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2年,张宗昌求爱陈佩瑜被当众羞辱,14年后他是如何报复的?

 心灵牧场书馆 2023-03-07 发布于河南

“不知手下士兵有多少,不知家中钱财有多少,不知自己有多少房姨太太”,这就是“三不将军”张宗昌。

文章图片1

张宗昌的名声,几乎可以说是军阀时代最臭但又最响的一个,为人过于土气是事实,可又总不服气,甚至还作诗显摆。

当年张宗昌到大明湖时,就曾写下这样一首诗,读书起来有点像顺口溜,听起来又像相声。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这破诗,你是认真的在开玩笑吗?不过,据说这样的诗张宗昌有几百首之多,而且,他很喜欢作诗显示自己的文化水平。

文章图片2

张宗昌没文化也怨不了他,从小出身苦,是母亲一手独自带大,从小受了不少的苦。大概也是因为如此,他虽然是个粗人,但却很孝顺。

16岁成为土匪,于山东起家,张宗昌就这样一边提着脑袋拼命,一边慢慢接近了军阀地位。这一路的打拼,属实不易。

可成为军阀的张宗昌并没有改掉自己身上的匪气,相反,他吃狗肉、睡女人、抢钱财无所不作。这样的军阀最终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混世魔王”,他出道不是为了拯救一方,而是为了自己活得不委屈。

文章图片3

按理说,这样的大老粗对于女人也不过是色字当头,并不会存在什么真情。自然,无情也就无心。

可张宗昌似乎不是如此,虽然人粗鲁,但心眼小,而且特别与女人计较。谁要得罪了他,后果就有点不堪设想了。

1912年,张宗昌已经从一个土匪混成了小团长,当然也与不少女人有染,成为一名真正的匪兵团长。

张宗昌的副官张文俊不知从哪里弄了两张请帖,说是可以到当时出名的白玉楼听陈佩瑜小姐弹琴。

文章图片4

剧照

那时的陈佩瑜是烟台著名的社交名媛,但只卖艺不卖身,而她身边围绕的都是大人物,像张宗昌这样的小团长什么都不是。

但张宗昌不这样认为,他内心从来只有自己的感受,别人怎么想他才懒得去理会。所以,一进到白玉楼,他立刻就被陈佩瑜迷住了。

阿佩瑜年轻,温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在琴键上流转生辉。那落在琴键上的细嫩手指,上下翻飞,如同轻轻撩拨在张宗昌的心上,他对这个女子沉迷不已。

只不过,以张宗昌当时的实力,陈佩瑜岂是他能够肖想的?所以,当他坐在人家身后努力鼓掌的时候,人家根本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文章图片5

可张宗昌不死心,回到住处越想越放不下,最后,在副官的参谋下,他直接揣了两个金手镯便找到了白玉馆。

可当张宗昌敲开白玉馆的大门,面对他的却只是一脸鄙夷的佣人。他自然不甘心:必须要求见陈佩瑜小姐一面。

佣人吴妈问了张宗昌的身份,一听只是个小小的团长,一点面子也没留:“我们小姐见的最小的官也是个师长,你算什么。”

张宗昌可不管,就是在外面不肯离开。这时陈佩瑜听到吵嚷声从阳台下露出了头:“什么事这么吵?”

文章图片6

吴妈连忙说明情况,没想到,陈佩瑜连看也没看张宗昌一眼,轻飘飘地扔下三个字回自己的房间了:“让他滚。”

高调惯了的张宗昌是怎么从白玉馆回去的不知道,反正,他发了狠地离开了烟台,从此提着脑袋又在外面“奋斗”了14年。

终于,张宗昌混到了督军的位置上,而且他又回到了山东。只是一踏上故土,他就莫名想起那个让他滚得女人。

就说张宗昌心眼小,当时陈佩瑜早不在烟台,而且也早已经从良嫁人,并生了两个孩子。可他根本不管这些,直接让人去寻找她的下落。

文章图片7

后来,陈佩瑜被黑道人员找到,告诉张宗昌:她已经嫁给了一位作家,并且在一所学校担任音乐老师。

张宗昌二话没说,直接就让人将陈佩瑜给绑到了自己的身边。不顾人家已经嫁人的事实,当天晚上就得到了已经不再年轻,却依旧让他无法忘怀的女人。

可这并不是陈佩瑜最悲惨的遭遇,张宗昌从来没忘记过当年陈佩瑜“让他滚”的事实,所以,第二天一早,就让士兵将土炕烧得滚热,然后他将陈佩瑜的衣服扒掉,按倒在炕上。

那么热的炕,陈佩瑜怎么受得了,不断翻来翻去,但她起不来,因为张宗昌根本不松手。最终,陈佩瑜只能被烫得往张宗昌怀里钻。

文章图片8

张宗昌却哈哈大笑:“当年你让我滚,我没有滚,但今天你却滚到了我的怀里来。”这时陈佩瑜才知道,他竟然是当年那个独闯白玉楼的小团长。

陈佩瑜说尽了好话:“当年我年轻,不知轻重,得罪了将军,还请看在今天我落魄的份上放一条生路。”

但最终张宗昌并没有放过她,而是将她纳为自己的第16房小妾。而她的丈夫最终找到了张宗昌,却奈何实力悬殊,根本无计可施。

陈佩瑜的丈夫在百般交涉之下无果,最后竟然直接被气疯了,他不顾两个孩子的现实,一头扎进了湖里,再也没有醒来。

文章图片9

可怜陈佩瑜的两个孩子,就此成了孤儿,流落街头。而陈佩瑜对于此,却完全无能为力,只能无可奈何地沉沦于张宗昌的淫威之下。

或许,陈佩瑜一直都在后悔自己年轻气盛的时候没有为人生留一条后路,所以最后才遇到张宗昌这样的小人便再难翻身。

文章图片10

可说到底,这些悲剧也不过是时代尘埃下无法抹去的沉痛,当时代面临着转型时,必定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为此付出代价。

而像张宗昌这样的军阀又何尝逃过时代的筛选?最终毙命街头或许不是宿命,但却是他逃不过的人生惩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