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葳蕤西双版纳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3-07 发布于上海

作者:张兴华

在热带雨林过冬天,是一种心旷神怡、惬意熨帖的体验。你想啊,本来身处银装素裹、万里雪飘的北地严冬,蓦然间,眼前呈现一派草木葱茏、姹紫嫣红,空气中浸润着暖湿的芬芳,澜沧江流淌着无限生机勃勃,思绪里弥散出万种欣欣向荣——大喜过望的感触油然而生!

此刻的心境,借用诗僧志南的名句形容,那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又恰如东坡居士大气磅礴的咏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野蜂出没的山谷

椰子、芭蕉、棕榈、橡胶、桫椤、古榕、凤凰木、波罗蜜……绿海环抱!苍翠、繁茂、昌盛、蓊郁,都不够,我猛然深深地理解了一个古老而贴切的词汇——葳蕤!空气是如此甜香,沁人心脾!

西双版纳是赤县神州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妙境,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一连串盛誉。这里有中国独一无二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资料显示,西双版纳的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更为奇妙的是,这里没有冬天!

闻名遐迩的野象谷地处西双版纳首府景洪近郊,是我国第一座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身着清凉夏装,驻足高空观象栈道,啊!数不胜数的巨大的亚洲象款款踱步,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与它们亲近嬉戏、和谐相处。人在栈道走,象群幽谷行——真是太壮观啦!

《野蜂出没的山谷》,这部少年时代镌刻于心的中篇名著忽然从心海里浮现。那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个叫做《星星火炬》的少儿节目,至今依然记得演播艺术家曹灿老师播讲惊险刺激的反特推理小说《野蜂出没的山谷》时的惟妙惟肖、激情勃发!野象漫步、雨打芭蕉、竹楼火塘、哈尼柴刀、竹筒米饭、芦笙恋歌、铜鼓声声……我想,作家李迪一定是受了西双版纳野象谷的启发,然后用如椽巨笔兴致勃勃地构筑了一个热带雨林哈尼同胞的奇妙世界。转身向导游探询,这位瘦瘦小小的“阿黑哥”略作思索,眨动着狡黠的小眼睛告诉我:“这个作家……嗯,李迪!当年果真在云南做过知青哩。”

李迪的作品《野蜂出没的山谷》《枪从背后打来》《傍晚敲门的女人》,都是引人入胜的推理小说;尤其是《傍晚敲门的女人》,开创了中国推理小说走向世界之先河。大学时代,读的是中文系,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亚瑟·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爱伦·坡、江户川乱步、森村诚一、西村寿行等名家为世界增添的探秘乐趣时,一定要兴味盎然地加上新时期中国推理小说作家李迪的名字。

前方有亭翼然,凭栏稍坐小憩。捧着一枚熟透的椰子,呷一口香甜的椰汁,甘之如饴,踌躇满志,欣欣然!

橄榄坝上泼水节

橄榄坝,这颗澜沧江畔的明珠,坐落在景洪城外不远的地方。说这里风光旖旎,丝毫没有夸张的味道。在一座芭蕉掩映的小竹楼里,我见到了“阿黑哥”的父亲,一位傣族老摩雅(傣族医生)。饱经风霜的老人热情、风趣而健谈,他告诉我:“'西双版纳’是我们傣语的词组,'西双’就是'十二’的意思;而'版纳’呢,是'稻田’的意思。'西双版纳’实际上指的是'十二个行政区’啊。我就不理解有些文人墨客写的游记,题目叫什么《西双夜景》啦、《版纳风情》啦,那肯定是不了解'西双版纳’本义的乱弹琴哩!”

我笑道:“深有同感!我们黑龙江有个城市叫牡丹江,词汇来自满语'牡丹乌拉’,意思是'弯弯曲曲的河流’。那种'牡丹之城’'丹江论坛’之类的叫法,也是谬种流传啊。”

老摩雅也笑了:“西双版纳是云南最南部的傣族自治州,风调雨顺、鱼米之乡!这地方还真挺大的,首府景洪之外,还有勐海和勐腊两个县。晌午就在我家打尖吧,请你们吃咱帕萨傣(傣族自称)的烧鱼、炸牛皮、菠萝紫米饭和蜂蛹酱。”

大快朵颐,劳顿消弭;南糯白毫,唇齿芬芳!

老人抽了一口水烟,又打开了话匣子:“你们来得正是时候,下午好好体验一下咱帕萨傣的泼水节吧!”

大名鼎鼎的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东南亚主要民族的新年节日。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傣族的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当下已经固定在公历4月13日至15日。

“距泼水节的正日子还早呢。”我说。

“泼水节现在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旅游项目了,表演活动经常举行哦!”老摩雅开心地笑了起来。

嘿,这老摩雅父子俩好有经营意识。

当天下午,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落汤鸡。那清凉的澜沧江水,妇女们文雅地用手将它往我身上撩,而小伙子们干脆“哗”地一声,一盆水给你从头淋到脚!质朴的傣家人真是太热情了。

“这澜沧江流到国外就是湄公河了,是中国、缅甸和老挝的界河。听说过'金三角’吧,就在这附近。”“阿黑哥”说道。

我说:“从植被、建筑到语言,我觉得西双版纳和泰国很相似。”

“你算说对了!”“阿黑哥”卖弄起他的导游词来,“我们中国傣族和泰国泰族是同源的。这么说吧,傣族与泰国泰族、老挝老族、缅甸掸族、印度阿萨姆族都是同一个民族,文化上保持高度一致。”

还真是这样,这些民族都是古越人之后,源头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瓯国。战国时代,楚国大肆扩张,瓯国被灭,被驱逐的瓯人一支来到云南建立“哀牢国”,即为西双版纳傣族;一支流落东南亚,演变成暹罗(现泰国)、寮国(现老挝)、掸国(现缅甸)等国的主要民族。

不仅如此,祖籍广东的客家人郑信,还成为赫赫有名的泰王“吞武里大帝”!当今泰王的先祖拉玛一世,最初还是吞武里大帝的朝臣呢。

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唐“诗王”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唱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西双版纳的黄昏充满诗情画意。

泛舟澜沧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江水仿佛橘红色的镜面一般,如梦如幻。

夜幕缓缓降临,两岸华灯初上。“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北宋大家苏东坡《前赤壁赋》所描摹的美景重现。

不远处的水岸竹楼之间,传来悠扬婉转的葫芦丝乐音,听得出是著名的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掩映之下,是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傣家竹楼,星罗棋布,点撒山水间。月朦胧,鸟朦胧,葫芦丝仙乐如颂如歌、如泣如诉。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诗人倪维德和作曲家施光南的联袂之作,歌中唱道:“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听啊,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金孔雀跟着金马鹿,一起啊走向那绿色的雾。”我以为,词与曲珠联璧合,尤其是傣族风格的曲子,堪比当年的《芦笙恋歌》《阿诗玛》,柔美婉约之至!

伴随着《月光下的凤尾竹》,一位跳孔雀舞的傣家少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她一身孔雀彩衣,舞姿曼妙,飘飘欲仙。提起傣族的孔雀舞,您一定会脱口而出——杨丽萍!在这里,我要告诉您的是,在杨丽萍之前,新中国第一位“孔雀仙子”是傣族舞蹈家刀美兰。

《召树屯与婻穆婼娜》是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傣族叙事长诗,这个美丽的传说在泰国、老挝、缅甸、印度等国家喻户晓。刀美兰演绎的“孔雀公主”婻穆婼娜人鸟合一、出神入化。当年,周恩来总理到缅甸访问,豆蔻年华的刀美兰跟随云南歌舞团一起出国演出。一位缅甸土司的儿子对台上的“孔雀公主”刀美兰一见钟情,执意要迎娶刀美兰。他甚至托时任缅甸总理的吴努当媒人,面见周总理恳谈。大吃一惊的周总理以刀美兰年纪太小而婉拒,无比失落的“少土司”甚至安排了准备趁刀美兰演出时“抢亲”的闹剧。睿智的周总理马上派专机把刀美兰从缅甸首都仰光送回了昆明,而“孔雀公主”调换了B角出演。结果,痴情的“少土司”扑了个空!

多年以后,如同仓央嘉措、纳兰容若一般的缅甸“少土司”,对已经结婚的“孔雀公主”刀美兰依然一往情深!

后来,大理的白族姑娘杨丽萍醉心于孔雀舞的演绎、创新,亲赴西双版纳歌舞团学习实践。数度寒暑,悉心打磨,舞蹈家杨丽萍将“孔雀公主”推向了新的高度。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情此景,陶醉其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