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同里的北京 || ⑤ 烟火气里的烟袋斜街

 新用户8926AVU2 2023-03-08 发布于北京

由于地理地形及其他原因,北京城里的许多胡同并不都是南北或东西走向,还有不少的斜街,其中有一条是位于什刹海地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烟袋斜街,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到后海银锭桥,全长不足300米,却是一条极具知名度、异常热闹的特色商业街巷,也可以说是一条浓缩了老北京的民俗风情、市井百态的胡同。

文章图片2

烟袋斜街的形成及名称来历

现在的烟袋斜街在元代并不是陆地,而是位于一片热闹喧嚣的水面——积水潭边缘,由于通惠河的开通,此地建起了沟通南北漕运的大运河码头,积水潭也成为了当时大都城的水上交通中心,从南方来的漕运粮食和装载日用品的船只可直达积水潭码头,上世纪60年代,在烟袋斜街附近的地安门百货大楼施工时发现了元代海子的石驳岸遗迹,证实了当时的水面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京杭运河积水潭港旧址

明代朝廷迁都北京后,也同时从南方迁来了大批的商贾富户,由于积水潭一带风景和地理位置较好,所以这些商贾富户和部分朝廷官员纷纷在此造屋居住。到了明代中期,城市中心南移,通惠河河道开始淤积堵塞,积水潭的湖水面积也在不断缩小,又有一些人临湖不断盖起了房子宅院,不久这里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命名为“打鱼厅斜街”,后又改称为“鼓楼斜街”,到了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又被叫作“烟袋斜街”,一直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5

至于这条胡同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名称,一种说法是因为在满清入关后,当时居住在北城的多是旗人,他们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斜街上开起了好多家烟草和烟袋铺,生意越做越大,逐步形成了京城的烟草烟具一条街。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条街道的形状像一个烟袋杆,东入口像烟袋嘴,西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像烟袋锅。因此,街上的烟袋铺再加上独特的街道形状,久而久之坊间逐渐以“烟袋”来命名这条胡同了。

文章图片6

烟袋斜街街道形状

斜街上的老字号

以前北京有句老话“东单、西四、鼓楼前”,说的是当时北京城的三大核心商业区,其中的 “鼓楼前”就是指因积水潭码头而兴盛的鼓楼前大街,包括烟袋斜街所在的区域。从最早的烟草烟具,到后来的装裱字画、古玩玉器销售,再逐渐演变到如今的风味美食小吃、文创工艺品特色街巷,烟袋斜街随着时代的变化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清初这里是烟草烟具一条街,著名的烟具店有同台盛、双盛泰等。据时人回忆“烟袋铺不只是卖成品烟袋,而且还备有各类烟袋杆……烟袋锅有黄铜的、白铜的、蒙古式带花纹的;烟袋嘴有料器的、玉石的、瓷的,大小长短不等……当然,门外檐下的大烟袋幌子是最惹人注目的。”

文章图片7

烟袋斜街风情画(何大齐作)

清亡后,居住在附近的八旗子弟们失去了俸禄,不得不变卖祖辈传下来的古玩字画,宫里的太监也将偷盗来的文物送到这里交易,于是烟袋斜街上涌现出了许多的古玩字画店铺,比较著名的有宝文斋、敏文斋、聚古斋、抱璞山房等,因此当时此地一度有“小琉璃厂”之称。除了这些古玩店和烟具店之外,烟袋斜街还有不少经营毛笔、南纸和书画装裱等文化用品的商店,当然更多的是许多服务周边居民的店铺,如澡堂、粮店、菜店、油坊、豆腐坊、肉铺及小饭馆等,当时小小窄窄的斜街上有各种各种的店铺近百家,比较有名的如利通商店、鑫园澡堂、潘步昆西服店、义和轩等,

文章图片8

烟袋斜街风情画(何大齐作)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烟袋斜街与北京老城区内的其他胡同一样,两侧的院落大都被分割成了一个个居住单元,四合院变成“大杂院”,这时候的斜街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居民胡同,斜街上走动的多是附近的居民,再也没有之前的商业氛围了。一直在十多年前地方政府对烟袋斜街进行了整体改造,新建了许多仿古建筑,才逐步恢复了之前的建筑特色和商业环境。

文章图片9

烟袋斜街新貌

利通商店是烟袋斜街上为数不多的三代传承的百年老店,早年商店主要经营一些古玩玉器,多是周边王府、宅门里的物品,后来古玩经营不下去了,又变成了米面店,解放后店铺被改为了住宅。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又重新开张,改回做古董生意。从最早的挂货铺到如今的古董店,利通商店见证了斜街近百年的历史变迁。

文章图片10

利通商店

庆云楼饭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京城最早的高档鲁菜酒楼,是当时达官显贵、皇室商贾流连之所,在清朝末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关张,一些离开的厨师和伙计纷纷在其它地方开设酒楼,从而逐渐形成了后来京城著名的八大楼。因此庆云楼被认为是北京八大楼的发祥地。在2009年原址重建的庆云楼恢复了原貌并再次开张,这家有两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重获新生。

文章图片11

庆云楼

随着近年来什刹海地区的旅游开发,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与北京的其他商业街巷一样,烟袋斜街逐渐演变成为了文化旅游一条街。从后海上的银锭桥进入斜街,穿行其间,游人如织,如今街上多为一些餐饮小吃、地方特产、工艺品和文创商品店铺,烟袋烟具从街上彻底消失不见了,唯一与之有联系的是街上有一家售卖电子烟的店铺。更多的具有现代感的产品为这条古老的胡同注入了更多鲜活时尚的元素,但在斜街很难再感受到老北京人的生活气息了,烟袋斜街已经逐渐变成了服务外地游客的一条商业街。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六百年历史的道观

烟袋斜街上,如今还有不少历史遗迹。在烟袋斜街内曾有龙王庙及广福观等古迹,龙王庙已经被拆除,广福观尚在,广福观建于明朝天顺三年(1459 年),距今有 600 多年的历史。在明代执掌全国道教管理事务的机构——道录司曾一度设置在这里。明代的内阁首辅李东阳曾有一首《咏广福观》诗:“飞楼凌倒景,下照清澈底,时有步虚声,隋风渡湖水”,可见当时烟袋斜街还没有形成,广福观临湖而建,观前并无遮挡。

文章图片16

广福观山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福观也变成了“大杂院”,陆续住进了几十户人家,2007年,西城区人民政府启动了烟袋斜街特色街区建设工程,腾退了广福观内的住户,经过近几年对观内的建筑如山门、前殿、后殿及西跨院(名白云仙院)多次修复整治,如今的广福观已逐步恢复了之前的面貌,目前这里作为文化展览场所对外开放,讲述的是什刹海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变迁。

文章图片17

广福观--三清殿

文章图片18

广福观--演法殿

文章图片19

燕京风物----探寻北京地区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和遗闻轶事,读懂老北京、发现新北京,助力获得更好的生活旅游新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