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到底高明在哪?看腾笼换鸟之策就懂,难怪毛泽东说他厉害

 江南荷叶 2023-03-07 发布于贵州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刘邦身上带有浓厚的“流氓”习气。

后人常传言,早年的刘邦,耽于享乐,无甚本事,还不肯苦干,被其父斥责为“无赖”。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老粗,却颇受毛泽东喜爱。

1949年,毛泽东在赶赴北平路上,就曾化用刘邦所写的《大风歌》作诗,借以表达对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的赞美。

作为博览群书,以史为鉴的伟人,毛泽东在点评刘邦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他曾在50年代多次谈及刘邦,并称赞:“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最厉害的一个。”

那么,刘邦到底为什么能令伟人如此厚爱呢?

慧眼识英雄

提到刘邦,我们便不得不提他用人的智慧。

就像伟人所说,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两件事:出主意,用干部。

刘邦在选用人才上可谓十足的不拘一格:只要能为他的政治目标所建言献策的,无论出身如何,经历如何,他都可以广而接纳,并发挥人才所长。

刘邦从市井之徒走到九五至尊之位,一路上大致任用了三批人才。

其中第一批,就是他揭竿而起之后,势单力薄时依靠的沛县兄弟。

这些人大多是普通人出身,虽然对刘邦忠心拥护,但奈何能力不足。

第二批人,便是随着刘邦的崛起而招纳吸引而来的一干人才。

譬如建言献策的张良,攻城略地的韩信,他们都为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三批人,则是刘邦根据实际需求吸纳整合的外部人才。譬如骁勇善战的彭越、英布等等。

对于这些集结在身边的人才,他全都一视同仁地对待,按功行赏。

譬如韩信,便是由项羽帐下转投刘邦麾下。

而刘邦不仅不心怀猜疑,反而对他委以重任,哪怕韩信常常心直口快,甚至曾当面告诉刘邦:你最多也只能带十万兵。

刘邦虽然心中不悦,但面上却丝毫不恼。

之后汉朝立国的宫宴上,他更是直接当着一众开国元老承认自己是“运筹策帷帐之中”,文韬武略都不如手下的功臣,给足了整个团队面子。

这般能屈能伸,也难怪韩信在后来用“虽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评价刘邦,他在话里直言刘邦虽然军事才能并不出众,但十分擅于管理人才。而这样的君主,令他心服口服。

刘邦的驭人之策,不可谓不高。

这般知人善用,擅长隐忍的政治家,也怪不得能够取得一场又一场的军事胜利。

决策之道

在毛泽东看来,刘邦除了善于用人之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优点。

1962年,他跟身边人闲聊时讨论起刘邦为何胜过项羽,能取得天下时,一语道破他的两点过人之处。

原来除了具备高超的用人哲学外,刘邦的种种决策也是十分得当

所谓决策得当,主要源于他曾经低微的出生经历。

因此本身便是从百姓中来,因此刘邦也更加了解基层百姓,并因此得到人民的支持。

“约法三章”,就是体现刘邦熟悉人民生活的最好事例。

当时刘邦率军挺进咸阳,为争取民心,把关中的父老乡亲与各路豪杰聚集一堂,并郑重表示不会学习秦人般严刑苛法。

并与在场众人相约,无论地位高低,每人都要遵守三条法律,即: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此外,刘邦还许诺废除秦朝的各种繁律,保留各级官吏原职。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无比欢欣雀跃,表示支持。

刘邦也凭此稳定了民心,赢得了民众的好感与拥护。

他继位后,也适时地实施了与民休养生息之策,以求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作为君主,他也并不因地位之高而眼高于顶,反而擅长自省,对自己的弱点也极力克服。

由于长期混迹社会底层,他不免沾染上了疏狂散漫,喜好酒色的毛病。

但他却能从谏如流,每逢关键时刻,都能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借以理性地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譬如他军入咸阳,甫一进入就被秦宫的奢华迷了心智,歌舞风流好不快活,甚至“欲留居之”。

但樊哙对此十分不满,直言力谏道:这里的奢华之物,不都是大秦所以亡国的原因吗?您切不可贪图此间享受。

张良也附和劝诫:正是因为秦朝不施仁政,您今天才能来到这里。

若刚入都城,便开始享乐,这不是“助桀为虐”吗。

若是寻常君主听了这种直白的劝谏一定觉得脸上无光,甚至恼羞成怒。

但刘邦却因此开始自我反思,并最终听取了两位忠臣的劝谏,离开了秦宫。

而几年后,虽然楚汉划界已定,但刘邦仍接受张良的劝告,乘胜追击项羽。

之后他霸业已成,几次欲图建都洛阳都遭受旁人阻拦,刘邦最终也没有独断任性,反而改变主意,最终入都长安。

正是善于纳谏,促使着刘邦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并最终获得胜利。

而项羽虽然表面好贤,实则内心拒之,以至后期言路闭塞,若身边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眼前只有一种判断,那失败也自然是在所难免之事了。

具备如此清醒的政治头脑的刘邦,又怎会如坊间传闻那般无甚本事。

事实上,刘邦不仅有本事,甚至可以称得上一句“高明的政治家”。

最能体现他帝王心术之事,便是我们下文提到的“腾笼换鸟”之计。

腾笼换鸟

随着秦末统治者暴政频出,百姓越来越难以忍受日渐不堪的严刑峻法。

而陈胜吴广的起义拉开了反抗的号角,越来越多的人们自发加入了反抗队伍,秦灭掉的六国残存势力乘势而起,一同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随着秦朝这个庞然大物的分崩离析,项羽作为当时六国旧贵族中实力最强的诸侯,精心扶持了傀儡义帝熊心,开启了瓜分秦朝疆土之路。

作为遗留贵族的代表,项羽为推翻秦朝的各路豪杰分封十八诸侯,一时成为天下共主,可谓风头无两。

但随着野心的进一步膨胀,项羽却没有选择韬光养晦,反而锋芒过于外露。

他废韩王成,直接与韩国闹掰;杀义帝熊心,得罪了楚国旧贵;挑起齐国内乱,却阴差阳错引爆了整个齐国……

项羽虽然作为旧贵族利益的代言人,却毫不掩饰地不断挑战各国贵族的利益,这样做的后果是让自己直接失去了各贵族的支持,无异于自断一腿,并从此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之中。

而被项羽得罪的贵族们转而投向刘邦,这成为后期刘邦赢得楚汉之争的重要推力。

等到刘邦霸业终成之时,他便开始论功行赏。

对他曾经麾下的众多功臣和六国贵族予以赏赐,其中许多人被册封为异姓王。

而六国旧贵族本就遍布富足之处,又因助汉有功而身居各处要职,随着时局稳定,人丁兴旺,这些地方的旧贵族势力愈发膨胀。

在乱世起家起家的刘邦,深知这样下去的危害。

若任由他们如此壮大下去,久而久之,难免不成为威胁刘家天下的又一祸端。

几番仔细斟酌,刘邦终于想出了一个“腾笼换鸟”的绝佳妙策,也为后来汉朝的江山的稳固立下了功劳。

所谓“腾笼换鸟”,便是将旧贵族们一一从各自的属地迁出,将他们全部移居到关中地区。再由刘氏子弟去填补地方的空缺。

这样看似简单的政策,到底有什么妙处可言呢?其实仔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深意,可谓一举三得。

首先,将大批贵族调迁,势必会影响多地的人口向关中流动。

这不仅可以扩充关中的人口,也因此为关中带来了大量财富涌入,可以盘活经济,而各贵族的后代也大都是栋梁之才,中央也因此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

其次,散布各地的贵族本就拥有超人的财富与知识储备,若任由其发展,难免出现几个野心家,凭借山高皇帝远的地理优势发展地方割据势力。

而将他们迁移到关中,便可以将他们的地方势力连根拔起,让旧贵族们直接接受中央统治,便于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风吹草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系统治。

最重要的是,随着地方贵族的撤离,势必会产生大片的权利中空。

刘邦便可以借势让自己的同族和后裔去接管地方官职,既可以避免大量刘姓人家聚集关中,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又可以由刘氏家族去逐步瓦解地方的六国势力,降低六国文化对地方的影响,进而加快汉文化的传播,稳固整个天下格局。

刘邦这一步棋,走得实在颇为精妙。

甚至哪怕在其身死后百年,也仍会对汉朝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开朝皇帝,他以腾笼换鸟之计,促使汉朝平稳度过恢复和发展时期,刚刚统一的国家得以稳定,并在极大程度上巩固了统治秩序。

也正因他的深谋远虑,打下的基础稳固,才使汉朝在之后汉武帝治下迎来了鼎盛的大一统时期。

以古鉴今

有感于刘邦的种种经历与成就,毛泽东也因此得出结论道:老粗出人物。

当然,这并不是传达知识分子无用论。而是在强调书不能读“死”,人要学会树立灵活变通的处事态度。

而老粗皇帝们在获得权力之后,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用知识武装自己,足见二者缺一不可。

毛泽东也常以刘邦和项羽的事例来教育干部。

在一次谈及民主集中制的会上,毛泽东就肯定了刘邦的“从谏如流”,赞扬刘邦“了解人民心理”,还表示项羽正是因为不爱听取别人意见,才最终落得了如此凄凉的下场。

放眼今日,刘邦的用人观仍然值得借鉴学习:在好中选好,优中择优,调度适合的人从事适合的事情,方能事半功倍。

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长剑,三年亡秦,五年灭项,一手缔造了大汉这个绵延四百余年的王朝。

作为高明的政治家,他知人善任,善于纳谏,这正因此,他才能广结人才,取得天下。

而作为一个帝王,他也时常自我剖析,以长远的眼光谋划国家的未来。

单单“腾笼换鸟”一计,我们便可以从中感受到其谋划之深,格局之大,也无怪乎伟人对他称赞有加了。

而对于今人而言,更要鉴古益今,从刘邦的过往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抓住人生的点滴机遇,善于自省,以奋斗造就更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万义文.刘邦的用人哲学[J]. 宁波通讯, 2007(11):59-59.

[2] 雷炳炎,刘毅.毛泽东关于汉代帝王评价述论[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9-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