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高水长 | 清华前辈追忆杨廷宝先生

 十一贝子 2023-03-08 发布于北京

杨廷宝先生像

二十世纪中国建筑界有“南杨北梁”之说,“南杨”是杨廷宝先生,“北梁”是梁思成先生。两位大师都出生于1901年,是清华学校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双重校友,同为中国近代建筑学科的创始人,取得极高的学术成就,又分别长期在中央大学建筑系(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桃李满天下。

2001年正逢两位大师诞辰一百周年,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各自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左川教授(时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的组织下,清华的几位前辈于当年1016日晚7点半至10点在吴良镛先生家中参加了一场小型的座谈会,追忆杨廷宝先生的业绩。我作为刚刚留校的后辈有幸列席,并作了记录。

今年又逢两位大师一百二十周年诞辰,谨以这份二十年前的笔录,寄托对杨廷宝先生的景仰与怀念。

 秦佑国先生(时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今年正值杨廷宝先生诞辰百年,东南大学建筑系将于10 27 日召开纪念会,我要代表清华大学去参加。杨廷宝先生与梁思成先生同年,都是清华的校友,从美国留学归来后为清华校园设计了不少建筑。同时杨先生又是著名的教育家,清华建筑学院有多位老先生毕业于中央大学或南京工学院,是他的学生,因此杨先生与清华有着很深的渊源。今天特别借吴先生的家,来开这样一个座谈会,以纪念杨廷宝先生。

罗森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因为研究校园建筑,所以对杨先生在清华校园留下的设计作品比较熟悉,想谈谈这方面的一点感受。

杨廷宝设计的国立清华大学总地盘图

清华大学明斋旧照

杨老回国后进入基泰工程司,1929 年由朱彬牵线,接受当时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的委托,为清华校园做了整体规划。杨老做的方案不止一个,我们现在常见的是1930年的版本。杨老的规划与之前美国人墨菲的规划不同——墨菲的特点是“一个校园,两个学校”,一为大学,一为留美预备学校,而杨老的设计把二者融为一体。另外,杨老先后为清华设计了生物馆、图书馆二期、气象台和明斋四座建筑,但他的规划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实现,比如原拟在现在的荒岛上建一座大型博物馆.就没有真的建起来。

清华大学生物馆北立面

回顾杨老为清华设计的建筑,我认为有两个特点:一是与环境结合得很好;二是体现了一种平和实在的风格。清华生物馆和图书馆二期都是较大的工程,但门厅的面积都不大,处理得非常紧凑实用,与现在流行的大门厅、大柱廊的奢华风气完全不同。包括他后来设计的和平宾馆,也是很实在的作品。我们今天要提倡杨老的精神,就是这种务实的精神。

杨廷宝先生速写

另外1979 年我曾经有幸与杨老共同生活了半个月,亲眼见到他每天都带一把尺子、一个笔记本,随处画速写。这份勤奋令人钦佩。

张守仪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我是杨先生的学生,1946年至1947 年还曾经在基泰工作过两年时间。对杨先生我主要有两点印象。

一是杨先生无论治学还是做工程,都极为严谨细致。他在中央大学授课时,同时负责城里事务所的工作,杨先生总能保证两不耽误。杨先生给学生改图极细,图面也总保持干净。二年级时我们设计亭子,杨先生指导我,一时兴起,在我的图上画了一个小人,还加上荷叶,漂亮极了。杨先生一向认真对待这样的细节。他曾经说过,建筑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线条处理,粗一点或细一点,效果差别很大。

杨廷宝先生水彩画

二是杨先生主持基泰业务期间,很注重对后辈的培养。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一般在事务所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出国,呆不长,但杨先生仍然会尽量给大家提供锻炼机会。大的工程由他亲自画草图,交给我们去深化;小的工程则鼓励我们自己做方案,还要求我们多上工地,以增加实践的机会。当时的基泰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个建筑人才的培养基地。

吴良镛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抗战期间中央大学从南京迁到重庆沙坪坝,我在那里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杨先生来给我们上课,每周来看两次图,态度极为认真。我记得自己当时设计救火站,结构弄错了,杨先生帮我改过来。杨先生改图很细致,有时高兴起来,会帮学生画衬景。记得有一回他画倒影,不用笔,只用吸水纸蘸了颜料,在图上轻轻一扫,就出了非常好的效果,同学们看了,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杨先生改图,我们都一直站在后面看,一个一个看到底。

基泰是有名的大建筑事务所,杨先生是著名的大建筑师,但生活很俭朴,我们亲眼看见有时候他午饭只买两个烤白薯充饥,而且还要特意拣小一点的。

与梁思成先生相比,杨廷宝先生是现实主义者,非常注重实际。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杨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文革以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想扩建,准备另迁新校区,请我们去勘定选址。我们初步拟定在一个水库中的岛上建新校园。杨先生也来了,在现场跑来跑去,最后表态说:我看还是在原址扩建为好。最后按杨先生的意见办了。现在看来,当时另迁新校址是很不实际的打算,原址扩建才合乎实际。杨先生给别人做工程鉴定,总是把“是否符合实际条件”列为一条很重要的标准。

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今景

为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有关部门举办了一场设计竞赛,建筑界提交了多个方案,其中很少采用传统元素,南工做的方案也很现代。在讨论会上,杨先生说我刚刚从西安回来,看到大明宫含元殿的遗址,很令人激动,我认为北京图书馆应该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神气。杨先生的话打动了主管领导,使得后来北京图书馆的设计向传统风格靠拢。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杨先生力排众议,提倡传统风格,是要承担风险的,但他仍有勇气提出来。现在看来,当时任何现代式样的方案都不如后来建成的效果好。

杨廷宝先生绘北京图书馆方案图

那时杨先生住在北京住招待所,也画了一个方案。招待所的条件不好,房间很冷,杨先生中午不休息,自己趴在图板上一笔一笔地画,一个星期就交稿了。

关于北京图书馆设计的会议开完了,大家提议出去玩玩,杨先生就和我们一起去了北海。那时周总理刚去世不久,杨先生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周总理最后一次接见他安排工作的情况,讲了很长时间。从北海公园出来,杨先生坚持自己坐公共汽车回招待所。后来离开北京回南京,也谢绝别人去送行,自己拿着行李去火车站。杨先生在生活中对自己一向要求严格,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杨先生在国际场合总是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很受国际友人尊敬。记得1955 年,我陪杨先生一起去海牙开会,现场突然出现了一个国旗的问题,当时带队的领导很紧张,打算提出强烈抗议。后来杨先生亲自出面,与主办国交涉,态度保持温和,但始终坚持原则,最后圆满地解决了问题,既捍卫了国家尊严,又没有让东道主难堪。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杨先生能担任两届国际建协的副主席,很不简单。

杨先生最后一次参加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大会,在正式的会议上一言不发。私下里发牢骚,对当时建筑界铺张浪费以及破坏文物的现象颇为不满。他后来对建筑的未来和环境保护问题更加关注,选择武夷山来做设计正是他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杨廷宝先生设计的北京和平饭店方案

纵观杨先生的一生,在美国求学时成绩优异,回国后主持修缮天坛等古建筑,在基泰设计了大量的新建筑,中西兼通。解放后致力于思考我国城市建设的大方向问题,视野更加开阔。杨先生一生都能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道路。

杨廷宝先生毕业照

关肇邺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与杨先生接触比较少,但对杨先生一直很景仰。我曾经听林徽因先生说过,杨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时,外表看上去很土,不爱参加社交活动,每天独自打太极拳锻炼身体。但功课极好,几乎每次参加设计竞赛都能获奖。后来评委都记住他了,一看到他的名字,就说这个T. P. Yang又来了,直接把奖给他算了。

清华大学图书馆二期门厅

杨先生设计的清华图书馆二期工程极为出色,用八角形的门厅和转角楼梯,就把中央部分和新旧两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当时杨先生不过三十来岁,功力己经非常深厚了。杨先生从事建筑创作的时候条件远不如今天这么好,但他留下的作品几乎个个都是精品。杨先生主张在建筑设计时,不要总是想做主角,有时候要甘当配角。这一点在他所做的清华图书馆二期中完全体现出来。杨先生做设计如同做人,坚持“不争”的理念,非常难得。

清华大学气象台(后改为天文台)

张复合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长期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对杨先生很关注。杨先生一生设计了很多建筑,尤以三十年代作品为多。杨先生在美国主要学习西方建筑,刚回国时,前三年的作品以西洋古典风格为主。后来设计北京交通银行,开始在西式构图中加入中国式的细部,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再后来,杨先生的很多作品都包含中国古典元素,或许与当时提倡民族风格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

杨廷宝先生速写

郭黛姮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在清华上大学时,学生会曾经邀请杨先生在同方部做过一次报告。还记得当时杨先生说你们可以省下一包花生米的钱,去买一把卷尺,随身带着,看到什么建筑都去量量,把尺寸记下来。平时要注意观察,还要多画写生。我读到杨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的一篇古建筑调查记(《郑汴古建筑游览纪录》),在记述开封铁塔时,所用古建术语均十分准确,极具专业水平,可见杨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了解之深,令人叹服。今天的许多后辈与杨先生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南京中山陵音乐台

吕俊华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我是解放后考入南工建筑系的,上设计课时,全班分成三个组,由杨廷宝先生、童寯先生和刘光华先生三位教授各带一组。三位先生风格互不相同,我们都很喜欢。童先生很严肃,眼神犀利,话不多,都说在点上。刘先生那时还比较年轻,热情洋溢,喜欢讲一些理论和方法。杨先生的特点是和蔼可亲,认真严谨,注重细部,经常亲自动手示范。我当时是课代表,有时候会代表同学给老师提意见,杨先生都很耐心地倾听。后来毕业了,没有留校当助教,也就没有机会跟随杨先生多学习一段时间,感觉很遗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