绿色或浅蓝色、靛蓝色,青以及中性绿色为主的蓝绿冷色调。青的颜色一般是由蓝草制靛染成的一种蓝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青色与五行中的“木”字相对应,传说“青”字来源于井中的清水,是与生物发育成长相关的吉祥色。

中原地区民间服饰蓝绿冷色调占总体比例的38%,特别是上衣中蓝绿色调所占比例极高。中原有着诸多的植物染料,据说在夏商时期,中原百姓就开始采集蓝草,靛蓝应是应用最早的一种,色泽浓艳。时至今日,在中原偏远的农村仍可看到身着自染的靛蓝面料缝制的服装的农家妇女。中原地区百姓最喜欢青的质朴稳重、轻快爽神,多用蓝印花布制作袄、褂等上衣。五色体系中的青色主要包括青、蓝、绿等,青色是阶级制定色彩等级制中最底层的颜色,中原地区最底层人民服色的基本色以青色为主是对统治制度和色彩文化内涵上的延续和继承。

尚红

“赤”指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红色在汉族传统文化中表达了生命、吉祥、辟邪、驱灾等,远远超出了色彩本身的自然属性,除了具有一定的喜庆意味外,我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赋予红色鲜明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红”文化。

实物分析发现,红色为主体的中原民间服装占总数的39%左右。其中,女性服饰以各种明度和纯度不同的红色为主要表现色调,其中红裙占57%,红裤占46%,红鞋占总数的43%。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中,中原民间百姓形成了诸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范式,并世代相传。在这些民俗及宗教信仰中,红色发挥了极大的功用:红色棉袄、红色马面裙是新娘的婚礼服;在南阳、豫西和豫北地区,许多老年人日常腰间要扎一红裤带以“避灾祛邪”;人逢本命之年,在身上系扎或佩带红色丝带、布条,或身穿红色袄裤鞋袜可以驱除灾难;娇贵家男孩子“穿十二红”等。

尚黑与忌黑

玄即黑色,是五色之母,所以黑色中又蕴含五色,超越生死,支配万物。中原民间服饰倾向黑色的原因是十分深奥的:首先,与中原地区道教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道生万物,水亦生万物,水深色必玄”;其次,我国古代政治遗存中,夏尚黑,宗庙又叫“玄堂”,周天子行祭礼,服“玄衣”“玄冕”;最后,黑色比较实用,易于染色,可作为颜料的东西又多。在经济欠富裕的年代,俭朴的百姓常用麻秆灰、锅煤灰等简单易得的材料染制黑色布料,为服装采用黑色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原地区汉族民间服饰中黑色是常见的服色,特别是男性服饰品中。男性褂、袍、鞋等服饰品几乎都为黑或黑蓝色。但在女性服饰中黑色使用颇有禁忌,相对较少,特别是裙、绣鞋等礼仪服饰品种,黑色颇有争议。洛阳地方史志资料记载,妇女穿黑裙为“寡妇裙”。在中原部分地区,黑色同白色一样,具有丧葬色彩的意味。特别是近代以来,丧葬服饰简化,参加亡人悼唁仪式的亲眷、访客需着黑色或深色服装,戴黑袖箍。

色彩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由于认识主体所处的民族及地区差异对同一色彩的情感体验也会有区别,由此说明色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中原地区色彩倾向鲜明,服饰色彩习俗与信仰保留相对完整,寓意丰富。例如,河南安阳内乡县夏馆一带深山区,妇女外出要头顶红色手巾,肩搭紫色手巾,左胸前缀一白色手巾,手还要拿上绿色手巾,认为这样头顶“红云”,“紫气”临身,“白玉”佩胸,手执“如意”,可“祛恶避邪”,俗称此为“彩巾饰”。河南漯河等地区至今仍留存着孩子姑姑需要送满月宝宝三双不同颜色鞋子的习俗,对其色彩寓意解释是:“头双蓝(即第一双为蓝色,取谐音拦子不夭折),二双红(即红色可以免灾、辟邪),三双紫(意味着儿童长大成人)。”

中原汉族民间服饰

图案色彩配比

民间服饰图案及工艺辅助用色同样是服饰色彩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原地区民间服饰主色分布统计基础上,依次选取黑、暖色调红、冷色调红、靛蓝、白色为底色刺绣纹样色,并包含植物、动物、人物等不同纹样题材,得出以下近代中原地区民间服饰刺绣纹样配色举例。

近代中原地区民间服饰刺绣纹样配色举例

图片

分析发现,以黑色为底的装饰纹样中,其纹样色彩饱和度较高,对比鲜明。相比之下,以白、粉红、果绿等明度较高或纯度较低的底色中,其装饰纹样色彩同样比较淡雅。另外,中原民间传统服饰用色纯度较高,搭配浓烈的刺绣纹样色彩,冷暖色的纵深空间感得到凸显,对比强烈。为减少这种不适,“色彩推移”是纹样配色常用的方法,巧妙运用明度、纯度提升与降落。刺绣纹样色彩配比与纹样题材相契合,通过花卉、枝叶、动物羽毛、山石色彩渐变推移,达到层次的递进,协调刺绣用色与底色面积配比关系。利用黑、白、灰等无彩色的边缘装饰调和,获得视觉上的平衡,从而形成中原民间服饰装饰图案整体色彩热情奔放,浓烈鲜明,又不失和谐,极具个性的效果。

工艺辅助用色亦是服饰配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服装中拼、镶、补、贴等边缘或内部结构线用色,大致可分为三种:其一,黑色、金色、银色、米色、灰色、藏蓝色、深红色等纯色布帛;其二,成品二方连续图案花边,色彩倾向于不饱和的灰色;其三,为镶嵌丝线用色,多为明度和亮度较高的珠光色。工艺辅助用色起到调和服饰色彩的作用,如单一主色调服饰中,采用花边或彩色丝线能点亮装饰整体;浅底色搭配深色缘饰,或使用深底色搭配浅色缘饰,产生对比鲜明的效果。

服色文化是复杂的、多样的,潜移默化地指导着现代社会与现代生活而不为人知。中原地区传统民间服饰用色单纯浓烈,倾向于赤、玄、青三个主色范围,无彩色工艺辅助用色为搭配色与点缀色,以色彩渐变缓解视觉碰撞,使整体设色和谐统一。中原地区处于黄河中下游,是我国东部平原向西部丘陵山区的过渡地区。西部距离黄土高原不远,东部又处在华北平原上面,因此中原地理色彩自东向西,葱葱郁郁化为一派黄土高原焦黄的基调。洛川地区衔接陕西秦陇为灰黄的背景,逐渐单调的环境唤起人们丰富的精神色彩,服饰浓烈的色彩补充环境色的不足,色彩趋向整体浓艳明亮局部均衡和谐的特点。

内容来源:西风涟漪 :近代中原汉族民间服饰变迁,  邢乐,梁惠娥编著

责任审校:巨亚凡,徐屹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