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的十大思维之最(施无法之赏)

 云语禅心 2023-03-07 发布于河南

第一,计算比较思维。《计篇》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详细的、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计算,胜算就比较大。俗语还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也是说的多思考。儒家经典《大学》说“虑而后能得”,多考虑才会有收获。所以做事情之前,做做加减法,进行计算,比较。

第二,先胜后战思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就体现了与儒家思想一致的“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则。”先在脑子里胜利了,再去行动;还是先去行动,走一步看一步呢?好的方法是先计划,后行动,但也别三思而后行,孔子也不赞成思考太多,说“再,斯可矣。”思考两次就可以了,思考太多,就会成为行动上的矮子,也不能太极端,认为,有个六分胜算率就可以行动。

三,以全争天下思维。能够成功,而自己一点也不损失,这才是上将之道。怎么做到,那就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是否可以解释为十五个人围攻一个人,那还有不胜利的。

四,整齐划一思维。“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可是怎么才能团结,尤其是让人有可能献出最宝贵的生命的战争。那就是“投之无所往”,没有可去可以选择的余地,为了自己活着,只能拼命。这就是把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结合起来。

五,及时奖励思维。“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打了胜仗,及时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要跟上,既能满足已经做出贡献者,又能激励后进者。

六,信息第一思维。孙子兵法最后一篇《用间篇》“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反过来说“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非人之将,非主之佐。”获得第一手信息很重要,获得真实信息很重要。打仗如此,做事做企业,都要有前瞻性。

七,以患为利思维。《军争篇》说“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怎么把被动化为主动,怎么把弱点变成优点。能够“后人发,先人至”的,才是知道迂直之计者。

八,放权思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掌握战场变化的是在战场上战斗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制定目标,分好工,定任务,等待结果,就可以了。毕竟一个人力量有限,怎么指挥千军万马,怎么样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呢?那就是《势篇》讲的“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分职分权。

九,爱兵如子弟思维。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子弟兵,大概就是说的这一点。把士兵当做自己的孩子,才会珍惜生命,才会好好谋划,才会追求以全而争天下。这也是马斯洛人本哲学说的,要有归属感。

十,赏罚超常规思维。怎样才能做到“犯三军之众,携手若使一人。”要重赏,要出奇计。要利益于前,危险于后。那就是“施无法之赏,犯之以利”;“投之亡地,陷之死地”。成功得重赏,失败则身亡。有利有害,有奖有罚。

~读书有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