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端新闻专访 | 娄向鹏:品牌强农,要为农业寻“根”找“魂”

 神农岛 2023-03-07 发布于湖南

导语:不管是区域品牌,还是企业品牌,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是根和魂。

顶端新闻记者 卞瑞鹤 刘鹤洋

“品牌强农,农业强省”。今年,河南在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培育,推动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显而易见,想方设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是河南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必由之路。

日前,围绕农业品牌建设,顶端新闻记者采访了福来咨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神农岛首席顾问娄向鹏。娄向鹏被称为国内第一个从市场、品牌、消费角度系统解读现代农业的品牌专家,仅在河南范围内,就成功策划打造了仲景香菇酱、临颍辣椒、伊川小米等众多农业品牌。在他看来,农业品牌建设,作为实现产业兴旺、企业强大和消费升级的现实路径,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以品牌建设为重心,打造“三品一标”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任何好的农产品,最终都要通过品牌化的商品和服务,与市场发生价值交换。过去几千年农耕文明,大家习惯从内向外看问题,更多从产业上游关注自身,比如种什么、卖什么,有什么特产。而品牌是从外向内看,从全球看,从全国看,从市场角度看。我们现在谈的大食物观,不只是农业问题,而是涉及食材、食物消费,以及消费者需求和世界竞争格局。

娄向鹏介绍,在我国,也就是近十几年才开始用品牌的思维和视角,去重新审视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实践。

农业品牌建设,从国家层面来讲,前几年比较突出和有代表性的,是“三品一标”认证。也就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这也是过去农业品牌建设比较重要的一个举措。这些年,在整个农业品牌建设上,我国重点强调的是新“三品一标”,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新“三品一标”很好地概括了农业品牌建设的几个关键要素,即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

“品牌很好地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农业竞争力,同时也引领和满足了消费者对厨房、餐桌、食品品牌的要求,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娄向鹏说。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小麦产量全国第一,农产品供给量全国第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全国。河南农业在全国的位置,可以说是举足轻重。面向未来,尤其在农业强省战略出台之后,河南加大了农业品牌建设力度。

过去,大家更关注产业链,尤其是前端上游的产业链,这也导致很多原本具有一定优势的农业企业,出现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这些农业企业的发展逻辑还停留在传统的产业链上,还缺乏外部视野,缺乏以品牌为抓手推动内部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战略调整。

娄向鹏介绍,近几年,山东、广东,以及周边省份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品牌建设方面纷纷发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全国各地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品牌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只有通过品牌化引领,才能倒过来重组产业要素,推动农产品从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变。“下一步,河南一定要以品牌建设为重心”。

树立“品牌引领”发展理念,培育农业产业联合体

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河南农业的发展脉络和方向定位非常好。中原粮仓强调的是种植能力和生产能力;国人厨房体现了商品化、品牌化发展逻辑,是市场化思维方式;如今谈到的世界餐桌,可谓一个更大的视野和格局。

“不管是宏观规划还是企业发展,河南要树立'品牌引领’的发展理念,要以更高的视野和格局,以竞争的姿态去审视谋划未来发展。”娄向鹏说,“进入新的发展时代,特别在'品牌强农,农业强国’的重要节点,河南要以市场为中心,重新梳理产业特色、调整资源分配、优化市场体系、定位目标方向。

过去,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很多资源配置是不合理的。比如企业打的广告,甚至地方政府策划的区域公用品牌,并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更多的是自说自话,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浪费了太多资源。

凡是出问题的企业,都有几个通病:想法太多,步子太快,杠杆太高。从品牌建设来讲,尤其是农业品牌建设,一定要站在市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考虑如何把更多资源和市场进行对接,怎么在市场上发挥作用。

“要聚焦产业发展,时刻秉持'专精特’发展思路,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娄向鹏说,“一个区域,建议选准一个产业。经验告诉我们,能把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就很了不得了。”

在娄向鹏看来,未来,真正实现农业品牌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就是要培育联合体企业。很多国家级龙头企业,都还远远称不上联合体企业。真正的联合体企业一定是有方向的,一定是基于某个产业或者某个行业。“从全球来看,这是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可以把家庭农场、合作社,甚至一些中小型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出一个品牌。”

寻“根”找“魂”,为企业找到安身立命的事业地盘

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品牌经济新时代。

娄向鹏表示,新时代,农业品牌建设的王道,就是做有根有魂的事,“根与魂”是任督二脉,打通,则价值更入心,竞争更有力,事业更长久。

根,主要是指产业寻根。一定要为企业找到安身立命的事业地盘。比如仲景香菇酱,主要食材为西峡香菇。西峡香菇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长于八百里伏牛山,品质优良。该企业正是以此为“根”,充分利用产业优势,打品牌,闯市场,迅速发展壮大。

魂,指的是品牌之魂。每一个品牌都要有灵魂,魂立则心动,没有灵魂的品牌,难以存活于心。全球10朵茉莉花,6朵来自广西横州。为了确立“产业老大”的地位,品牌口令是:好一朵横州茉莉花!一句话,就让品牌优势和竞争力得以充分体现,这就是品牌灵魂。

不管是区域品牌,还是企业品牌,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是根和魂。“伊川小米”,是河南典型的品牌案例。“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厨圣伊尹在《吕氏春秋.本味》盛赞的小米,就是伊川小米。伊川小米在进行品牌打造时,正是将这样一个流传千年的美丽故事,寻“根”找“魂”,才大获成功,迅速走红。

“每个企业的根和魂是不一样的,要找到根和魂,有了根与魂,就有了发展的主心骨。”娄向鹏说,河南有很多优势农业特色产业,期待更多农业龙头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在全省、全国去创建品牌,带动地方区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品牌强农,品牌强省”,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顶端三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