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是《周易》一书中的常用字。 然而,这个字的具体用法和真实含义,却极少有人明白,它与阴阳之气有关。 这个秘密,藏在北京大学收藏的一篇西汉古简上。 不信?不妨细细读来。 ![]() 一、天下“通”气 对于“亨”字,历来解释都是“通”。 这是对的。 但是,究竟通的是什么?很少有人探究。 实际上,《周易》里所有的“亨”,都是最先特指阴阳之气的交通,进而才引申出人事的亨通顺利之意。 最最明确的证据,就在北大所藏的西汉竹简《节》中。
这是说,冬至之后的第四十六天,也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前后,将会出现天气下降的现象,称为“享气”。 这个“享”,就是“亨”的本字。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里面的“亨”,就写成了“享”。 也就是说,《周易》里面所有的“亨”字,都很可能与“亨(享)气”有关。 细读卦爻辞,事实正是如此。 二、天地交泰 在“享(亨)气”的正月立春,北斗建寅,在《周易》的十二辟卦里面,对应的就是《泰》卦。 ![]() 《泰》卦之象,上卦坤为地,下卦乾为天,地在天上,正是地气上腾,天气下降之象。 所以,《彖》在解读《泰》之时也说
在各种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正月立春,都是一个天地之气交通的时间。 《礼记·月令》就说:
《管子》也说:“地气发,戒春事”。 《庄子》更是将这阴阳之气的交通说得明白:
所以,《泰》卦彖辞里面说的的“小往大来”,实际上就是阴往阳来,往来的就是天地阴阳之气! 阴阳之气,在天地之间反复上下,往来不穷,就是亨气之“亨”!
三、阴阳“亨”气 按照《庄子》和《管子》的说法,立春之时地气升发,天气下降,两者交通而成和。 从地下发出的地气并不是阴气,而是“至阳赫赫”。 从天上下降的天气并不是阳气,而是“至阴肃肃”。 《国语》记载,立春之时,天地通气,天子要举行籍田礼。
根据太史的观察,立春之时,“阳气俱蒸,土膏其动”,正是管子所说的“地气发”,也是庄子说的“至阳赫赫发乎地”。 巧的是,庄子用“赫赫”一词来形容阳气从地下震发的样子。 而在《周易》的震卦里,同样出现了“震来赫赫”的句子(《震》卦繇辞详见本号系列文章解读)。 古人非常注重天地阴阳之气的交通,并认为如果二气闭塞不通,将会导致地震等灾害。《国语》就记载:
由此可见,阴阳二气的“亨”是何等的重要!《周易》卦爻辞里面的“亨”正是立足于此!庄子说“易以道阴阳”,诚哉斯言!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说文解字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