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佩衡伤寒论讲义各论》

 了然3z5ctoaa2w 2023-03-07 发布于广西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分享学术经验。文章的中医药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才可使用。特别是文中的附片等。不能准确辨认疾病阴阳属性者,不懂中药材选药、药理及其煎煮服用法者,绝对不可抄袭使用。读者更不可照搬医案中的方剂医药用法,以免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

                   王克时据黄小龙先生整《吴佩衡伤寒论讲义》誊录

                  《太阳病》

*关于“太阳经”的解释,据唐容川说:“太阳者,天之巨阳也,弥纶万物,只此阳气而已矣。然其气充塞于太虚,而实发于地下之水中,大地为水最多,因其水多是以化气极多而充塞于万物也。…… 而天气之发于水中者,则不用火煎,只以日气下交。日昼行于天,则光交于水,日夜行于地下,则光透入水。是以水被熏蒸而化为气,腾出地上,则为天阳之气,人身应之而有太阳膀胱寒水之腑,以司人周身之水,称为寒水。以 水之本性原寒,而又为太阳经者,以水中化气,上行外达,则又为卫外之巨阳,故称太阳经焉。此气不自化,实借心火下交于水,乃蒸而为气。人之有心,如天之有日,天日下交,而大地之水皆化气上腾,心火下交而膀胱之水亦化气上达,心火之所以能下交者,则以小肠为心之府,导心火下交于膀胱也。根据以上理论,可以说太阳为人身之纲领,统辖周身皮肤、毛窍、营卫、百脉经络,所以太阳之气,外达于皮肤毛窍,则为卫外之阳气,其经络循行人身之背,则为太阳之经,至于毛窍,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一切外邪之来,必由毛窍而入,先伤太阳之气或太阳之经,故曰太阳病。

*在生理病理方面,又据黄坤载说:“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以丁火化于癸水,故少阴之脏,最易病寒,壬水化于丙火,故太阳之府最易病热。是以病寒者,独责癸水,而不责壬水,病热者,独责壬水,而不责癸水也这已说明太阳与少阴的关系极为密切,并又说明足少阴肾只有寒证而无热证,手少阴心有热证也有寒证,足太阳膀胱热证多而寒证少,也是符合于临床实际的。

以上两段编者认为理论正确,特摘录以作学习和研究的参考。

太阳病小结

正治

本章内包括太阳本病变证两大类本病又分经病(即表证)与腑病(即里证)

*在经病中有风中太阳肌表(常自汗出)之桂枝汤证和伤寒太阳肤表之麻黄汤证,即表虚自汗与表实无汗两证

*在腑病中有膀胱蓄水与蓄血之不同,应分别用五苓散利水或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攻下逐瘀。

变治

除桂枝、麻黄两方之发汗法外,由于体质不同,所表现之兼证亦有差异,故治疗之方剂即须加减化裁

*中风兼喘,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太阳涉及阳明项背强几几,无汗用葛根汤,自汗用桂枝加葛根汤;

*太阳表实无汗证兼阳明燥烦、渴饮,用大青龙汤;

*太阳病心下有水气兼咳而微喘、不渴,用小青龙汤(偏寒加附子,偏热渴饮加石膏);

*风寒两感,寒热如疟,用桂麻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

*风湿相搏用桂枝附子汤或甘草附子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用炙甘草汤,均属于太阳病变治的范围。

                   ▲ 禁忌

用桂枝、麻黄两方发汗,尚须注意禁忌之证。

*如太阳病初起之表虚自汗证,禁用麻黄汤;表实无汗证和服桂枝汤后气不上冲者,均禁服桂枝汤;

*又如尺中脉微或尺中脉迟之里虚证,以及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和胃素有寒等证,均不可以麻黄汤发汗。

*此外,太阳表热证即麻杏石甘汤证,应禁服桂枝汤与麻黄汤。

*又凡太阳已传经变证而太阳证已罢,绝不能再用发汗法,必须加以注意

                ▲ 传经

太阳病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传三阴,即为传经欲知传经与否,应诊查其脉

*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

*又第五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由于传经变证关系,故在三阳病中有合病、并病之分,亦有病邪不经过传经而直中三阴之证,当在具体条文中详为分析,举例从略。

                 ▲ 失治

太阳病日久不进行治疗,即为失治,其病情有未变已变两种:

*病情未变者,如第二七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

*病情已变者,如第四九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误治

因为发汗不得法,或汗下倒施,或用吐、水、火等疗法失宜,均为误治。经过误治之后,不外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及亡阴亡阳等变证。

*伤阳脉促,胸满,用桂枝去芍药汤若微恶寒者,加附子

*汗漏不止,用桂枝加附子汤

*扶阳抑阴,用干姜附子汤;

*滋阴复液,用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阴阳两救,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或茯苓四逆汤。

*又如邪热灼肺汗出而。用麻杏石甘汤;

*心悸欲按,用桂枝甘草汤

*欲作奔豚,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用桂枝加桂汤(或更加附子;

*汗后腹胀满,用厚朴生半夏甘草人参汤;

*水气上冲胸,用苓桂术甘汤;

*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地,用真武汤

*更有伤阴邪从热化调胃承气汤伤阳邪从寒化之四逆汤证

*余热不除,心肾阴虚不重之栀豉汤证

*水热互结之大、小陷胸汤证

*误用水疗,表邪被郁,肉上粟起之文蛤散证

*寒湿结之三物白散证

*利下不止,表里不解之桂枝人参汤证

*气滞心下作痞之五泻心汤证

*噫气不除之旋覆代赭石汤证

均为误汗、吐、下、火、水之变证及救逆之法

                 (总结

观以上太阳病正治、变治、传经、失治及误治后,即可知六经各证大都由太阳病变化而来,因而明确本章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意义。更重要者,从太阳病之传变关系上,明确辨证论治规律,可以收到执简驭繁之效,如能灵活掌握此一规律,虽然疾病千端,而治法万变,自能应付裕如。因此,学习祖国医学,必须深入钻研《伤寒杂病论》。

               《阳明病》

*以六经立论,阳明二字,是取太少两阳合并于人身之前两阳相合,故曰阳明。

*再以天人同气立论,阳明者,在天之六气中“五之气阳明燥金”,在人则大肠之经应之,故人身六经阳明以燥金主令。

*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可见燥为阳明之本气,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根据司化、从化之理,手阳明大肠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亦足以证明阳明以燥气为主。

据唐容川云;“此气在人,则属胃与大肠,在天则属申酉二辰,申当坤方属土,酉当兑方属金,在四时当七八月,为燥金用事之候。盖天地只是水火二气化生万物,水火相交,则蒸而为湿,燥与湿反,乃水火不交之气也。火不蒸水,则云雨不生,水不济火,则露泽不降,水不润则木气不滋,而草木黄落,火不蒸则土   返其宅而膏脉枯竭。究水火之所以不交,则由于金性之收,收止,水火各返其宅,故神名蓐收。令司秋月草木枯槁,水泉涸竭,是为燥金用事之验也。”又云:“人身禀天地之燥气,于是有胃与大肠,二者皆消导水谷之腑,惟其禀燥气,是以水入则消之使出,不得停于胃中。”又云:“若胃之燥气不足,则水停矣。……大肠燥气不足,则为溏泻,此胃与大肠所以必有此燥气而后能消水谷也。然而燥气太过,则又为结硬等证,必赖太阴之湿以济之。”

由此可见,人体内燥湿调停,则为生理现象,如燥湿不调协,又为病理变化。若湿盛则燥从湿化,燥盛则湿从燥化,此即物理相互同化之理,如投少许之水于炉火之中,则水被火同化,投少许之火于盆水之中,则火又被水同化,实为必然之趋势。燥湿之偏盛又与水火有关,水胜则土湿,火胜则土燥。

此气又有阴燥阳燥之分,阴燥是火不蒸水,阳燥是火旺灼阴。所谓火旺,即壮火食气,是为邪火而非真火也。

本章所言之阳明病,即本经燥气过盛之病。燥气之所以成病,多由太阳病误治或失治,表邪传入阳明,从其燥化,燥邪灼阴,津液被耗,水分涸竭所致。本病因燥热发展和津液缺乏程度之不同,应分经腑两证,其具体内容在下面各条中逐一分析。

            《阳明病小结》

阳明病之病因多系阴虚阳燥,复感客邪或汗下失宜及过利小便等,耗伤津液,以致邪传阳明而从燥化,燥则生热,因此,本病以“胃家实”三字为提纲,“恶热”二字为病情  

所谓“胃家实”,是胃肠有燥热邪火亢盛之实据,而非实满之意;至于“恶热”,乃因邪热内蒸,太阳证已罢,表里俱热故“恶热”二字为本证之特征病情

阳明病之外证,是“身体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此本病已化燥之主要之症状。

阳明病之脉象,因热实于内,鼓动血脉,故其脉应之而大。

阳明病之治法,应分清法与下法两大类。

一为清法:

*邪热在经者有下后或误治后余热未清,证见心中懊侬之栀豉汤证;

*三阳合病偏重阳明之白虎汤证;

*热盛伤津,或大汗出后,大烦渴,脉洪大,或吐下后津伤化热。或里热已盛,太阳表邪未罢,背微恶寒之白虎加人参汤证;

*水蓄不行,津液缺少之猪苓汤证。

二为下法:

*邪热已入腑,有未经吐下,心中烦,或发汗不解,蒸蒸发热及吐后腹胀满之调胃承气汤证;

*有汗多伤津,便硬谵语,或谵语,潮热,脉滑疾,或太阳病吐下和下及过汗后伤津,传胃成实之小承气汤证;

*亦有下后仍心中懊侬,有燥屎。或下后肠中燥屎复结,喘冒不能卧。

*或二阳并病,表证已罢,燥屎内结。或绕脐痛,烦躁,或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以及三急下救阴之大承气汤证;

*又有脾不输津,致成脾约之麻仁丸证。

*及大肠不润,大便难之蜜煎导润肠方法。

*此外,尚有呕多不可攻,面赤不可攻等阳明病禁下证;

*有伤寒经吐下后病不解,不大便十余日,潮热,如见鬼状,剧则不识人,微喘直视。有阴阳二证之分以及谵语、郑声之预后等条,因与下法有关,亦附入本节范围。

阳明病兼证:

*有阳明太阴湿热郁蒸发黄之茵陈蒿汤证;

*有身热发黄之栀子柏皮汤证;

*有表实闭束,湿热内郁,发黄之麻黄连軺赤小豆汤证;

*有太阴兼少阴寒湿发黄证;

*尚有邪热与蓄血相结合之抵当汤证和漱水不欲咽,必衄之证等。

以上各证,即为阳明病之主要内容。

               少阳病》

少阳为天地生阳之气,从阴出阳,发育万物,故曰少阳

*在自然界以一岁而论,属于春之正、二、三月,以一日而论,则为寅卯辰三时。盖天阳之气,在冬令亥、子、丑三月,潜藏于地下寒水之中,至春令寅、卯、辰三月渐升于地面之上,草木禀此阳气而萌芽始生,阳气日升,草木亦渐发荣,故《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即因春阳上升,启故从新之义。至于由春而夏,则为木令而交火令,观其出于冬而交于夏,是为水生木、木生火之象,因此少阳之初,乃水木之阳,少阳之终,则为木火之阳也。

*再从一岁之六气而言,少阳为三之气,是因升浮地面之阳气与夏日之热相合而生暑。

*又从天人合一立论,人禀少阳之气而生三焦与胆,三焦生于肾系,秉水中之阳达于气海,上联肝胆是为水生木。《内经》所谓“少阳属肾”即指秉肾阳之义也。《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是因胆布气于胃中,故木能疏土,以化水谷之精气上达胸膈以至心包,则甲木能生相火,所以少阳之主气为火也。夫水生木为少阳之根源,木生火为少阳之功用。

*少阳在人身生理方面,水火调和,风木不郁,则少阳舒畅,百病不生;

*在人体部位方面,以六经而言,是二阳三阴之间、入阴出阳之界;

*在病理方面,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

*在病机传变方面,病邪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争则病作,息则病止,故证见寒热往来。如阳盛阴衰,则但热不寒而人阳明;阴盛阳衰,则但寒不热而入太阴。

*在本病之来源方面,是由太阳病传变而来,或由本经气化之偏胜而为病。

*在去路方面,除传阳明和三阴外,惟有经过适当之治疗,使病邪得少阳枢转达于太阳,从皮毛得微汗而解,任何传变绝不至复传太阳。

*在治疗方面,本证既非风寒外束之表证,故不可发汗,又非燥热内实之里证,故不可攻下,更非结聚于胸膈痰饮证,故不可涌吐,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只宜于和解之法,以小柴胡汤清解半表,而杜阳明之路,温补半里而闭太阴之门,使阴阳不至偏胜而平衡,则少阳之病可愈矣。如误用温针、汗、下以及利小便等法,以致相火不潜而上炎,耗其津液而从燥化,因此,少阳病传阳明者较多,而传太阴者较少,传少阴与厥阴者,亦不如传阳明之多也。

*手少阳之经脉由手走头,足少阳之经脉由头走足,故少阳病之提纲“口苦,咽干,目眩”均为头部之症状;除提纲外,喜呕之病情及胸胁苦满、寒热往来等症状亦为重要,在诊断少阳病时,应注意及之。关于具体内容,详以下各节,不赘。

《少阳病小结》

少阳病主要脉证是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及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

少阳经在二阳三阴之间,半表半里,阴阳交界之地,邪传少阳,既不在表,故不可发汗,又不在里,故不可吐下,只宜用和解之法,以小柴胡汤清解半表而杜阳明之路,温补半里而闭太阴之门,使其阴阳不致偏盛,表邪解于本经,此即和解之义

*如误发汗、温针、利小便等伤阴,则邪易传阳明。

*误下伤阳,则邪易传太阴,在治疗上必须注意!

在合病方面:

*如邪传少阳而太阳表证未罢,用柴胡桂枝汤合方两经并解;

*少阳阳明合病,用大柴胡汤里外两解;

*少阳病误下后,胸胁满而呕,潮热,用柴胡加芒硝汤兼解少阳、阳明之邪;

*误下伤中损液,本证未罢,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寒热并进以调理阴阳;

*误下胸满烦惊,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不符,尚待研究);少阳变证,胸中热,胃中寒,用黄连汤清上温下。

以上各证仍以少阳为主。

妇人热入血室

*经水适来,证见胸胁下满、谵语,用针刺期门以泻实邪;

*经水适断,证见寒热往来如疟状,用小柴胡汤解外,则血自下而愈;证见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其病可能自愈。

               《太阴病》

太阴者,阴之极大者也。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土寄居于四季之月,而旺于长夏。盖天地只以水火二气化生万物,长夏之时,水火相交,蒸而为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所司之物,内为膏油,外为肌肉,脾阳旺,则运化水谷之精微,化生膏油,从内达外,以生肌肉,是内外皆脾之物所充周也,故曰太阴。言其大无不包,是象夫地也。其体为地,其用为土。

《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太阴之上,湿气治之。”湿者,土之本气也,故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令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燥湿调停,则为正常之生理气化,如燥湿偏盛,则为反常之病理变化。由于子气不敌本气,燥从湿化,故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土燥方能克水,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土能克水者,除伤寒阳明腑证外,百病之作多由土湿,故太阴之为病,属于湿寒者多,而燥热者少也。其治法,如湿寒偏盛,燥从湿化,而病者即温中燥湿以驱寒;燥热偏盛,湿从燥化而病者,又当寒中润燥以泻热,使燥湿调协,寒热不偏,则其可愈。余详以下各条,不赘。

《太阴病小结》

太阴病之主证,即提纲,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因自利不渴,食不下为本病特征,故正治之法宜四逆辈。

*若太阳病误下,转属太阴或阳明而成脾阴虚或胃肠热之证,表亦未解者,又有桂枝加药药或大黄之兼治法;但如脉弱,续自便利,胃气已弱,则应减去大黄、芍药,或酌加桂枝、附片,以免伤中而损脾胃之阳,因太阴本病是里虚寒证故也。

           《少阴病》

《内经》云:“少阴之上,热气治之。”

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

手少阴以君火主令于上,属心火;足少阴以癸水从令于下,属肾水。水火不同气,而以君火肾水上升而交于火,水火互根,阴阳交济,二气合为一气,故心火不上热,肾水不下寒

其一病,心火上炎而为热,肾水下润而为寒,水火不济,遂成冰炭矣。少阴病但见其下寒,而不现其上热者,以水能胜火,而火不能胜水,病则水胜而火负,一定之理也。水之所以不胜火者,全赖乎中州之土防其阴邪,则寒水不至泛滥,而君火不至渐亡。盖胃之燥土旺,则水邪不作,少阴不病也。中气一败堤防崩溃,寒水无制,侵凌君火,上则飞灰不燃,下则坚冰不解,虽有四逆、真武之法,第恐阳神已去,阴魂徒存,挽之末路,桑榆难追故少阴之死证,总因中土脾胃之气败也

更有进者,少阴心肾虽主水火,而实化生气血,生于肾,统于肺,其在脏腑则曰,而在经络则为;血生于心,藏于肝,其在脏腑则为。而在经络则为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故太阳受病,为营卫不和,少阴受病,是气血不调与水火不济。因此,太阳与少阴之关系极为密切也。至共外卫皮毛,内温肢体,充实脏腑,化生津液,消化饮食,吸收与输送营养,排泄糟粕、皆为气血之作用。因为气旺则血旺,气行则血行,气衰则血衰,气滞则血不行,气虽无形面能控制有形之血,故应以气为主,血为辅。由此可见,心肾为气血之本、性命之根,其在人身之重要可知矣。所谓心属火,是形容其热,肾属水,是形容其寒,故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之分,有经病、脏病之别,但因水克火之关系,其病始得之,易从寒化。至于此病之源,有外邪直中者,有由太阳次第传入者,亦有因误治而传变者,其治法自又不同,特按各条分析于下。

                《少阴病小结》

少阴病提纲为“脉微细,但欲寐”,此示人水寒阳虚之脉证,可见邪入少阴易从寒化。

                   ▲少阴寒化证。

*有两感于寒,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之麻辛附子汤证,及得之二三日之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有水寒土湿,督脉阳虚,证见手足寒,肢体痛,脉沉,或背恶寒,口中和之附子汤证;

*有阴盛阳虚,寒湿下利,心肾不交之白通汤证;

*有邪阴太甚,真阳过虚,服白通汤后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之白通汤加猪胆汁汤证;

*有肾阳下虚,寒水泛滥以致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之真武汤证。

*有阴盛格阳,证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色赤之通脉四逆汤证;

*有寒湿下利,便脓血或兼见腹痛,小便不利之桃花汤证;

*有阳虚里寒脉沉之四逆汤证;

*亦有寒水侮土,证见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之吴茱萸汤证。

**以上各证在治疗上以温经散寒、扶阳抑阴为主

至于少阴热化证。

*有亢阳灼阴,真阴涸竭,心肾不交,以致心中烦,不得卧之黄连阿胶汤证。

*及下焦阴虚有热,证见咳而呕、渴之猪苓汤证。

*除此以外,有阳明燥热灼阴,土胜水负,负之太过,肾水涸竭之三急下证。*以及脉证不详,尚须研究之四逆散证。

少阴经脉循喉咙,络舌本,故本病有咽痛及咽中生疮之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及汤、苦酒汤等证。

少阴病阴虚阳盛者不可发汗,阳虚阴盛者亦不可发汗,复不可攻下,否则变证危笃难治,或有生命之虞。

少阴寒化证,以阳气之存亡决定预后之良否,故本病有自愈证、可治证、不治证及死证。在始得之或可治之际,亟应早期适当治疗,庶免贻误为要!

             《厥阴病》

《内经》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

足厥阴肝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包之火从母化气而为风,是为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则为子从母化之正常生理。盖水能生木而木生火,木协火气则上热,秉水气则下寒,火胜则热,水胜则厥,热为生机,厥为死途。厥热胜负之间,又以中气存亡为生死之关键。热胜则火旺而土生,厥胜则水旺而土死,生死之分由此而定矣。然土之所依靠者,火也,土虚,实由君火之衰不能胜水土能克制者,水也,火衰则寒水反来侮土。少阴之病,燥土虽能制水,但反被水侮者多。

厥阴之病,木邪贼土,而水亦侮土,故弱土必败。由于中气之败,是以厥逆吐利之证,较少阴尤多。

至于利多于吐者,缘五行相克,各有不同。胆胃皆阳府而主降,但因胆木克胃土、则气逆而不降,所以少阳阳明之病,呕多而利少。肝脾皆阴脏而主升,但因肝木克脾土,则气陷而不升,故厥阴太阴之病,呕少而利多也。

厥阴为阴极之脏,阴极则阳生。阳热来复,温熙中土,中气得苏,则升降运转,阳和四布,厥逆回温,而呕利自止,有如出寒谷而登春台,起沉疴而复健康。若阳不来复,厥弗回温,而成纯阴无阳,孤阴不生之死证者亦复不少。

本病之证候,有纯寒之厥、纯热之厥、厥热胜复与寒热错杂之厥,故治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及寒热并用等,容在下面各条分别述之。

           《厥阴病小结》

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只能说明为上热下寒之证,不能包括寒厥、热厥及厥热胜复各证。

在寒热错杂中,除以乌梅丸为主方之上热下寒证外,尚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所治之中寒上热证,亦属于寒热并用之治法。

本病由于阴阳不相顺接,故主证见手足厥冷,且厥逆之证又较多,如冷结膀胱关元之手足厥冷证、食则吐蛔之蛔厥证纯阴无阳之脏厥证太阳兼厥阴手足厥寒之当归四逆汤证,又内有久寒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阳虚阴盛手足厥逆之四逆汤证、水饮内停而厥之茯苓甘草汤证、热深厥深之白虎及承气汤证,以及尚待研究之麻黄升麻汤证

以上各证有寒厥、热厥、蛔厥、脏厥与水饮内停而厥之不同,必须辨证明确,庶免误治。

除此以外,胃寒上逆冲击厥阴经脉之吴茱萸汤证、阳复太过之白头翁汤证,虽无厥逆症状,但仍属厥阴病范围,且为易见之证,亦应切实掌握。

更重要者,本病是正邪相争之最后阶段,病情较为复杂而严重,故预后诊断极关紧要。其预后之良否,又以阳气之存亡为转移,如阳热来复者、阴邪渐退者生,阴邪渐胜而阳不复者死。因此,在治疗厥阴寒证时,遂应早期扶阳抑阴,以免拖延到纯阴无阳之际,则不可救药矣。

至于厥少二阴病,死证较多,其不能治之因,总缘阴寒内盛,阳根已绝,由是以观,凡治疗三阴虚寒证,必以扶阳为贵,希学者注意及之。

           《厥阴病纲要》

·本病提纲能否包括厥阴各证?

原文小结: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只能说明为上热下寒之证,不能包括寒厥、热厥及厥热胜复各证。

原文释:厥阴肝木之气喜温,其气机是自下而上,由左而升。则风动火郁,耗伤肺液,以致消渴。木气不舒,郁勃冲击,故气上冲心,心中疼热。木郁贼土,脾陷胃逆,故饥不欲食。木盛土虚,胃中寒冷,蛔虫不安,食不下消,胃气愈逆。是以食则吐蛔。本证上部虽热,而中下则寒,若误下之,则脾肾之气愈败,故利不止。

原文按语:本条是厥阴病中之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证,除此以外,尚有下利厥逆之纯寒证,有热深厥深之纯热证及热利后重之便脓血证,有阴阳偏盛之厥热胜复及经脉不舒,手足痉挛之抽风证,亦有厥热平衡之自愈证等均非本提纲所能包括。由此可见,厥阴病情较为复杂,必须详为辨证,以免贻误。

         《差后劳复病》

大病新差,气血尚虚, 健康未复,必须慎起居、节饮食以防复病。

*病后有因劳而复者,名曰劳复;

*有因食而复者曰食复;

*又在病愈后,卫阳不固,凡理发、洗头、沐浴、濯以及更换衣服等,均易感冒复病。

因此,医者应告知病家大病初愈,务须注意调护,而免复病为要!

          《差后劳复病小结》

本章专叙差后劳复病。

*劳复者,有枳实栀子豉汤证;食复日暮微烦者,应减食物。

*尚有大病愈后中寒久唾不止之理中汤证。

*伤寒愈后虚赢少气欲吐之竹叶石膏汤证。

*又伤寒愈后更发热之小柴胡汤证。

*以及脉浮者可以汗解,脉沉实者可用下法。

*更有大病差后腰以下有水气之牡蛎泽泻散证等。

但以上各条,大都症状不够充分,必须依照编者分别补充之意见详为分析,切实掌握辨证论治之精神,以免贻误。

     (王克时据黄小龙先生整理《吴佩衡伤寒论讲义》誊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