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田的人:顽强的地衣(散文)

 吴越尽说 2023-03-08 发布于浙江

顽强的地衣

作者:种田的人


       又到惊蛰,万物复苏,众卉始新。春雨之后,好久不见的地衣,会不会也如约而至?

       几年前,上下班途中,我偶然在花园路与高新路交界处的香樟林下发现了它们。一开始,我还半信半疑,蹲下来仔细观察后,才确信是地衣,而且还是能吃的石耳,一簇簇地散落在夹杂着些许小石子的裸地上。很显然,它们已经构成了一个群落。这刷新了我的认知:除了农村、山丘和草原,地衣也能在城市里生长。

       严格说来,地衣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是一种由真菌和藻类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有机体,是自然界中共生关系的典型代表。它们几乎可以附着在任何物体的表面进行生长,土壤、岩石、树皮、墙壁等,处处可见,但在城里却不常见——它们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空气必须新鲜。因此,常常被科学家当作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缘于此,我多了几分好奇,也牵挂起它们的命运。去年,60年一遇的罕见高温,它们被炙烤成了干瘪瘪的一小撮,小到几乎快看不见了。我想它们是要灭绝了。没想到,之后一场雷雨,它们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好像没有受到影响一样。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其实,地衣的生命力相当顽强,能在极其残酷的自然环境中赢得生存空间,在200℃的高温中能生存,在-273℃的低温中还能生长,在真空条件下也能存活6年。它们干燥时可以休眠,长达80年都不会死,雨后便可复生,肉质变得更厚,颜色也会加深。可以这样说,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死它,严寒冻不伤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就是“打不死的小强”,低调而隐忍地生长。

       雨后的石耳和黑木耳差不多,肉肉的,可以食用,味道鲜美。我曾经想,把它们采集起来,清洗之后或清炒,或凉拌,或炖汤,回忆一下儿时的味道,但又担心土壤重金属超标,只好悻悻作罢。

       两条路的交界处,还有一个算不上热闹的小公园。公园里的料峭梅花、皎皎玉兰、灼灼桃花、郁郁桂花和枝枝芦花,绚丽多姿,生机勃勃,装点着世界的美好,这是我所爱。卑微到尘埃里的小小地衣,坚韧不拔,生生不息,昭示着生命的顽强,此亦是我所爱矣。

       我期待,某个雨后的清晨,它们如约复生,灿若繁星。

2023-03-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