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的长白山有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变成一种病,其实它是被冤枉的

 历史解密坊 2023-03-08 发布于辽宁

在民国时期,长白山上盛产一种特殊的植物,人们对其命名十分不友好,甚至让提起它的名字,人们会立即想起一种特殊的疾病。可事实上,此类植物与病症毫无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内,是当地人最崇拜的神山,千百年来,长白山上的丰富的物产资源,养育了一大批东北先民。作为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山脉之一,长白山上的动植物资源也被外界承认,久而久之,此地便形成了多条生态产业链,尤其是中药原料的供应,产量更是位居全国供应量榜首。

长白山上盛产的药物究竟有哪些?最著名的当属长白山老山参,它被誉为是“药中之王”,可益气补血、延年益寿。无独有偶,长白山上的灵芝草更是不可多得的药材,其本身一直受到达官贵人们的追捧。除此之外,长白山上的天麻、五味子等药物,质量也趋于上乘,本身价格高得离谱。当然,山上的木材资源也相当丰富,红松、果松等名贵木材,也都会依靠水运,成功运往全国各地。不得不说,长白山果真是一座天然的植物王国,更是华夏民族的绿色宝库。

自古以来,山民们便发明出一套适合在山中开采生存的技能,以此来延续种族的繁衍,时间久了,各类行当便相继出现,如采药客、挖参人、伐木者等等,他们各自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山中寻找大自然的恩赐。如果论及辛苦程度,恐怕没有任何行当能与进山采药更累更危险。

众多周知,一些名贵的药材之所以价格昂贵,主要是因为数量稀少,而数量稀少的原因,就在于其本身采集的难度较大,它们或者生长在悬崖峭壁,或者生长在毒虫猛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可谓十分珍贵。更令人担心的是,在长白山采药人采集草药的时候,还会小心各类有毒植物的侵害,以免对自己造成创伤。

长白山采药人在进山的时候,都会带着一层特殊的工具--油布。油布是早些年山民经常用到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一张大布,但是早就被桐油浸泡过多日,可以用来避雨防水。山里的天气阴晴不定,偶尔就会莫名下一场大雨,如此一来,油布便起来很大的作用,只要将其挂在两棵树之间,就能轻松躲避大雨,保证自己身上干燥。不过油布的妙用还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山民们往往会在晴天的时候,也要将油布紧紧裹住下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此,有人曾提出,山民裹住油布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防止蚊虫的叮咬,因为山里的蚊子体型巨大,足有成年人拇指盖大小,被叮上一口,恐怕三两天都不会消肿。其实这种猜测看似有道理,但并非真正的原因,山民们裹紧油布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不受一种神秘植物的侵害,这种神秘植物,正是荨麻。

乍听上去,荨麻似乎与荨麻疹有关系,没错,荨麻疹名字的由来,其实就起源于荨麻。荨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到100厘米,叶片呈四棱形,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在我国东北三省、河北省、云南省、广西省等地均有生长,是一种特别常见的植物。荨麻在中医中可以入药,其嫩叶煮水可以化痰止咳、平喘定哮,还能祛除风湿邪毒。

不过凡是采药人都知道,其实荨麻绝非善类,相反,贸然与荨麻接触,很可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荨麻本身具有毒性,一旦有人裸露的皮肤接触到荨麻之后,皮肤立即会出现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虽然不危及生命,但是却会令患者感到十分难受。

有趣的是,不少人在被荨麻所伤后,会下意识将其与荨麻疹联系在一起,认为荨麻才是导致荨麻疹的罪魁元凶,因为荨麻伤与荨麻疹的皮损颇为相似。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的疾病,导致过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异种蛋白或者是坚果、药物、花粉、螨虫、灰尘、霉菌等等,甚至是湿度和紫外线,都会令部分人患上严重的荨麻疹。

总而言之,荨麻和荨麻疹并无特殊的联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荨麻只是一种植物,只是人们想当然的将其与荨麻疹联系在一起而已,人类是一厢情愿的结果。

由此可见,人们的偏见与执拗,才是导致荨麻被诬陷的真正原因,我们应该对此引以为戒,杜绝以后再发生此类事件。

参考资料:《东北故事》 魏巍伟著 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