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宿古城古意浓

 微湖渔夫 2023-03-08 发布于山东

夜宿古城古意浓
到达平遥古城时已是黄昏,只能住在古城内了。靠近古城南门有家客栈,以经营饭菜为主,兼做旅馆,不大的五个房间,我们包了三个。价格并不太高,住宿条件一般,比普通的快捷酒店还要差,只能凑合着住。
口字型的院落,前面一个靠街的门面房,院子狭长,两边配房,正面有三间主房。我们山东的房子大多是骑脊,中间一根大梁,房檐向两边倾斜。山西的房子则不然,它临街一面高墙,仅有的半边房檐向院内倾斜。这就是所谓的“山西八大怪”——“房子半边盖”,我们住的客栈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四面房檐均向内倾斜,给人以外高内低的感觉。专门请教山西人怎么这样建房子。山西朋友告诉我,山西降水较少,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临街外墙不开窗户,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更重要的是,下雨时所有的雨水都流进自家院内,便于收集贮存,故民间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风水学中“水”主财,水向家中流,暗喻“聚财”之意。看过《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人都知道这种房屋布局。
我住的房子里有一个土炕,山西特有的土炕,三面靠墙,很宽大。可以住两个人,三个人挤一挤也能睡得开。这是我第二次睡土炕。上次住土炕还是在阿尔山一个农家中。尽管是第二次,丝毫没有减弱我的新鲜感。对着这个土炕研究了许久,感觉它与东北的土炕还是有区别的。上次住过的土炕有人烧火,这次住的土炕并没有找到烧火处,看来是为了发展旅游而专门建造的,也可能是季节不到,房主把土炕门给封闭了。对于一个生在床上、长在床上的人来说,能住上这样的土炕也算是大有缘分了。
当夜有雨,滴滴答答的雨声一直伴随着我的思绪。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古意。我是第二次来到平遥古城,第一次来这里是在2005年8月,那一次是随旅游团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便匆匆离去,并未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能引发记忆的只有随手而记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亲民堂里无跪石》,一篇是《日升昌不用三爷》。这一次来到古城也没做什么攻略,只是请了个导游,任她带着随处走了走。看了城墙,票号,县街,马家大院,镖局等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建城史,此前翻阅史料时知道它建于周宣王时,那可是公元前八百多年,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今天映入我眼帘的古城打着极深的明清烙印,看来都是战火惹的祸,明清建筑留存较多。导游说,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城是古城,住的房子亦是文物,能有机会与古文物近距离接触不能说不是一种荣幸。我去过许多古城,有的是为发展旅游而新建的,有的将城内居民迁徙到外面另行安置,而平遥古城内仍然住着数万居民,他们或长期居住,或在此做生意,日子过得相当舒服。也就是说,平遥古城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内中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在众多的古城中是最为出色的。万分可惜的是,我于五号游的古城,而在四号夜,网上纷纷报道,因连日降雨,平遥古城的一段城墙坍塌了。坍塌地段离我住的地方还很近。导游指给我们看那段坍塌墙体时,我十分不爽。上次来这里时导游还讲,墙体是用糯米、猪肝、石灰、黄土夯制而成,虽经千年风剥雨蚀而没坍塌,日本鬼子的枪炮打到城墙上只留下几个洞痕,今天这点雨怎么就造成墙体坍塌呢,且坍塌的墙体怎么就让我看到了呢。
雨声滴答,思绪纷酝。保存这么完好的一座古城其真实原因竟是一个“穷”字。这一带太贫穷了,到处是黄土地,连荒草都不旺,更别说什么庄稼。若是不发展旅游,外地人很少能来到这里,各种运动、战火也很少光临到这里。因为穷,没人来争它,所以古城保存完好。从影视剧里知道,这里的人大多去“走西口”。问起“走西口”时,导游告诉我,岂止是走西口呀,我们平遥人南口北口东口西口都走。四处流浪,哪里能挣钱就往那里跑。立马想到了我游览过的山东聊城的山峡会馆,河南商丘的山峡会馆,对,对,对,山西人是南口、东口、西口、北口四处走。
山西地贫,人却异常聪明,能吃苦,且勤劳。在古代,晋商那是绝对的厉害。当年慈禧西逃,可没少借晋商的银子,平遥古城中许多古迹都能佐证这段历史。中国的票号(银行)多在山西。“汇通天下”便是皇帝对山西人的最佳褒奖。我们山东人尽管出过孔子孟子,但是在经商做生意方面却与山西人有着一定的差距。

挣到钱的山西人回到家便建房子,房子的阔大最能证明自己的富有。可是当时等级制度森严,无功名人家的门面不能太大。怎么办,山西人会想办法,门面以内向后建,这就出现了三进院、四进院、五进院。由于挣钱太多,五进院还不足以代表富有,有人便在附近再割一块地,再建一个五进院。尽管两院相连,从东院到西院却要走很长时间。导游说,有一个小姐出嫁时需要拜一拜她住在西院的生身母亲,从东院走到西院,脚上竟磨出了血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精明的山西人便在两院之间的墙体上抠出一个个小小的门以供出入。从此山西人的“抠门”便产生了。导游说,我们山西人抠门是真抠门,不是小气。我告诉她,这是山西人的精明之处,山西人注重节俭,不铺张浪费,实是一种美德,你不用为此编造故事而美化山西人。我对山西人的节俭是赞赏有加。导游闻言,笑了。

多年的旅行经验告诉我,酒店不止是睡觉而矣,它最能体现当地文化和品味。我住过许多酒店,从五星级到普通旅馆,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唯有住在古城内,其他的酒店再好,几天后便忘却了。唯有住这样的房子让人记忆久远。在古城中睡觉,呼吸的是历史空气,品味的是文化气息,追寻的是地域政治,感悟的是风土人情。从前去西藏时,途中夜宿过阆中古城,那时候满脑子都是张飞。这一次夜宿平遥古城,满脑子全是醋。山西老陈醋全国闻名,在平遥古城参观时,导游刻意往卖醋处引导,上一次来这里我们十几个人就买了一万多块钱的醋,这次不再买了,导游明显不太高兴。后来想想,其实还是应该买一些的,山西老陈醋味道真的不错,在山西的几天,旅友们纷纷拿起醋碟品醋就是实证。
几乎下了整整一夜的雨,导游说这是从前从来没有过的事,今年平遥的雨水出奇的多,把古城都泡倒了。雨一直在下,把我夜宿古城的诗意提升了一个档次。想想就觉得美,能在一个保存完好古城内的老房子里睡一宿,岂不是人生中的一大诗意之事吗。古城古意,这是我此次山西之行的最大收获。
写于2021年10月9日星期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