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醋疗法治疗痈疽

 负鹏载舟 2023-03-07 发布于河南

       酒醋疗法是用酒或醋局部外用,以达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以酒、醋治病的历史悠久,在魏晋时期就有以酒、醋治病的记载,如《名医别录》载: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杀百邪恶毒气”。醋“味酸、温,无毒,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以后历代医家都将酒、醋广泛运用于临床,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且由内服发展至外用,如唐?6?1孙思邈《千金方》中载治霍乱转筋入腹,以“醋煮青布溻之,冷复易之”;明?6?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用酒“洗目赤肿痛”则“泪出而肿消赤散”;清?6?1王孟英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记述了“风寒入脑,久患头痛,及饮停寒积,脘腹久痛,或寒湿久痹,四肢痰痛,诸药不效者,以滴花烧酒频摩患处自愈”,以及用醋淋洗“治烫火伤”等。现代则有用醋浸洗患部,治疗石灰烧伤,取得较好疗效。

  【操作方法】

  一、酒疗法

  1.摩擦法 用手或纱布等蘸酒频摩患处,每日数次,以活血行气,散寒止痛。

  2.淋洗即用酒淋洗患部,可活血消肿止痛。

  二、醋疗法

  1.浸洗以5%食醋溶液浸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主要用于烫火伤、石灰烧伤等。

  2.调敷将醋与其他药末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主治病症】

       痈疽

  1.冲和膏(新中医1954;(10):21) 紫荆皮150g,独活90g,白芷90g,赤芍60g,石菖蒲45g。上药共为细末,葱酒调敷患处。功能温经活血通络。主治痈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瘀凝者。

  2.芋根糊(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10):10) 野芋根1只。用醋磨如糊状,涂抹患处。功能清热消肿。主治脑后疽(即对口疽)。

  【注意事项】

  局部有破溃或出血者,不宜用酒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