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芯片,不缺订单?英飞凌、安森美忙着签长约,三星索尼考虑合作

 猎芯网 2023-03-08 发布于广东

导读:在消费电子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各大厂商开始加大对车用芯片的布局。英飞凌与联电签署MCU长期协议,以服务迅速扩张的车用市场。安森美宝马、大众达成供应协议,车企逐渐与芯片大厂签长约来稳定供应避免缺芯。索尼和三星近期的商务会议,也传出是讨论汽车存储半导体的相关合作。

尽管多家机构认为2023年整体市场将回暖,但在消费电子依旧未见起色的当下,维持和扩展车用业务更是龙头们的重心。

英飞凌与联电签署车用MCU长约

3月7日,英飞凌与联电宣布,双方就MCU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扩大英飞凌汽车MCU的产能,以服务于迅速扩大的汽车市场。该MCU产品采用英飞凌专有的 eNVM(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将在联电新加坡Fab 12i厂以40nm制程制造。


据悉,英飞凌MCU销售量在今年已攀升至每日近百万颗;公司表示,透过这项策略性的合作协议,英飞凌得以确保额外的长期产能供应。联电的汽车产品出货量自 2019年以来增长了两倍,预计随着汽车半导体需求的增加,这种强劲势头将持续下去。

在2月份,英飞凌就表示过,预计汽车MCU的短缺情况有望在下半年缓解。同时随着电动汽车和辅助驾驶技术不断发展,客户现在更愿意签署产能预留协议或签署长单以确保半导体供应。

2023财年,英飞凌汽车业务产品的产能已全部预订完毕。由于消费者市场需求前景疲软,英飞凌将部分MOSFET产能转移到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基础设施的生产中。

安森美与宝马签署长期供货合同

3月6日,安森美半导体宣布,已与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达成长期供应协议,为宝马的电动汽车提供安森美的Elite SiC芯片。目前,安森美EliteSiC 750 V M3碳化硅芯片已经用在全桥功率模块上,功率达几百千瓦。

而在今年1月,安森美还与德国大众汽车签署了类似的采购合同。安森美将为大众汽车下一代平台系列提供半导体及模块产品,以实现完整的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解决方案。

以安森美接连和车企签订长期合同的趋势来看,芯片短缺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仍未彻底消散,车企正通过与芯片大厂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谋求更稳定的供应关系。

虽然合同一直在签,但安森美的制造也不敢落后。安森美近期也宣布成功收购格芯位于美国纽约州东菲什基尔(EFK)的12英寸晶圆厂Fab10。这也表明,于2019年4月安森美以总价4.3亿美元与格芯达成的收购正式完成。Fab 10厂经过多年的经营之后,可提供22-90nm工艺,且引入了RF SOI和SiGe产品线,包括90nm和45nm技术的硅光子学生产线。

传索尼考虑同三星电子合作车用芯片

据台媒经济日报消息,日本索尼集团会长吉田宪一郎近来已拜访韩国三星电子的平泽厂区,预计寻加强在电动车所必需的高效与高容量内存芯片合作。

据悉,索尼与三星的合作重点可能是先进晶圆代工制程和CMOS影像传感器(CIS)业务。三星打算将4nm制程扩大用于车用半导体。Sony则考虑扩大CIS产量,包括扩张车用CIS供给。

三星电子已宣布目标,要在2025年成为汽车内存芯片市场的领导者,视车用芯片领域为成长动力之一,同时Harman、三星电机以及三星SDI也正加强布局车用电子产品。而索尼近来正在研发自驾车,将会是车用芯片大客户,三星电子预料将积极强化和索尼的关系。

索尼和三星电子虽被认为是在影像传感器市场的竞争对手,但也在其他领域合作,例如三星显示器供应量子点OLED屏幕给Sony。不过,目前三星与索尼方面均未对此作任何回应。

虽然全球芯片供应从2022年下半开始出现过剩,但主要集中在手机、PC、NB等消费领域,汽车产业始终在应对芯片短缺问题。据欧美IDM业者表示,虽然2023年车用芯片的供需失衡状况已改善许多,但吃紧的大方向尚未改变,一些产品可能要到明后年才会达到真正的平衡。


☆ END ☆









注:部分参考信息来源英飞凌、安森美、科创板日报,文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如有任何问题,敬请联系我们(wy@ichunt.com),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