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是这样被搞玄的

 与春天同行 2023-03-07 发布于青海

书法本来是一门实用且具有欣赏性的技术,但随着其实用性的不断丧失,以及审美多样性的扩展,人们对书法的认识不断变化着。比如“书法不是写字”,“书法是最高级的艺术”,“狂草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书法创作就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状如算子,便不是书”,“……方可谓书”,“田楷是小儿科,初级阶段”,“字外功”,“小众艺术”……等等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让人感觉书法太神秘,书法太“玄”。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书法非常神秘,于是发了二十则头条,感叹《神秘的面纱——》,希望能有所感悟,然而不能如愿。

最近看到一则视频,李松老师讲到:“读帖不如审帖。”忽然,恍然大悟。原来书法是这样被搞玄的!这又是一则《神秘的面纱》。

我的意思,不是李松老师的这一说法把书法搞玄了,是他的这句话给了我启发,书法就是这样不断被搞玄了。也许是故意的,也许是无意的。

李松老师在网上的口碑不错,我也学了他的许多课程,受益匪浅。

然而,当仔细阅读“读帖不如审帖”的时候,就不免产生疑惑。

学习书法的都知道“读帖”是怎么回事,恐怕没有人把“读帖”的“读”作“读书”的“读”来解。“读帖”之“读”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其中“审”的含义就是其最主要的部分,这恐怕没有异议。“读帖”是书法学习的最基本要求,其精髓就是要仔细观察(即所谓的“审”)书法的每一个细枝末叶,以期达到临写的精准目的。“审帖”无非是把“读帖”中的“审”提取出来,加以放大罢了,这又何必呢?因为李松老师是名人,所以我不得不把“审帖”仔细来“读”。但结果,使我有一种陷入了文字游戏的圈套中的感觉,如果不仔细的“审”,是不是感觉书法的学习又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其实,把书法搞玄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着实了得,古今无人能比!然而却非常小气!唯恐时日无多,将书法“秘籍”深藏在石屋里,只供自己的后人参阅。你说外人能不觉得神秘吗?王羲之跟卫夫人学书法,竟然后来说荒废许多时日,你说玄不玄!他的儿子王献之更是继承了他的传统,竟然说他的书法是梦里神仙传授的,玄不玄!还有那个和尚,神秘兮兮的,竟然逼得皇帝李世民使出了最下三滥的手段,才得到了《兰亭序》!你说,你能不觉得这书法很神秘吗?再说被黃简老师尊为书法史上第一位教育家的张旭,那么多人追在他屁股后面学习笔法,他就是不教。好不容易等来了颜真卿,还得半夜密室相见,还得用一些人们似懂非懂的问题考颜真卿。你说,人们怎能不觉得书法神秘!怎能不觉得书法太玄妙!

书法真的神秘吗?恐怕就连王羲之也未必认可,否则,他把书法心得藏起来干嘛?看看王羲之自己说的就能明白。他说他的草书和张芝比不相上下,但张芝太用功,“池水尽墨”,如果自己也如此用工,你张芝根本不在话下。这应该是王羲之的心里话,现在的人也经常这么说!我们应该把握王羲之的弦外之音,那就是:书法的成败和用功多少密不可分!

“其实笔法很简单,就一层窗户纸而已。不然,何必藏起来呢?最近网上宣传有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母,图纸是公开的,别人就是制造不出来,如果所言不虚,这才是真正的神秘!”

现在有很多人在网上教授《兰亭序》,无需像冯承素那样双钩填墨,几近逼真,可见笔法没那么神秘!之所以神秘,完全是好事之徒的无能和无奈罢了。

现在的书法讲究什么“视觉冲击”,只有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才是书法“艺术”,才可以入国展。强调“视觉冲击”好像没什么问题,作为视觉艺术,当然应该有“视觉冲击”。那么“视觉冲击”是什么呢?没人给出定义。又是什么人在鼓吹“视觉冲击”呢?以狂草名流为最,以创新派为最。他们眼中的“视觉冲击”是什么呢?总结其特点大约是:新、奇、怪。这三大特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众普遍不能接受。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创作的是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以后的艺术,大众自然看不懂。这显然是利用自己的身份绑架观众,绑架“视觉冲击”,制造玄妙。片面的强调“视觉冲击”,那是什么艺术呢?在下的愚见,那是“歇斯底里”!然而书法更加被搞玄了!

在下愚钝,试着把“书法是怎么被搞玄的”总结一下,望智者不吝赐教!

一、夸张一点,不及其它;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三、制造矛盾,解决矛盾;四、你若反驳,说你不懂;五、他是理事,你是什么:六、自命清高,不屑反驳;七、数典忘祖,依仗权势;八、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