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文坛大V苏东坡两次经过玉林,引出玉林苏氏的来龙去脉

 安之若素藏书阁 2023-03-07 发布于甘肃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一位的大姓,总人口大约有606万,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两广地区和华北地区比较常见。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玉林市辖区内苏姓户籍人口为72949人。


9月18日,玉林日报B2B3连版推出《您贵姓》大型姓氏文化采访活动之苏氏。

眉山苏氏始祖苏味道像。

苏氏渊源

溯吾苏氏,源出有熊,熊生昌意,意生高阳,高阳生称,称生老童,童生吴回,回生陆终,终生昆吾,吾子封苏,位列诸侯,号有苏氏,苏姓此始

昆吾之后,周武王时,司寇忿生,善平刑狱,受封苏国。春秋苏从,任楚大夫。战国苏秦,六国拜相。西汉之时,苏建苏武,父子皆侯。东汉时代,苏纯苏章,公孙显赫。三国时期,苏林苏则,位居侯相。六朝至隋,苏绰苏威,苏夔公孙,三代闻名。唐朝世长,良嗣冕弁,祖孙四代,家声远扬。

唐武后时,味道为相,后贬眉州,一子留川,传至苏釿,釿生子祜,祜生子杲,杲生子序,序生子洵,洵生轼辙,轼三子过,扎根岭南,子孙繁衍,瓜瓞连绵。

鬱郡苏氏

始祖光宗,原籍岭南,世居顺德,村名碧江。明朝洪武,国学岁贡,来宦鬱林,职司训导。有子二人,子清子靖,子清三男,名溥沛渊,子靖四子,茂政锡安,裔孙众多,遍布岭南,缅怀祖宗,永志不忘。

迁玉最早村庄

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苏琏(号光宗)奉命从广东顺德北滘镇碧江村来到玉林任职,职司训导,后定居玉林城后的州背村,并生子清子靖二子,子孙自此繁衍昌盛;子孙发展至今630多年已历25代,血脉已遍及粤桂两省二十多个市县。苏光宗公是玉林苏氏的始祖,州背村是苏氏族群最早定居玉林的村庄。

玉林苏姓始祖

苏琏:玉林苏姓始祖,号光宗。岁贡生,又记明经进士。刺封文林郎,应授修职郎。明洪武年间任鬱林州(现玉林市)儒学训导。苏琏出身儒门,逐鹿科场,仕途名士,更因他身居训导,自然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衣钵相传。

玉林苏氏始祖苏琏(号光宗)像。

主要宗支迁徙路线

玉林苏氏最早的祖宗是从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迁到四川眉山市(四川成都附近),然后经过河南郏县,接着迁到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巷,再往珠三角广东顺德北滘镇碧江村,然后到玉林城区州背村定居,由此向玉林四周散枝发叶。

主要宗支在玉分布情况

苏姓堂号有眉山堂、芦山堂、扶风堂等,郡望有武功郡、扶风郡、河南郡、洛阳郡等。

玉林市各县(市、区)苏氏尊最早从广东顺德碧江村来玉定居州背村的光宗公为始祖。玉州区苏姓分布在玉城街道州背村、城西街道江岸村、西岸村、宦塘村,仁厚镇道村,名山街道朱砂村、和睦村、谷山村、旺瑶村;大塘镇苏烟村、大苏村;南江街道分界村,仁东镇木根村等;玉东新区苏姓分布在茂林山会村、泉西村;福绵区苏姓分布在樟木镇渡船头村,成均镇向阳村、九街、塘足、大岭寨、劝杨村,沙田镇石基塘、万新、斗肚垌村、仓山口村、六龙六昔村、万新大旺、南流屋、地岭村、苏立、水退岭村等;兴业县苏姓分布在大平山、小平山、北市、蒲塘、沙塘、卖酒等乡镇;陆川县苏姓分布在乌石、古城、温泉、清湖等乡镇;北流市苏姓分布在新圩、扶新、白马、塘岸、隆盛、平政、新荣、新丰、沙垌、六麻等乡镇;容县苏姓分布在黎村、杨梅、石寨、十里、灵山镇等乡镇;博白县苏姓分布在双凤、水鸣、宁潭、龙潭、亚山、英桥、那林、文地等乡镇。

光宗公后裔也有在贵港市港南区、港北区及钦州市浦北县、灵山县,贺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合浦县、南宁市横县和广东省广州、江门、茂名等地繁衍生息。

历史名人

苏琏:玉林苏姓始祖,号光宗,州背人。岁贡生,又记明经进士。刺封文林郎,应授修职郎。明洪武年间任鬱林州(现玉林市)儒学训导。苏琏出身儒门,逐鹿科场,仕途名士,更因他身居训导,自然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衣钵相传。

苏其炤(1704-1770):玉林江岸苏氏第一个五经联捷进土,自幼资质超常,读书勤奋,文章精密雄壮,每考试必夺冠军。清雍正壬子本省乡试十一名举人,癸丑会试进士,丁巳仼陕西榆林府怀远县知县,庚申以卓异升陕西直隶邠州知州,署理榆林府知府,嘉庆乙亥怀人请祀名宦。苏其炤政绩卓著,政简刑清,声明远播,深得州人爱戴和朝廷信仼。

苏宗经(1793-1864):玉林江岸人,清道光元年举人,曾任国子监监丞,倡修鬱林紫泉书院和重修鬱林州城墙,去世后诰封奉政大夫,被誉“名孝廉”,《鬱林州志》说他“莅宫清正”。苏宗经才华横溢,一生喜欢读书,是名噪广西的学者,也是极有李杜之风的诗人。他著作卓丰,著书《广西通志辑要》《酾江诗草》等8部共97巻,其中诗歌2986首。

苏玉霖(1824-1900):苏宗经子。光绪癸未枓会试中式第八十九名进士。乙未枓会试赏载花翔,诰授资政大夫,补授户部福建司员外郎。苏玉霖清廉为官几十年,家里建宅因资金不足而北廊搁建,只能留给后辈续建,这在当时几代名官家庭出现的现象,实属罕有,其清廉显而可见。

苏祖馨(1896-1963):字馥甫,出生于容县杨梅镇新塘村,国民党陆军中将。苏祖馨北伐时期任营长、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师长、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

本姓人自评

'苏氏历代先贤之崇高品格,亦是余人生路上之精神食粮,为余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书画精髓之不懈动力!'

-----玉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苏华聪


此处有一段插播:

在采访和翻阅有关文献过程中,许多资料证明玉林苏姓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苏轼)的后裔。

对此,专家怎么看?

 对于这个发现我没有较深的探究,不敢肯定更不能随便下结论。但是,文化巨人苏轼曾两次路过玉林却是事实。苏轼的这两次“鸿迹偶经”,给玉林历史留下了厚重而明亮的色彩与不绝如缕的文化芬芳。

苏姓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也是一个难以望背的氏族。其尊礼重教,诗书传家,人才辈出。所谓“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是其族训家风的一个形象体现。宋代“三苏”也即“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杰出文学家,奠定了苏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后来其他姓氏难以望背的典范。玉林苏姓人正是恪守其始祖的儒学大志,看齐于其族内的仕官大家,因而建立起一个浓厚的有个性的书香苏氏,并拍打着这种文化传承的翅膀,扶摇而上,一路高歌,跨越玉林,遨游全国,播扬世界。

----玉林市文化时空研究会会长  罗秀兴

玉林苏氏到底是不是苏东坡的后裔?下面这段文字或许让你略知一二↓↓↓

一个崇文重教风清骨廉的族群

苏,《说文》及《尔雅》解释,古时称为紫苏,又叫苏草,是一种中药,既可辟腥臭,又可驱寒发散,有令觉醒、苏醒或回温之功效。

苏氏一支出自高阳,为颛顼后裔,以国为氏,形成苏姓。与苏姓优秀者打交道,的确也感觉到这个姓的人真的有点与众不同:他们都喜欢读书,很多人都是满腹经纶;他们态度温和,待人诚恳,行为举止礼貌有加;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男女老少对琴棋书画都略知一二。


朝廷赐字说明玉林苏氏的家渊深厚。

回顾苏氏人物,真是群星璀璨。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西汉大臣苏武。到了北宋,整个文坛似乎成了苏姓的天下。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为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文章千古流传。苏轼一生颠簸,从政40年,竟有30年是在南方四处流徙。更为重要的是,他与玉林,特别是玉林苏氏,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近来,有一篇《40万苏东坡后裔惊现广东》的新闻报道说,苏东坡的第24世孙、今年81岁的苏进泉老人潜心研究家族谱系20年,终于从族谱及大量文史资料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广东40万苏姓人家是苏东坡后裔。根据他的研究,广东苏姓始祖苏绍箕原名苏箕,是苏轼二子苏迨之子。苏轼被贬谪之后,他随家人辗转到达广东南雄,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后来因为文武双全,踏入仕途,并因屡屡建功而不断升迁,官至太尉。金兵侵宋期间,他为护驾而受伤,退役回南雄珠玑巷休养。随后由于兵变携眷来到广州。在广州及周边一带,苏绍箕购买了大量的田产,将长子安置在佛山顺德碧江村,次子安置在广州白云区车陂村。在顺德买田时,他用了“苏晴川”的名字,“晴川苏公祠”便是由此而来。

根据《苏氏族谱》的记载再往前追溯,苏氏第九十七世祖亶生三子:苏瑗、苏珠、苏瓖。苏瑗号味道,是名文官,生九十九世祖苏轼、苏辙,此支派为眉派。而远在广西玉林苏氏的来祖苏琏(号光宗)是来自广东佛山顺德北滘镇碧江村,“晴川苏公祠”也是他们共同祭拜的祖宗公祠。根据玉林的《苏氏族谱》记载,其支脉为眉山派,苏味道是开山之祖,而苏洵、苏轼、苏辙都是苏味道的后裔,这样说来,玉林苏氏也是从顺德碧江村迁来繁衍的。

玉林苏氏到底是不是真的苏东坡后裔尚需进一步论证,但是玉林苏氏普遍尊老敬贤,尊师重教,崇文尚武,立身读书,报国爱家,形成了很好的社会风气。遵祖训,刻苦求学忠廉报国;积善行,厚德促学千帆竞发;遵家训,德才双馨万世芳留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

州背村和江岸村编撰的《苏氏族谱》

在玉林,有一首“顺口溜”流传很广:“州官出巡南门陈,唱诗有调州背蒋,有名有声高山牟,帽顶多多江岸苏。”这首“顺口溜”说出了玉林当时一些名门望族的特点:南门陈出当官的多,州背蒋唱戏好听,高山牟名声响,江岸苏读书人多,得功名的人也多。

江岸苏氏 

江岸村位于玉林市区北面,聚居着数千苏氏子孙。这里,罗江(清湾江)、酾江双双沿村蜿蜒而过,支流纵横,溪水如注,林木青葱,竹翠鸟鸣,钟灵毓秀,地杰人灵,在漫长的数百年历史中,不但养育了出类拔萃的文人才子、国家栋梁,出现了被人经久传颂“帽顶多多江岸苏”现象,更造就了清风正气、忠廉有嘉的儒家精气。

江岸苏氏成为名闻遐迩的书香门第,是和他们鼻祖的为人和影响分不开的。他们的鼻祖苏琏,字光宗,明洪武年间鬱林州儒学训导。苏琏出身儒门,逐鹿科场,仕途名士。

由于鼻祖的戒训,江岸苏氏形成前在鬱林共七代的先辈就已都是当时读书的范儿。如江岸苏氏第一个五经联捷进土苏其炤,自幼读书勤奋,“资质超常,弱冠游黉,每考试必夺冠军。文章精密雄壮,屡得郡首推许”。清雍正壬子本省乡试十一名举人,癸丑会试进士,乙卯科任广东乡试分校。丁巳仼陕西榆林府怀远县知县,庚申以卓异升陕西直隶邠州知州,署理榆林府知府,嘉庆乙亥怀人请祀名宦。有了这样的榜样,对家庭后代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孙子苏宗经是举人、广西名学者、名诗人;玄孙苏玉霖是进士京官,试赏载花翔,诰授资政大夫,补授户部福建司员外郎;再玄孙苏龙恂也是京官,北京法政毕业员,礼部光禄寺簿正,知府,民国九年暑理天河县知事。四代人遵祖训,刻苦求学,修己治人,忠廉报国,功名盖世,至今仍留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据载,鬱林名宿、举人、杰出的进士导师苏献可九次殿试不第而不拙,可见当时江岸的读书风和尔坚的上进心。科举时代鬱林中进士24人,有6人出自江岸苏氏的学馆:本村苏其炤(癸丑会试),苏玉霖(光绪癸未),新村文寿华(嘉庆恩科)、州背钟章元(道光癸未),高山李拔谋(道光丙戌),大犹窝欧德芳(同治辛未)。此外,本村举人、广西名学者、诗人苏宗经,鬰林文化名人苏懿谐,举人苏展霖、苏廓霖等一批名人也出自江岸苏氏的学馆。这些政绩显赫、忠廉有嘉、青史礼颂的清代名臣,无不展示江岸苏氏文人学土、名宿硕彦育人的高德亮风。

州背苏氏 

州背人苏是贤是光宗公第20代裔孙,他7岁丧父,家境贫寒,只读了一年私塾就因无钱辍学,小小年纪流浪他乡为生活奔命。长成立家有了子女后,苏是贤牢记祖宗教诲,认定子女只有读书才有希望,只有教育才有出路。因此,无论家庭怎么困难,他都坚持送子女读书,同时对他们严加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勤俭勤奋的习惯,教育子女要敬畏知识,凡是有字的东西都不能污秽。正因为有良好的家风熏陶和严厉的教育,大字不识几个的苏是贤6个子女个个成才,20个子孙里出了16个大学生,其中6个教授,还培养出了一文一武两个“状元”:小儿子苏华聪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的高徒,从艺40年,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获奖无数,是广西美术界的领军人物,书画俱佳。三儿子苏华东是“武状元”,曾获得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南拳冠军,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武术比赛南拳、棍术的双料冠军,现在正致力于“州背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

“碧江来宦,鬱岭开基”,正是祖宗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才有了玉林苏氏后人的不断奋发进取。

族群大事记

1.州背村苏氏是苏氏最早定居玉林的族群,至1989年已有600多年,传24代人,据当年户籍统计已有1500多人,由州背苏氏散枝发叶到各个地方有10多万人。因此从这年(1989年)开始州背苏氏理事会决定重修《州背苏氏族谱》,一是保留清光绪32年刻印的《宇澄苏氏族谱》全部内容;二是现世州背苏氏男女裔孙均收入谱,包括娶入与嫁出者,体现男女平等;三是对旧谱存在的某些错漏反复核对补上,并通过重新修谱访问了失去联系多年的同一祖宗的一些分支。《州背苏氏族谱》1993年修成付印,历时3年半完成。

2.“武林庄”,州背苏氏之武馆也。“武林庄”功夫源于福建少林寺,光宗公第16代孙苏老三创建“武林庄”,以“习武防身”“扶弱抑强”、弘扬“州背功夫”为宗旨,习武者成为一时风气,名闻遐迩。后由于历史变迁,“武林庄”日渐衰落。1991年5月,经州背苏氏叔伯兄弟商议,一致同意在州背三官堂附近原榕木根空地重设“武林庄”,共集资17000多元建设新的“武林庄”,当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充分体现了州背苏氏“崇文尚武”的精神。

3.永宁路因清代在玉林州设永宁门而得名,为州背入城通道。又因地处州背苏屋,又称苏屋路。乃是玉林苏姓始祖苏琏来宦玉林州,定居州背,倡修此路。永宁路因时代变迁,年久失修,已经变得凹凸不平,人车过往极为不便。为改善环境,方便交通,造福后代,苏姓群众率先倡议集资重修此路,有关单位鼎力相助,遂于1991年4月建成一条长70米、宽5米、功能齐全新的水泥路,过往群众无不拍手称好。

4.江岸村位于玉林市区北面,聚居着苏、陈李、张、黄五个姓氏,江岸苏氏是江岸村有4000多人的大姓。2008年经苏氏族人共同努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集资了200多万元建成建筑面积达2100多平方米的江岸村淮泗堂“苏氏宗祠”,成为当地群众交流、活动、娱乐、聚会的地方。“苏氏宗祠”建成后,每年8月8日集中族中热心人士对本村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对本村本族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大力弘扬苏氏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玉林日报记者胡富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