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796】做自己行为、情绪的主人

 新文艺 2023-03-07 发布于山东



e启读《正能量》

第五章  控制思维,激发内心正能量(下)

03

意识如何被操纵?

作者举的例子有点复杂,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到某校,“随意”从班级中抽取了一部分同学的名单,然后告诉校长,这些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半年后,这些同学的确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再就是一直说某些女同学天生丽质,一段时间之后她们确实会越长越漂亮。

这都充分说明了人们的行为和信念是很容易被操纵和改变的,我们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多想、多做有利于积聚正能量的事和行为,相信“相信”的力量。作者还提醒人们,在过去以及现在行为中的某个特点,在填写问卷或者做其他某些特定行为时,不单单可以衡量人的想法,它甚至可以操控你的思想。

04

消极行为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举了伊索寓言中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开始时狐狸相信葡萄会很好吃,在经历失败、自己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它根据自己的行为(用尽了力气也够不着葡萄),形成了新的信念(葡萄是酸的,不好吃),以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

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也都知道这是在讽刺狐狸,但是当我们在做出一些行为却达不到效果的时候,我们也会像狐狸那样形成一种新的信念来为自己辩护。

失败的行为产生“扭曲”的信念,会不断激发和集聚起负面的能量,人一旦被负能量所控,常常会做出种种非理性的行为。

所以,作者举例,我们在评价一个陌生人的时候,要避免产生负面印象,就要心中装着阳光,而不是把自己封闭在冷库里。佛教所说的“相由心生,相随心转”,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们常说的“情绪会传染”,好情绪会,坏情绪也会,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身边人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等,这一过程是在无意识中自发进行的,进而激发起相同的能量,引发内部同理心和凝聚力的产生。

遇到正能量时,我们要尽量与人共情;遇到负能量时,我们则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出能够激发正能量的行为,尽量以正能量影响别人。

05

行为影响人际关系

当人们彼此关系密切时,彼此之间会产生积极的看法,行动也会一致,相同信仰的人会一起祷告、一起做事,球迷们会为自己的队伍欢呼等;关系不密切、彼此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时候,彼此之间的看法也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人际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紧张了。

作者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要改善人际关系,就要使彼此之间形成互相依存的关系,真正变成一个团结的、有共同目标的、充满正能量的团队,这样大伙的自信心才会增强,表现也会很积极,关系也才会越来越密切。

炉子说:“你不给我添柴,我就不热!”

烧炉子的人说:“你不热,我为什么要给你加柴?”

道理都懂,但是在做的时候,谁还会时常想起是什么道理呢?

《老干部合唱团在排练》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