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刺从心治

 经方人生 2023-03-06 发布于四川

      粉刺多发于颜面、胸、背等处,因挤之有米粒样白色粉质而得名。又名“肺风粉刺”,俗称“青春颗”,广州民间谓之“暗疮”,现代医学称为“痤疮”。本病多发于青年男女。

      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肺经风热,熏蒸皮肤而成,故以肺施治,多用《医宗金鉴》枇杷清肺饮为主方治之。余在多年临诊实践中,见本病有疮疹颜色鲜红,面部烘热或灼热感、溲黄舌尖红、心烦急躁之症者,并不少见,实系不同程度的心经火热征象,故从心施治,投以水牛角地黄汤(水牛角代犀角地黄汤中的犀角)加味治之,每获显效。余初用水牛角地黄汤时,囿于《千金方》治热燔于血分之说,药量偏小,继思地黄、芍药、牡丹皮三味是外科常用的清热养阴散瘀药。三药同见于一方中亦为多见,一味水牛角究能改变本方多大性能?于是渐增用至一般药量,甚至较大药量,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内经》云,“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从经络分布及病因病机,说明心经有热,郁于肌肤,发为“粉刺”。至于本病反复发作,痼疾难愈,乃系心经伏热,恋而不去,每遇辛辣炙赙之食,或七情气郁化火之因,增加血热,疮疹则随之而起。加味水牛角地黄汤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用以治疗心经血热,血热去,瘀滞散,疮疹继之得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