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两朝的内阁制度相比而言,有何差异?

 风尘讲历史 2023-03-07 发布于江苏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明太祖朱元璋宣布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这导致皇帝的工作量激增。平均下来朱元璋一天要批阅二百份奏折,处理四百件国事。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对于繁杂的国事还能吃得消,但他的子孙后代可吃不了这苦,于是内阁制度应运而生。内阁本是皇帝的咨政机构,后来权力增大并逐渐成为明朝的行政中枢,充当着宰相的职责。清朝入主中原后效仿明制,将原来的内三院改为内阁,并设立内阁大学士之职。那么明清两朝的内阁制度有何不同呢?

其一,内阁大学士的官阶不同。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官阶很低,只是正五品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以尚书、侍郎入阁办事,兼大学士,加官至于一品,但尚书、侍郎的官阶本就很高,实际上并没有提高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到了清朝,内阁大学士才变成正一品官,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学士为从二品。

其二,形成及确立过程不同。明朝的内阁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初设,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顾问,无实权;明成祖时内阁成为常制,但并无法定地位,也无衙署和印信,说白了就是没有裁决权和下发指令权;至明朝中叶内阁建制才完备,此时的内阁等同于之前的中书省,内阁大学士兼掌各部院,拥有实权,内阁首辅等同于宰相。

清朝内阁前身是文馆,负责辅助皇帝料理政务,皇太极在位期间将文馆改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职责无大的变动;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朝效仿明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另设翰林院掌管原内三院的部分职权;康熙帝即位初期曾短暂的恢复过内三院,但亲政以后就复设翰林院,成立内阁,内阁制度得以确立。

其三,内阁职权不同。明朝内阁的职责有票拟、批;草拟诏敕与封驳;顾问咨询与劝谏;会议决策与会审;经筵讲进。清朝内阁的职责有宣布丝纶、草拟谕旨;办理本章;筹办典礼和祭祀;组织修书,收贮档籍。可见还是明朝内阁的职权大一些。

其四,阁臣的选任方式不同。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阁臣都由皇帝破格选用;正统年间则先由内阁推举,再由皇帝点用;成化开始由吏部会同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及科道官推举,再由皇帝钦点;嘉靖年间阁臣多由皇帝下诏入阁;崇祯年间还会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阁臣。而且明朝的入阁门槛并不固定,阁臣可以是七、八品的小官,也可以是二品大员,无拘资品。

清朝阁臣选任就比较固定了,即“大学士均有特简”。康熙年间规定大学士以各部尚书、左都御史会推,然后由皇帝任命,如果皇帝不满意这个人选,则再由各部侍郎会推。不过康熙帝慢慢发现这种会推的方式会助长朝臣党同伐异的风气,便将大学士的任用又改回了纯粹的“特简”。而且清朝的入阁门槛很高,阁臣一般都是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

其五,内阁衙署不同。明朝的内阁并没有被视为一个正式的衙门,所以没有专属的衙署。作为翰林院的附属机构,文渊阁成为内阁固定的办公场所。清朝的内阁则正式的多,不仅有属于自己的衙署,还分本署和分署。内阁本署位于午门内太和门外,分署位于圆明园。

其六,内阁印信不同。明朝内阁无专属的印信,对外的印信都是用的翰林院印信。清朝内阁虽然也无印信,但有典籍厅的关防,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可以用这个关防。

总的来看,明朝的内阁是宰相制的替代品,拥有相权。清朝虽然也将内阁制度沿袭下来了,但是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相比较内阁制,满族人更喜欢“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年间成立军机处,内阁地位进一步降低,几乎成为摆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