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豁达大度?错!其实他一样小肚鸡肠、睚眦必报

 莫为天下先 2023-03-08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无论您远走何方

图片

其实很多成大事的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拥有宽广的胸襟和容人之量,反而他们很多都是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比如刘邦当上皇上之后,他的几个兄弟自然也是得到分封。二哥刘仲封为代王,四弟刘交成为楚王,连堂兄弟们都各有册封。

可是在分封时唯独缺了他的大哥刘伯,为啥呢?因为他大哥命短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儿子。按理说,刘邦更应该对自己的大侄子多加关照,可是他什么表示都没有,而这一切缘由还要从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儿说起。

图片

作为大哥,刘伯对刘邦是很照顾的,仗着大哥的宠爱,刘邦经常带着狐朋狗友去他家白吃白喝。后来刘伯死了,刘邦依旧如故,还是经常带着小兄弟们上他们家蹭饭去。

可作为刘邦的大嫂,看见小叔子经常带着朋友到自己家白吃白喝,心里肯定很不高兴。有一次刚好是饭点,刘邦又带人上他们家蹭饭去。

这回这大嫂实在忍无可忍,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在厨房里边拿一个勺子,大勺故意的刮锅底儿发出砸砸的声响,表示这锅都见底儿了,没吃的了。刘邦那帮小兄弟一听,自讨没趣,都走了。

等人都走了,刘邦跑到厨房一看,发现这明明还有剩饭呢,这下他来气了。大嫂这一下搞得他在兄弟面前很没面子,就因为这件小事,刘邦从此就恨上大嫂了。

刘邦当上皇帝后,仍然记着这件小事,不愿意给大侄子册封,后来还是他爹刘太公实在看不下去了,跑去劝他。刘邦就说,我倒不是忘了大侄子,因为他妈不是个东西。

图片

但是老爹都这么说了,刘邦也就勉为其难册封了他大侄子,但不是诸侯王,而只是一个侯爵而已,而且他的封号也特别有意思叫做”羹颉侯“,意为讽刺大嫂当初“羹未尽,却有刮锅的戛戛之声”。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特别记仇且小气的人。

另外,刘邦对他二哥刘仲也很记仇,刘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就会闷头做事,而且干活特别勤快,所以他成了刘太公最喜欢的儿子。相比之下,刘邦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刘太公就经常指责刘邦,你怎么不跟你二哥学学,好好干活呢?在刘太公心里刘邦永远比不上他二哥,这估计给刘邦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估计很多时候他都会心里想,你老说我不如二哥,看我必然有一天超过他。

图片

刘邦成为九五至尊后,对父亲以前看不起自己仍然耿耿于怀,有一次设宴庆祝招待诸侯群臣,两杯黄汤下肚,突然想起前尘往事,他故意跟他爹说,爹啊,当初你瞧不起我,觉得我比不上我二哥,现在你说说,我跟我二哥比谁更牛?

刘邦说完后得意地哈哈大笑,他爹和他二哥听了后无地自容,他们在众人面前丢尽了脸面。后来分封的时候,也将他二哥分在了苦寒之地,可见刘邦是多么地心胸狭隘。

在无数的公众号和历史读物里,都说刘邦是一个宽仁大度、心胸宽广之人,甚至还举出特别多的例子来证明。比如郦食其在众人面前羞辱他,但是感觉郦食其说的有理,不但不生气,反而重用他并采纳他的意见。

图片

还有重用韩信、陈平、张良等等,以此来说明刘邦的宽仁大度之心,但是从刘邦对待自己两个哥哥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刘邦根本不是一个心胸广阔之人,反而是一个既记仇又睚眦必报的小人。

那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能说刘邦的宽仁其实都是权宜之计,说白了就是为了利益才有了后面的宽仁,他之所以表现出对韩信、彭越、郦食其等的大度,是因为他们还有用,刘邦需要用他们来打败项羽统一天下。

很多时候,一切看起来反常的事情,只要看清了背后的利益纠葛,就会明白其中的内在逻辑。刘邦的宽仁大度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服务,当利益得到后,刘邦也就露出了真正的面目,所以才会铲除所有异姓诸侯王,比如英布、韩信、彭越等等。

大人物其实也是人,也和很多人一样记仇且睚眦必报,但是他们比普通人强的一点就是,他们会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克制自己的情绪,普通人讨厌一个人直接就会表现出来,甚至会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做是极其愚蠢的。

图片

而成大事的人往往会克制自己当前的情绪,将眼光放长远,表现出谦卑恭顺的样子,来让对方卸下防备最后为已所用,而当一切都完事后才会擦去所有的粉底,露出本来的面目,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最后,我希望无论什么人,最好能有真正的宽仁大度,这样既可以放下自己对他人的仇恨,又可以放下自己的心结,自己也才能真正平静坦然地去面对一切。

图片

不会卖萌的猫哦

撰文:流水孤村

排版:流水孤村

审稿:流水孤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