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措并举力保国家能源安全 沪市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123山不转水转 2023-03-07 发布于福建

又有沪市能源企业喜报传来。36日晚间,陕西煤业、兖矿能源双双披露业绩快报,两家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1.49亿元、307.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4.10%89.2%

面对2022年能源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沪市能源公司紧抓行业风口,交出了优秀答卷。当前,已有13家沪市煤炭企业发布业绩预增公告。油气龙头方面,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分别预计全年净利润为1450亿元至1550亿元、1396亿元至1436亿元,增幅为57%68%99%104%。能源主业精耕细作,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近五年来,沪市能源公司保持资源战略定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奏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时代乐章。面对国际格局调整之变,在不确定中积极作为;面对能源行业转型之变,在百舸争流中抢占先机,展现了强国之路上的能源力量。

推进能源增储上产 夯实保供主体地位

能源安全是国家的生命线,沪市能源公司坚持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深化国际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不断提升能源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加大国内油气资源保障力度,为经济企稳回升蓄力赋能。中国石油坚决落实油气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近五年在勘探开发板块累计资本支出达9700亿元。通过上游增储上产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和项目,在储量方面,实现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储量增长高峰期,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连续16年超6亿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连续15年超4000亿立方米;在产量方面,公司原油产量实现4年连续增长,天然气产量连续6年较快增长,自2020年以来,形成并巩固了国内原油产量、国内天然气产量当量、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的供给新格局。

构建多元能源供给格局,增强国际化规模实力。2022年,中国海油举行油气全产业领域对外合作集中签约,与道达尔能源、康菲、洛克石油等12家国际公司签署13项合同和战略合作协议,总金额达130多亿美元。公司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上游油气领域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大海外优质油气资源获取力度。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六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能源合作,建立海外油气生产基地,海外资产超4000亿元,占公司总资产超30%;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勘探作业面积近六万平方公里,掌控石油探明可采储量达19亿桶。

明确保供稳价大局,千方百计保障民生。中煤能源全力以赴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保供稳价工作。按照中长期合同两个全覆盖政策要求,签足签实煤炭中长期合同,严格电煤合同履约兑现。2022年商品煤产量同比增长4%,全年中长期合同履约率90%以上,有力保障了发电、供热企业的用煤需求。对口保供的重点华北和东三省区域的保供电厂及供热企业存煤天数普遍增至15天甚至20天以上,库存增至历史高位。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保障能源安全最核心、最可持续的驱动力。沪市能源公司加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性前沿性技术,提升能源化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从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

提升科技投入强度,组建一流科研团队。中国石化强化顶层设计,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优势,助力我国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公司多层级研发机构60余家,两院院士24名,是公司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撑。公司在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大丝束碳纤维、功能性高分子膜材料、医卫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其中老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等技术连续4年在中央企业专利质量排序中位列首位。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自主科技利器。2022715日,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建设完工。导管架高达302米,重达3万吨,所用钢材可制造1艘中型航空母舰,按照百年一遇的恶劣海况进行设计,创新应用2项世界首创、21项国内首创先进技术,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海洋油气平台导管架设计建造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开创了我国中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新模式,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深海资源开发能力意义非凡。

聚焦智能转型,强化创新驱动。陕西煤业以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为目标,重点发力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近三年来,公司实施重点智能化项目215项,累计投入61亿元。截至目前,公司智能化产能已达到产能的95%13个大类792项生产辅助系统,全部实现了智能集控,推广应用5大类智能机器人166个,实现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智能巡检

创造绿色动能 引领产业升级蝶变

沪市能源公司着眼未来清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处理好安全性、经济性、清洁性的关系,在多目标中寻求最优解,确保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行稳致远。

节能降耗减污控排,绘就绿色生态画卷。中国神华积极推进煤炭绿色开采,与华为公司协同攻关,发布煤矿鸿蒙操作系统,促成国产操作系统首次工业化应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常规煤电机组100%实现超低排放,2021年供电煤耗降至300克以下。加快传统燃煤电厂转型升级,率先实现燃煤发电机组100%脱硫脱硝、常规煤电机组100%超低排放,做到在发电领域用煤和用气一样干净。公司还出资60亿元参与设立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国能绿色低碳发展投资基金,合作建设零碳工业园区和新能源基地,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多元供应能源产品,建造优质能源粮仓。中国石油在稳油的基础上,加大包括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和海上油气的勘探开发,油气热电氢多能互补新格局已日臻成熟。公司在川南地区建成我国首个万亿储量、百亿产量页岩气区,截至2022831日,在长宁、威远、昭通、泸州等地累产页岩气529亿立方米,相当于可替代7021万吨标煤。另外,中国石油首个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玉门油田20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并网成功,风光发电业务取得新成效。

坚持分享回馈 实现企业估值提升

沪市能源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发展战略与资本运作深度耦合。通过分红、回购等寻求市场价值认可,形成估值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沪市能源公司市值合计达3.3万亿元。

分红回购双管齐下,坚定投资价值。上市以来,中国石化始终重视股东回报,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现金分红,并积极实施股份回购,与股东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截至2022年,中国石化累计现金分红达到5196亿元,是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5.8倍。近五年来分红总额达到2300亿元。2022年,公司在A股和H股市场同时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规模达41.88亿元,回购股份11.75亿股,占总股本的0.97%。回购期间,公司总市值提升200亿元(其中A134亿元,H66亿元),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为后期价值增长打下较好基础。

打造回报股东标杆,畅通沟通渠道。兖矿能源始终践行发展成果与投资者共享理念,上市24年来坚持每年现金分红,打造能源行业真诚回报的标杆示范。公司上市24年累计派发A股、H股现金红利445亿元,是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的8倍。2021年度派发现金股利2.0/股,分红达到百亿,受到投资者信任支持,助推公司市值成功跨越2000亿元大关。公司始终践行与投资者共商共建共享,2022年对接投资者3700余人次,并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编辑:申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